1、甲基丙二酸血症,前 言,遗传代谢病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导致酶、受体、载体等的缺陷,是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出现异常,反应底物或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目 录,甲基丙二酸血症( 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ethylmalonyl- COA mutase,MCM)或其辅钻胺素( cobalamin,cbl, Vitmin B12)缺陷,导致体内甲基丙二酸,丙酸、甲基枸橼酸等代谢物异常蓄积引起神经、肝脏、肾脏、骨髓等多脏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
2、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甲基内二酸血症根据酶缺陷的类型分为及其辅酶钴胺素(VtB12)代谢障碍两大类。,病因,分类,MCM缺陷,MCM辅酶钴胺素代谢障碍,A,B,甲基丙二酸血症是异亮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胆固醇和奇数链脂肪酸分解代谢途径中甲基丙二酸辅酶A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及腺苷钴胺素的作用下转化成琥珀酰辅酶A,参加三羧酸循环。甲基丙二酸血症对机体的损伤以脑损伤为主,其主要损伤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骨架磷酸化及髓鞘形成障碍等脑神经结构损伤;神经节苷脂和突触可望性异常等脑神经发育损伤,以及认知和行为等脑功能损伤。,发病机制,临床
3、表现,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从新生儿期至成人期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漏诊。早发型多于1岁内起病,迟发型多在 4 岁以后出现症状,可合并多系统损害。,反应差,喂养困难,营养不良,体重不增,神经系统症状(智力体力发育落后或倒退,嗜睡及惊厥),发作性呕吐,呼吸困难和肌张力异常,反复感染与呼吸暂停,皮肤损害(大理石样花纹、色素沉着等),严重的酸中毒。,治疗,MMA血症一经确诊即应予肌注VitB12 1 mg/d,连续3-7天,同时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液50200 mg/(kgd) 及叶酸片1030 mg/d,如同时合并高半胱氨酸血症,予甜菜碱5001000 mg/d 口服;通过分
4、析治疗前后尿中甲基丙二酸等相关代谢物排泄量,如为合并型MMA则还需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判断是否是 VitB12有效型。,治疗,急性期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肝肾移植治疗,以补液、纠酸为主,同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或限制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 MMA 前体氨基酸的摄入),并保证高热量供应以减少机体蛋白分解。,原则是低蛋白、高能饮食,减少毒性代谢产物蓄积。使用不含异亮氨酸、 缬氨酸、 苏氨酸和蛋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蛋白粉。,VitB12、左旋肉碱、甜菜碱、叶酸、 VitB6、甲硝唑、应急时使用胰岛素或生长激素,对于VitB12无效型且饮食控制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可尝试肝脏移
5、植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类型、发病早晚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一般来讲,发病越早预后越差。,维生素 B12有效型预后较好,维生素B12无效型预后不佳,mut0型预后最差。新生儿发作型患儿死亡率达 80%,迟发型患儿临床进程较稳定且程度较轻。,近年来,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普及,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预后明显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护理常规,2、较大患儿肌张力低坐立不稳使用床档,专人看护,防止受伤,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思儿运动发育情况。,4、皮肤护理:保持思儿的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出汗多时,及时擦洗,更换干净衣裤,饮食护理:(1)ViB12无效型患者饮食的原则是:低蛋白饮食,以淀粉类糖类食物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减少机体蛋白质的分解。(2)VB12有效型患者饮食控制不需过于严格。,5、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消理口腔内呕吐物,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避免室息,运动的护理,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属说明该病为遗传性疾病,药物和饮食控制需要终身坚持,有效地治疗需要他们的配合。出院后除遵照医嘱给患儿按时服用VitB12等治疗药物外,在平时为了有效地防止该病的反复、恶化,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不当饮食如过量蛋白质摄入和饥饿的发生。,患儿出现精神差、食欲减少、呕吐等,则可能是病情反复、加重,需立即住院治疗,出院指导,饮食和服药指导,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