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 培训考核习题集 二 0 一二年三月 说 明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培训考核习题集 是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新编教材配套习题集基础上改写而成的。改写过程中纠正了书中的一些错误外,还增加了材料、焊接、热处理等基础知识的题目。 编写本习题集的主要依据是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关知识五本教 材,编写时还参考了全国考委会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考试习题集、江苏省无损检测习题集以及部分美国 ASNT 习题。 本书主要编写人:强天鹏、施健。 无损检测知识部分的习题集的排列编号与教材的章节对应。 RT 和 UT 部分的计算题按难易程度和实用性分为四个等
2、级。级资格人员应掌握 *级题,理解或了解 *级题;级资格人员应掌握 *级以下题,理解或了解 *级题;级资格人员应掌握 *级以下题,理解或了解 *级题。建议在理论考试中,计算题部分“掌握”的等级题占 75%左右,“理解”或“了解”的等级题占 25%左右 。其它题型则未分级,学员可参考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大纲中“掌握”、“理解”和“了解”的要求来确定对有关习题的熟练程度。 材料、焊接、热处理知识部分的习题选用了是非和选择题两种题型,主要是考虑这两种题型有利于学员对基础概念的掌握。 欢迎读者对书中的缺点错误批评指正。 2012 年 3 月 南京 目 录 说明 第一部分 射线检测 一、是非
3、题 是非题答案 二、选择题 选择题答案 三、问答题 问答题答案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材料 热处理 焊接 449 第一部分 射线检测 共: 803 题 其中: 是非题 301 题 选择题 284 题 问答题 118 题 计算题 100 题 一、 是非题 1.1 原子序数 Z 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 ( ) 1.2 为了使原子呈中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 ) 1.3 当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为另一种元素。 () 1.4 当一个原子增加一个质子时,仍可保持元素的种类不变。 ( ) 1.5 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我们称它为同位素。 ( )
4、 1.6 不稳定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始终要辐射射线。 () 1.7 不同种类的同位素,放射性活度大的总是比放射性活度小的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 ) 1.8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 放射性元素的 能量 变为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强度 ( ) 1.9 各种射线源产生的射线均是单能辐射。 ( ) 1.10 射线和射线虽然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由于对人体辐射伤害太大,所以一般不用 于工业探伤。 ( ) 111 将元素放在核反应堆中受过量中子轰击,从而变成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这一过程称为 “激 活”。 ( ) 1.12 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不同, Cs137 是原子裂变的产物,在常温下呈液态,使用前须
5、防止泄漏污染。 ( ) 1.13 与 Ir192 相比, Se75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更短,因此其衰变常数也更小一些。( ) 1.14 射线能量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例如射线比射线传播快。 ( ) 1.15 射线或射线强度越高,其能量就越大。 ( ) 1.16 射线或射线是以光速传播的微小的物质粒子。 () 1.17 当射线经过 2 个半价层后,其 能量 仅仅剩下最 初的 1/4。 强度 ( ) 1.18 如果母材的密度比缺陷的密度大一倍,而母材的原子序数比缺陷的原子序数小一半时,缺陷在底片上所成的象是白斑。 ( ) 1.19 标识射线具有高能量,那是由于高速电子同靶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 (
6、) 1.20 连续射线是高速电子同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碰撞的结果。 ( ) 1.21 射线的波长与管 电压有关。 ( ) 1.22 射线机产生射线的效率比较高,大约有 95%的电能转化为射线的能量。 ( ) 1.23 一种同位素相当与多少千伏或兆伏能力的射线机来做相同的工作,这种关系叫做同位素的当量能。 ( ) 1.24 同能量的射线和射线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 ) 1.25 射线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射线机的管电流而且还取决于射线机的管电压。( ) 1.26 与 C060 相对, CS137 发出的射线能量较低,半衰期较短。 33 年 ( ) 1.27 光电效应中光子被完全吸收,而康普顿效应中光子
7、未被完全吸收。 ( ) 1.28 一 能量为 300KeV 的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使一轨道电子脱离 50KeV 结合能的轨道, 且具有 50KeV 动能飞出,则新光子的能量是 200KeV。 ( ) 1.29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 ( ) 1.30 光电子又称为反冲电子。 ( ) 1.31 随着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大,光电吸收系数 迅速减少,康普顿衰减系数逐渐增大。( ) 1.32 当射线能量在 1.02MeV 至 10MeV 区间,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对效应。( ) 1.33 连续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线质不变。 ( ) 1.34 射线通过材料后,其强度的 9
8、/10 被吸收,该厚度即称作 1/10 价层。 ( ) 1.35 当射线穿过三个半价层后,其强度仅剩下最初的 1/8。 ( ) 1.36 连续射线的有效能量是指穿透物质后,未被物质吸收的能量。所以穿透厚度越大,有效能量越小。 ( ) 1.37 CO60 和 Ir192 射线源是稳定的同位素在核反应堆中俘获中子而得到的,当射线源经过几个半衰期后,将其放在核反应堆中激活,可重复使用。 ( ) 1.38 射线和射线都是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不是电磁辐射。 ( ) 1.39 放射性同位素的当量能总是高于起平均能。 ( ) 1.40 射线与可见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振动频率不同。 ( ) 1.41 高速电子
9、与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撞发出射线,这一过程称作韧致辐射。 ( ) 1.42 连续射线的 能量 与管电压有关,与管电流无 关。 ( ) 1.43 连续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有关,与管电压无关。 ( ) 1.44 标识射线的能量与管电压、管电流均无关,仅取决于靶材料。 ( ) 1.45 射线与射线的基本区别是后者具有高能量,可以穿透较厚物质。 ( ) 1.46 采取一定措施可以使射线照射范围限制在一个小区域,这样的射线称为窄束射线。( ) 1.47 对钢、铝、铜等金属材 料来说,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值总是小于线吸收系数值。( ) 1.48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中子数有关,核内中子数越小,核就越稳定。 (
10、) 1.49 经过一次 -衰变,元素的原子序数 Z 增加 1,而经过一次衰变,元数的原子序数 Z 将减少 2。 ( ) 1.50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常数越小,意味着该同位素半衰期越长。 ( ) 1.51 在管电压、管电流不变的前提下,将射线管的靶材料由钼改为钨,所发生的射线强 度会增大。 ( ) 1.52 在工业射线探伤中,使胶片感光的主要是连续谱射线,标识谱射线不起什么作用。( ) 1.53 Ir192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肯定不会发生电子对效应。 ( ) 1.54 高能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瑞利散射。 ( ) 1.55 连续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平均波长变短。 ( ) 1.5
11、6 不包括散射成分的射线束称为窄射线束。( ) 1.57 单一波长电磁波组成的射线称为“单色”射线,又称为单能辐射。( ) 1.58 射线和射线一般不用于工业无损检测,是因为这两种射线对人体辐射伤害太大。( ) 1.59 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若干个核外电子组成。( ) 1.60 原子核的核外电子带正电荷,在原子核周围高速运动。( ) 1.61 原子序数 Z=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 1.62 原子量 =质子数 +中子数。( ) 1.63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原子序数 Z。( ) 1.64 不稳定的同位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 Z
12、 83 的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放射性。( ) 1.65 目前射线检测所用的同位素均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 1.66 射线谱中波长连续变化的部分,称为连续谱。( ) 1.67 康普顿效应的发生几率大致与光子能量成正比 ,与物质原子序数成反比。( ) 1.68 瑞利散射是相干散射的一种。( ) 1.69 只有入射光子能量 1.02MeV 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 ) 1.70 光电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引起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照相对比度。( ) 1.71 康普顿效应产生的散射线会降低照相对比度。( ) 1.72 射线照相法适宜各种熔化焊接方法的对接接头和钢板、钢管的检测。( ) 2.1 光管的有效焦
13、点总是小于实际焦点。 ( ) 2.2 射线机中的焦点尺寸 ,应尽可能大 ,这样发射的射线能量大 ,同时也可防止靶过分受热。 ( ) 2.3 射线管中电子的速度越小,则所发生的射线能量也就越小。 ( ) 2.4 由于射线机的电压峰值( KVP)容易使人误解,所以射线机所发出的射线能量用电压的平均值表示。 ( ) 2.5 全波整流射线机所产生射线的平均能比半波整流射线机所产生的平均能高。( ) 2.6 移动式射线机只能室内小范围移动,不能到野外作业。 ( ) 2.7 移动式射线机有油冷和气冷两种绝缘介质冷却方式。 ( ) 2.8 相同千伏值的金属陶瓷管和玻璃管,前者体积和尺寸小于后者。 ( ) 2
14、.9 “变频”是减小射线机重量的有效 措施之一。 ( ) 2.10 放射性同位素的比活度越大,其辐射强度也就越大。 ( ) 2.11 适宜探测厚度 100mm 以上钢试件源的是 Co60,适宜探测厚度 20mm 以下钢试件的源是 Ir192。 Se75 () 2.12 黑度定义为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 ( ) 2.13 底片黑度 D=1,即意味着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 的十分之一。 ( ) 2.14 ISO 感光度 100 的胶片,达到净黑度 2.0 所需的曝光量为 100 戈瑞。 ( ) 2.15 能量较低的射线较更容易被胶片吸收,引起感光,因此,射线透照时防止散射线十分重要。( ) 2.16 用
15、来说明管电压、管电流和穿透厚度关系曲线称为胶片特性曲线。 ( ) 2.17 胶片达到一定黑度 所需的照射量(即伦琴数)与射线质无关。 ( ) 2.18 同一胶片对不同能量的射线具有不同的感光度。 ( ) 2.19 比活度越小, 即意味着该放射性同位素源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 ( ) 2.20 胶片灰雾度包括片基年固有密度和化学灰雾密度两部分。 ( ) 2.21 非增感型胶片反差系数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增感型胶片反差系数随黑度增加的增大而减小。 ( ) 2.22 在常用的 100KV-400KV射线能量范围内,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随其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 2.23 对射线。增感系数随射线能量
16、的增高而增大。但对射线来说则不是这样,例如, 钻 60 的增感系数比铱 192 低。 ( ) 2.24 对射线机进行“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排出绝缘油中的气泡。 ( ) 2.25 和射线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射线来自同位素,而射线来自于一个以高压加速电子的装置。 ( ) 2.26 在任何情况下,同位素都优于射线设备,这是由于使用它能得到更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 2.27 对于某一同位素放射源,其活度越大,则所发出的射线强度也越大。 ( ) 2.28 将一张含有针孔的铅板放于射线管和胶片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可以用来测量中心射线的强度。( ) 2.29 相同标称千伏值和毫安值的射线机所产生的射线强度和能
17、量必定相同。 ( ) 2.30 所谓“管电流”就是流过射线管灯丝的 电流。 () 2.31 放射源的比活度越大,其半衰期就月短。 ( ) 2.32 胶片对比度与射线能量有关,射线能量越高,胶片对比度越小。 ( ) 2.33 胶片特性曲线的斜率用来度量胶片的对比度。 ( ) 2.34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射线的能量对胶片特性曲线形状基本上不产生影响。( ) 2.35 宽容度大的胶片其对比度必然低。 ( ) 2.36 显影时间延长,将会使特性曲线变陡,且在坐标上的位置向左移。 ( ) 2.37 胶片特性曲线在坐标上的位置向左移,意味着胶片感光速度越小。 ( ) 2.38 与一般胶片不同,射线胶片
18、双面涂布感光乳剂层,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感光速度和黑度。() 2.39 “潜象”是指在没有强光灯的条件下不能看到的影象。 ( ) 2.40 嵌增感屏除有增感作用外,还有减少散射线的作用,因此在射线能穿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厚的铅屏。 ( ) 2.41 透照不锈钢焊缝,可以使用碳金属丝象质计。 ( ) 2.42 透照钛焊缝,必须使用钛金属 丝象质计。 ( ) 2.43 透照镍基合金焊缝时使用碳素钢象质计,如果底片上显示的线径编号刚刚达到标准规定值,则该底片的实际灵敏度肯定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 ) 2.44 因为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高于荧光增感屏,所以得到广泛使用。 ( ) 2.45 胶片卤化
19、银粒度就是显影后底片的颗粒度。 ( ) 2.46 梯噪比高的胶片成像质量 好。 ( ) 2.47 胶片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胶片感光速度和梯噪比。 ( ) 2.48 直通道型射线机比“ S”通道型射线机的机体轻,体积也小。( ) 2.49 铺设射线机输源管时应注意弯曲半径不得过小,否则会导致其变形或折断。( ) 2.50 像质计一般摆放在射线透照区内显示灵敏度较低部位。( ) 2.51 管道爬行器是一种装在爬行装置上的射线机。( ) 2.52 射线机在同样电流、电压条件下,恒频机的穿透能力最强。( ) 2.53 射线管的阴极是产生射线的部分。( ) 2.54 射线管的阳极是由阳极靶、阳极体、阳极
20、罩三部分构成。( ) 2.55 一般阳极体采用导热率大的无氧铜制成。( ) 2.56 携带式射线机的散热形式多采用辐射散热式。( ) 2.57 射线管的阳极特性就是射线管的管电压与管电流的关系。( ) 2.58 射线机采用阳极接地方式的自整流电路,对高压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要求较高。( ) 2.59 射线机的灯丝变压器是一个降压变压器。( ) 2.60 射线机的屏蔽容器一般用贫化铀材料制成,其体积、重量比铅屏蔽体要小许多。( ) 2.61 在换射线源的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射线计量仪表及音响报警仪进行检测。( ) 2.62 射线胶片由片基、结合层、感光乳剂层、保护层组成。( ) 2.63 胶片感光后
21、,产生眼睛看不见的影像叫“潜影”。( ) 2.64 射线胶片的感光特性可在曝光曲线上定量表示。( ) 2.65 射线底片上产生一定黑度所用曝光量的倒 数定义为感光度。( ) 2.66 未经曝光的胶片,经暗室处理后产生的一定黑度称为本底灰雾度。( ) 2.67 胶片对不同曝光量在底片上显示不同黑度差的固有能力称为梯度。( ) 2.68 胶片有效黑度范围相对应的曝光范围称为宽容度。( ) 2.69 胶片的特性指标只与胶片有关,与增感屏和冲洗条件无关。( ) 2.70 黑度计和光学密度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 ) 2.71 使用金属增感屏所得到的底片像质最佳,其增感系数也最小。( ) 2.72
22、 增感系数 Q 是指不用增 感屏的曝光量 Eo 与使用增感屏时的曝光量 E 之间的比值,即: Q=Eo/E ( ) 2.73 金属增感屏具有增感效应和吸收效应两个基本效应。( ) 2.74 由于增感系数高,荧光增感屏多用于承压设备的焊缝射线照相。( ) 2.75 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定量评价射线底片影像质量的工具。( ) 2.76 像质计通常用与被检工件材质相同或对射线吸收性能相似的材料制作。( ) 3.1 影象颗粒度完全取决于胶片乳剂层中卤化银微粒尺寸的大小。 ( ) 3.2 象质计灵敏度 1.5%,就意味着尺寸大于透照厚度 1.5%的缺陷均可被检出。 ( ) 3.3 使用较低能量的射线可得到较高的主因对比度。 ( ) 3.4 射线照相时,若千伏值提高,将会使胶片对比度降低。 ( ) 3.5 一般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应使用较高能量射线透照,其目的是降低对比度,增大宽容度。( ) 3.6 增大曝光量可提高主因对比度。 ( ) 3.7 当射线的有效量增加到大约 250KV 以上时,就会对底片颗粒度产生明显影响。 ( ) 3.8 增大最小可见对比度 Dmin,有助于识别小缺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