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7681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鄞州区高桥镇中学负 责 人:程玉根 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其他成员:杜文波 中学高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杨梁萍 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汪晓峰 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 彭诗文 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张秀丽 中学二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杨 琴 中学二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郑 波 中学二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中学杨 琪 小学高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孟贇维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陈迪辉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丁燕燕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毕维嫩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洪君珍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杜健巧 小学一级英语教师

2、 高桥镇小学周 怡 小学二级英语教师 高桥镇小学2009 年 9 月- -22摘要研究背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一新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小学英语教材知识体系相互脱节,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政,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小英语教学的衔接。针对现状,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探究中小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共同促进中小英语教学的顺利进展。研究内容1.探究课题对接模式: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师两两结对,提出要求,制定计划,定期相互走访研讨,促进互帮互学。校领导对结对活动的具体开展给予支持、指导和监督,并将此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2.研究衔接问题对策:把中小学英语“教材、

3、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寻找突破口。3.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编写校本衔接教材,为六年级学生入门七年级英语做好衔接准备。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中小学两校先后召开课题论证会和开题仪式,为课题工作的具体开展作好准备。2.实施阶段:每月定期开展中小学相互到对方学校开展“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探讨衔接问题,研究衔接对策;开展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在撰写课题论文的同时,合作编写校本衔接教材。3.展示阶段:先请示专家评审校本衔接教材,并申请在全区推广使用中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 。研究成果1.结对模式搭建了平台。

4、“教师两两结对”等对接模式为中小学合作开展校本教研搭建了平台,发挥中小学英语教学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教研的连贯性、一体性和发展性。2.衔接对策取得了收效。教材:整合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小学通用重点黑体词汇共有 300 个,小学语法教学内容与范围涉及到了七年级的内容与范围。语音:分阶段,多手段,在语流中渗透语音、语调教学。词汇:缓起步、重复习、慢加速,利用“超前集中识词法”有效地促进了听说读写的顺利进展。语法:隐性原则、意义先行原则和适量原则,强调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任务链型” 、教学过程“活动化” 、语言实践“小组化”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3.校本

5、教材架设了桥梁:中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衔接与训练,实现小学与初一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有效对接,也有助于初一新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题在鄞州区第十二届(2007-2008)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初步结论- -23三年来,在两校领导的指导与协调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我们的衔接研究只侧重六年级和七年级这两个层面,还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另外,在课题的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穷尽集体的智慧,继续修订、补充和完善校本衔接教材,力争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推广使用!目 录主 报 告一、研究背

6、景.5(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提出5(二)市内外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5(三)中小学合作研究衔接问题的条件5二、研究目标.6(一)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和一体化.6(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点和突破口.6(三)开发中小学校本教材的自主性和创新性.6三、研究内容.6(一)教材的衔接问题与对策.61.语音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72.词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8 3.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0(二)教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11.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组织学生参与交际112.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展示自我.123.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2(三)学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3

7、- -241.加强集体备课,关注课内预习指导132.反思课堂教学,增加课外学习辅导143.建立多元评价,确保学生获得成功14四、研究成果16(一)对接模式为中小学英语教学搭建了衔接的平台.16(二)衔接对策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6(三)校本教材为中小学自主学习架设了过渡的桥梁.18五、研究结论19(一)实际应用价值.19(二)理论创新意义.19(三)问题与思考.20参考书目.20随本附件一、课题的组织管理.21二、课题研究大事记.22三、问卷调查与统计(共 8 篇). 23四、课题论文的发表(共 8 篇).45五、相关论文的证书.71六、课题获奖及证书(共 10 项).75- -

8、252005 年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成为起点,初中英语教学是在小学英语基础上的延续和提高,两者彼此独立又相互联接。现在,在六、七年 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衔 接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教育教学管理相互脱节;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材脱节、知识内容跳跃大,七年级新生面临许多英语学习的困惑,他们的英 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针对问题,中小学外 语组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共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和提高。近年

9、来,初一新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小学英语课程内容脱节、教学目标、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另外,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教育教学管理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小英语教学的协同发展。针对现状,中小学外语组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定期开展协作交流,共同探究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二)市内外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目前,市内外都非常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衔接问题的方方面面,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有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0、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性的衔接对策,很难具体操作,也没有可行的研究模式。我市还缺乏有关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成功经验,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更有待深入。(三)中小学合作研究衔接问题的条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中小学两校一河之隔等便利条件,中小学外语组定期开展协作交流,共同探究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 ”等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 -26为该课题的切入点,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在众多衔接问题中,我们着重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 。针对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材脱节、知识内容跳跃大的现实,我们合作开发校本衔接教材中

11、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 ,实现小学与初一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有效对接。二、研究目标(一)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和一体化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体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性和一体化的思想,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小学英语的深入和扩展,两者彼此紧密相连。然而,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体系能否形成,中小学英语教研一体化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对新课标的执行能力和对教材的使用水平。为此,我们采用“教师结对”模式和其他有效对接途径,为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搭建平台,增加中小学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往来、沟通,同时增进情感、互信和友谊,共同打造九年一贯制中小

12、学和谐校园,真正实现两校教研合二为一。(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点和突破口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主要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和七年级,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切入点,借助本课题的实施,我们中学英语教师身体力行,深入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听课、上课” , “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内容和方法, “切身体会”地感悟到小学生学习英语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再通过“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点和突破口,采取具体措施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确保六年级学生毕业前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为他们进中学后能顺利地

13、学习英语做好衔接准备。(三)开发中小学校本教材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避免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过早过快,我们编写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校本衔接教材。本书着力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针对小学与初中教材脱节、知识内容跳跃大的现实,为学生提供知识过渡桥梁和阶梯,实现知识有效对接;针对课程难度陡然上升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训练与学法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和自主性得以提升;针对课堂模式差异较大、学生的心理难以跟进和调适的现象,为学生做好必要的铺垫与准备,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有实质性突破和创新。三、研究内容- -27(一)教材的衔接问题与对策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6 年 9 月2007 年 1 月

14、) ,组织中小学部分英语教师两两结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定期开展“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接着,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读了小学英语教材(PEP)和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以及标准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我们获得了对中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的初步认识。小学英语教材(PEP)与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之间没有遵循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衔接,中小学教材知识体系跨度大,它们之间缺失了知识体系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原则,结果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脱节,也阻碍了标准二级目标向三级目标的顺利过渡。由于英语基础知识内容重复的间隔时间长,许多最基本语音、词汇、词法和日

15、常用语早已被遗忘,重新再学,只能从零开始。现在,在初一段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英语学得较好的快不了。怎么办?我们初步探究的衔接问题与对策如下:1.语音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PEP 英语教科书的语音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在六年级学期结束时,他们已经学了 26 个字母的读音;5 个元音字母的开音节和闭音节读音;一些常见的辅音和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认读 48 个音标,通过拼读进一步掌握双元音。新目标英语的语音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在预备篇阶段,学生要掌握学会 26 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音标、语调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安排,只在教科书的附录部分编排了语音教学资料以供教学参考,教师可在日常教学词汇

16、过程中,根据自己学生对音标认读、语音、语调的掌握情况进行渗透。标准对二级语音的要求没有明确说明小六年级学生到毕业时必须掌握 48 个音标的读音,只要求: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但是,现实情况如何?据调查,小学目前开设英语课程的师资条件还相当不足,现在小学每周只开设两节英语课,有的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有近 60%的小学英语教师每周任课在 16 节以上,最多的竟达每周 26 节;另外,镇小学班额大,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这势必大大削弱了七年级英语

17、标准三级目标所依赖的二级要求基础。2006 年 10 月,我们在对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时,对认读 48 个音标的情况这样问卷:问:你在什么时候能独立按国际音标注音读出生词? - -28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现在还不能独立拼读 统计数据显示:在初一年级段就能独立按国际音标注音读出生词的,初一为 46.5%;初二为 37.8%;初三为 48.4%。这表明小学生毕业时,将近过半的学生没掌握简单的拼读规则;数据还显示:仍有18.3% 左右的学生到初三还不能按音标注音拼读生词,而按标准要求,这个能力应在初一就要形成的,因而中小学要继续加强和巩固国际音标的教学,尤其是对初一学生加强这方面的高度

18、重视,并做好语音、语调、拼读等方面的补救工作。现在,我们采用的语音教学对策是:分阶段,多手段。 在小学毕业阶段:让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他们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目标与要求:教学 26 个字母,学生达到四会要求,而且书写规范;教学 48 个音标,学生达到三会要求,能独立认读词汇表的单词或词组;教学 5 个元音字母(A、E、I、O、U)以及单元音和双元音,学生了解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双元音的拼读,能流利地朗读课本上所举的例词。方法与途径: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动画学唱英文歌谣、看听模仿英文趣味小品,以此

19、来激发学生模仿语音、语调的兴趣与热情。在语流教学中,使学生初步获得语音、语调、句子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学生模仿时,先让全体学生听清、听懂、听准;再让他们反复操练、大声模仿;最后请学生们按座位以纵排或横排方式进行大声领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通过领读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机会。当轮到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或同学们帮他(她)一起读,以免个别英语学习后进生受挫。 在初中入学阶段: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新目标英语附录的语音教学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语音基础、单词拼读技能、句子朗读技巧和英文规范书写等。目标与要求:复习巩固 26 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和规范书写、48 个音标和五个元音字母的开音节、闭音节。

20、内容包括: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学生达到三会要求,能规范书写 26 个字母和英文句子,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中小学通用的四会要求词汇 300 个和最基本日常 100 句。方法与途径:在新目标英语正式篇阶段,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对话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

21、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背诵时,先通读对话或短文进行整体理解大意;再边读边理解句子,自主探究词法、句法或短语等;最后大声朗读或诵读课文,长期坚持,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292.词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为突破中小学词汇和语法衔接教学,经整合教材内容,结果发现:词汇方面:小学三年级听说读 142 个三会要求词汇,从四至六年级重点黑体词汇有 480 个、短语146 个、日常用语 100 句,单词共有 520 个左右。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下册重点黑体词汇各有374 个和 279 个,共 653 个,词组有

22、100 个左右,单词共有 780 个左右。中小学通用重点黑体词汇共有300 个,在小学基础上,七年级上、下册三会要求词汇各增加了 129 个和 141 个,共 270 个。而且许多单词拼读难度大,不好记,影响了初一新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由此看来,初一新生要突破词汇教学已成为入门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 2007 年 1 月份,用小学英语第六册(上)期末试卷测试初一段全体学生,调研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及听力等情况。从试卷上的词汇量看来,初一学生丢分很严重;从试卷上的语法知识看来,初一学生似乎很健忘,但不能责怪学生,问题在于中小学英语教材版本不同,导致语言知识点的复现率不够大

23、。初一新生在小学毕业前没有较好地掌握标准要求的二级目标词汇,在新目标英语正式篇阶段,他们就会明显地感到词汇是阻挡英语学习进步的绑脚石,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信心受挫,兴趣锐减。为此,我们采用的词汇教学对策是:缓起步、重复习、慢加速: 加强基础的衔接。在承上启下的七年级英语教学中,为补充预备篇教学内容,我们适当增添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英文对话和短文,制作课件,播放声音或视频,展示实物或图片,示范动作或表情,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材料和词义的基础上大声跟读、模仿和朗读。此外,为让学生进入正式篇做好知识的衔接,我们利用校本衔接教材指导学生集中学习了中小学通用的 300 个重点词汇、100 基本日常

24、用语和重点句型等,帮助他们适应了中学英语学习,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乐趣。 探究拼读的规则。英文是拼读文字,其词汇的读音与拼写往往不一致,不少中小学生由于缺乏拼读能力,靠机械记忆按字母顺序死记硬背单词。这种做法在开始记字母较少的单词时还有效,但是随着单词逐渐增多、增长,拼写逐渐复杂,学生就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就从此开始。因此,在教字母、音素时就开始练习拼读,可以采取“教者有心,学者无意 ”的办法,让学生探究一些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获得自主发音和拼读的初步技能。从教学单词时,教师简述音节知识,给单词划分音节,及单词重音如何读,以后逐步教学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结合所教单词,引导学生

25、自主探究并尝试归纳读音规则。例如: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符合某一拼读规律的单词 (bike like ride nice),让学生自己来比较、来探究、来归纳,让学生从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从而让他们理解这一个规律、掌握和运用这一个规律。在学生学会自我归纳并对语音有了感性的认识后,让他们逐步过渡到使用字- -30典等工具书来解决生字的发音不再是个难题。这将对学生以后的英语语法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或者少教,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对各种知识的迁移与整合能力。另外,借助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我们中小学还采用“超前集中识词法” 。具体做法是:集中时间,单元词汇提

26、前教,先要求认读,再要求拼读,后要求读写。促进学生有意识记,循环反复,循序渐进,直接有利于学生在课前预习英语课文。 自编英文的歌谣。如何让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有趣,如何在缺乏英语听说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为农村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兴趣盎然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我们课题组取得了比较有效的衔接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动起来、唱起来”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喜欢英语。首先,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其次,因为歌谣大都可以配合肢体动作,不但增加趣味性,也符合孩子好动的心理。第三,歌谣用一种有节奏的方式来呈现语音

27、和语调,融合词汇和句型,伴随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愉快演唱歌谣的过程中增进对歌谣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轻松促进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为此,我们探索歌谣的演唱模式如下:首先,在一节课的开始时让学生合唱 Chant 或唱自编歌曲,帮助学生从别的科目学习过渡到英语学习,使学生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作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或者打开录音机,让充满童稚的音乐扑面而来,孩子们的情绪兴奋起来,跟着音乐节拍边唱边表演。通过课前的这一热身表演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快速进入“角色” ,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其次,在拓展课文内容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编写节拍英文 Chant 或歌谣,Chant 或歌谣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单词或句型。这种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内,也可以跟孩子们一起唱自编歌曲。这样,一节课便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第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特别喜爱自编的歌曲和童谣。学生们通过自编歌谣和演唱,不仅逐步感知到了英语的韵律,而且还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节奏、韵律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实现了乐中学,学中乐,真正把英语当成了爱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创作更多的歌曲和童谣,使其在英语日常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