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178654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2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1 / 10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初稿 20101021)卫生部 发改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区保障部为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 )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快速上升趋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慢性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与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中提到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烟草使用、过量饮酒、膳食不合理和身

2、体活动不足等。一、指导原则(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发200619 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 号) (以下简称“意见” )中有关要求,将保障人民健康提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强化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措施,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势头,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重

3、点控制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中心下移,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专业机构为依托,为居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随访与管理。(三)慢性病防制体现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和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多部门合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共同营造预防与控制慢Comment Shi X1: 转变成具体的数字Comment Shi X2: 转变成具体的数字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2 / 10性病工作的支持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监测。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满足不同层次慢性病防治服务的要求。(四)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因

4、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对西部地区和贫困农村人口给予重点支持,促进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缩小不同地区慢性病防治服务水平的差距。二、目标总目标:建立健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落实主要慢性病防控各项措施;提高全人群健康意识,普及慢性病预防控制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全人群危险因素水平,遏制慢性病发病快速上升趋势,减少慢性病死亡和致残;降低由主要慢性病引起的社会经济负担,改善居民生命质量,提高健康期望寿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目标:到 2015年底和 2020年底分别实现相应控制目标。(一)到 201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30

5、0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以省为单位,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到至少 50%的区县;全国 15-64岁人口中,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75%,农村达到 70%。2、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得到有效遏制。男性吸烟率在 2010年基础上下降 5%;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在 2010年基础上下降 15%;超重和肥胖率控制在35%以下。全国 15-64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65%,农村达到60%。3、加强主要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所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身高、体重、腰围测量服务;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

6、展血糖测定。以省为单位,成年居民每年血压测量率及 35岁以上成成年居民每年血糖检测率达到 60%。在全国 50%的癌症高发Comment Shi X3: 如何表述Comment Shi X4: 转变成具体的数字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3 / 10地区(约 300个区县)开展重点癌症筛查。4、做好主要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管理率达到35%(约 7000万)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 40%(约 2800万) ,将脑卒中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 10%以内(预计减少新发脑卒中病例 100万) ;糖尿病管理率达到 3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 35%。

7、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60%。5、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率在 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 5%。将归因于慢性病控制所提高的居民预期寿命达到 1岁以上。6、建立健全全国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到全国所有区县,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到全国 50%的区县。(二)到 20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全面形成,积极推进省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以省为单位,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到至少 90%的区县;全国 15-64岁人口中,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90%,农村达到 85%。2、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得

8、到进一步遏制。男性吸烟率在 2015年基础上下降 5%;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8克以内;15-64 岁超重和肥胖率有所下降。全国 15-64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80%,农村达到 75%。3、进一步加强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所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糖测量服务。以省为单位,成年居民每年血压测量率及 35岁以上成成年居民每年血糖检测率达到 80%。4、以省为单位,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达到 60%以上,管理人群血压和血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4 / 10糖控制率

9、达到 50%以上,全国 15-64 岁居民脑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 80%。5、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总死亡率在 2015 年的基础上再下降 5%。6、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能够对慢性病发病、患病及死亡进行准确地预测、预警和趋势分析。三、策略和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专业机构为依托;以控制危险因素和管理高危人群为重点,以早诊早治为突破口,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实施重大专项为载体,全面推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开展面向大众的慢

10、性病知识宣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确定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核心信息,发展针对不同对象的适宜传播材料,联系和支持宣传、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将慢性病防治宣传作为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健康主题日,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专题活动,科学地传递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知识。促进各级政府出台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政策、创建良好的支持性环境,促进个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强化对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知识普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工作场所,组织开展对劳动力人口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慢性病知识,培训和支持这些场所中的医务人员或工作骨干作为同

11、伴教育宣传员,协助开展宣传工作。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支持教育部门将慢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小学和中学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儿童青少年早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要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5 / 10针对慢性病患者、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社区老年人群,积极开展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关的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包括院内板报和张贴宣传画、宣传日活动、健康课堂、诊疗过程中的咨询教育等。(二)开展综合干预,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发生。以世界卫生组织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依据,在我国新医改关

12、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等的指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联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促进创建无烟环境等慢性病危险因素综合控制工作,促进全人群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的提升,预防心血管病和肿瘤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1、促进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发展和环境创建。各级卫生行政部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倡导政府制定并实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联系和支持宣传、广播电视、新闻等部门制定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禁止电视电影吸烟镜头等政策,推进全国人大制定烟草危害法,联合教育部门制订儿童肥胖控制条例;指导和支持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工间(前)操制度和

13、创建无烟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快制定食品营养标签/食物能量标识条例或规范;积极创建慢性病预防控制综合示范区;实现将无烟环境和人群肥胖等指标作为卫生/健康城市评选的主要指标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支持性环境的建设,促进建立各类健身场所、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知识街,积极创建“示范社区” 、 “示范单位” 、 “示范餐厅” 、 “示范食堂” 、“示范学校”等,引导食品企业生产低盐、低脂食品并标识营养成分,创造支持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的条件和氛围,促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2、大力开展合理饮食和促进身体活动运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4、要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使其进入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防治机构制(修)订居民膳食指南、成人身Comment Shi X5: 从健康人群入手,加强预防检查,实施“两免一管理“政策,对 35岁以上人群,每年免费测量血压,免费测量一次血糖。管理高危人群。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6 / 10体活动指南、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指南、高血压防治指南等,并根据指南发展适合老百姓的系列读本,加以深入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慢性病患者和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膳食和身体活动的强化指导,在社区开展家庭烹饪比赛,倡导低盐少油,指导居民小区建设居民方便

15、、可及和安全的健身设施环境。鼓励企业和社团团体积极参与合理膳食和促进身体活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环境和氛围。3、切实加强烟草控制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医疗机构等积极指导医院、学校、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开展创建无烟环境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医务人员、妇女等重点人群的教育和管理,预防青少年吸第一支烟、医生和妇女吸烟。各级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主动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和技术指导。4、提高开展综合干预的技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专业防治机构组织研究和开发慢性病干预与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适宜技术和工具,充分利用传统或新型健康传播手段,结合全民健康生

16、活方式行动等活动平台,加以广泛推广和应用。政府机关、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带头使用适宜的技术和工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社区和家庭正确使用适宜技术和工具。(三)促进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检测和早期发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宣传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35 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并通过日常诊疗、建立健康档案、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定期体检、从业人员体检等途径发现患者和高危人群。各部门、各行业逐步在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场所,提供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简易设备和相关宣传资料,方便群众自我检测。有条件

17、的地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逐步将“35 岁以上成人每年免费测量一次血压和血糖”纳入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7 / 10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服务,不断扩大受益面,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部分癌症高发地区,针对某些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癌症,提供人群筛查指导服务,提高早期肿瘤癌症患者和癌前病变个体的发现率。有条件的地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提供颈动脉筛查预防脑卒中服务。(四)做好主要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登记、随访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具有超重和肥

18、胖、高脂血症血脂异常、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提供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并进行登记、随访和管理;对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规范化治疗服务,对于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对脑卒中、恶性肿瘤癌症等重症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对疑难病症和重症疾病患者,按照临床诊疗规范,提供规范化治疗。(五)加强对流行形势和防控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重点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有资源,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中收集脑卒中、急性心梗、恶性肿瘤癌症等发病资料,从基层医疗卫生机

19、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收集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例管理资料;联合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收集辖区出生、死亡等基础数据;每三年组织一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形成可靠的具有国家和省代表性的主要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为确定慢性病防控的优先领域,制订防控措施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相关因素监测信息制度。利用监测信息,建立慢性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国家慢性病相关政策、重大行动和工作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六)不断完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8 / 10充分发挥现有疾病预防控制

20、、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疾病预防控制等机构的内部,强化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专业功能,加强其技术力量、设施装备,改善工作条件,重点保证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员数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结构,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使之能够承担起慢性病监测与评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等工作任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加紧对不同层次的从事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订、监测与调查、干预与管理、信息管理、综合评估等的工作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与防控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七

21、)加强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慢性病防治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和援助,提高我们慢性病防治水平,促进我国慢性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建立基于人群的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系统研究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等因素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规范和推广慢性病预防及早期发现的适宜技术。四、保障措施(一)加强政府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专业支持、社会参

22、与”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制订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将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纳入作为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任期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9 / 10(二)履行部门职责,落实综合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将实现规划目标作为未来十年的重点工作。卫生部门要制订慢性病防治方案,落实慢性病防治有关措施,评价慢性病防治效果,组织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督导考核,开展慢性病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指导社会和有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疾病谱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将慢性病防治纳入社会

23、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立项和审批,保障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条件。财政部门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注重对疾病预防领域的投入,建立慢性病专项,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慢性病防治的投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不断扩大慢性病报销的范围和提高报销比例,促进慢性病患者实现病有所医,及早治疗,有效治疗,减少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医疗费用。积极探索将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开展预防性监测、预防性服药纳入报销范围的办法,减少高危人群演变成慢性病人群的机会。(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加大财政对慢性病防治经费

24、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慢病防治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包括慢性病预防机构)日常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资金中,设立重点慢性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引导地方资金和国际资金投入。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各省根据慢性病预防控制需要,中国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划纲要(2011-2020)10 / 10安排相应资金。建立慢性病预防控制经费投入绩效考评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等,通过各种形式资助慢性病防控工作。五、考核与评价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实行规划目标考核与评价制度。通过自查、抽查、中期考评和终期考评等办法,对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督促指导各项规划目标的贯彻实施,并及时根据考评和变化情况调整规划目标及各项策略和措施。各地要逐年度进行自查,做好年度总结。自查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报告。国家将不定期对各地、各部门执行规划的情况进行抽查,将在 2012 年、2015 年进行规划的中期考评,2020 年进行规划的终期考评。中期和终期考核评价方案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共同制订并组织实施。(注:本规划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