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80445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扬溪源水库环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扬溪源水库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报告)班级:环境科学 1401 班学号:1413050019姓名:袁旭目录项目背景 .3工程概况 .3工程分析 .4政策方面 .4坝址选址方面 .4土料场选址 .4现状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7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7生产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8生活污水环境保护措施 .9含油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9噪声保护措施 .10公众参与 .10调查范围和概况 .10调查结果及分析 .11信息公示 .12损益分析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14环境效益分析 .14综合评价 .15评价结论 .16项目背景

2、宣城市扬溪源水库位于新安江流域练江支流扬之河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25.52km2。扬之河流域降雨年内、年际变化大,暴雨集中、坡陡流急,洪旱灾害频繁,目前,绩溪县城以上扬之河两岸防洪能力普遍不足 10 年一遇、绩溪县城区段约 20 年一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用水量日益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受绩溪县水务局委托,河海大学承担了扬溪源水库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概况工程上占地总面积约 1.86km2,有效库容合计为 1070.97 万 m3本工程为中型水库,工程建成运行后污废水量不大,主要为水库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机组检修时产生的少量油污水和厂房地面冲洗废水,施工

3、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排放量小于15m3/d污染物性质较简单,主要为 SS、COD 和石油类等;由于污水量和污水浓度都不大,生活污水作简单处理后可排入河道;扬溪源多年平均流量 7.98m/s,地面水水域规模为小河。评价标准本工程所在区域主要涉及扬之河中村至章家园段。根据安徽省水功能区划 ,工程所在河段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标准。工程分析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 年 12 月 2 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国发200540 号), “水力发电 ”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

4、业政策。绩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绩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 2020 年)坝址选址方面上坝址坝顶高程处河谷宽约 140m,两岸地形对称,两岸山体较厚实;坝址及附近的天然基础,为坚硬的沉积岩,具显轻微变质,岩体基本完整,可做为坝址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中坝址坝顶高程处河谷宽约 145m,两岸山体不对称,岩性差异变化大,风化加刷,开挖深度达 813m,开挖难度较大开挖后,在 315m 高程以上形成深切山坡,也易产生岩石顺层滑坡。下坝址坝顶高程处河谷宽约 175m,两岸地形相对不对称,岩质软弱易发生契形山体滑坡,容易发生岩体滑落,形成石堆、

5、在重力牵引力作用下造成山体崩塌。由以上比较可见,从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开挖、防渗处理等方面考虑,上坝址优于中、下坝址。土料场选址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避免料场发生崩塌和滑坡。料场在工程附近,且不影响工程安全,料场运输线路较短,且位于公路边,避免长距离运输石料造成的水土流失。综上所述,工程料场选址在环境上是合理的。本工程各弃渣场选址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限制性规定之列,未占用基本农田,弃渣场选址没有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合理安排了弃渣。弃渣结束后覆土造地,恢复为林草地现状评价监测因子、断面及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因子:pH、水温、

6、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TP、SS 和石油类。监测断面:板桥头、冷水村、拟建水坝下游 500m、拟建水坝下游 1000m、东村及扬之水东村交汇处下游 200m 处。水质监测断面见表 4.4-1,具体位置见附图。监测时间:2011 年 12 月 20 日2011 年 12 月 22 日,每天监测一次。分析:根据上表数据,没有一项指标在施工之前是超标的,环境现状良好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分析:经计算,扬溪源水库蓄满水体混合后的 CODMn、TN 和 TP 浓度分别为 1.75、0.85 和0.04mg/L,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III 类和类水标准,水质指标与现状水质类别

7、无变化。可见水库蓄水时对水库水质略有影响,但变化不大,CODMn 和 TP依然可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环境保护对策分析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水质监测(2)加强水资源管理 扬溪源水库蓄水运行后,坝下河段流量在平水期减少较显著 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对水库运行期水资源的输入输出及水质按可研规划指标进行严格的调控管理 下游河段径流量减少将引起其环境容量减小,可能引起水质下降,应对沿线污染源进行整治,进一步提高污水回用率,减少入河污染物。 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既避免水价过高部分群众和单位用不起水,又要避免水价低可能形成的水资源浪费。 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 、 水污染防治法 、 城市规划法 、

8、森林法 、 水法 、水土保持法 、 农业法 、 防洪法 、 土地管理法 、 基本农田保护法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及其地方法规。(3)防止水库富营养化措施 控制面源污染,减轻对地表水污染 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灌区农药的使用品种和数量 推广农业高新生产技术,采用平衡施肥、秸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生产技术,减轻农药、化肥残留对水质造成污染。 在坝址上游灌区逐步实施生态农业,逐步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建成后,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增大,应及时设置库区水质监测点,加强对水库水质监测,掌握水库水质变化情况。 了解掌握水库周围、上游企业等排水口水质情况,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禁

9、止水在水库内进行养殖,禁止在水库周边乱堆垃圾。 建立风险事故应急机制,为了更好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尽可能减少突发事故对地下水水质的破坏,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对水库上游污水渗漏点采取封闭、截流等措施,把污水集中收集并进行治理,防止污水汇入水库,扩散污染地下水。生产废水 源头控制措施。加强和水库周围及上游工业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其排污情况,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确保做到达标污水排放。 加强库区入库水质监测,严禁超标废水排入。 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封闭、截流等措施,提出防止受污染的地表水扩散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 制定向水利和环境保护行政

10、主管部门报告制度,特别应提出污染事故报告的要求。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以及排放设施、治理措施运行状况和运行效果等。7.3.1-1 生产废水处理流程图该系统主要构筑物为两个沉淀池和部分排水沟,主要设备为用于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水泵两台。a) 处理工艺采用中和沉淀。首先,粗细砂石料冲洗废水直接排入初沉池,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为间歇性排放b) 在混凝土拌和站地面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直接与初沉池进口相连。c) 废水经过初沉池后将大部分较大粒径的泥沙及悬浮物去除,然后进入沉淀中和池。d) 根据水中的 pH 值适当加絮凝剂 (推荐绿矾和聚丙烯

11、酰胺的混合物 ),使水能进行中和沉淀。e) 初沉池和中和沉淀池要定期清理泥沙和污泥运往弃渣场处理。 。分析: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的 PH 也很高,通常能达到 11 左右,因此,需要进行中和处理后才能回用。因此,在中和沉淀池设计投加中和剂需要在冲洗场地收集后才能排入初沉池,为此混凝土拌和站地面高程必须高于初沉池进口高程生活污水图 7.3.1.2 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系统流程图生物接触氧化池:经初沉后,污水在进入接触氧化池前投加 FeCl3 等铁盐,投加量约在15mg/l,改善污泥絮凝体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污水经泵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池为单池多格推流式,每格氧化池内填料附着的微生物处于专

12、性培养驯化状态,生物相与负荷相适应。 二沉池:生化处理后污水自流入二沉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消毒池:加氯量 8mg/l10mg/l 有效氯,药剂为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定量投加。含油废水含油废水处理措施为在产生含油废水的车间或场地设废水收集系统,将含油废水排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洒水降尘和绿化。推荐机修汽修及汽车保养厂系统废水采用成套油水分离器,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7.3.1.3。图 7.3.1.3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噪声保护措施为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这三者之间进行有效控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噪声的保护对象主要为施工人员。(1)噪

13、声源控制选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机动车辆的喇叭可选用指向性强、音色好的低噪声喇叭代替高噪声的电喇叭或气动喇叭。振动大的设备(部件)应配备减振装置。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减少运行噪声。(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区和办公生活区位置,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应尽可能远离办公生活区。对受影响的村庄,在施工区采取设置声屏障,高 2.5m。(3)受影响者的个体保护加强劳动保护。改善施工人员的作业条件,高噪声环境下的施工作业人员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多于 6h。给受噪声影响大的施工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具,常用的个人防声用具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和头盔等。(4)爆破噪声防护在实施噪声爆破时需要通知附近受影响村民,并设置爆破区界和指示标志,以免误入爆破区;并且,为减缓这种影响夜间禁止爆破活动。公众参与调查范围和概况调查范围:主要为工程所在以及工程移民安置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