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介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朱世周J一、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推出的必要性。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介绍。三、 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特点 。四、新课程指导纲要实施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推出的必要性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 信息技术主要由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 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 “ 现代信息技术 ” 。 2、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计算机课程是侧重于技术性知识的学习 ,它学习的主要对象是计算
2、机的基本操作 ,并且也把计算机当作主要的学习对象。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则是侧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理念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而计算机既是学习对象的一部分,又是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工具。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 3、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概况 第一个阶段( 1981-1986) 计算机文化论 第二个阶段( 1986-1999) 计算机工具论1997年 10月由国
3、家教委正式颁发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 ) 第 三 阶段( 2000-2003) 信息素养论初级阶段教育部在 2000年印发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第四阶段( 2003- ) 信息技术素养论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 2000年印发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首次将计算机课程称为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从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 首次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 “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 , “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
4、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首次明确界定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但该指导纲要中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特征未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基本还是以计算机及软件的操作和应用为主。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对学习目标作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分目标的界定。 在学习内容中,强调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及管理、加工与处理、发布或发表等信息活动过程。 课程内容: 1个必修
5、模块 +5个选修模块。 未涉及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4、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推出的必要性 社会信息化使信息素养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培养少年儿童的信息素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 “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是我们教育中很致命的一个缺点。 ”“ 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实践精神、实践能力,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 周济 教育部在 2000年颁发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已经使用了 7年,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上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部委托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未出台。4、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
6、要推出的必要性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江苏省已经实验了 3年,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对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与之相衔接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来引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校校通工程、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和落实等),为高水准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新课程奠定了物质基础。 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各科新课程的实施, 2005年开始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充实了新课程理念,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新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基础。二、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介绍1、课程性质基础性技术性 综合性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