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姚圩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口调查引 言“要是中国的农村都像这样就好”,当年中央领导同志来新余视察,看到姚圩的巨大变化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领导的肯定之辞余音仍在,姚圩人没有停滞不前,他们以此作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地探索致富发展之路,在建设具有姚圩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勇往直前。姚圩镇的基本情况姚圩镇地处渝水以东,袁河下游,距新余市区 34km,东接新溪,西连罗坊,南靠南安,北邻樟树市黄土岗镇,与黄土岗仅一河之隔,是渝水区边界镇。全镇辖 15 个村委,102 个村小组,面积 72 平方公里,全镇农户 7273 户,总人口 30036 人,耕地面积 36250 亩,其中水田 29604
2、 亩。姚圩镇原本是一个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发、远离城区、交通闭塞、人均耕地仅 1.1 亩的农业小镇,“小害年年有,大灾三六九”, 3 万多农民靠天吃饭,农业收成极不稳定。姚圩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生长期长。姚圩镇属平原冲积地带,地表表层为冲积沉淀淤泥,地下地表水系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平原主要盛产粮食、棉花、油菜籽,山地已基本得到开发,主要产油茶、柑桔、松脂等。且环境优美、清静,交通便利,是疗养、住宿的好场所。姚圩是一个农业大镇,年出售生猪 2.1万头,年产棉花 2 万担,粮食 4013 万斤,柑桔 40 余万斤2外出人口务工状况1990 年
3、,一批最早外出务工的农民引来了一股打工潮,他们以血缘、地缘、人缘为纽带,结伴外出。广大青壮年农民纷纷走出田地,走出新余,南下广东、福建。2000 年以来,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 1.33 万余人,占了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农民工中一般年龄都在 20-45 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9。其中光在深圳的农民工就有 8000 人。而在罗湖区春风路就聚集了4000 余名姚圩人,春风路因而被称为“深圳姚圩一条街” 。如今,以勤劳、肯干著称的姚圩人,经营着深圳 80的洗车场和众多的蔬菜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在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0 个亿。走出去的姚圩人,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高中以上,也有少部分是小学
4、文化,小学文化程度的一般从事体力劳动,例如:建筑工、搬运工,而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就业机会就很多。他们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小学文化程度的打工者工资最多在 700-800 元左右,而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最多能在 1100-1200 元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打工者工资水平明显要高于前两者,少则能够达到 2000 元左右,多则能达 3000-4000 元。外出务工对本城镇的影响经济收入及居民生活的变化在打工过程中精神状态变了,思想观念变了,生活理念变了。每年从外地汇回的 2 亿元的打工收入超过了全镇 1.9 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目前劳务输出在当地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达到了 62.7%,人均年收
5、入达到了 1.5 万元。3过去的姚圩镇和其他许多村镇一样,村里的道路晴天尘土、雨天泥泞,各家各户盖新房也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姚圩镇居民在十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农民有了钱,在农村掀起了“建房热” 。走进新宋村,一栋栋小洋楼整齐划一。今年 35 岁的农民宋敏儿的家是一栋造价 20 多万元的三层欧式洋楼,室内装修非常豪华。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1991 年刚到深圳打工的时候,每个月的工钱只有 150 元,还不包吃不包住,日子过得很苦。10 多年后,自己做生意也赚了钱,就想回姚圩建房子。刚好政府帮我们搞了文明村的规划,我现在的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宋敏儿自豪地说。文明村庄现在在姚圩是星罗棋布
6、。镇里对 102 个自然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了 35 条文明村建设标准。该镇充分发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推进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目前,全镇已改造和新建文明小康村 56 个,占自然村总数的 54,正在规划建设文明村 20 个,城镇化率由 32提高到了 60。全镇有 54的村庄实施了高标准的建设,有 80的村庄实施了生态村的改造,其中 32的村庄已形成了“村在绿迎嘉村新貌姚圩镇迎嘉村的欧式民居4中、绿在水中、水在景中、景在村中”的格局。90的村庄普及了清洁能源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部分村庄实现了管线下地、宽带入户。文明村镇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该镇财政收入连续年以两个百分点的
7、速度递增,预计今年财政总收入可达 629 万元,比去年增长 80;去年人均纯收入达 4973 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 1.8 倍;该镇 7200 户农户中,已有 6100 户建起了三层以上的新居,占总农户的84.7。自从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以来,姚圩镇上下便开始思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问题。最终,他们选择了学习城市社区化管理的方式。现在,姚圩镇 102 个自然村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在姚圩镇舍馆村、江下村和迎嘉村会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盏盏耸立的路灯,一条条平整的水泥马路,让人们彻底告别过去对村镇的普遍印象。据江下村村干部介绍,2001 年江下村对基础设施进行
8、了全面改造,共投入建设资金 18.3 万元。目前村里已经实现了地面硬化、村内亮化、房前屋后绿化、地下水沟净化。其中地面硬化面积 5280 平方米,绿化面积 280 平方米,安装庭院灯 20 盏。如今,姚圩镇的村民已经过上了令不少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创建文明村镇让这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彻底告别了“屋里屋外一脚泥”的生活。离乡不离党,回报家乡热情高51994 年,姚圩镇在务工者最为集中的深圳市设立流动党支部,此举开了全省乃至全国先河,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十余年的打拼,催生出姚圩镇数以百计的百万、千万富翁,一批当年的“务工仔”成功完成了资
9、本原始积累后,在异乡求发展的同时,内心无不渴望着回报家乡。针对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姚圩镇适时提出了“引凤还巢、反哺家乡”的发展思路,对回乡创业者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服务上给予最大程度的协调、利益上给予最大程度的保护。一时间,成功者纷纷携带资金和技术返回家乡。至今,已有 1300 多人在市区和姚圩创办经济实体 350 多家,总投资 12 亿元。长 1000 米的“姚圩深圳街” ,就是外出务工的 105 户农户自筹资金 2200 万元建起的。人们还发现,姚圩人在家乡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他们的投资涉及房地产、家电、商贸等领域,投资上千万的项目比比皆是。仅在新余市区抱石公园周围的副食批发店就有
10、 80是姚圩人开的,新亚新商城周边商业街的大部分店面也是他们在经营着。“在外不忘家乡,致富不忘乡亲”,这是深圳所有流动党员的共同心声。为了有效地调动大家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吸纳大量劳务资金回流,驻深圳党支部与姚圩镇党委密切配合,从解决后顾之忧、联络感情、优化环境入手,鼓励流动党员致富后带头回乡创业。如今,在流动党员的带领下,一只只曾远飞练翅的“金凤”翩然回“巢”,纷纷把自己和技术带回家乡,掀起了一个个返乡创业的高潮。目前,姚圩镇返乡人员创办经济实体 53 个,年产值 15 亿元,上交税收 500 余万元,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6河埠村党员张文国在深圳务工时学到了葛根种植和加工技术后,回乡投
11、资150 万元创办了一个葛根加工厂,解决了当地 20 余名劳力就业,年人均收入4000 余元,还让 110 余人掌握了葛根种植技术,发展葛根种植 3400 亩。全镇像张文国这样返乡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的有 73 人,项目 28 个,带富群众540 余户,户均增收 1500 余元。刘家村党员龚玉华回乡兴办大米加工厂,年加工大米 5000 多吨,产值 1500 万元,解决 21 人就业,年人均劳务收入6000 余元。在深圳务工党员和群众,还积极投身于家乡公益事业建设,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贡献。流动党员龚军芽等人筹集资金 300 万元,在家乡建设了全省第一个乡镇级跨省长途汽车站,方便了群众外出务工,他还
12、投资建设了新余市一流的小城镇文化广场姚圩镇金三角文化广场,提升了乡镇品位。据统计,近年来姚圩镇共有 6000 余名外出务工的党员和群众为家乡建设捐资64.8 万元,新修和维护公路 51.4 公里,兴建水利设施 12 处,兴修学校 2 所,资助贫困学生 16 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打工之乡”,随处可以看到一些由老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而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务工。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姚圩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各个村开办幼儿园。舍馆村的幼儿园7左图为贝贝幼儿园的老师正在给班上的孩子上音乐课,教唱儿歌“小手拍拍”。幼儿园园长丁美贞介绍说:“很多农民经历了打工生活以后,都强烈地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如今
13、姚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民对自己后代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认为幼儿教育也很重要,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目前,贝贝幼儿园共有 16 名 2 岁到 5 岁的“留守儿童”,有两位老师教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江下村村民艾文渊今年 63 岁,以种田为生。他说:“我的小孙子就在贝贝幼儿园里。过去农村没有幼儿园,我只好把小孙子放在家里,没谁教他念书识字讲礼貌。现在家门口就有幼儿园,让我们这些老人省了不少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老年人组织了曲艺团,他们一有时间就自娱自乐,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存在的不足当前,劳务输出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14、,因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是影响了农业生产。姚圩镇有 7273 户 30036 人,目前,外出务工有1.33 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33%。该镇耕地面积有 36250 亩,因外出务工导致很多耕地抛荒。如该镇秧溪村村民毛盛才,全家 7 口人,有 6 个外出务工,江下村村民的曲艺团8导致 70 多岁的老父在家无人照顾,4 亩耕地无人耕种。该镇村民胡贵安一家自 1996 年开始就在广东、贵州等地务工,至今没有回家。二是给社会带来了隐患。目前,外出务工的管理难度较大,部分人员的不良思想难以及时纠正,一些犯罪行为没有制止在萌芽状态,导致在外地发生的凶杀案增多,打架斗殴事件增多,夫妻反目成仇
15、的增多。姚圩镇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每年都有几起这样的案件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少数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染上黄、赌、毒等恶习,回乡后大肆传播。目前,地下六合彩非法赌博首先就是外出务工人员从广东等地带回的。三是给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带来了困难。外出务工人员,青壮年妇女的比重较大。部分对象缺乏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按期进行孕检或实行节育手术,计生部门难以管理,甚至出现非婚生育。四是给子女教养、父母赡养带来了困难。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留下年老的父母在家照看年幼的子女。造成有些老人无人赡养,有些子女无人管教,现在农村有句民谣:青壮劳力外出挣钱, “9961 部队” (指九.九重阳老人节和六一儿童节)在家
16、作田。产业结构和经营的变化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户是土地流转主体,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流转,流转收益全部归承包农户。 姚圩镇面积 72 平方公里,全镇农户 7273 户,人口总计 30036 人,耕地9面积 36250 亩,其中水田 29604 亩。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与中国很多农村一样,姚圩镇出现了外出打工的农民。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相伴的是,许多农户承包的土地面临着撂荒的局面。劳动力转移,随之而来的是土地经营不善,收益十分低下。有的
17、村民算了细账,反正打工比种地强得多,与其两头牵挂,干脆将土地抛荒,放弃土地收入。 为了解决田地撂荒的问题,镇政府依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开始引导农民尝试进行土地流转。 在流转工作中,镇里按照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和确保耕地复耕能力三条政策原则,在流转机制建设上,做到土地流转的形式多样,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自主选择。 在土地流转方式上,一是采取农户自发小规模流转;二是由村委会组织的进行流转;三是大户规模流转。在机制上采取了转包、股份合作、租赁制方式的形式。 发展到今天,在姚圩镇的土地流转面
18、积已达 12290 亩,主动加盟土地流转农户 2804 户,占总农户的 39.8。规模流转 50 亩以上的有 56 户,100 亩以上的有 16 户,最大的流转面积为 1000 亩。土地流转的年限一般为 13 年,最长达 5 年。全镇耕地基本上形成了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态势。 10在土地流转有序进行的同时,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也表现出来了,现在姚圩镇已经形成了 1000 亩新余蜜橘基地,1000 亩葛根基地,500 亩苗木基地,3000 亩莲藕基地,500 亩珍珠养殖基地,300 头奶牛基地。 土地规模化经营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全镇现在已经拥有了 70 台旋耕机,35 台联合收割机,共 35
19、0 台农机。邹家村的邹金生,买了两台旋耕机,在农忙季节都忙不过来,仅机耕一项年收入就有 3 万多元。 在姚圩镇土地流转工作开始时,转包土地的农户要倒贴钱让人种,再后来发展为倒贴田亩税,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的顺利进行,现在转包土地的农户要收取转包费了,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土地更成了香饽饽,有的村采用了“竞拍”的方式来保持土地流转的公平。现在一亩地的流转价格最高达 240 元,最低 65 元。 曾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只有解决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的问题,实现土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城市化战略。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急剧下降的局面,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有力地遏制土地抛荒现象,而且还可以大大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思考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引导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