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福建师范大学新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申请表名称:地理学一级学科 代码:0705名称: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代码:070502姓 名: 祁 新 华研究方向:环境与贫困相互作用机制/高温热浪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2018 年 4 月 4 日填5姓名 祁新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9技术职务 教授 聘任时间 2014 年 12 月 31 日申请人所在单位(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现任党政职务 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办公室副主任 任职时间 2014 年 10 月专家类别 “宝琛计划”高端人才 批准日期 2017 年 4 月外国语种名称 英语 外国语熟练程度 熟练应用联系电话 18959173676 电
2、子邮箱 是否在外单位担任兼职博导 否兼职博导单位名称 _协助指导博士生数 _ 协助指导硕士生数 _指导在读硕士生数 10 指导获硕士学位学生数 5项目 毕业学校 专业 毕业时间 学制 学历 学位第一学历 福建林学院 园林 1998.7 4 本科 学士最高学历 中山大学 人文地理学 2006.6 3 研究生 博士工作进修培训经历起止时间 单位 从事何工作 职称/职务2014.12至今 福建师范大学 教学科研 教授/副主任2012.72013.7 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访问学者2009.122014.12 福建师范大学 教学科研 副教授/副主任2006.122010.
3、4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2006.72009.11 福建师范大学 教学科研 讲师2000.72003.7 柘荣县政府办公室 行政工作 科员1999.112000.7 柘荣县建委 园林规划设计 部门负责人1998.71999.11 柘荣县乍洋乡政府 行政工作 党政办负责人6科研成果及项目概况(详细成果见附件)论文近五年以来正式发表的高级别论文(独立撰写或第一、通讯作者)SCI/ SSCI 收录 2 篇( SCI 三区以上_2_篇,SSCI 1 篇),校 A 类刊物(不含教育教学类)收录 7 篇,校 B 类刊物收录 2 篇。(注:请就高填写)著作及专利等近五年以来 A 类出
4、版社正式出版 20 万字以上的高水平学术专著(译著)共计 1 部,累计 30 万字;以第一排名获授权发明专利_项;成果转化累计到位经费_万元。科研获奖近五年以来获科研获奖成果共计 8 项,其中国家级 2 项;部(省)级一等奖_1_项(一等奖前两名_1_项)。项目近五年以来主持的项目共计 25 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部级重点1 项,省级重点或部级一般_4_项,省部级_2_项;到位的各类科研经费共计 337.5 万元(其中纵向到位经费 129 万元)。序号类别 题目何时 何刊物 发表、出版(注明刊号、 书号及主 办单位或出版社);项 目起止时间、经费来源和额度;获奖时间及授奖部门排名(校 A类
5、、 B类 、SCI、EI、CSSCI、CSCD等收录在此注明)1 论文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利益主体视角下的水土保持:中国的证据与政策启示)CLEAN - Soil, Air, Water(清洁-土壤、空气、水),2014 年 7 月;刊号:ISSN1863-0650主办:WILEY-VCHV VerlagGmbH&Co(德国威利出版集团)第一SCI 区2 论文Protest response an
6、d contingent valuation of an urban forest park in Fuzhou City, China(福州城市森林公园的保护性反应与条件评估)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城市林学与城市绿化),2017 年 11 月;刊号:ISSN1618-8667主办:ELSER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通讯作者SCI II 区SSCI 最有代表性的论文/ 专著/ 科研获奖等成果3 论文 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分析生态学报,2013 年 10 月;刊号:ISSN10000933 CN112031/Q;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
7、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第一A 类74 论文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生计适应基于中部与东部村庄的调查对比生态学报,2017 年 1 月;刊号:ISSN10000933 CN112031/Q;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第一A 类5 论文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地理科学,2012 年 12月;刊号:ISSN10000690 ;CN22-1124/P;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第十一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4 年 8 月;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厅、教育厅第一A 类6 获奖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
8、:理论与实证(专著)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 年 12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2015 年 9 月;教育部第二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科研经费 排名1“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900)2016.7-2020.6 50 第一2贫困农户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与生计适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4YJCZH112)2014.2-2017.12 8 第一3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与贫困耦合机制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基金(教外司留20141685
9、 号)2015.1-2016.12 3 第一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名管理创新研究 民政部重点课题项目 2016.5-2016.10 3 第一目前承担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南平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南平市科技局 2014.6-2014.10 30 第一5注:表格不够可另附页,格式为 4-1,4-2,4-3 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简介(包括成果介绍和第三方评价等)1 学术论文成果“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Policy mplications
10、”以典型生态脆弱区福建省长汀县作为典型案例,探讨政府、民众、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不同利益主体在水土保持中的利益诉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益差异。“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分析”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生态脆弱区不同利益主体的两组核心博弈,即政府与民众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发现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作用过程事实上就是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与利益的博弈过程,博弈结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扶贫的成效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效应。研究为深入理解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前者 2014 年发表于CLEAN - Soil, Air, Water,后者 2013 年发表于生态学报。2 获奖成果专著
11、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于 2012 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首部对就地城镇化进行专门研究的专著,是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就地城镇化(In Situ Urbanization )是在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人类聚落近期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被国际著名学者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 )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不寻常的转变过程之一。本书突破城乡二元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发生发展的宏观和微观机制、演变趋势和发展前景、理论意义和规划调控方向,并在构建和发展能够反映就地城镇化实
12、际、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镇化理论上做了积极探索。成果获得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 年 12 月)与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2015 年 9 月)。学术论文“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2013 年发表于地理科学。论文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In Situ Urbanization),选择 3 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 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文章进一步论证了就
13、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论文获得第十一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 科研应用成果福建省南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梳理了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南平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也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生态旅游型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成果于 2015 年 1 月 29 日顺利通过国家 19 个部委组成联席评审组的评审,协助南平市成功入选科技部“2014 年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区名单 ”。6姓名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授学位时间叶士琳 人文地理学 高温热浪空间分
14、异 2015 年 6 月林荣平 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高温热浪 2015 年 6 月程顺祺 人文地理学 公共服务地理学 2016 年 6 月李达谋 城市与区域规划 乡村地理学 2017 年 6 月金星星 人文地理学 高温热浪 2017 年 6 月郑雪梅 人文地理学 贫困与环境相关关系 2018 年 6 月王怡 人文地理学 贫困与环境相关关系 2018 年 6 月吴小影 城市与区域规划 贫困代际传递 2018 年 6 月陆珍 城市与区域规划 贫困空间分异 2019 年 6 月廖伟杰 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贫困 2019 年 6 月魏黎灵 人文地理学 城市群生态安全 2019 年 6 月王少谷 人文地
15、理学 高温热浪 2020 年 6 月邹秀琦 人文地理学 贫困地理 2020 年 6 月许彬坤 城市与区域规划 贫困地理 2020 年 6 月近三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情况李雅婧 城市与区域规划 贫困地理 2020 年 6 月姓名 专业名称 导师 研究方向 国别学校 本人担任 工作 授学位 时间博士生情况在国内外协助指导时间 课程名称 课时 专业名称 授课对象2010 年-至今 城市规划原理 48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2016 年-至今 人文地理学 8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研究生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2016 年-至今 人文地理学 8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研究生7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担
16、任工作朱宇 研究员/博导 协助指导伍世代 教授/博导 协助指导韦素琼 教授/博导 协助指导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主要人员报告时间 会议名称/地点 报告题目March, 12, 2013“2013 SouthernForest EconomicsWorkers meeting,Auburn University,AL, MarchThe Treatment of Soil Erosion (T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在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报告申请人承
17、诺:上述各项申报内容属实,并由本人亲自填报。申请人签字: 2018 年 4 月 4 日8应出席 人,实到 人,同意 人,反对 人,弃权 人。申请学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跨学院一级学科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评议结论:主席签字: 2018 年 月 日出席会议人员亲笔签名:校级基本条件审核情况及结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9近五年发表论文清单(2013 年 1 月 1 日-2018 年 4 月 30 日)教师所在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教师姓名:祁新华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情况论文名称 发表时间 刊物名称、ISSN 号发表或收录的
18、论文类别作者排名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利益主体视角下的水土保持:中国的证据与政策启示)2014 年 7 月CLEAN - Soil, Air, Water(清洁-土壤、空气、水);刊号:ISSN1863-0650SCI 区 第一Protest response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of an urban forest park in Fuzhou City, china
19、(福州城市森林公园的保护性反应与条件评估)2017 年 11 月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城市林学与城市绿化)SCI II 区SSCI 通讯Recreational use of urban forest parks: a case study in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 China(城市森林公园的休憩使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案例研究)2018年( online)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林学研究杂志)SCI IV 区 通讯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述评 2013 年 7 月地理科学;刊号:CN
20、22-124/PISSN 10000690A 类 第一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博弈分析 2013 年 10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SSN 10000933A 类 第一闽南金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重心的时空演变 2014 年 7 月地球信息科学;刊号:CN115089/PISSN 15608999B 类 通讯10福州市市区居民对高温热浪影响的感知研究 2015 年 3 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号:CN351074/NISSN 10005277CSCD 通讯城市居民对高温热浪的感知研究基于福州市的调查 2015 年 10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
21、SSN 10000933A 类 通讯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2016 年 1 月热带地理;刊号:CN441209/NISSN 10015221CSCD 通讯西方高温热浪研究述评 2016 年 5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SSN 10000933A 类 第一流动人口对高温热浪影响的感知与适应以福州市为例 2016 年 7 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号:CN351074/NISSN 10005277CSCD 通讯脆弱性人群对雾霾的认知与应对基于福州市的调查分析 2016 年 9 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号:CN351074/NISSN 1000
22、5277CSCD 通讯近 20 年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比较 2016 年 10 月地理科学进展;刊号:CN113858/PISSN 10076301CSCD 通讯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生计适应基于中部与东部村庄的调查对比2017 年 1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SSN 10000933 A 类 第一沿海河谷盆地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福州市为例2017 年 1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SSN 10000933 A 类 通讯气候变化对渔区感知指数、生计策略和生态效应的影响基于渔户感知的视角2017 年 1 月生态学报;刊号:CN112031/Q ISSN 10000933A 类 通讯高温热浪支付意愿人群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州市为例 2017 年 3 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刊号:CN115368/P ISSN 16731719CSCD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