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 理 安 全,护理安全相关概念,护理安全:一般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安全相关概念,护理安全的内涵: 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 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有利于保护
2、护士的自身安全,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护理安全,护士,患者,管理层,护士自身因素,法律意识较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理告知中不规范行为 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规范,由患者本身、疾病或治疗引发,护理工作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患者的配合和支持,因活动受限、意识障碍而导致坠床或跌倒; 感知觉障碍而易引起烫伤; 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发生感染; 过敏性体质的患者用药时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等。,由于患者认知程度的不足导致遵医行为不良,如擅自改变输液速度、不按医嘱服药、不遵医嘱控制饮食等,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患者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护士教育培
3、训不重视,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D,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管理层因素,护理安全管理范畴,人的安全管理:包括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和财产安全保证。物的安全管理:医院环境安全 如安全通道的合理性;手术室及隔离病区的气流循环方式、空气洁净度、温度、湿度等;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处理;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分离等。药品安全管理:高危药品 精神药品 外用药品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抢救仪器 新仪器,护理安全管理范畴,患者食品卫生安全:医院营养餐的质量、安全营养与健康、营养支持与临床治疗。信息的安全管理:医学知识更新快,学习疾病有关专业知识、专题讲座。护理过程的安全管理:包括执行医嘱、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重
4、症监护、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等管理环节。,如何加强护理安全,护 理安 全,1,2,3,4,5,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培养患者安全意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6,优化医院环境、提升后勤保障,虽然- 传统医学誓言“医之首务,不伤身心” 很少有医师、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故意违反,但事实上,在全球每个国家,每天都有患者在治疗时受到伤害。-患者并不安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 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目标六 加强医
5、务人员有效沟通 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目标十 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严格执行标准化查对流程 至少使用两种标识认定患者,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床号、房间号。 采用反问式、开放式认定患者,进行双向查对 发散思维查对:处置、用药时反思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如:患者用止痛药哪里痛?,【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二)输血时,严格落实双人核对。交叉配血采血,遵循床旁2人核对和单个采血的原则,严禁同时
6、采集两名患者的交叉配血血标本输血前:必须2人落实“三查八对”输血时:必须2人床旁查对患者身份,(三)做好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管理,尤其是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部位错误包括左右搞反、器官搞错、部位搞错、移植错误、开错人并不常见,也不罕见。,分析表明:促成错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标准化的术前程序,及术前常规的核查方法中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人员机械化(核查时不动脑子)。,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第一步:手术部位作“标记”第二步: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第三步:在手术室中,落实“三
7、方核查”三方: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核查时间: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怎么做-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1.药物分类分区放置;2.加强对高危药品管理,用药过程中使用警告标签;3.输液泵用于浓缩溶液的给药。如果没有输液泵的话,可以考
8、虑使用泵条,但输入浓溶液时必须频繁监测;4.特殊药物医嘱中应注明输液速度。,复方氨基酸15AA,复方氨基酸9AA,注射用血凝酶、蛇毒血凝酶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0.2g、0.4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1.5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0g、2.0g) 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U、80万U),【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预防多
9、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规范医嘱的下达护
10、理人员知晓医嘱的执行与澄清流程 明确非紧急抢救,不得下达口头医嘱知晓口头医嘱的执行流程明确患者转交接的情形(医疗组、科室、外转、各班次之间等)有规范的转交接流程、记录单,交接内容有针对性 使用有效的沟通模式(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确保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抢救病人时下达口头医嘱、接到电话通知危急值),【目标六】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一)加强高风险人群管理,制定重大医疗风险应急预案。(二)评估有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压疮)等风险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三)落实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四
11、)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关于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的健康教育。,【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一)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二)为患者提供多种参与医疗照护过程的方式与途径。 (三)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四)注重保护患者隐私。,【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一)领导班子重视,定期听取患者安全工作汇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患者安全。 (二)建立医院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全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错误和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应制定强制性报告事项。 (三)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反馈。
12、对严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落实并反馈结果。,【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四)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系统脆弱性分析工具,针对医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六)加强对医务人员暴力伤害的防范。,【目标十】 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建立医学装备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遵从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加强对装备警报的管理。完善医学装备维护和故障的及时上报、维修流程。 (二)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的培训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确保设备仪器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三)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标本采集、检测、报告的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临床实验室及标本的安全。 (四)落实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护理安全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