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100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微生物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微生物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微生物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微生物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 第 1、 2 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 1.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 A.个体微小 ; B.分布广泛 ; C.种类繁多 ; D.可无致病性 ;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 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 A.螺旋体 ; B.放线菌 ; C.病毒 ; D.细菌 ; E.立克次体 3. 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 A.螺旋体 B.放线菌 ; C.真菌 ; D.细菌 ; E.立克次体 4. 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体形小于 1mm 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

2、形小于 1 m 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5.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 ( ) A.核蛋白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 细胞膜; E 细胞壁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 )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 荚膜; E 轴丝 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 ) A.外膜 ; B.核膜 ; C.线粒体膜 ; D.荚膜 ; E.细胞膜 8.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 ) A.抗吞噬作用 ; B.产生毒素 ; C.耐热性 ; D.粘附于感染部位 ; E.侵袭力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 ) A.mRNA.; B.核蛋白体 ; C.质粒 ;

3、 D.异染颗粒 ; 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 ) A.菌毛 ; B.荚膜 ; C.中介体 ; D.胞浆膜 ; 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 ) A.革兰氏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 )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壁 1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 ) A. 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 (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中介体; D.线粒体; 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

4、) 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16.G+与 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 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 -1,4 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 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 ) A.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破坏细胞膜 18.有关 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 A. 主要成分是粘肽 ; B.含有磷壁酸 ; C.对青霉素敏感 ; D.含有大量脂多糖 ; E.易被溶菌酶裂解 19.溶菌酶杀灭细

5、菌的作用机理是 ( ) A. 裂解肽聚糖骨架的 -1,4 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2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 ) A. 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21.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 )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外膜 2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 A.粘肽 B.脂蛋白 C.外膜 D.脂多糖 E.以上均不是 2 2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24.溶菌

6、酶对 G+菌的作用是 ( ) A. 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E.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2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 .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 ; 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 C.具有自我复制 ;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 E.可自行丢失 26.关于细菌的核 ,错误的描述是 ( ) A. .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 B.为双股 DNA.; 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 D.无核膜 ; E.无核仁 27.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 ) A.细胞壁 B.荚膜 C

7、.芽胞 D.核质 E.细胞膜 2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具有免疫原性; 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9.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0.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免疫原性 ,可用于鉴别细菌; 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 ,也可是多肽等 3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

8、抗生素 32大肠菌素是属于 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33.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34.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 A.可由真菌产生 B.可由放 线菌产生 C.可由细菌产生 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 E.对微生物有 抑制作用 35.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36.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9、 A.可分为 S,R 和 M 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 长 37.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 ; B.对数期 ; C.稳定期 ; D.衰亡期 ; E.以上均可 38.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结核杆菌 D.大肠杆菌 E.伤寒杆菌 39.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炭疽杆菌 E.脑膜炎球菌 40.细菌在下列哪个生长期中最易出现变异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以上均可 41.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

10、.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42.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应包括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以上均不是 43.大肠杆菌的靛基质试验为阳性 ,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分解 3 A.含硫氨基酸 B.葡萄糖 C.乳糖 D.色氨酸 E.枸橼酸盐 44有关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所破坏 C.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D.是许多 G-菌、少数 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 谢产物 E.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 45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硫化氢 C.外毒素 D.维生素 E.抗生素 4

11、6.细菌素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B.具有抗菌作用 ,可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C.可用于细菌分型; D.与抗生素不同 ,抗菌谱窄 ,仅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抑制作用; E.以上均是 47.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专性厌氧菌 B.专性需氧菌 C.微需氧菌 D.兼性厌氧菌 E.以上均不对 48.下列哪项试验不是细菌的生化 反应 A.靛基质试验 B.动力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49.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靛基质 B.色素 C.H2S D.酸和气体 E.以上均是 50.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 A.热原质 B.细菌素 C.内

12、毒素 D.外毒素 E.侵袭性酶 1.E 2.C 3.C 4.E 5.E 6.A. 7.A 8.C 9.C 10.A 11.C 12.A 13.E 14.C 15.E 1 6 . C 17.D 1 8. D 19 . A 20.B 2 1. B 2 2. E 2 3. A 2 4. B 2 5. A 2 6. A 27 . C 28 . C 29.A 30.B 31.D 32.E 33.A 34.D 35.C 36.E 37.B 38.C 39.A 40.C 41.E 42.E 43.D 44.B 45.B 46.E 47.D 48.B 49.E 50.B 第 4、 5 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测试题

13、 1.下列细胞中 ,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 A.淋巴细胞 B.真菌细 胞 C.细菌细胞 D.螺旋体细胞 E.衣原体细胞 2.下列细菌中 ,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白喉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大肠杆菌 3. 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其基因发生了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4.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 A.个体微小 ; B.具备细胞结构 ; 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 ; D.专性细胞内寄生 ; E.以复制方式增殖 ; 5.前噬菌体是指 A.以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14、;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6.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必需结构; C. 质粒不是细菌必需结构; D.质粒是双股环状 DNA.; 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菌体内; 7.有关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B. 耐药传递因子和 F 质粒的功能相似; C.R 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 R 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 E. 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8.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 A.接合; B.转导 C.转化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15、; 9.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 A.胞饮; B.通过性菌毛 C.通过噬菌体 D.细胞融合 E.直接摄取 10.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下列那种改变( ) 4 A.质粒丢失; B.溶原性转换 C.基因重组 D.核苷酸序列改变 E.以上均是 11.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A.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B.不需供体菌 C.不需受体菌 . D.需噬菌体 E.需质 粒; 12.L 型细菌的特征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对青霉素不敏感; B.抗原性改变; C.呈多形性; D.革兰氏染色多为阴性; E.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13.H-O 变异属于( ) A.毒力变异; B.

16、菌落变异; C.形态变异; D.鞭毛变异; E.耐药性变异; 14.在细菌之间直接传递 DNA 是通过( ) A.鞭毛; B.普通菌毛; C.性菌毛; D.中介体; E.核糖体; 15.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局的过程,称为( ) A.转化; B.转导; C.突变; D.接合; E.溶原性转换; 1.A 2.B 3. E 4.B 5.A 6.B 7.D 8.A 9.E 10.D 11.D 12.E 13.D 14.C 15.D 第 3 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测试题 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损伤细菌 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

17、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 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 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 2.05kg/C.m2 E.通常温度为 121.3 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 ,宜采用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间歇灭菌法 4.关于乙醇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浓度在 7075%时消毒效果好 B.易挥发 ,需加盖保存 ,定期调整浓度 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 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

18、消毒 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 ,宜选用 A.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 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 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 B.干烤灭菌法 C.间歇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流通蒸汽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 8.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 A.100% B.95% C.75% D.50% E.30% 9.关于紫外线 ,下述哪项不正确 A.能干扰 D.NA.合成 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 间有关 C.常用于空气 ,物品表面消毒 D.对眼和皮肤有

19、刺激作用 E.穿透力强 10.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 A.使菌体蛋白变性 B.使菌体蛋白凝固 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 D.破坏细菌细胞膜 E.以上均正确 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 C.破坏 D.NA.构型 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12.血清 ,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 A.加热 56 30min B.紫外线照射 C.滤菌器过滤 D.高压蒸汽灭菌 E.巴氏消毒法 13.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 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胞被完全消灭 C.鞭毛蛋白变性 D.菌体 D.NA.变性 E.以上都不是 14.引起菌群失调症的

20、原因是( ) 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15.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 5 C.口腔中的正常 菌群主要是需氧菌; 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16.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 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 C.长

21、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 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 1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 A.玻璃器皿; B.移液器头; C.滤菌器; D.手术刀、剪; E.橡皮手套 18.关 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煮沸 100 5 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C.水中加入 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 105; D.常用于食具消毒; 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19.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A.灭菌; B.防腐; C.无菌操作; D.消毒;

22、E.无菌 20.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 ) A.0.01 0.05%; B.0.05 0.1%; C.1 5%; D.10%; E.2% 1.C. 2.D. 3.D. 4.E. 5.A. 6.E. 7.A. 8.C. 9.E. 10.E. 11.C 12.C 13.B 14.E 15.A 16.E 17.A 18.E 19.D 20.B 第 6 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测试题 1.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 B.菌毛 C.异染颗粒 D.脂多糖 E.磷壁酸 2.细菌代谢产物中 ,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A.毒素 B.血浆凝固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E.透明质酸酶 3.与细菌侵

23、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血浆凝固酶 D.芽胞 E.透明质酸酶 4.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芽胞 5.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M 蛋白 C.膜磷壁酸 D.壁磷壁酸 E.SPA 6.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M 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7.细菌内毒素的 成分是 A.H 抗原 B.肽聚糖 C.O 抗原 D.荚膜多糖 E.脂多糖 8.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质 A E.脂蛋白 9.内毒素不具有的 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 B

24、.发热 C.休克 D.DIC E.白细胞反应 10.关于内毒素的叙述 ,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 ,耐热 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11.关于外毒素的叙述 ,下列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12.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E.耐热 13.细菌毒素中 ,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

25、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4.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6 A.伤寒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肉毒梭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脑膜炎奈氏菌 15.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杆菌 C.肉毒梭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肠炎沙门菌 16.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 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B+C 17.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26、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18.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19.带菌者是指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 ,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 ,临床症状消失 ,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 ,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感染后 ,临床症状明显 ,并可传染他人者 20.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 ,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具有 ,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

27、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21.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 溶素 E.白细胞素 22.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 ,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 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23.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24.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一般情

28、况下 ,正常菌 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 ,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 ,少数为厌氧菌 D.即使是健康胎儿 ,也携带正常菌群 E.在人的一生中 ,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25.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抗肿瘤作用 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 C.合成维生素 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 E.刺激补体合成 26.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人体中毒,称为( )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病毒血症; D.败血症; E.菌血症 1.C 2.D 3.D 4.B 5.C 6.E 7.E 8.D 9.A 10.

29、B 11.C 12.B 13.D 14.C 15.B 16.B 17.C 18.B 19.D 20.C 21.C 22.E 23.D 24.A 25.E 26.D 第 2 章 细菌生理 第 7 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 ,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 ,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 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 ,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 IgA, 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

30、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 ,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 ,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 ,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 7 C.百日咳死疫苗 ,白喉死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 ,白喉活疫苗 ,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 ,白喉死疫苗 ,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 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 ,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

31、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 ,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 片染色后 ,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 ,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D.脑脊髓膜炎 E.百日咳 7.一般需经 34 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 B.淋病奈氏菌 ; C.空肠弯曲菌 ; D.炭疽杆菌 ; E.军团菌 8.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杂菌污染 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要严格消毒后采集 C.标本采集后立即送

32、检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 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 9.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时错误的是 A. 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接触过相应的病原体 ; B.单次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新近感染 ; C. 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 D. 试验阳性即有诊断意义 E.双份血清标本 ,后者抗体效价比前者高四倍或四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 10.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一项是( )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 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立即保持低温和干燥 . 1.D 2.B 3.C 4.B 5.A 6

33、.C 7.A 8.B 9.D 10.E 第 8 章 病原性球菌 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耐盐性强 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C.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 D.不易产生耐药性 ,抵抗力强 E.革兰阳性菌 2.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3.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红疹毒素 4.SPA 在致病中的作用是 A.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因其有抗原性 C.是一种毒素 D.能破坏吞噬

34、细胞 E.在菌体表面形成保护层 5.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 A.营养要求高 ,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 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 C.分解菊糖产酸 D.耐盐性强 , 可在含 10% 15%NaCL 的培养基中生长 E.专性需氧 6.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 的 B.感染容易扩散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 ,故可用类毒素预防 E.对青霉素敏感 7.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 O试验原理是 A.溶血反应 B.凝集反应 C.凝集溶解反应 D.血凝抑制反应 E.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反应 8.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35、D.菌毛 E.侵袭性酶 9.关于淋球菌 ,下列错误的是 A.G肾性双球菌 B 人是本菌唯一宿主 C.通过性接触传播 D.新生儿可经产道传播 8 E.女性感染个者比男性严重 10.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 A.产褥热 B.风湿热 C.猩红热 D.波状热 E.以上都不是 11.自鼻咽拭子中分离出一株细菌 ,其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最可能是哪中细菌 A.乙性溶血型链球菌 B.甲型溶血型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肺炎链球菌 12.下列哪种细菌感染一般不侵入血流 A.葡萄球菌 B.淋球菌 C.脑膜 炎球菌 D.伤寒杆菌 E.链球菌 13.可与 IgGF

36、c 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 A.M 蛋白 ; B.Vi 抗原 ; C.葡萄球菌表面蛋白 A; D.炭疽杆菌荚膜多糖抗原 ; E.大肠杆菌 K 抗原 14.能产生 SPA 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乙性溶血型链球菌 C.白喉杆菌 D.百日咳杆菌 E.肉毒梭菌 15.目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以达 A.50% B.50%60% C.70%80% D.80%以上 E.90%以上 16.引 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微生物是 A.回归热螺旋体 B.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肺炎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17.可增强链球菌扩散能力的致病物质是 A.DNA 酶 B.红疹毒素 C.M 蛋白 D.多糖蛋白

37、E.透明质酸荚膜 18.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链球菌分 20 个群 ,对人致病的 90%属于 A.A 群 B.B 群 C.C 群 D.D 群 E.E 群 19.亚 急性新内膜炎是一种( ) A. 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B.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C.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0.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的抗生素是( ) A.链霉素; B.青霉素; C.灭滴灵; D.红霉素 E.克林霉素 1.D 2.E 3.C 4.A 5.D 6.D 7.E 8.C 9.E 10.B 11.E 12.B 13.C 14.能 A 15.E 16.E 17.A 18.A 19.

38、D 20.B 第 9章 肠道杆菌测试题 1.关于肠道 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 B.肠道杆菌都为 G杆菌 ; 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 D. 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 E. 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2.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 A.M 抗原 ; B.H 抗原 ; C.O 抗原 ; D.K 抗原 ; E.Vi 抗原 3.伤寒杆菌 Vi 抗原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 B.耐药性变异 ; C.菌落变异 ; D.形态排列变异 ; 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变异 4.初步鉴定肠道致 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 A.IMViC 试验 ; B

39、.甘露醇分解试验 ; C.乳糖发酵试验 ; D.胆汁溶菌试验 ; E.葡萄糖发酵试验 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的 O 血清型是 A.O6; B.O25; C.O157; D.O111; E.O158 6.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 A.每 1000ml 水中不得超过 3 个大肠菌群 ; B. 每 1000ml 水中不得超过 10 个大肠菌群 C.每 100ml 水中不得超过 5 个大肠菌群 ; D. 每 100ml 水中不 得超过 30 个大肠菌群 ; E.每 500ml 水中不得超过 3 个大肠菌群 7.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 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 100ml 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 A

40、.3 个 ; B.5 个 ; C.10; D.50; E.100 8.引起肠道疾病的无动力细菌是 A沙门菌; B.霍乱弧菌 ; C.副溶血性弧菌 ; D.痢疾杆菌 ; E.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9.志贺菌的抗感染免疫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主要的抗体类型是 A.IgM; B.IgG; C.IgD; D.分泌型 IgA; E.IgE 10. 可迟缓发酵乳糖的志贺菌 9 A.福氏志贺菌 ; B.宋内志贺菌 ; C.鲍氏志贺菌 ; D.痢疾志贺菌 ; E.B 群志贺菌 Y 变种 11. 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杆菌中鉴别出来的生化反应方法是 A.培养基中加亚碲酸钾; B.菊糖发酵试验; C.尿素分解试验; D.胆汁溶

41、解试验; E.半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接种试验 12. 伤寒杆菌破溃后释出内毒素使 A.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C. 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D. 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13.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 A.O 抗体 ; B.H 抗体 ; C.K 抗体 ; D.Vi 抗体 ; E.O 加 Vi 抗体 14.肠热症发热一周内 , 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A.血培养 ; B.尿培养 ; C.便培养 ; D.痰培养 ; E.胆汁培养 15.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 A.第 1 周 ; B.第 2

42、周 ; C.第 3 周 ; D.第 4 周 ; E. 第 5 周 16.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好时期是 A.潜伏期末 ; B.发病 1 4 天 ; C. 发病 5 10 天 ; D. 发病 2 3 天 ; E. 发病 4 周之后 17.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 , 通常是 A.O 凝集价 1:40, H 凝集价 1:40; B.O 凝集价 1:80, H 凝集价 1:160; C.O 凝集价 1:40, H 凝集价 1:160; D.O 凝集价 1:160, H 凝集价 1:80; E.O 凝集价 1:80, H 凝集价 1:80 18.关于大肠杆菌 ,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

43、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 B.有鞭毛能运动 ; 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 ; 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19.伤寒杆菌 Vi 抗体的检查可用于 A.早期诊断 ; B.判断预后 ; C.检查免疫力 ; D.调查带菌者 ; E.以上都不是 20.关于伤寒杆菌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 O ,H ,Vi 抗原 ; B.主要引起细胞免疫 ; C.可用免役血清鉴定菌型 ; D.有鞭毛 ; E.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21.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 ; B.在 SS 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 ; C.除少数外均不分解乳糖 ; D.抗原构造复杂 ,均有 H ,O 抗原 ; 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 22.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出血常发生在 A.病程第一周 ; B.病程第二周 ; C.病程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