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12130438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共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兼论平教运动的现实启示 张春2012-7-3 10:53:46来源:2007-03-24 社会学视野晏阳初一生信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不仅把它作为平教运动的座右铭,还躬身实践,首开知识分子深入民间的先河。 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传统,旧时代知识分子把读书和做官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和追求。旧时代书生是否成功走上仕途是他们人生的分水岭,但无论是从官的书生还是苦读求官的书生,他们和一般平民百姓之间都存在一道天然的鸿沟。虽然受儒家忧患意识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或为国家社稷的命运担忧,或为苛政下普通平民的苦难生活鸣不平。但是,由于受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缚,这些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往往把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希望寄托在君主身上。也就是说,意识到底层人民在苛政下的悲惨生活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知识分子与平民之间的关系。即使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书生与平民之间的心灵隔膜和情感对立仍旧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晏阳初则和自视清高的旧知识分子不同。他不仅认识到拥有四万万“贫民、愚民、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