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探析摘要:从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条件出发,运用经济学理论,以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多角度对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注重发展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等建议,探索符合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6 1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中心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凯里经济开发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
2、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主峰海拔 1490.3米,相对高差 1240 米,平均海拔 700 米,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尚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较低层次,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化发展薄弱,产业基地规模小,位于该区域的黔东南州有 14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155 个重点乡镇和 2077个重点村,分别占全州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87.5%、76%和 62.8%。在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覆盖的 82个县市中涵盖全州所有的 16 个县市,占片区覆盖县数的19.51%,占贵州省覆盖总县数的 36.36%。2011 年末,有贫困人口 167.29 万
3、人,贫困发生率 42.11%。2013 年还有贫困人口 119.41 万人,贫困发生率 30.6%。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主,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办区方针和“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战略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黔东南州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十二五”期间,凯里经济开发区将按照“规划五年,突破三年”的目标,着力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千亿级经济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9%,人口达 16 万人,成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正着手布局功能分区,即:商业商务中心区、开发区核心区、综合服务
4、功能区等 14 个功能区。通过这 14 个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建区以来,建成凯开大道、开元大道、开司大道等 11 条总长超过 36 公里城市主干道,建设的道路总长度为 56 公里。日供水 12000 吨的自来水管网和在建的园区工业用水管网基本满足开发区生产生活需要。建成了白午 110KV 和 220KV 变电站及输变线路工程。宝恒建材物流城、信息通信、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发展已覆盖全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生活小区逐步完善。开发区游园绿化覆盖率达到 41%。这些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污水、热电联供
5、和高铁建设等,奠定了开发区发展的大格局。 2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分析 2.1 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阶段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探索起步、艰苦创业、加快发展三个阶段。 2.1.1 探索起步阶段 1999 年到 2002 年探索开发区建设模式,基本完成了主要规划设计和管理体制的建立。2000 年完成了工业园区两千分之一和五百分之一的地形测量图及图纸制作;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设计、评审。 2.1.2 完善阶段 2003 年到 2010 年建成了凯开大道、金汇大道、中吴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及甘塘路、民生路等城市次干道,区内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完成了管委会办公楼、白午110KV
6、变电站、凯里学院新校区、黔东南州民族档案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基础教育、医疗、酒店、商务等社会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010 年底,开发区中心城区面积达到 6 平方公里。 2.1.3 快速发展阶段 认真执行城镇化有关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和重要节点作用,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的方面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二是
7、从产业质的方面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质量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 从图 1 可以看出,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在 20062015 年的变化情况,在“十一五”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5%、60% 、35%。而现阶段(2014 年) ,第一产业的比重与“十一五”第一产业的比重相比没有改变,都为5%;2014 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十一五”的 60%上升到 75%,增长了 15 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从“十一五”的 35%下降到 20%,下降了 5 个百分点。但许多大量的实践证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所以我们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
8、长。 “十二五”期间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到了30%,增长 5 个百分点。同时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014 的 5%提高到“十二五”规划的 1%,降低 4 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凯里经济开发区的“三产” (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呈现出一致性,如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2.3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相关企业主要的产业方向集中在装备制造、医药
9、保健品、食品饮料、电子、建材、矿产资源加工、包装、高新技术等几个方面,符合贵州省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开发区周边的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其中,装备制造、医药制药、电子制造、现代服务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矿产加工等在不久的将来应迁入经济开发区,进入相应的产业集群,有了这些产业的加盟,将使开发区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促使开发区尽快形成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同时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如表 1 所示) 。 根据开发区产业企业数量、产量和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条,对开发区现有的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判定如表 2 所示。 2.3.1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
10、济发展中,不仅产业技术先进、产业增长率高、产业内部关联性紧密,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中坚地位,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相关产业链起辅助性带头作用的那些产业,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产业。从上表分析可以确定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相关产业在麦肯锡矩阵中排列的位置,麦肯锡矩阵纵轴代表产业发展前景,并由高到低分为:高、较高、中和低四级;其横轴代表产业的基础,从左到右分为:高、较高、中和低四级。凯里经济开发区各个产业中,规划选择机械制造产业、电子制造产业、中药、民族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旅游商品等产业方向作为凯里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2.3.2 潜力产业 规划确定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
11、、信息服务产业、新能源、新一代电子技术、软件服务产业、保健品、新型建材、出口加工等产业方向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潜力产业。 2.3.3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梯次 开发区产业发展应按照循序渐进的路子进行培养,运用产业梯度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将开发区的经济状态从低级转变为高级,在这个过程中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是凯里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梯次,逐步发展壮大开发区产业群,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稳步、高效发展。 第一梯次:轻工业、医药制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依托经济开发区周边良好的资源以及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中药、民族药、旅游商品、木材加工
12、、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产业,不断夯实开发区产业基础,积聚原材料发展优势,为第二梯次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梯次:高新科技产业、出口加工业。在第一梯次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电子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出开发区区位作用,依托“两仓”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格局(如图 2) 。 3 凯里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现阶段问题分析 3.1 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夯实 凯里经济开发区范围山坡多、平地少,建设受地形条件限制,加之开发区建设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而产业定位不明晰,主导产业的指向
13、性比较弱,产业规模比较小,对腹地经济拉动效应不明显。 现有的企业在产业空间上相互临近却关联性不强,未形成直接支持开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产业集群。仓储物流、商务服务、会展旅游、创意动漫和现代商贸业等新型业态尚未形成规模,存在着传统服务业比重大,层次低等问题。高科技产业规模偏小。高新科技技术产业种类较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工业产值较低。 3.2 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遭遇诸多经济要素的瓶颈,如:第一,实际可用的土地受到限制,土地供应体制急需优化,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第二,用地指标不足,缺口较大,建设用地申报程序复杂;第三,开发区地形复杂,土地开发整理难度大
14、,工程成本较高;第四、经济开发区生产原料、电力资源、工业用水等生产要素供应不足。保证开发区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形成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 3.3 区域竞争比较激烈 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贵州省成立 100多个的产业园区,比如黔东南州成立了 10 个产业园区,黔南州成立了 12 个产业园区,由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相似,均处于快速建设发展阶段,彼此存在比较激烈的同志竞争,对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形成较大的压力。所以针对这种趋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为优惠的政策是一个区域最强的竞争力。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向成熟阶段发展时,要增加市场需求和扩大产
15、业链。 4 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路径 开发区经营城市的策略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确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将开发区拥有的一切资源资本化、市场化,以最终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各系统间的和谐发展,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开发区发展道路。 4.1 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其战略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它作为新一代的先导产业,既是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口,也是开发区与产业集群整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16、。开发区经济要想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在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努力。应把建设创新型经济产业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选择出来的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于凯里开发区的现状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7、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包括邮电、交通、供水供电、科研与技术服务、商业服务、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3 注重发展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按照产业集群的理论,主导产业与关联性产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型跨越、建设“新开发区”的基础,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是着力点,必须注重开发区发展相关产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