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连市小学信息技术课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 材 教 法 解 读单元整体描述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的是艺术字和图表的插入,超链接的设置,动作按钮的制作和作品的最后打包操作。内容上是第二章的继续,同时也是小学阶段有关 PowerPoint 学习的最后一章。因此这部分内容除了要完成 PowerPoint 知识链条的收尾任务,还要梳理整合新旧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为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留出足够的伏笔。一到九年级教材的总体思路是循环上升处理模式,虽然在这一册完成了对 PowerPoint 的整体认识,在初中阶段还是有 PPT 综合应
2、用的学习内容。初三毕业还有相关的考试科目。我在处理这一章教学内容时候就要有这样一种全局的观念,要有对以前内容的回顾,又不能对本章内容挖掘过深,以免增加学生负担。还要为以后的学习留出余地。第一节课是本章完成作品的开端,建立 PPT 文档,形成作品大致框架,用艺术字制作幻灯片的标题。可以在本课完成所有幻灯片的基本页面,也可以在后来的课时中逐步加入。第二课是第三课的基础,第四课是作品的完成阶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对 PowerPoint 文档的“背景”进行必要设置。这是以前的旧知识,在这里复习巩固。(2) 可以熟练的插入艺术字,并能对艺术字的形状和效果进行修改。艺术字的内容在小学五年级
3、的时候, Word 教学中详细学习过,PowerPoint 里也有艺术字的应用,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做好知识的迁移。(3) 理解 PowerPoint 中的图表,并能进简单的设置和编辑图表操作。(4) 认识超级链接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为文档设置超级链接;(5) 了解动作按钮的特点,会设置几种形式的按钮;(6) 掌握文件打包的方法,能完成打包操作并可以处理打包中常见问题。过程与方法2(1) 通过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 PPT 作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 通过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态度,使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养成相互合作的意识;(3) 通过作品赏析,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4、力和认同能力;(4) 通过课堂评价、反馈矫正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的能力;(5) 通过尝试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通过教师讲解与演示操作,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例,感受 PPT 电子演示文稿的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 PowerPoint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价值与意义;(3) 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明白许多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
5、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4) 培养学生参与生活、与人合作、积累生活经验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严谨有序和周到细致的行为习惯;(5)培养学生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帮助学生建立 PPT 电子演示文稿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6) 进行感恩父母,感恩亲朋,感恩社会,感受恩大自然的教育。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五个知识点(艺术字和图表的插入,超链接的设置,动作按钮的制作和作品的最后打包操作)的学习和应用。这是在小学阶段必须学会的内容。除了艺术字之外,另外四个知识点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类型,需要认真设计教学教程寻找突破。另外,在教与学
6、的过程中完成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也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本单元的难点是超链接、动作按钮的学习和应用。图表的编辑窗口认识和使用对学生也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建议3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目前在教材里讲授的技术,对学生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一生来说,将毫无意义。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我们要教给孩子哪些长久的有效的东西?将体现出教师的智慧。信息技术课学习在表面上看是技术层次的探索、学习和熟练的过程,其实质上是一种思想和意识的锻练,是观念上寻求突破的过程。我们推崇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学技术的改革而是教学观念的革命。虽然这种教学理念不可能适用所有学科,在信息技术课里却很有效果。我们学的不仅仅
7、是技术,我们要学习如何获取新技术的能力,我们更要养成遵循模式又能跳出模式的精神。本单元主要以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展开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见得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得出定性的分析和概括,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认识到每一种技术操作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以及学习的过程引起的思考;我们需要的是学生会使用这些技术完成基本任务,以及获取过程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企图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认识了解新知识点,以及在此过程中思维的火花。在任务设计方面,本单元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规划的是一个大的任务,大的情境。每节课以子任务的形式承载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成为父任务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形式为教学目的而存在
8、,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一节课的情境和任务做进一步的规划和设计。甚至为了完成教学可以重新设计本单元的任务驱动情境。本单元应该以学生操作实践为主,以分组研究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虽然出现如“图表” 、 “超链接”和“动作按钮”这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点,但大部分的操作学生并不陌生。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决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计好教学活动,合理利用原有知识进行迁移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多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合理分组,优化小组成员的层次结构。合理分配操作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开学初期一次性分组还是在每课分组各有优缺点,或
9、者采用其他形式,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或教学设计自行安排。教师的工作不是体现在课堂上告诉知识的结果,不是教学生怎样做,而是在上课前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优质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中成为优秀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和评价人;课后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另外,因为学科的特殊性,建议在课堂教学前,授课教师应该4在学生用机上,对本课学生的操作内容进行多次的操作预演,以获取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发生意外状况的各种情境数据,做好充分的应对预案。五、课时安排本单元约需 4 课时。每课安排 1 课时教学 1 课时自主活动,在课时不足的地区自主活动课学生课外完成。5第 9 课 成长共分享一、本课说明本课
10、主要学习艺术字的插入和图表的制作和编辑。二、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准备。这是研究性学习每节课的课前常规操作,是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此提出,以后没有变化的不做重复介绍。教学环境准备主要包括硬件准备和软件准备两项内容。硬件准备是将机房内的教师机和学生机的运行状态调整到本课需要的标准。如:打开或关闭因特网应用或其它局域网络服务,教师机和学生机中教学用磁盘空间的清理或重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初始化,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和电子教室系统运行处在良好状态。本节课有涉及色彩的方面的操作,硬件准备还要将机房内显示器的各项参数统一到一种状态。软件准备是为了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而实施的应用软件设
11、置,数据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应用软件的试运行操作。如:将本节课用到的文件或数据存放到计算机系统指定的位置,将本课用到的应用程序的各项参数还原到初始状态,安装程序要试安装,学生上课时进行的操作教师要预操作几遍。对于本节课还要保证每台机器要有上课需要的字体,背景素材和参考资料等。教学环境准备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建议教师将机房内的所有机器的各种软硬件设置全部统一,然后启动硬盘保护模式,每节课前使用电子教学系统远程重新启动一次机器,可以减少大部分的重复性操作。充分利用教学系统的功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艺术字的插入,第二部分是图表的制作。艺术字方面的
12、知识,学生在五年级的 Word 应用中就学过,本课需要做知识点的迁移工作。教师要做知识点迁移的教学设计和相应准备。图表是本课的新知识点,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本节课要用到教学样例和相关素材,在教学光盘中可以找到,复制到教室内的网络服务器或学生机的指定目录就可以啦。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准备一些相关资源放到指定的目录内,或者告诉学生一些如昵图网( )之类的图片素材网址。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的插入艺术字,能对艺术字的形状和效果进行简单设置。6理解图表,能制作简单功能的图表,能对图表进行简单的设置和编辑。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图表
13、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应用中的一般性的规律。3、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的情感和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四、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艺术字的插入和图表的制作。第一部分内容是艺术字的插入。因为关于艺术字的知识,学生在五年级已经接触过。同为 office 家庭中的 word powerpoint 两款软件中,艺术字模块都是相同的,具体使用也没什么区别,因此学会了在 word 中的应用,迁移到 powerpoint 也是很容易的事。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很小。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材给出艺术字设置的相关操作。关于艺术字的设置,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
14、挥。第二部分是图表的制作。这一部分就制作或生成一个图表来说是比较容易的。问题在于 powerpoint 启动图表功能时,将打开一个独立的编辑窗口。这个窗口是学生以前不曾见到的内容,对这个窗口的认识和了解将影响学生对图表功能的应用。教材用了一定的篇幅做了介绍,但远不足矣完成解释窗口功能的任务。课堂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每一项都做一遍。因此,教材选取最基本的两个点做重点突破,以此作为类推新知识的基础。59 页的试一试内容是给学生跳一跳机会。不必要求学生一定完成这样的效果,能完成一项就可以判定为很大的成功。教学重点:理解 powerpoint 图表,制作简单功能的图表,并能做一此设置和编辑操作。
15、教学难点:对 powerpoint 图表编辑窗口的认识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调控和引导,让学生在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中熟悉艺术字在另一种软件中的应用,以及图表的制作、编辑方法。六、教法建议本节课内容建议引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或做什么,更不能替学生做出决定,告诉学生结果。而是更多体现在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和控制中。当然教师也要起到专家权威的引领作用。在本课中,教师首7先要设计好本课的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植入恰当的学习任务。开课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任务。任务的布置要有层次,如:基础程度任务可以做到何种程度,普遍能实
16、现任务要做到如何,超级任务应要达到的高度等。在第一部分内容(是艺术字的插入)教学中,教师先准备一些供学生查阅的上学年样例文件、一些有艺术字应用的 word 文件和本课的样例,目的给学生引起记忆形成对比。小组成员先决定具体做的任务(如做哪几个字,做的效果。 ) ,成员通过讨论,试验或查阅手册资料等方式分析艺术字在两种软件中的应用异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践应用。最后反馈总结。这部分教学不应该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在第二部分内容教学中,学生操作的内容要多一些,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这一部分内容里,前半段产生图表编辑数字比较容易实现,后半段对图表进行修饰美化因为涉及的内容多,从而变得复杂起来。找到一
17、个好方法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多种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各小组问题高频度上交,教师应接不暇。原因可能是任务提出过难,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学生专研精神不够,小组组织协调不好,学生从众习惯等等。应对策略思:首先向学生明确,老师不会跟你一辈子的,遇到问题首先要独立尝试解决,解决不了,同组共同解决,本组解决不了,向其他组求援。其次仔细思考教学设计是否有欠缺和漏洞,进行必要的修正。再次分析问题出现频度,是否典型或者是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广播解答或个别辅导。(2)小组完不成任务或做事拖沓。原因可能是任务太难,组员活动动力不足,小组组织问题分工不均或组
18、员间不团结等等。应对策略是:无论是学生的能力水平原因还是任务难度大,都是教学设计不好的体现,需要教师修正或重新设计教学活动。学生的活动不积极,是教学评价出了问题,要修改激励机制。其它问题属于教学组织问题,需要立即纠正偏差。(3)效率不高。原因既有研究性学习的固有特点,也有活动组织的原因。对于知识性的探究,就单位时间知识点掌握情况看,研究性学习同传统讲授法比较并不占优势。应对策略是:让学生熟悉这一种学习模式,学生熟悉了学习的流程会大幅度降低无用功的消耗。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之药,需要大家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灵活设置教学模式。8第 10 课 好想对您说一、本课说明本课主要学习超链接的使用。二、教学准
19、备1、教学环境准备。教室环境下尽可能多的实现超链接的硬件条件。如服务器设置,教室局域网共享设置等等。2、教学准备。准备关于超链接的资料和演示用文件(尽可能多的关于超链接类型的演示资料)复制到指定的位置。教师课前在学生机测试效果。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超链接的特点和实现途径和要求,能根据需要设置常见的超链接应用。2、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与学生探索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熟悉超链接的特点和应用规律。3、情感和价值观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四、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超链接相关知识。超链接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事物,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课
20、的学习能对超链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能理解到超链接存在的价值,能让学生理解超链接基本特点和一般的应用规律,不需要做深入地追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的使用一种或几种超链接实现设计意图就达到现阶段的目的。第一部分初识超链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展示超链接的神奇作用。被链接到的内容可以是本文档里的,也可以是本计算机硬盘里的,还可以是网络系统中其它计算机里的文件。设置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是表格图形等其它对象。第二部分是超链接的设置。这是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分别实现的是链接到本文档中的位置,链接到本地硬盘中的文件和链接到互联网中的文件。这是按照链接的目的进行分类。教材采用这种
21、方式是因为在一般的 powerpoint 应用中,使用者和观众一般关注的是表达的结果而不是实现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的内容大体上的区别不是很大,但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容易出现小差错。在具9体的 powerpoint 应用中,超链接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这一点。在可能出现的问题中教材提示了几处,但限于篇幅原因,教材无法做到全面和细致。需要广大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教学中对学生也不要追求完美,能完成基本的超链接设置就算完成任务啦。这一课教材在操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达到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学重点:超链接的理解和运
22、用。教学难点:形成清晰明确的超链接设计思路。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中辅以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研究性的自主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电子教室的功能把握教学节奏,控制好学生操作的密度和强度。六、教法建议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是对超链接的认识。超链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教法上的选择不要太受约束,只要能更好的让学生认识这个新事物,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多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说研究性学习是可以代替一切的万能之法。在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应用的案例总比听介绍要好,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总比死记硬背胜上百倍。第二部分是超链接的设置。建议组织学生探究实践,在研究中
23、解决遇到的问题,在研究中理解超链接的特点和应用规律。教材中例举了 3 种常见的链接类型。在情境设计和任务分配时可以拆为三个任务分组完成。对学生操作做总体上说教师不过问,由小组内讨论安排。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但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建议不要超过十分钟。尽可能多给学生留出操作的时间。10第 11 课 小小摇控器一、本课说明本课主要学习在 PowerPoint 文档中制作动作按钮,设置动作按钮的功能。二、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准备。安装调试音箱或耳机。2、教学准备。将教学用素材复制到指定文件夹内。制作和调试好多媒体课件。在学生机环境下试操作上课内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作按钮的特点
24、,能为动作按钮设置简单常用的功能。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采用研究式的学习方式熟悉动作按钮的制作和设置操作。3、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和团结互助观念。四、教材分析本节课对动作按钮的几种情形分别做了介绍,一是程序自带的十二个动作按钮的使用。二是采用所有其它形式的对象充当动作按钮的使用。程序自带的十二个动作按钮的使用比较简单,知道方法后能很轻松的完成任务。容易出问题的是动作按钮的设置项很多,初次接触可能会干扰操作的进行。对这一处的突破不是很难,需要的是学生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和认真仔细的态度,这一处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内容。采用其他对象定义动作按钮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思维开放度高的学生就不是个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非常灵活,一是动作设置的内容很多,如果有前面的知识作铺垫,在这一环节里还是很容易理解的。二是可设置的对象很多,教材中只是展现一种例子,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一种误解,其实所有可以设置超链接的对象,都能设置为动作按钮。关于 69 页日积月累的内容给有能力完成的学生拓展知识面使用。教学重点:动作按钮的认识和应用。教学难点:对自定义动作按钮的认识和应用。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