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什么?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3、物质的惟一特性是什么? 4、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 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何在? 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什么?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本质? 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什么是自由王国?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1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
2、学道理是什么? 14、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了什么?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1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17、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了什么?18、什么是金融资本? 19、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0、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21、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2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3、如何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垂而不死,腐而不休”及苏东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
3、谷的现象? 2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2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2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29、什么是唯心主义?30、什么是物质? 31、什么是实践? 32、什么是联系?33、什么是价值?34、什么是生产关系?35、什么是自然经济?36、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7、什么是垄断?38、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39、因果联系的主要表现。4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1、时间一维性的体现4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43、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俗语 44、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
4、历的阶段46、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7、揭示事物的本质48、认识的辩证过程49、矛盾特殊性的俗语50、因果联系的表现51、 “画饼不能充饥”的理由52、 “白马非马“的命题,错误何在?53、上层建筑的分类54、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55、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5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57、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的理由。58、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59、一切物质的共同本质、共性是可知性吗? 60、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吗?。61、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指该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吗? 62、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
5、动的积极的反映论吗?。63、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是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吗? 64、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吗?。65、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吗? 66、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这句话对吗?67、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吗?3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是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是物质决定意识,黑格尔是意识决定物质联系:都是辩证法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形成了唯物辩证
6、法。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原因(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和全面的;而形而上学不懂得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性,不能用对立统一
7、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导致了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和片面的世界观。所以说: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3.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唯一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观和对物质的简单定义)4.“听其言必行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
8、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4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9、?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除部门比例的破坏和失衡 不能解决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1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2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3。 “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
10、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肥料学推向前进”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解析(1. 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2. 真理和谬误又是相互统一的( 1 )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2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5社会基本矛盾17.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使用价
11、值。 ”这句话表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8.金融资本是?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19.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20.“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 两个必然:一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两个决不会:一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二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辩证关系:两个必然的思想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统一的。根据科学社会主义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
12、的大趋势,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必须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思想同两个决不会思想联系起来。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遵义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21.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二、辩证关系:(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
13、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6三、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14、。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2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15、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
16、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23.如何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及苏东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现象?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身不断地改革调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影响不外乎消极、积极两个方面。一方面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最为惨痛的挫折,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冲击;另一方面,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卧薪尝胆之后,在学说、运动、制度三种形态上重新振作起来。苏东剧变并不能说明什么社会主义的“大失败” 、 “历史的终结” ,只不
17、过是社会主义前进路上的一段坎坷。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2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2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
18、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 3 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2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
19、,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和其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 IT 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科技的进步与突破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3)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4)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5)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
20、长的第一要素。8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最本质含义是:科技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29.唯心主义、自然经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垄断。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
21、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垄断: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30.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第一部分:客观世界的发展。客观世界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种是自在的存在 ,即自然界;一种是自为的存在,即人类社会。第二部分:人的发展。人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 ,从事着社会实践。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第三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它表现为社会运动形式。31.因果联系有?普遍性
22、、客观性和复杂性32.时间一维性?时间一维性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3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34.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9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一方面, 质变体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 质变又可以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体现着事物的永恒的变化和发展。 3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要经历:1.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
23、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2 生产阶段,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3 售买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36.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
24、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首先采用的基本方法。(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争当领头羊,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结果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37.事物本质?事物的本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体。 38.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实
25、践- 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39.矛盾特征性?10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40.因果联系?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果联系则是事物普遍联系中的一种联系。 因果联系有两个因素组成 其一是先行后续 其二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比如 甲发生在乙前,并且,甲引起了乙的发生,即甲是乙的原因,乙是甲的结果。4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 因为?认为精神对物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是形而上学,只看到物质第一性,精
26、神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没看到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片面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A、精神与物质不具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反映不同于事物本身;E、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选择:DE42.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选择 ABD【解析】 “白马非马”论明显将个别性、特别性夸大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割裂开来。所以正确答案为 A、B、D。43.属于上层建筑的有?一般是选择题上层建筑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相对经济基础提出的,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44.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A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选择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