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381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编 委 程红兵 陈珍国 徐 萍周襄文 李 军 李彦荣 周宁医 谢晓峰 谢忠新 主 编 程红兵 副 主 编 陈珍国 主 任 李彦荣 责任编辑 陈静静 崔春华 沈岚霞 本期责编 沈岚霞 本期审校 陈 义忠 地 址 浦东新区峨山路 180 弄 13号 1214 室 邮 编 200127 电 话 50948137 传 真 50948139 电子邮箱 网 址 http:/jfy.pudong- (内部交流) 目 录 ( 本期 主题为关注弱势群体) 本期导读 关注弱势群体 学校教育成效,促进教育内在公平 李彦荣 01 政策建议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 现状分析与发展 建议沈军妹 02 问题聚焦 浦东新区 以

2、招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思考 李 晟 06 浦东新区外来务工 人员 随迁 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孙永青 08 政策链接 关于特殊教育 12 关于 外来务工人员 随迁 子女 教育 15 学校 实践 浦东新区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 周美琴 18 外来务工子女适应性教育的实践研究 许建华 22 部门简讯 优化服务支撑,聚焦课堂应用 李艳 25 浦东新区第二轮“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培训”进展顺利 王丽琴 25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质量调研工作推进 沈岚霞 26 新 书推荐 区域性特殊教育现代化的 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 27 1 关注弱势群体

3、 学校教育成效,促进教育内在公平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教育发展促进部 李彦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关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学术界对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阐释,实践层面也产生了一批学校成果。这在上海市的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 26 项一等奖中,特殊教育成果就有 4 项。农民工 随迁 子女教育研究在二三等奖中也各有呈现。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不难从中体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对 弱势群体教育 的关注。 社会公平应首先体现为教育的公平,弱势群体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公平的 最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标志不是有多少财富、有多少大楼,而是人的基础性权利得到多少保障

4、,人的生存价值得到多少尊重。教育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的一种基本责任已经得到法律的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制度也在各地得到深入的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都在稳步提升,一些地区甚至实现了 100%。特殊教育学校在我国蓬勃发展,那些因种种身体原因无法象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的孩子得到了关照,他们也有机会背起书包上学校。而那些随父母四处打工的孩子也可以象本地孩子一样上学了,因此他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将是这个城市的新市民。教育 公平,首先在对象上得到了有效的覆盖 。 这些举措不仅象征着一个国家、地区的真正发展,也切实解决了这些孩子家长的后顾之忧 孩子可以上学了,他们也可以安心工作生活了。 但教育公平,

5、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数量覆盖上。今天家长可以安心工作了,未来这些孩子是否也能安心工作?这需要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内涵更为深入的体悟。当我们今天又进一步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均等化”提出的时候,决不能因“均等”而将公平仅仅停留在数量的均等,更不应该仅仅是对政府提供的资源的均等的限定,而应该将公平指向对学校如何提供更适合学生的均等的教育服务的 追求。即不管是农民工 随迁 子女还是本地户籍子女 , 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他们应该享受学校同样均衡的服务,这是基本标准的均衡。但由于人本身的差异性特点,教育服务要真正做到公平,除了关注基础水平均等,更应该关注差异 。通过 对学生个体的关怀,促进其生命的

6、自由活泼的生长,才应是我们教育公平的根本追求。在这一公平理念之下,我们区域层面能为学校提供什么服务,学校层面可以为学生做些什么?什么才是他们需要的教育服务? 基于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浦东新区教育局也将教育公平的视野投放在了如何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课程教学管理提升农民工 随迁 子女的教育质量,并委托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这项研究。我们的研究还刚起步,但我们希望大家共同来关注这一问题,为我们研究的实效性添砖加瓦。为此,本期简报将视点放在了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通过区域教研员的研究思考和学校研究成果的展示,向读者提供如何解决当今社会最关心的公平问题的经验或信息,以引起大家对特殊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 随迁 子

7、女教育公平的关注,以获同仁对这一问题更多的支持。希望浦东的教育园地在大家的共同关心下真正成为同一片蓝天下最美好的教育沃土! 本 期导读 2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年 ) 将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而 重视弱势 族 群或文化不利儿童,是落实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方面。 区域教育层面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方面 应如何作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部、培训部、促进部相关教师从宏观格局、师资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给予了思考和建议。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 现状分析 与 发展 建议

8、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课程教学研究部 沈军妹 一、浦东新区特 殊教育的现有格局分析 (一) “全方位”的特殊教育机构类别 浦东新区现有特教学校 5所,其中包括:以从事智障教育 为主 的辅读学校 2 所,从事综合类残障教育的 2 所,从事工读教育的 1所。其学段跨度,从学前一直到职业教育阶段。另外,浦东新区现有 180 多所中小学校还开展 随班就读工作, 有 1300 多 名在校的随班就读学生。所有这些规模,均占全市的1/5 以上。 特殊教育机构与种类的广而全,一方面标志着浦东新区在特殊教育工作上的起步之早、视角之广,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特殊教育向浦东新区提出的考验之严峻、要求之紧迫。这既是残障学生

9、及其家庭 的福音,他们可以就近享受到特殊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同时又是特殊教育系统奏响的强音,即必须加大特殊教育的投 入 力度,加快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速度,以适应特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 种种 需求。 (二) “多级化”的特殊教育师资与教学水平 受历史积淀与时代应对、办学经验与成效、团队建设与个人规划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与教学水平在区域内呈现较大的不均衡性。有的教师在奋进向上的氛围中得以快速成长,趋于成熟,为学校与特殊学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精力;而有的教师则缺少外部 诱因与内部警醒的机制激发,特殊教育专业化成长还很滞后;更不乏有 个

10、别教师 对特殊学生忽视甚至蔑视、对特殊教育岗位羞于启齿且又漫不经心。 因起步与专注度的不同、支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导致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以及工作的钻研爱之有之、乐之有之,弃之更有之的客观现象,不少随班就读学生只是比其他同龄人多拥有了一个堂而 皇 之的特殊学籍,更有甚者,索性被剥夺了作为一个学生本该有的基本权利。 区级层面上有实施过或者正实施着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政策建议 3 培训项目,在特殊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做了一 些 普及 工作 ,参与培训的学员受了惠、得了益。但是 这 对于南汇并入后的浦东新区面广量大的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培训需求,这还只能算是

11、杯水车薪。很大一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踏上了特殊教育(包括随班就读)的工作岗位,但实践能力的严重匮乏使特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一再被 打 折。 在 2010 年上半年结束的教发院对全区中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现状的大调研中,发现特殊教育 学校 教师 职称结构欠合理,初级职称教师偏多,而高级职称教师凤毛鳞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 极 低。这又表明不仅在特殊教育内部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多级层差,而且其相对于广大教 师群体的层差也是相当可观的。 相关调查 如下: 1 浦东新区特教学校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为绝大多数,占 73.1%,这个比例稍低于浦东新区 普教 教师本科学历率 77.3%的比例。而中专学

12、历的人数为 8人,占 4.0%,高于浦东新区 普教 教师中 专学历率 2.2%。大专人数 44 人,占 21.9%,高于浦东新区教师大专学历率 18.4%。特教教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 2 浦东新区特教学校教师所学专业以教育为最多, 是 40.8%,大大高于整个浦东新区教育专业的教师比例 24.4%。文科专业的教师占 21.9%,理科专业的教师仅占 6%,都低于 浦东新区教师相应专业的整体比例。工科专业的特教教师是最少的,只有 1人。 3 浦东新区特教学校教师 主观上认为“ 我已经练就了自己的教学专长”、 “我挺有工作成就感” ,都随 教龄 的增长、职称的增高,而 越倾向于 对自我的肯定。教龄

13、越低 、职称未评的教师在这方面信心尤其不足。 可见,特教学校教师碍于学历层次等, 理论功底普遍不够丰实,专业知识比较缺乏,除了特殊教育方面,尤其是学科本体知识严重匮乏。这就导致了在教学方面,其一,不能精准地把握教材,在教材序列性上受知识体系认知短缺的影响容易拿捏不定,不擅长挖深挖透所用教材,很难为教 学提供典型性、针对性兼备的学习载体。其二,不能游纫有余地选择运用契合的教学方法,对方法原理掌握的不充分,势必引起方法运用欠得当,运用对象、运用时机会有偏颇。其三,教学研究能力薄弱。虽然有个别教师能卓有成效地投入,甚至引领身边的人参与相关研究活动,但不少教师科研意识仍很淡薄,科研作为更是捉襟见肘。日

14、常教学过程中,即便有困惑,但很难滤清发现教学问题并形成专题(课题),研究的方向常常很不明晰,更何况研究策略与研究成效了。 随班就读教师,由于他们具有普教、特教双重教学职责,因此职责的双重诉求,更考验了教师们的教学水 平。面对普通教育的重重压力,他们普遍对有机地、熟稔地运用普教、特教教学方法感到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再加上随班就读工作是由有无随班就读学生决定的,而随班就读学生的认定又是有阶段性、不稳定的,所以不代表持续地会担当这份职责,随班政策建议 4 就读的教学工作,常常有“想到一辙是一辙、干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特殊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就基本无从

15、说起。 二、思考与建议 (一) 要把 特殊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的整体规划 与考量 之中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特殊教育工作的统筹 与部署要放在整个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开展 , 必须使残疾儿童的教育与正常儿童的教育纳入 同一 轨道 ,使各项工作都能实现“有人抓、常常抓、有效抓”的良好态势 。另外在区域层面宜成立一个特殊教育的最高决策团队,协调区域内的卫生、民政、财政、残联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共谋特教大事。在其下位,宜成立一个特殊教育的最高执行团队,包括区级教研、科研、培训部门及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建立各部门分工合作、教育与医学相互结合的特殊教

16、育信息平台、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整体引导与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 等 工作的发 展。 区域教育督导部门可设立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有随班就读工作学校的专项督导,定期与不定期的对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给予督察与视导,敦促并全面推进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落实。业务部门除了安排各学科的综合调研外,也可开创特殊教育的专项调研工作,使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难点,及时得到客观发现与有效解决,促进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全纳教育文化, 开展特殊教育评价研究,建立适合特殊教育学校与残障学生特点的评价体系。 (二)要把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工程”系统化、优质化 师资问题是特殊教育事

17、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 教育人才储备中要注意关照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通过一定的比例划分给予保障,全力实施优秀特殊教育人才储备工程,促进特殊教育和相关学校的发展。继续完善和规范“学校 教育署 区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长制度。一要严把入口关,在一定比例下,要选拔优秀的有潜质的教师进入精良团队。二要勤把培养关,要充分发挥市区名师基地、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制定严格的教学、科研、现代技术的专门培训计划,通过定向指导、带教为其成长提供条件 。三 要慎把考评关,不与普通教育学科教师一刀切,要凸显特殊教育师资特有的评估标准,以 既要保护好、又要激发好特殊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为首要前提。 要为广大特殊教育教师搭建好

18、教研、科研与培训三大成长支架。教研部门,要创新用人机制,通过聘用专兼职教研员,整合普通教育学科教研员资源,壮大力量,保障与形成“特”在“普”中、普特兼融的教研常态,以探索适合大浦东特点的教研运作模式,确保教研的参与度与受益面、教学的有效性与生命力。科研、培训部门,在项目申报与实施的操作与指导过程中,同样要通过政策建议 5 一定的比例划分给予特殊教育起码的保障,要协调多方的力量,建立特殊教育教师长效培训机制 ,系统地 提供特殊教育教师适切而急需的 优质支持,以帮助他们 掌握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方法与技术,提高特教实践与研究能力。要特别关注 0-3年的新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成长,抓住其职业生涯的关键期

19、,做好引导、夯实与不断推动的持续扶植工作。另外,也要积极关注随班就读巡回指导教师与资源教师的挖掘、培训与管理。 与此同时,还 可协调、 委托 市一级的相关培养、培训基地(如华师大等),进行特教师资的有序输送,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轮回的培训 。总之,既要 考虑新师资 的 培养问题, 又 要抓紧在职师资 的各个发展阶段的 培训工作。 (三) 要 把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 逐步推向深入 要分 类别、分学段组建区级学科中心组,将工作有经验、研究有专长、素养有期待的可塑性较强的特殊教育教学能手纳入其中,沉下心来切切实实地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时机成熟的同时要在各自辖区(片署)担当好改革的引领者

20、、牵头人。 1 要提高特殊教育教研有效性。 结合市区两级教研工作精神, 兼顾区情,抓住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定期开展常规 性的 主题化系列化的 集中教研活动 , 尽早形成各校教学研究互促、教学资源共享的格局 。针对面广量大的教研压力 , 在取得一定的技术支持 下,要利用 好网络 平台,尝试进行有关分享 与互动 , 以 延伸教研活动的 时间和空间。 另外还 研组的建设之上,在有关教研制度的保障下,促进特殊教育校本研修工作的常态与高效 。当然,更要创造向外区、外省市多交流、多取经的机会,以促动有关示范校、实验 校 、薄弱 校 乃至更多其它面上学校特教工作的推进 。 2 要加强特殊教育课程

21、建设。 对于已经出台的若干市级课程方案与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指南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好科学性细化、校本化实施。同时针对各类残障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与医学等多方面的理论,要尝试开发并编写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适合不同 安置形式的残障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教育康复课程(个性化课程),促进残障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 3 要勇于改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着眼于全体特殊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潜能开发的需要、学生的缺陷补偿,突破教学难题,探索实施三类课程的方法。利用医教结合的手段,要为残障学生制定IEP,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与

22、康复训练。要深入研究并解决好差异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个体(点)与整体(面)的矛盾、竞争与合作的矛盾,使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成为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生动的特殊教 育教学课堂。政策建议 6 浦东新区 以招收 农民工 随迁 子女 为主的民办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思考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专业培训部 李晟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于 2010年 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以招收农民工 随迁 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下称“农民工子女校”)的培训工作。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这类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的有效性,项目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本轮受训的农民工子女校教师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发展状况。通

23、过调查,笔者看到了浦东新区农民工子女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引发了思考。 【问题概述】 一、教师 性别、 年龄结构失衡 1.总体以年轻女教师和中年男教师为主。 本次调研样本是农民工子女校的 429 名教师,其中男教师 117 人(占 27.3%),女教师 311 人(占 72.7%)。由于 与公办学校教师相比 , 农民工子女校教师收入低很多,因此,农民工子女校很难吸引年轻的教师,尤其是年轻男教师。目前农民工子女校的男教师中仅有 40 名(占 34.2%)是 20 30 岁的年轻教师,而这一年龄段中的女教师有 209 人,占女教师总数的 67.2%。农民工子女校 41岁以上的男教师 53

24、 人,占男教师总数的45.3%,而这一年龄段中的女教师 30 人,仅占 女教师的 9.6%。可见,当前农民工子女校的年轻女教师和中年男教师为主要 师资 力量。 2.学科方面,语、数学科以 40 岁以上的教师为主,英语学科以年轻教师为主。 数学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中 40 岁以上的数学教师 41 人,占数学教师总数的29.3%。 40 岁以上的语文教师 37 人,占语文教师总数的 19.1%。而 40 岁以上的英语教师只占总数的 7.3%。调查数据显示, 79.3%的英语教师是 30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这说明在语文和数学教师岗位上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但英语教师岗位上主要是年轻教师挑重担,

25、缺乏有经验老教师的引领。 二、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弱,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民工子女校教师基本是合格的,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上,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无论是在贯彻上海二期课改新的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执行新课标的要求上,以及课堂教学经验上,都与目前上海的小学教师整体水平有差距。 农民工子女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也很弱,他们满足于目前能够从事基本教育教学工作的状态。由于处于长期的封闭状态,他们对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和定位不准确,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思考,缺乏新知识的补充 和 上进的意识。 三、教师组织承诺 感与职业认同度不够 问题聚焦 7 调研发现,此类学校的教

26、师流动性相当大,一位教师在本校任教连续时间平均不超过 3 年。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职业认同量表进行分析,发现 25.98%的教师处于职业彷徨中,虽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意愿,但因感觉到从事该职业缺乏足够的经济保障和社会认同,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 此类学校中有 31.73%的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没有认同感,对自己的学校缺乏归属感。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有一定冲突,对工作环境和收入状况相当不满,非常倾向于离开所属学校或彻底放弃从教信念。只有 42.29%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度。 【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这些农民工子女校教师,大多是从

27、外地来上海的。他们的收入状况相比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更差。政府虽然已加大了对民办学校的投入,但这些投入与教师收入无关。因此,此类学校很难吸引具有本科学历或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去任教,执教的基本上是中年教师及发 挥余热的退休教师。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这些教师的福利待遇 。 二、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笔者认为,教育公平不仅仅要体现在学生享受的教育机会均等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上。这些学校的教师也应该享受公办学校教师所拥有的专业发展机会,比如定期外出参加区级署级的教研活动;有机会获得各级各类的培训(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策略型知识和操作型技能的培训,以提升老教师对学校教研团队的建

28、设能力、带教年轻教师的能力和及时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对青年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青年教师进行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等基础性知识的培训,确保其具备从事基本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对年轻教师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路线、专业发展方式方法的培训,提升年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规划自己专业发展的能力。对此类学校的教师开展职业 心理培训,增强他们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适应性,帮助他们建立继续从教的信心);有机会参与职称评审;有机会参与各类评优活动与获得学历晋升。所以,有关方面应该为这些学校的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三、加强年轻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年轻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重点

29、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认同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师德水平。问题聚焦 8 浦东新区外来务工 人员 随迁 子女家庭教育 的问题与对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教育发展促进 部 孙永青 浦东的开发开放,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 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被不同程度忽视,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健康 。 基于外来务工 人员 子女家庭教育相关研究缺失的现实, 笔者 对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 调查研究。调查于 2009 年12 月进行,随机选择了浦东新区七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学校所在区域涉及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 和郊区。 调查方式 以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 个别 访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

30、卷 共 600 份,回收问卷 600 份,剔除答题不完整的问卷后,回收有效率为97.33%。 共 访谈学生 20 人 、 教师 20 人 、 家长 20 人。 【 问题概述 】 一、外来务 工 人员对 子女的学习 习惯 与学习 适应 问题关注 较少 (一) 学生 学习 成绩 较差 , 家长 不能有效指导学生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问卷结果显示:外来务工子女与上海原住民子女比较,学习成绩相对 较差 。 2009年 11月初 进 行的三年级期中质量调 查显示 ,外来务工子女 的 语、数、英三科 平均 成绩与上海原住民子女 有较大差距 ( 见下表) 。 与上海原住民子女 相比, 外来务工子女对 自己学习

31、情况的总体评价 也 不高 ( 见下表) 。 语 数 英 三科平均总分 外来务工子女 71.3 78.4 61.8 211.5 上海原住民子女 89.8 91.2 93.5 274.5 对自己学 习情况的总体 评价 成绩优秀 成绩良好 成绩一般 很不理想 外来务工子女 9.40% 43.42% 25.89% 20.82% 上海原住民子女 46.7% 45 2% 7.5% 0.6% 究其原因, 外来务工子女原本多为“留守儿童”,父母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他们在家乡的学习由于没有父母的督促,成绩普遍不太理想, 知识 基础相对薄弱,最主要的是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

32、子女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的甚至经常不做回家作业。因此 他们 进入 城 市中的公办学校 后 就较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也较难在短时期内使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问题聚焦 9 (二) 学生 合作能力弱 , 家长不能 给予积极的心理适应指导 一般来说 , 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是从相对贫困的农村学校转入新区学校 的, 他们的知识 基础较薄弱 , 不同的教材 (尤其是英语教材) 、 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他们在学习方面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 笔者 通过 对上海原住民子女、转入就读不满一年 及一年以上 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合作 学习 习惯 方面

33、 的 调查 ,发现 外来务工子女 心理 适应不良 问题较明显,中途转入的学生大多表现出严重的 胆怯和自卑心理,导致在与人交往或处理同学间问题时方法简单 、 唐突 , 以示对自己的保护,在与人合作过程中也不够自信、不善于合作( 见下表) 。 家庭在此方面很少能够给予 正确的 指导和 教育 。 你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吗? 很喜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上海原住民子女 89.1% 10.3% 0.6% 转校就读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 34.5% 35.2% 30.3% 刚转入就读不满一年的外来务工子女 8.4% 15.6% 76% 你愿意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吗? 很愿意 比较愿意 不

34、愿意 上海原住民子女 83.2% 14.6% 2.2% 转校就读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 8.3% 25.2% 66.5% 刚转入就读不满一年的外来务工子女 1.1% 2.7% 96.2% 你在小组合作过程中 是否经常发表见解? 经常发表见解 偶尔发表见解 从不发表见解 上海原住民子女 71.3% 25.3% 3.4% 转校就读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 23.1% 25.1% 51.8% 刚转入就读不满一年的外来务工子女 1.1% 2.5% 96.4% 二 、外来务工 人员对 子女的 生活 卫生与行为习惯养成关注 不够 (一) 学生 生活 卫生 习惯 差 , 家长缺乏指导意识和行为 调查发现, 与原住民子女相比 , 外来务工子女,尤其是刚转校就读的经常达不到个人卫生要求 (见下表) 。如忘记携带水杯、手指甲过长、不勤于洗头洗澡、练习本上出现污渍等。 新区 2009 年 3 月二至五年级外来务工 人员 子女 个人卫生 经 检查不达标人数 远高于 上海原住民子女 。 与此同时,与 上海原住民家长 相比, 外来务工家长 对于孩子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关注极少,从不关注的高达 90%(见下表)。 问题聚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