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5412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 梁思成、刘敦桢、朱启衿等 第二阶段: 继承成果,并向纵深发展,由 通史 的研究转向专题研究,建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建国之后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文革之后得以继续发展,广为开拓。 专史研究 技术史、断代史、城市史 类型研究 住宅、园林、宗教建筑、民族建筑、书院、长城等 专题方面 文物保护、防灾、风水、匠师等 第三阶段: 史论结合,甚至以论为主 除了继续对前阶段进行展拓之外,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对建筑理论的探讨,努力将对中国建筑的研究进一步上升到系统的 理论高度。 主要成果:中国建筑美学 候幼彬 华夏意匠 李允鉌 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没有得到国人充分

2、研究的原因: 客观原因:建筑遗存的稀少;建筑史籍的缺乏; 主观原因: “道器相分 ”;自我的虚无主义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误区: 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装饰图案的收集上; 复古主义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大木制作的原理上; 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古代建筑的形式上;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重点全部放在正式建筑上。 中国古代建筑的稳定性和多元性 从文化的视角解读 稳定性:(时间)主流 木构架体系 多元性 :(空间)其他体系与木构架体系并存 建筑与文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个建筑体系必定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体系发生发展的! 1. 稳定性 夏商西周( BC2070 BC771) 东周(春秋战国

3、)( BC770 BC221) 秦汉( BC221 AD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 AD220 AD581) 隋唐( AD581 AD907) 五代、北宋(辽)、金、南宋( AD907 AD1271) 元、明、清( AD1271 AD1911) 稳定性 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 结论 无论在单体形态上,还是在群 体布局上,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如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延续性)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稳定性的解释 ( 1)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封闭 ( 2)农耕文明的形态 定居 ( 3)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的思维习惯 机械传承 2. 多元性 考古学 民俗学 神话传说 墨渍

4、式 多元发生 1.京津文化圈 2.黄河文化圈 3.吴越文化圈 4.楚汉文化圈 5.皖南文化圈 6.闽越文化圈 7.客家文化圈 8.维族文化圈 9.藏族文化圈 木构架承重建筑的优势 ( 1)取材方便:取、材 ( 2)适应性强,可亭、可厅、 可居、可藏 ( 3)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柔性构造 ( 4)施工速度快:模数制、定型化,施工面广 ( 5)便于拆迁,修缮: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与概念 1、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类型 抬梁式 穿斗式 抬梁式木构架 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支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 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

5、但耗材多。 穿斗式木构架 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用料较小,整体性强,山面抗风性能 好,室内空间不开阔。 2、 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构件 斗拱 柱头上斗拱:(柱头铺作)柱头科; 转角的斗拱:(转角铺作)角科; 柱间的斗拱: (补间铺作 )平身科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征 : ( 1)简明: 平面以 “间 ”为单位,由 “间 ”构成单座建筑,而 “间 ”由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要观察柱网布置,就可以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这为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 ( 2)真实:

6、对建筑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除了特别重要的建筑在室内设置天花板之外,一般的建筑都无保 留的将所有的梁架全部暴露出来(彻上明造),纵横交错的梁架本身就是一种结构美 对于暴露的结构部件通常都会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并以表现木材力学性能的内在品质为前提,如柱身的收分,卷杀,以及 “梭柱 ”等 ( 3)有机: 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 易于与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 5、屋顶等级 重檐比单檐级别高 个人补充: 单檐屋顶等级排名(由高到低):庑殿顶(四阿顶) -歇山顶(九脊顶) -悬山顶 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大屋顶。硕大的屋顶经过曲线、曲

7、面的处理,显得不那么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装饰,大屋顶甚至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 形式众多型优美 中国古建筑曲面屋顶的形成存在诸多不同的解释: ( 1)结构上的原因 ( 2)建造上的原因 中国屋面之所以有凹曲线,主要是因为立柱多,不同高的柱头彼此不能划一直线,所以宁愿逐渐加举作成凹曲线,以免屋面有高低不平之处,久而久之,我们对于凹曲面反而为美 刘致平 考中国屋盖上之曲线,其初非有意为之也。吾人所见草屋稍旧者,与瓦屋之年久者,其屋面之中部,常显下曲之形,是即曲线之所从来也。愈久则其曲之程度愈 大,是可知屋盖上之曲线,其初乃原因于技术与材料上之弱点而成病象,非 以其美观而为之也。 乐

8、嘉藻 ( 3)便于采光和排水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急而流远 周礼 . 冬官考工记第六 ( 4)纯粹的审美观点 六、建筑群体 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建筑和建筑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种规模的增大,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方式: “量 ”与 “数 ”。 所谓量: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到一座房屋里面,由小屋变大屋,由单层变多层,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空中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西方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乐一 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 体量 。 所谓数:将各种不同用途的部分分处在不同的 “单座建筑 ”之中,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

9、着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大空间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采取了这个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将封闭的露天空间,自然景物同时组织到建筑的构图中来。 由于中国古典建筑的规模基础在 数 所构成的基础上,对于单座建筑的面积大小则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就停止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在于住宅的庭院 以 “院落 ”为中心 的建筑群体组织方式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最大原因是 “院 ”这种性质的空间是为所有人必需的。人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之后就开始和自然有一种隔离,在性质上, “院 ”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种过渡,在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是要求有这种过渡性质的环境的。因此院

10、子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平面组织的一个重要内容。 院子的用途实在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房屋平面布置中分割出来的露天空间 ”和 “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完整、合用地露天空间 ”在设计上是属于不同的概念。西方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往往出发点在于前者,中国古典建筑却是着意于后者,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态度恰恰相反。 其实,在建筑布局上,一共只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空间包围着建筑,一种是建筑包围空间。前者以建筑为主,建筑是视线焦点,因此房屋本身平面便要求有足够的变化。后者以构成一个良好的空间(广场或庭院)为主,房屋只是用于围合空间的介质,目的在于使空间本身得到最好的效果。中国古典建筑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思路 ,当然,西

11、方古典建筑中也不乏这样的优秀实例。 重点 : 1、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两种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其名称、解释、优缺点、适用范围,并且画出两种结构形式的简图。 2、斗拱的命名方式、按照所处部位的不同 而制定的名称以及斗拱的主要组成部件。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特征 简明、真实、有机? 4、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屋顶式样的名称。 5、中西方古典建筑营造单体形态的态度于手法差异很大,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原始社会 “巢居 ”与 “穴居 ”中国原始建筑的两种原型! 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 冬则居窟,夏则居巢 反映出不同地段的高低、干湿和不同季节的温度、气候对原始建筑方

12、式的制约。 一、木骨泥墙房屋(从穴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黄河流域) 天然洞穴 原始横穴 深袋穴 半 穴居(袋形半穴居、直壁半穴居) 地面建筑(木骨泥墙房屋) (一)天然洞居 旧石器时代(约 170 万年前 1 万年前 ,考古学家把 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的这一漫长时期称作 “旧石器时代 ”。 就世界历史而言 ,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总长度的 99.9%以上。)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居住的天然山洞,距今约 50 万年;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居住的天然洞穴,距今约 5 万年前。反映了当时生 产力的极端低下。 (二)原始横穴 (三)深袋穴 竖穴 (四)半穴居 (五)地面建 筑 从深穴到半穴居,最后到地面建筑,意味

13、着 居住面的上升,功能的改善,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二、干阑式建筑(由巢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长江多水区域)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下者营巢,上者为营窟 穴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土木混合构筑方式成为跨入华夏文明门槛的夏商之际直系延承的建筑文化,自然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主要技术渊源。 巢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木构技术经验,也通过文明初始时期的文化交流,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另外一个技术渊源。 三、祭祀与神庙建筑的发现 出现了 沿轴向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形式。建筑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手段,同时也成了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表

14、征方式和物化形态。这一变化,促使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聚落 城市逐步孕育萌生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 防御观念 城市孕育萌生 奴隶社会建筑 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跨入 “文明时代 ”, 进入奴隶社会。奴隶制在中国经历了 1600(夏、商、西周、春秋),大约从战国开始,过渡到封建社会。 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建筑踪迹,已经可以通过 遗址的发掘 来追寻。 主要成就: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 奠定期 。 夯土技术 已达到成熟阶段; 木构榫卯十分精巧 ;梁柱构架已经在 柱间使用阑额 ,柱上用 斗 ,开启了运用斗拱的滥觞;组群空间的 庭院布局以及功能形成 ,既有体现 门堂之制 的廊院

15、,也出现了纵深串联的合院。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许多特点,都已经初见端倪。 一、 夏(公元前 2070 年 前 1600 年) 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在现在的河南西部一带;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华夏第一殿 )遗址(推测为夏末宫殿建筑):夯土台残高约 80CM,东西约 108 米,南北约 100 米。台上有 8 开间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 殿堂内柱列整齐,前后左右对应,开间统一,木构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座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遗址中没有发现瓦件, 构筑方式应当是 “茅茨土阶 ”形态 。这个宫

16、殿开创了中国宫殿的先河。 表明了华夏文明初始阶段大型建筑采用的是 “茅茨土阶 ”的构筑方式 ; 单体殿屋内部已经可能出现 “前堂后室 ”的空间划分。 一堂、五室、四旁、两夹的空间格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建筑遗址(推测为晚夏宗庙建筑遗址):面积比一号宫殿小,同样也是门、堂、回廊的布局,说明 庭院布局在夏到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的常 规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二、商(公元前 1600 年 前 1046 年) 统治中心在河南中部及北部黄河两岸地区,商是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开始出现以甲骨文为载体的文字记载,有灿烂的青铜工艺,手工业分工已经非常明显,大量奴隶集中劳动,这些都促进了

17、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 中国城市的两种形态 择中型与因势型 都已经出现;以小城作宫城,以大城(郭城)划分里坊的封闭都城格局,已具雏形。 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平面 :全城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属于 择中布局 的建城方式。宫城内宫殿遗址都呈现庭院布局,其中主 殿长达 90 米,是迄今所知的 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2 公里小屯村)。都城的建设明显属于 因势型 的布局方式。全程分为宫殿区、作坊区和墓葬区。 图为宫殿区遗址发掘平面 湖北黄阪宫殿遗址中商时期一个诸侯国的宫殿遗址。建筑周边檐柱内有四间木骨泥墙的居室。 三、西周(公元前 1046 年 前 771 年)

18、在严格的 宗法制度 下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由不同等级的奴隶主统治,但随奴隶制的急剧崩溃,代之以战国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中国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下形成的。 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广大农耕区,从远古以来就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聚族而居,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生活方式变化不大,血缘家族的形式被长久地保留下来,演化成宗法制度。 周武王灭商后,分鲁公以 殷民六族 ,分康叔为 殷民七族 ,分唐叔为 怀姓九宗 ,各以姓氏代表,这是商代聚族而居的反映。 西周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

19、封制和宗庙祭祀制等。 分封制古称分邦建国,由周朝所创立。这是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思想指导下,让被封 建的诸多邦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保护周王室的政治屏障。 周初分建的 71 个邦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 53 个。封国远近按照血缘的亲疏而定。各封国诸侯的禄爵,按受封面积列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卿大夫也按照这种办法分封其子弟。卿大夫封地叫 采 或 邑 ,士是贵族最低的一等,不再分封。 封地面积大小,按周礼 .大司徒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一百里。 分封制度是西周到秦以前政治制度的基础,秦统一后

20、,虽然以郡县官僚制为核 心,但分封制仍然被各代有限度地继承下来,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市朝一夫。 ”战国考工记,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周同:最好掌握其平面 -左图 ) 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 上依次排列着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门、堂、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屋顶已经采用瓦。整个建筑南北长 45 米,东西长 32 米,规模并不大,但是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 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21、,使 西周建筑从 “茅茨土阶 ”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但这时在建筑上使用的 瓦的数量比较少。 几个第一: ( 1)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 “前堂后室 ”格局,此前的盘龙宫殿仅仅是前堂后室的雏形。 ( 2)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表明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 3000 年的历史; ( 3)第一个出现的完全对称的严谨组群,意味着建筑群体布局水平的重要进展; ( 4)第一次出现的用 “屏 ”的建筑,就是后来的照壁,由此可知照壁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出现; ( 5)迄今所知最早用瓦的建筑,虽然用 量较少,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向瓦屋过渡。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瓦的质量也有较大

22、的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召陈建筑遗址中出土的瓦件:改进了屋顶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屋顶的使用寿命,并由于加重了屋顶的荷载从而成为构架发展的一种推力。 四、春秋(公元前 770 年 前 476 年) 青铜时代进而演进为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的私有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日益崩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 瓦的普遍使用 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 高台建筑(台 榭)的出现 。 井田制: 西周田制 的主要形式是井田制。 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观念之下,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他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劳动者分封给新旧

23、诸侯。诸侯得地建国,将部分田地分封给卿大夫,建立采邑。卿大夫照例将部分采邑内得土地分封给士。各级贵族在各自得封地内使用奴隶进行劳动。经过精心得疆理,纵横交错的道路和沟渠将田地划分成大小相连的方块地,形状宛如 井 字,故名 井田制 。 春秋时期,随着铁工具和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各诸侯国在封地周围广开旷土,发展水利 交通,使很多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 公田 之外的 私田 不断增加。贵族间出现频繁的土地转让和买卖行为,土地出产多了,掠夺兼并也多了,井田上的封疆沟洫被突破,公田、私田的界限逐渐泯灭,土地私有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个体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封建租佃制度也就在这个时候逐渐产生了。 半瓦当,全瓦当,板瓦,筒瓦 砖(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高台建筑 色彩装饰 开始运用斗拱,柱间已经开始使用阑额(横枋) 1、总结奴隶社会的建筑成就; 2、重点掌握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陕西岐山凤雏 村早周遗址; 3、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4、瓦的运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5、至迟在什么时间,中国建筑开始用砖的历史? 6、斗拱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是在什么器皿上出现的? 7、作图: ( 1)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院落以及单体简图; ( 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平面简图; ( 3)考工记中关于周王城的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