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1 页 共 111 页111目 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11.1.1 位置及交通 .11.1.2 地形与河流 .11.1.3 气候 .21.1.4 经济情况 .21.1.5 矿井建设和生产的材料供应 .21.2 井田地质特征 .21.2.1 井田地形 .21.2.2 井田的勘探程度 .21.2.3 井田煤系地层简述 .31.2.4 井田地质构造 .31.2.5 断层及控制程度 .41.2.6 岩浆岩 .61.2.7 矿井水文地质 .71.3 煤层特征 .121.3.1 煤层群特征 .121.3.2 煤层的围岩性质 .121.3.3
2、煤的特征 .13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52.1 井田境界 .152.2 矿井工业储量 .152.2.1 储量计算方法 .152.2.2 有关参数的确定 .152.2.3 矿井的工业储量 .162.3 矿井的可采储量 .162.3.1 工业场地与风井场地的煤柱煤量 .162.3.2 矿井边界煤柱煤量 .182.3.3 断层保护煤柱 .182.3.4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18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3.1 矿井工作制度 .20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3.2.1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203.2.2 服务年限 .214 井田开拓 .224.1 井田开拓的基
3、本问题 .224.1.1 工业广场及井口位置 .224.1.2 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配置 .224.1.3 风井位置的确定 .234.1.4 确定开采水平和阶段高度 .234.1.5 开采水平布置 .24祁南煤矿 1.5 Mt/a 新井设计第 2 页 共 111 页4.1.6 采区划分及其布置 .254.2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 .264.2.1 井田概况 .264.2.2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274.2.3 经济比较 .304.2.4 结论 .334.3 矿井基本巷道 .334.3.1 井筒 .334.3.2 井底车场 .374.3.3 选择巷道的断面形状 .394.3.4 确定巷道断面尺
4、寸 .395 采区巷道布置 .44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445.1.1 煤层情况 .445.1.2 地质构造 .445.1.3 煤层瓦斯含量 .445.1.4 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 .445.1.5 地温,地压 .455.1.6 水文条件 .45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55.2.1 采区走向长度 .455.2.2 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 .455.2.3 采区上山的布置 .455.2.4 区段平巷的布置 .455.2.5 采区运输,通风生产系统的确定 .455.3 采区车场设计 .465.3.1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的选择 .465.3.2 采区中部车场的选择 .465.3.3 采
5、区下部车场的选择及设计 .475.3.4 采区主要硐室的布置 .485.4 采区采掘计划 .505.4.1 采区主要巷道参数确定 .505.4.2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525.4.3 计算采区回采率 .536 采煤方法 .546.1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546.1.1 选择采煤方法 .546.1.2 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546.1.3 采煤机的工作方式和进刀方式 .566.1.4 采煤机滚筒螺旋选择 .576.1.5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端头支架 .576.1.6 综采作面组织循环作业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576.2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59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59华北
6、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3 页 共 111 页1116.2.2 回采巷道参数 .607 井下运输 .627.1 采区运输设备 .627.1.1 刮板输送机的选择计算 .627.1.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667.2 辅助运输设备 .697.2.1 矿车选择 .697.3 大巷运输设备选型 .697.3.1 主运输大巷设备选型 .697.3.2 辅助运输设备选型 .697.3.3 运输设备能力验算 .708 矿井提升 .718.1 主井提升 .718.1.1 主井提升 .718.1.2 副井提升 .718.2 提升容器的选型计算 .718.2.1 小时提升量 .718.2.2 合理的提升速度 .718.2.3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728.2.4 一次合理提升量的确定 .728.2.5 计算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Tx 所需提升速度 .728.3 提升钢丝绳的选择 .748.3.1 主井钢丝绳 .748.3.2 副井钢线绳 .768.4 提升机与天轮的选择 .768.4.1 提升机的选择 .768.4.2 天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