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浙江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由此带来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产生了新的区域分工格局,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出现了“集中于某些地方的企业”现象,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机构在一定地域上的集聚现象使产业集群现象随之加强,并成为决定区域产业活力的关键和区域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并行发展,呈现区域竞争优势代替国家竞争优势的态度,为此,产业集群这种颇具特色的
2、经济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区域的重视。RAJAN和ZINGLES(1998)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金融依赖,即不断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金融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突破自我积累的限制,促进企业的成长。在我国目前融资制度体系下,除商业信用以外,企业外部正式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间接信贷和全国性资本市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固有的局限,使它难以成为集群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进入资本市场筹资,因此对于大多数集群企业,金融机构信贷才是重要的融资来源。而在金融机构信贷方面,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的原因,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增加向集群内企业的贷款、独自承担放贷的风险。因此,对中小
3、企业的金融支持,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研究。(一)国外研究动态1、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在继承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和研究了产业的集聚问题,被认为是第一个阐述产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促使中小企业的集聚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
4、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他指出,集中于特定地方的“地方性工业”即产业区的本质是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马歇尔将集聚企业的地区称为“产业区”。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好处,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一起就能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马歇尔还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现象。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外部经济理论是他的小企业集群理论的基础。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集聚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
5、比。他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可以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并且在探讨影响集群的一般因素中利用了等差费用曲线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程度。韦伯认为当集聚所带来的好处能抵消或超过由此引起运费的增加时,迁移就会有可能发生。并且认为集聚是企业为追求集聚经济而自发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集聚过程中不需要政府参与。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有一定的创造性,从企业的微观角度出发,阐明了企业按自身利益的要求来选择是否集聚。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应该是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或者地区按照不同速度不平衡的增长,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
6、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称为推进产业,而另一些则处于被支配地位,称为被推进产业。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推进型企业和被推进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的联合机制,并在一定地域上聚集,形成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佩鲁认为,占支配地位的企业是高效率的,能够有效地利用创新增加产出;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反过来又刺激了创新。增长极理论中的集聚不能称为自发型的,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产业集群理论的全面发展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1990年,波特通过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
7、本、英国和美国等10个发达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是通过高度本地化过程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各国只能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在该书中,提出了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由四个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地理集中性使得各个关键要素的功能充分发挥,在互动的过程中,推
8、动产业集群的出现。1998年,波特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诺斯、张五常等。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威廉姆森认为,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制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和企业只是一种可选择的组织形式,他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之间存在很多中间组织形式,集群就可以看作
9、是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这种中间组织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交易费用的作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位置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因而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新经济地理学派。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借用规模报酬递增的分析工具,通过其擅长的国际贸易理论,把经济地理理论纳入了主流经济学。认为产业集聚是由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转移等通过市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的中心边缘模型证明工业活动空间集聚的一般趋势,认为一
10、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制造业应该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而反过来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而且空间集聚一旦形成通过”路径依赖性”就很有可能自我延续下去。他还指出产业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只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之一,产业集聚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而克鲁格曼并没有提出政府选择扶持重点产业的观点。新产业区和新产业空间理论。新产业区与新产业空间理论意大利学者别卡提尼等人在对“第三意大利”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由中小企业集聚而来,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十分明显,企业间的合作不仅包括正式的经济合同、战略联盟、投入产出联系,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在平等竞争的同时,共同面对
11、国际市场。为区别于马歇尔的古典“产业区”,后来学者们在讨论中把这些区域称为“新产业区”。根植性、机构稠密性、创新性、学习性和社会文化性是新产业区理论中最主要的概念。新产业空间理论代表人物是斯哥特和斯托波,20世纪80年代早期,斯哥特在研究洛杉矶妇女服装工业时开始把劳动分工、交易费用和集聚联系起来,80年代后期斯哥特和斯托波深入研究了法国和意大利产业,在此背景下新产业空间理论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和地理距离有关的生产费用成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费用,因此,本地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保护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了使得交易费用最小化,企业必须集聚,新技术运用、灵活的生产技能带来
12、的外部规模经济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企业间的交流、沟通的可能性和本地生产支撑性组织等公共生产要素的发展与应用。该理论过度强调投入产出关系的本地化、贸易相互依赖的本地化等。(二)国内研究动态近几年,国内有学者注意到并着手对国内产业集群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产业集群与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关系。1、产业集群直接融资方面研究杜传文在对产业集群便利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效应进行分析后,提出以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常云峰,董辉在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框架融资的构想。吴胜誉在比较了风险融资与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自由资金、资本市场等
13、产业集群融资方式后提出风险资金是解决集群创新资金问题的良方。2、产业集群间接融资方面研究李沫、赵丽霞等人从商业信用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楼瑜,李弱,蒋荣鑫等人基于产业集群的特性提出集群信息机制、成本降低机制以及长期动态重复博弈机制带来了集群独特的融资效率,改善了银企融资关系。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等人在总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常用对策后,提出区域性试行契约型主办银行制度等优化策略,迸一步解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固。3、集群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高
14、科技产业也迅速崛起,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商业性金融常因高风险而对中小企业敬而远之。近年我国通过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取得了显著效果。谢冰,蔡洋萍在基于集群效应的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模式创新中,在分析目前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集群效应对现有的开发性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张荣刚,梁琦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的状况与逻辑,认为在集群紧密的供应链缓解资金需求压力的基础上,产业集群会因为社会资本网络的支持而部分解决资金问题,使群内
15、中小企业得到相关比较充分的金融支持,金融服务业通过内部催化,内外搭桥,外部修正等作用促使集群良好发展。王晓玲在浙江产业集群内的民营企业制度选择中,阐述产业集群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机制和特征。家族制度管理模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这种管理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它仍然是浙江大多数民营企业有效地管理制度。浙江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家族成员素质、企业所处行业类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状况等几个因素共同决定家族制度管理的适应性边界。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入手,来探讨金融支持对于集群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重
16、点在于产业现状,金融机构措施以及结论论述三方面。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金融支持针对浙江产业集群的相关措施,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金融支持对集群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后,对浙江构建国际性产业集群应采取的融资对策几点建议。(二)研究方法1、分析归纳。对已有的相关集群材料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和融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浙江产业集群融资制约因素和相关对策。2、比较研究与个案分析。论述集群中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渠道选择。提出个案具体分析其融资渠道选择的优劣。(三)研究难点本文主要的难点在于1、历史数据的收集,分析。历史数据很难收集完整
17、,数据的偏差,有可能造成分析出现不当或错误。2、个案分析时,企业的选择是有困难的,需要不同规模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对其融资渠道的选择进行分析和优劣比较,企业选择不当,会使得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与结论有所偏差。(四)预期达到的目标结合对产业集群现状的了解和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提出集群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论述集群中,不同企业对融资渠道的选择并比较其优劣,注重分析浙江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制约因素,提出先关解决对策。并分析金融机构相关政策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为集群企业的融资选择和金融机构支持集群发展相关的政策提出理论依据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1月确定选题,
18、检索文献,下达任务书;2011年1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年5月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11年5月下旬6月上旬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杜传文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管理科学文摘J管理科学文摘,2004912142常云峰,董辉我国产业集群融资模式的分析与创新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14153刘恒江,陈继祥国外产业集群统计及我国的发展对策J统计研究,200412144吴胜誉产业集群创新融资的新渠道风险投资J市场周刊,2007105李沫,赵丽霞我国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商业信用融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
19、523256楼瑜,李弱,蒋荣鑫产业集群与银企融资效率J特区经济,2006732357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J财经研究,2008944468朱灏论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实践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0388909杨建加快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平原大学学报,200404555710向会娟,曹明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676911黄中伟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02656612高爽伶我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502313313刘奇中以产业集群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J调研世
20、界,200401434514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113513815蒋海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研究M商业时代,201010121316王晓玲浙江产业集群内的民营企业制度选择M浙江科学家,20085333617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支持江西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M科金融与经济,20093232518张靖自主创新和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M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89019谢冰蔡洋萍基于集群效应的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模式创新M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8565820张晓琦黑龙江省发展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M经济研究导刊,20073232521
21、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5323422MADELINESMITHROSSBROWNEXPLORATORYTECHNIQUESFOREXAMININGCLUSTERDYNAMICSASYSTEMSTHINKINGAPPROACHLOCALECONOMY,2009423HECTOROROCHAENTREPRENEURSHIPANDDEVELOPMENTTHEROLEOFCLUSTER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224STENENGELSTOFTCHRISJENSENBUTLERIANSMITHLARSWINTHERINDUSTR
22、IALCLUSTERSINDENMARKTHEORYANDEMPIRICALEVIDENCEPUBLISHEDBYBLACKWELLPUBLISHING,200625BANERJEEABHIJITANDANDREWFNEWMANOCCUPATIONALCHOICEANDTHEPROCESSOFDEVELOPMEN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326BIGSTENARNERATESOFRETURNONPHYSICALANDHUMANCAPITALINAFRICASMANUFACTURINGSECTOR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