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治理与 内部审计研究综述 【目录】 【摘要】 .2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综述 .2 1.1.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2 1.2国外研究现状 . 4 1.2.1.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具有理论基础一致性。 .4 1.2.2.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5 1.3. 国内文献综述 . 6 1.3.1 理论基础 .6 1.3.2. 目标方面 .7 1.3.3. 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 .7 1.3.4.公司治理对于内部审计的影响 .8 1.3.4. 国内文献评述 .8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模式综述 .9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9 2.1.1. 内部审计
2、应当保持独立性 .9 2.1.2.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影响 . 10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0 2.2.1.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有效性研究 . 10 2.2.2. 针对内部审计模式的实证研究结论 .11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增值综述 . 12 3.1. 国外文献综述 . 12 3.1.1. 内部审计增值的含义 . 12 3.1.2 内部审计增值如何增加企业价值 . 13 3.1.3 内部审计增值与公司治理关系 . 13 3.1.4.国外文献评价 . 14 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3.2.1 内部审计增值的含义 . 14 3.2.2 内部审计增值如何增加企业价值 .
3、16 3.2.3 内部审计增值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16 3.2.4 国内研究评价 . 17 四我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展望 . 17 4,1. 内部审计模式向 “ 隶属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 发展 . 18 4,2. 手工审计转变为远程计算机网络审计 . 18 4.3. 内部审计主体与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发展 . 18 2 【摘要】 【正文】 “ 内部审计这棵大树扎根于古代 ,只是到近代才开出了花。 直到 1940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才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劳伦斯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第 1页,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近年来美国的大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不断,其中著名的“ 世通案件”中
4、正是内部审计发现了该公司存在重大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 ,人们开始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我国,近几年部分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亏损、违纪、偷税漏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其核心问题无不是缺乏一套具有约束和监控功能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是内部审计不到位。然而,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离不开作为公司内部框架基础的公司治理, 作者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文献,拟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模式 、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增值以及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未来内部审计发展 4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对 我国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问题的现状以及未来新 型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等
5、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综述 1.1.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内部审计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而逐步形成的 ,受托管理责任关系的出现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是产生的根本原因。 据史料记载 ,公元前 510 年左右 ,西欧的古罗马奴隶主委托精明强干的人负责3 日常管理 ,产生的委托受托管理责任关系就是庄园内部审计的萌芽。 19 世纪中叶 ,一些大公司开始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20 世纪 20 年代后 ,大托拉斯建立起来 ,跨国公司迅速膨胀。为维护企 业利益的需要 ,加剧了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 1929 至 1933 年的
6、大危机 ,大批企业的管理当局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对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 ,跨国公司不断崛起 ,内部审计除进行财务审计以外 ,侧重于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各项经营管理情况 ,为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这些发展历史表明企业内部审计是因为企业管理的需要 尤其是对受托人实施控制 ,促进其有效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几十年来 ,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在审核 、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 ,着重向管 理方面拓展。现代内部审计的新发展 ,使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经济监督的助手 ,而且成为高层管理工作的参谋。随着安然财务
7、欺诈案的爆发,以及世通事件中辛西娅库珀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内部审计也引起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接着 , 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 也颁布了新的上市规定。 2002 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 这是对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主要支持者价值的强烈认可。 在英国 , 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出台的 H i ggs 报告 ( 2003), Sm i th 报告 ( 2003) , 2003 年新修订的公司治理综合准则等新的管制要求 , 同样提升了内部审计在治理中的重要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也在 2002 年 4 月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题为改
8、善公司治理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 , 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独立观察者 , 内部审计师、 董事会、 高层管理者与独立审计师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基石。IIA 为改善公司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 1.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公开披露组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 , 这类披露应针对总体的内部控制 , 而不仅限于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会计控制 ; 2.纽约股票交易所、 美国股票交易所以及美国全国证券经销商协会应共同为公司上市签发一致的公司治理的诸项原则 , 且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遵循原则的程度 ; 3.所有上市公司应建立和保持一个独立的、 具有充分资源、 配备胜任人员的内部审计职能机构 , 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
9、供有关的4 风险管理过程 , 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不断评估。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思考和研究内部审计如何促进有效的公司治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 , 内部审计把触角深入该领域时 , 如何从理论上对二者的关系作些思考 ,以明确一些基 本概念、基本关系 , 这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前提 , 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1.2国外研究现状 总体来说,国外学者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对于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上均具有一致性,并且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
10、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公司治理也会反过来影响内部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1.2.1.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具有理论基础一致性。 不少学者持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 性的观点,比如说Cdabury( 1992)认为:公司治理问题源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为公司目标 为股东创造经济利益服务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框架,在此框架内,股东、董事和管理层可以有效地追求公司的目标。董事会负责公司治理,其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并领导公司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层,以及向股东报告其受托责任。董事会应在有效的受托责任的框架之内行动,这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的精华。 柯林 梅耶( Co
11、lin Mayer, 1997)在 市场经济和过渡经济的企业督导机制中指出:公司督 导机制正是解决股权广泛分散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监督和管理这一难题的 所以,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经济学是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理论基础。公司治理主要是经营者的活动,是上述理论机制的框架基础提供者,而内部审计主要是上述理论的技术控制手段。 国外学者中有观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目标上也具有一致性,两者在性质、范围与内容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但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都是为公司总体目标服务的。无论公司治理的设置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核心目标是为了企业总体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双方的总体目标都紧紧围绕着企业 经营
12、管理目标5 的实现。 而在 IIA 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使组织的经营活 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也可以理解为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一致性的认同。 1.2.2. 内部审计在 公司治理 的重要性 2002 年 7 月 23 日, IIA 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应该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它们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这四个部分是有效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从
13、而奠定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IIA 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总结为 :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包括监控、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控制,以及检查和确认信息与对政策、程序和法律的遵循。 而在过去,很多学者持有的观点为内部审计并不会影响到公司治理。比如说Churehin,( 1965)和 Uecker( 1981)等。 但最近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内部审计能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40 年代。比如说 Bailey( 2006) ,他认为内部审计在推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并评估管理控制实务的有效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还比如 Hansen( 1997)认为内部审计
14、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防财务报告的违规行为和员工偷窃行为 ; Gordon 和 Smith( 1992)认为内部审计的参与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改善。 Sawyes 在其著作中将内部审计的总目标归纳为提供管理咨询和帮助组织成员更有效地履行他们的治理责任。 在国外很多报告中,也均对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与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比如说卡德伯利报告 (1992)认为内部审计不仅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可以 通过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公司管理的有效性,而且是对外部审计重要的补充。 IIA 实务公告 2060 一 2 更指出,公司治理效果与内部审计师的作用密不可分。史密斯报告 (20
15、03)、黑格斯报告 (2003)、公司治理综合准则分别指出了内部审计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6 Spira 和 Age(2003)认为,受托责任履行的失败是导致舞弊案发生的关键,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确保有效公司治理的需求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因而引起了董事会的关注,成为了此次改革的焦点。控制环境、减少错报漏报可能 ; Anthony(2004)认为近年来内部审计确保公司治理质量的职责得到了最有效扩充 :作者始终认为内部审计是治理主体最可信赖的最有价值的内部资源之一。 Sarens 和 Beelde(2004)通过对组织支持、报告关系和内部控制系统三个变量的研究,得出内审部门与管
16、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密切程度将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咨询性和认证性,具体而言,内审部门与管理层亲近,咨询性强于认证性 ;内审部门与审计委员会亲近,则认证性强于咨询性。 James 和 Ollikov (2005)认为,公司必须进行内部审计以帮助董事长和董事会审查 公司的整个治理活动的有效性和完全性,确保公司治理运行在最适宜企业价值增值的轨道上。 Hamson, Kasalo 和 Raghunandan(2005),认为内部审计是构成公司治理内容和公司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机体,这可以通过美国证监会 (SEC)近年来的指引和强制性动作得以证实。 Bailey 等在内部审计思想 (2006)中强调,为了实现改
17、善公司治理的目的,内审部门可以承担组织要求的各项确认服务。 1.3. 国内文献综述 1.3.1 理论基础 瞿曲( 2006)在博士论文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中指出内 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受托责任理论,其也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子领域。 郭云辉( 2009)在基于受托责任视角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分析中认为,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都是基于受托责任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如何对委托人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问题 ,内部审计用以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 7 1.3.2. 目标方面 王光远,刘秋明 (2003)在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
18、计中分析了英国随着公司治理研究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指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重 点也将发生变化,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将更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王立彦 (2004)在内部审计 :双维视觉下的重新审视一文中分析了内部审计这个相对年轻的管理学科分支,在变化着的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下面对来自两个纬度的严重挑战 :一是源自“公司治理”的拓展挑战,使得内部审计功能不仅限于对企业管理层负责,同时承担了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以至外部社会的受托责任 ;二是源自“内部控制”的纵深度挑战,作者指出内部审计的核心功能不是“查核”,而是公司价值的“增值” ;内部审
19、计是专业管理控制 活动,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的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控制功能的主要执行人,审计委员会则是内部控制功能的执行枢纽 ;内部审计核心功能的正常发挥取决于内部和外部条件。 1.3.3. 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 陈艳丽、刘英明 (2004)在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 张小静 (2005)在内审在公 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方式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关系者之间建立起有效
20、的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监督与评价机制,自然也成为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郭云辉( 2009)认为,内部审计一方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结构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大限度的保护股东权益。 8 齐绍琼( 2011)在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中从新的内部审计范式出发,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论 述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他认为,在新的内部审计范式下,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实现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整合。内部审计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
21、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贡献;同时继续原有的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与驾驭。 宋云博、刘建民( 2009)在浅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中分析道:出于公司股东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 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良好的公司实务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分别从(一)减少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作用。(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三)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科学的决策,增加企业
22、价值。(四)内部审计有助于公司外部治理的完善。四个方面阐述了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3.4.公司治理对于内部审计的影响 刘运国,胡艳丽 (2005)在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管理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 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健全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宋云博、刘建民( 2009)在浅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中认为,控制环境首先要求企业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 ,而公司治理在相
23、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因此公司治理就是重要的“控制环境” ,其完善与否决定了内部控制成败 ,也对内部审计发挥作用起决定的影响。 1.3.4. 国内文献评述 国内大部分的文献都是 理论研究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关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是刚刚起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冯立新、兰曼( 2007)、蔡春等( 2009)、王守海等( 2010)实证研究了内部审计对盈余9 管理的作用。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国内内部审计环境的变迁以及内部审计越发引起重视的现实,我国的研究也将深入挖掘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二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模式综述 2.1. 国
24、外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虽然较少从内部审计 隶 属关系角度研究内部审计模式,却对内部审计隶属关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做了有益的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内部审计隶属关系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可以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而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可以给 公司治理 带来积极的影响 。 2.1.1. 内部审计应当保持独立性 Penno(1990),在 Auditing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中指出,当内部审计报告的上级部门在组织内的级别足够高时,内部审计报告才具有客观性。内部审计很少对其上级的负面信息进行报告。所以,当报告层级较低时,这些审计发现可能因存在偏见而不甚客观,如果内
25、部审计师向 CEO 或者审计委员会报告,偏见就较少 ,报告也就较客观。 Wallace 和众 Kreutzfeldt(1991)发现,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财务报表出错次数要少于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的公司财务报告出错的可能性比内部审计独立性好的公司财务报告出错的可能性更大,独立性高的内部审计模式对减少财务报告的错误十分关键。 Stephen(l993)指出,内部审计只有既取得董事会的支持,又与审计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审计委员会的支持,才能保证其在组织内部的相对独立性,从而有利于其治理作用的发挥。 Corama 等 (2008) 8考察 了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
26、是否比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更容易侦查和自行报告舞弊。研究发现,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侦查和自我报告舞弊可以改善组织内部的控制和监督环境,为组织带来价值增值。 10 2.1.2.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有积极的影响 Lightle 和 Bushong(2000)认为,当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时,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地位得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可利用的资源的资源更加充分,内部审计治理作用的发挥更加到位。 Hermanson(2002)认为,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种内部审计模式,最有利于 内部审计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最有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改善公司治理。 James(2003)的
27、研究发现,报表使用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报告的内部审计部门比向高管层汇报更可能发现和报告财务报表错弊。 Gramling 等 (2004)认为,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质量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改善财务报告质量、提高公司业绩,从而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越有利于控制环境的改善,越容易发现错报及舞弊从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内部 审计的独立性越高,越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改善。其次,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治理质量方面的职责不断得到拓展。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从隶属关系的角
28、度对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做了有益的研究。 2.2.1.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有效性研究 黄 珺 、王善平 (2001)从独立性的角度探讨了内部审计模式,通过分析制约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认为设置审计委员会领导下设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发挥其公司治理的作用。 王会金和唐厚燕 (2008)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向董事会 或审计委员会报告,能够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 王光远、翟曲 (2006),从受托责任观出发,研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他们认为,从本质上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介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如果内部审计只停留在较低层级的受托责任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