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641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毕业论文 题 目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 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 系 部 法学系 专 业 法学 年 级 2009 级 学生姓名 木向红 学 号 200916041409 指导教师 陈令华 日 期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I 教 务 处 制 论新闻自由 与隐私权的 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 系 部 法学系 专 业 法学 年 级 2009 级 学生姓名 木向红 学 号 200916041409 指导 教师 陈令华 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II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privacy Con

2、flict and Harmonization of Legal Thought Department Subject Grade Name Student ID Teacher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V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前言 . 1 第 1 章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概念 . 1 第 2 章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类型 . 4 2.1 采访手段侵害 . 4 2.2 报道内容侵害 . 4 第 3 章 新闻自由与隐私 权的冲突及原因分析 . 5 3.1 冲突原因 . 5 3.1.1 社会原因 . 5 3.1.2 立法原因 . 5 3.2 冲突本质 . 6

3、第四章 . 7 4.1 基本原则 . 7 4.2 法律协调 . 7 4.2.1 加快制定新闻法 . 8 4.2.2 加强对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 8 第五章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特殊问题 . 10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 10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V 5.1 公众人物的概念 . 10 5.2 公众人物的特殊性 . 10 5.3 完善建议 . 11 结论 . 12 总结与体会 . 13 致 谢 . 14 参考文献 . 15 附录 . 16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的法律思考 摘要 同属于公民的基本权益的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对于建设民主、文

4、明的法治社会缺一不可。虽然隐私权相对于名誉权、姓名权的出现较晚,但是对于其的保护各国都给予了较高的重视。隐私权在保有个人秘密信息并排除他人对自己的私人领域的侵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可以说隐私权是维护人的尊严与个人主体性的基本权利。随着新闻事业的高效发展,新闻活动有意或无意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屡见不鲜。而一个真正的法治的社会,新闻自由是得到法律充分保障的。所以二者存在冲突。本文的目标旨在分析冲突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闻自由, 隐私权 ,冲突, 解决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II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privacy Conflic

5、t and Harmonization of Legal Thought Abstract With press freedom and privacy of citizens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building a democratic and civilized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Privacy phase for the right of reputation, name appeared later, but for the other countries in

6、 the protection given to higher attention. Privacy retain personal secret information and exclude others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vio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can be said that privacy is the preservation of human dignity and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With the eff

7、icient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new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e frequent cases of invasion of privacy. A real rule of law, freedom of the press was fully protected by law.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nflict types and causes, and put fo

8、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reedoms of the press, privacy, conflict, resolve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1 前言 随着 18 世纪的到来,民主自由意识普遍觉醒,新闻自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每个人渴望对外界信息的求知与探知,以满足自己精神世界的享受,新闻自由应运而生。新闻媒介的触角逐步地伸展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新闻活动有意或无意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屡见不鲜。法国的“戴安娜事件”、香港的“艳照门事件”、上海的“兽兽门事件”等等无不说明对个人隐私的侵害。隐私权是自然人对其私人领域、私人

9、信息自我掌控的一种权利,当自然人不愿 对外界透露自己的隐私,而新闻媒介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晓欲望”报道了自然人的隐私,使之变成了公共信息,从而侵犯了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二者冲突可见一斑。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应当从新闻自由、隐私权的概念入手,分析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及其原因,考察我国有关新闻自由的和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探讨我国的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机制。 第 1 章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概念 提到隐私权,就必须先从隐私入手,探究其基本的概念。隐私,英文名字为 Privacy。有隐居、秘密之意。关于隐私的概念,我国目前仅有学理解释,即公民生活中不愿被披露 的秘密,只要不危害公共利益的,都应当属于隐私

10、范畴,包括公民的人身和财产等方面。一般认为,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关于什么是隐私权,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表述,就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来看,通说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人格权。在西方发达国家,隐私权体系较为完备。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作为大陆法系民法典的代表,并没有规定隐私权的概念。实际上隐私权的概念 和理论,最初源于美国。 1890 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在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隐私权,提到“保护个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

11、情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随后美国就隐私权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法院出现隐私权的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2 判例。六十年代后,威廉罗塞在他的美国侵权行为法(第二次重述)中把隐私权分为四部分,即与私人生活有关的、与安宁生活有关的、与形象有关的、与姓名有关的隐私权。英国对隐私权的研究不甚发达,隐私立法也很零碎。在德国,大多数判例和法学家认为,德国民法典第 823 条第 1 部 分对“私权”的列举是详尽的,名誉权和个人秘密权将得到法律条款的保护。德国法学家和法官开始拒绝这些特殊的“人身权利”作为应受民法典第 823 条保护的绝对权利。二战后,联邦法官于 1954 年

12、通过“公民的一般人格权,保护隐私与名誉”的司法解释。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在 1988 年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公布、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害的,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由此,隐私权初见于成文法律,但对其保护采用的是间接保护方法,即将隐私权纳入到名誉权中加以保护。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此解释中隐私权虽仍未被确认为一种独立人格权,但是该解释隐含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其不失为一种立法上的进步。在学界,张新宝等学者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将隐私的具体内容归纳为 10 个方面:(

13、 1)公民得保有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尤其是性器官)的秘密,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传播。( 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 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 法侵入、窥视或者骚扰。( 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 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是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 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 8)公民的档案材料,

14、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 9)公民不向社会公开的过去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不得进行收集或公开。( 10)公民的任何其他纯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搜集、 传输、处理和利用。张新宝认为,上述十项 内容,又可以归纳为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秘密两个大的方面。 由于对新闻自由的主体、客体、内容、性质以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别,不同的学者和不同的国内国际组织,对新闻自由的定义的界定,可谓歧见纷呈。中国台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第 页 3 湾著名新闻史专家李瞻说:“新闻自由是个争讼纷纷的名词,没有一个人能为它确定一个公认的定义。 1通读新闻学学者、法学学者、国家组织、国际组织对新

15、闻自由的定义的解释,我们发现,由于内涵界定者的学科背景的不同,界定时的社会历史情境的不同,人们给新闻自由所辖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由于对新闻自由的主体、客体、内容、性质以及其与新闻自由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别,学术界和国内、国际组织对新闻自由定义的界定也不相同。有学者和国内、国际组织认为新闻自由就是采访、传递、批评等层面的自由有的学者说,新闻自由的就是采访的自由、传递的自由、刊载的自由、批评的自由、发行的自由。 2还有的学者说,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传播自由、出版自由、批评自由等诸多方面。 3日本新闻协会认为,新闻自由就是符合事实的报道和评论自由,接近新闻出处采访新闻的自由 4。新闻自由的内涵,并不仅

16、仅是新闻和自由两个概念的内涵的简单相加。给新 闻自由下定义,还必须明确新闻自由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综上所述,笔者将新闻自由定义为:新闻自由,是一种自由权,是自然人和法人在法律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从事新闻活动免于他人和政府干涉的权利。近现代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947 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中,以 press 指代的新闻媒体的外延,扩大到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图书。该委员会主席哈钦斯在报告的前言中说,“在第一次会议上,新闻自由委员会就已经决定将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这些主要的大众传播机构 纳入其调查范围。5日本新闻协会在给新闻自

17、由下定义的时候,提到了两点:第一,符合事实的报道和评论的自由;第二,接近新闻出处、采访新闻的自由。 6在西方一些国家,公民具有出版自由,据此有学者指出,新闻自由包括: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发表任何新闻和意见(当然存在事后的追惩,即不容许报刊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新闻媒介拥有出1 李瞻:世界新闻史,台湾三民书局 1993 年版,第 114 页 2 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世界书局 1948 年版,第 367 页 3 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0 页 4 参见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49 页 5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 pp.1,2,9. 6 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