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从 马术俱乐部设计方案浅析 形式与功能的 统一 摘要 设计方案的形式与功能始终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相互妥协、不断调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不乏对于某些环节是 “ 保证形式完整 ” 还是 “ 服从功能需要 ” 的讨论和取舍。本文通过对具体设计案例昌平南口马术俱乐部设计方案的 实践、 分析 ,展示作者的设计来源和成果,阐述作者自身在实践中对于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进行的一些探索。作者用自己的设计方案试从某些角度论证在设计中,形式与功能是可以做到二者兼顾、相辅相成、互 为促进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景观设 计内容 ,包括设计背景、设计主题、设计概念、设计分析。
2、 希望借此机会, 对体育公园的设计建立起初步认识,并且掌握一套 在设计中 合理 解决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形式与功能 马术 景观设计 体育公园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Abstract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a design has always been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that require the designer to constantly think over, adjust and balance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In order to comple
3、te the design process, some segments always demand many discussions and tradeoffs to decide whether “ensure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form” or “comply with the needs of function”. From the analyze of the Changping Nankou Equestrian Club design case, this essay shows the designers design inspiration an
4、d achievements, elaborating the designers exploration of the unific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 in practice. The designer using his own design plan tries to argue from certain points that in the design, form and function can be combined and mutually reinforced. This essay describes the content of the
5、landscape design of the Equestrian Club project in detail, including design background, design theme, design concepts and corresponding analysis. This essay provide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of the sports park, and also obtain a reasonable solution in t
6、he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Key words: Form and function, Equestrianism, Landscape design, Sport park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目 录 1 绪论 . 1 2 设计背景 . 1 2.1 项目名称 . 1 2.2 区域概况 . 1 2.2.1 北京市概况 . 2 2.2.2 设计地块概况 . 2 3 解读马术比赛 . 3 3.1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 3 3.2 当今世界马术运动格局 . 3 3.3 马术在中国的发展 . 3 3
7、.4 马术比赛规则 . 4 4 项目定位 . 4 5 参考项目 . 5 6 设计概念 . 5 6.1 功能健全合理 . 5 6.2 形势动感现代 . 5 7 设计解析 . 6 7.1 景观 结构分析 . 6 7.2 主路系统分析 . 6 7.3 人行步道分析 . 7 7.4 比赛场馆分析 . 7 7.5 节点分析 . 7 7.5.1 北部、南部内广场 . 7 7.5.2 东北部、东南部和西部草坪 . 7 7.5.3 西北部静思空间 . 8 7.5.4 东部广场和东南部广场 . 8 8 结论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10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1 绪论 设计方案的形式与
8、功能始终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相互妥协、不断调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不乏对于某些环节是 “ 保证形式完整 ” 还是 “ 服从功能需要 ” 的讨论和取舍。 1871 年 10 月 8 日的一场大火将当 时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 芝加哥几乎摧毁,大规模的木质建筑群统统化为灰烬, 300 人丧命, 10 万人无家可归。经过了这场生死考验的芝加哥在接下来的大规模重建过程中,将建筑的防火需要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随之开创了基于工程技术与实用需求考量的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路易斯 沙利文 大力提倡 “ 形式随从功能 ” 口号,在当时极有革命性。不过,由于当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
9、少历史传统,没有深度,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得这个学派只存在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烟消云散,路易斯 沙利文本人也竟由于任 务稀少,导致破产,于 1924 年在潦倒中故去。 再来看另一位与之风格迥异的著名设计师:扎哈 哈迪德。扎哈 哈迪德在过去的 20 年中一直是实验建筑领域的激进分子,她对于建筑学的贡献主要在与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空间表达方法,并且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颇具影响并逐渐地被广大建筑师所接受。但是,一直以来建筑学界对她的质疑声却从来没有平息过,其怪异的流体形态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常被反对者指责为是一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表现,
10、其激进的设计理念和自由多变的设计风格亦常常被人们质疑为单纯的形式主义并缺乏理性的分析 论证,从根本上偏离建筑学发展的表现。 由此可见,关于形式与功能的取舍侧重即便对于大师而言,依然是一个永久性的难题,在重重对立中寻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点是作为设计师在完成一个作品时应该绞尽脑汁考虑的内容。 我们应该认识到 , 园林作为人类创造的充满大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空间 , 除具有实用功能外 , 还具有更深一层的艺术功能 , 即一切园林景观都具备物质功能 、 精神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个优秀的设计, 应特别强调以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效用功能为前提 , 以创造功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形式为最高原则 3。 本文将通过对位于北
11、京市昌平南口的马术俱乐部设计案 例的分析,体现我在设计当中对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所做出的一些 探索。 2 设计背景 2.1 项目名称 北京市昌平南口马术俱乐部设计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2.2 区域概况 2.2.1 北京市概况 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 。 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 6 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 对于这个中国首屈一指的城市,在此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文化影响力。这里汇集了当代最丰富
12、 的文化资源,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汉族与少数 民族、传统与潮流,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得到包容 ,找到生长的土壤 。 这样的大背景为本项目的定位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和前瞻性。 北京 地势总体 上西北高, 东 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 43.5 米,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 2060 米,而山地一般海拔 10001500 米,全市最高峰 为 位于 门头沟区 西北部的 东灵 山,海拔 2303 米 。 北京沒有天然湖泊 。 北京市地处暖温带半 湿润 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年降水量 571.8 毫米。北京四季分明,
13、春季多 风和沙尘,夏季炎 热 多雨,秋季晴朗干燥,冬季寒冷且大风猛烈。其中春季和秋季很短,分别为两个月和一个半月左右;而夏季和冬季则很长,分别为三个月及五个多月。北京季风性特征明显,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 7、 8 月份,而其他季节空气较为干燥。年平均气温 约为 12.3 C。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为 3.7 C,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26.2 C。北京的空气污染一直为人诟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天空常有烟霭及浮尘,每年春季初期甚至会有“沙尘暴”现象。 比较糟糕 的气候和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向郊区转移,特别是西北部郊区发展迅速。很多人白天在市
14、里工作,晚上回郊区居住,或者工作日在市里,节假日前往郊区休闲。 这样的生活模式直接促进了郊区旅游业、服务业和房地产的发展。 北京 城区 的城市道路是典型的 棋盘 式格局,橫平 竖 直, 这 一道路 网设计 始 于 元,定型 于 明清。北京外 围 的城市道路則 则 是 环形加放射性的格局。 中国的公路网也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状,多条中国国道和高速公路均以北京为起点。在城市快速路、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协同作用下,城市和郊区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们完全可以在市区工作,在郊区 休闲。 2.2.2 设计地块概况 设计地块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区昌平南口附近,可经由 京藏高速八达岭段、北清路、温南路到达。距离北五环直
15、线距离 26 公里,若在城市快速路和省道上顺畅行驶,则驱车约 30 分钟可以到达。沿途公共交通不大方便,没有地铁,沿途需 换乘好几趟公交,且越往郊区走可供选择的公交线路越少,需要等候很长时间。适合私家车前往,不适合采用公共交通行驶,因此该地块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服务于大众。 地块所在区域占地面积约为 12 公顷,近似为矩形,且场地相对平整,场地内没有需要特殊处理的人工设施 或者自然要素, 除了方便人进入的临时性 道路之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外,荒草没膝,乔木也都是原先遗留下来的,任意生长。纵观场地周围,东部紧邻一个小区, 小区内均为 6 层楼房,有很好的视角,可 以
16、俯瞰设计地块,据此应当考虑在地块东部设置比较良好的景观。场地北部和南部均为大片的苗圃, 西部是李庄的大棚 区, 场地东北面 毗邻主干道是一个生态园。场地东南面温南路东侧是一个占地面积上百公顷的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综合看来, 地块比较面积不大,无法举办像车展那样的活动可以将北京城的人都引向东北郊区。地块周边多为农业用地,对于游也没有什么吸引力。然而地块周边 10 公里范围却包含了 多个高档小区、别墅区。很多中、高产阶级的人拥有私家车,为了郊区的安静环境和相对洁净的空气, 愿意选择在离工作单位较远的西北郊区 居住。因此在设计的定位上,应该借鉴高尔夫俱乐部的先例,服务对象面对这些中、高产阶级的白领、金
17、领人士,建设一个供他们节假日告别都市喧嚣, 寻求高端 休闲娱乐 的方式 ,又能创造可观经济价值的旅游服务项目。 3 解读马术运动 3.1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马,在历史上与人类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是人类的运输和交通工具。当中,马在欧洲有贵族的象征,骑马对于欧洲人而言不但是一种艺术 骑师与马匹之间最高极致的配合 ,更是一门学问。在古 奥 林匹克 运动会马术 比 赛 是重要的 项 目, 从当时艺术 家所留下 来 的作品中,可 窥见 其精彩光华 。 为表现运动 精神及 骑士与马 的高度了解 与 合作,一 项赛事 叫 Anabates, 骑 手需要在其坐 骑 高速奔 驰 中 跃 下,然 后与它 一同跑到
18、终点 。 这种 高 难度 技巧 与勇气 ,在公元前五 世纪 雕塑青年 骑士从马上跃下 的 铜 像可以看的到。 马车赛 是一 项 古 希腊 的 国家运动 ,在公元前 680 年第 25 届 古奧林匹克 运动会被 列 为 正式 项目 ,最早是由四匹 马拉车 ,之 后 公元前 408 年增添 两 匹 马 拉 车 的比 赛 。 现 存 于罗马 的一幅 马赛克( Roman Charioteer Mosaics)就表 现 出四位 罗马赛车 手及其 马 匹的 风 采。 我国也是具有悠久的赛马传统的国家。 远在元代,在大都城里就有了赛马活动。那 时 蒙古人定都北京以后,便把他们最喜爱的跑马比赛带到了北京,并
19、逐渐在京城盛行。当时朝廷还将这种活动和兵役制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制度,特别是遇有大型集会时无不将赛马骑射作为活动内容。到了明代,北京地区每到春季都要进行走马和骑射活动。进入清代以后,赛马活动更是盛行。因为满族也是非常善于骑射的民族,尤其是乾隆年间,在北京修建了很多赛马场,并在各种民俗节日里举行赛马活动,上自王公贵族下至一般的旗 兵都热衷于这种活动。所以这项活动在皇室的提倡下,渐渐推展至民间,一直持续 到民国初期。 马术比赛 1900 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只设障碍赛一个项目。 1912 年,马术比赛扩大为盛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从 1952 年起,女骑师被允许参加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马术也
20、成为奥运会中唯一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作为一个团队,马匹和选手将共同获得奖牌和名次。2005 年 7 月,国际奥委会第 117 次全会决定: 2008 年奥运会马术比赛已在香港举行。 3.2 当今世界马术运动的格局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 德国是马术比赛的老牌劲旅,他们在 2000 年悉尼奥 运会上实现了盛装舞步团体赛的奥运会五连冠。中国选手没有获得参加雅典奥运会马术比赛的资格。 3.3 马术在中国的发展 华天,中英混血儿。 14 岁成为注册职业骑手,打破 16 岁才可注册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 2006年放弃英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成为第一位亮相马术赛场上的中国骑手。年
21、仅 19 岁的华天在夺取奥运资格后,国际马联排名挺进前 100,并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四星级骑手。华天作为国际马术联合会注册的第一位中国马术三项赛骑手,也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马术三项赛比赛的骑手。 3.4 马术比赛规则 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分为盛 装舞步赛、障碍赛和三日赛三项,每项均设团体和个人金牌,共产生6 枚金牌。 盛装舞步骑术赛:又称盛装舞步骑术赛。比赛时,马和骑手要在长 60 米、宽 20 米的场地内用12 分钟的时间完成一系列规定和自选动作。以骑手完成动作的姿势、风度、难度等技巧和艺术水平评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花样骑术个人于 1912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团体于 1928 年被
22、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障碍赛:场地至少 2500 平方米,设置十多个高 1.40 1.70 米的障碍。运动员骑马必须按规定的路线、顺序跳越全部障碍。超过规定时间、马匹拒跳以及运动员从马上跌落等都要罚分。罚分是负分,最好成绩为零分,罚分少者名次列前。奥运会有个人( 1900 年列入)和团体( 1912 年列入)两个项目。 三日赛 (three-day event):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也称“三项赛”或“综合全能马术比赛”,以测验骑手跟马匹的综合能力。三日赛比赛分三天进行,骑手必须骑同一匹马。第一天进行盛装舞步的比赛,基本包括步伐和步幅姿态等,盛装舞步赛与单项盛装舞步赛规则相同,但是三日赛中
23、的盛装舞步要比 单独的盛装舞步比赛简单得多。第二天进行速度、耐力和越野能力比赛,即越野赛 越野赛全程由 4 个区间组成,骑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终点,根据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评定名次:第 1 区间和第 3 区间均为 20 公里,要求骑手速度为平均每分钟 240 米;第 2 区间为越野障碍赛,赛程为 3600 4200 米,其中每 1000 米设置三个篱栅式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600 米;第 4 区间为越野赛,赛程为 8000 米,其中每 1000 米设置 4 个不同的障碍物,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 450 米。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这四个区间总成绩。第三天进行 的是场地障碍赛,内
24、容基本上和场地障碍赛的单项比赛相同,只是程度要浅一些;场地障碍赛主要测验马匹的体能和顺从程度,沿途设置 10 12 个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 400 米,其中必须有三分之一达到最高限的障碍和一个水沟障碍。裁判员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成绩,以 3项总分评定名次。奥运会三日赛有个人和团体两个项目(均为 1912 年列入),三日赛是奥运会马术比赛中最艰苦也是最考验骑手与马匹的比赛项目,比赛中充满了危险和刺激,是奥运会马术比赛中最难拿到金牌的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 4 项目定位 通过对于场地条件的分析定位,营建一 个马术俱乐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项目主题。 该马术俱乐
25、部主要用处是可以作为举办国际级马术比赛的专业场地,承办正规的国际级赛事,平时可以对外开放,收取一定的费用,为北京周边的广大马术爱好者提供一个条件优良的高档训练、比赛场馆。除此之外也可租用作娱乐传媒类活动,吸引投资,用作维护管理费用。 5 参考项目 北京奥运会之后, 国内涌现出很多大规模的竞技体育场馆,也积累了很多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很多大型的体育公园都可作为此项目的参照,例如北京奥体公园,青岛奥帆中心。这些体育公园中基础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人群的组织、在使用 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亮点和缺憾,都是今后在相关主题公园设计中可以引以为鉴的。 6 设计概念 6.1 功能健全合理 通过对周边环境的详细
26、分析研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合理的功能,符合国家标准,符合赛事要求,符合安全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在主题突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赋予该场地更为健全的附属功能,使其不仅是专业选手的理想场地, 更是广大观众、爱好者的休闲好去处。 6.2 形式动感现代 混沌理论和解构哲学及构成主义的美学一道 ,被认为是贯穿解构修辞学的第三个议题 。 一些被标记为解构主义的人士 , 如 Jeffrey Kipnis 和 Eric Owen Moss 还有老牌解构明星 P 埃森曼 , 都不停地引用混沌理论。 混沌 (chaos)这个词所具有的内涵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涵义并不相同 : 1、 “ 混沌( Chaos)
27、” 据认为是在有秩序的宇宙之前无秩序、无定型的物质 ;2、 完全的无序 , 彻底的混乱 ; 1986 年在伦教英国皇家学会召开的一次关于混沌的国际会议 , 为混沌提出了对于其研究领域的新定义 : 3、 数学上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随机性态 。 混沌被 引 入建筑首先 是 以一种所谓 “ 叠 ” 的 理论现身 , 为建筑提供了哲学框架 ; 其次它所依赖的 “ 图学 ” 基础 , 为建筑提供了新的形式操 作方法 1。 在扎哈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 “ 混沌 ” 的症状,如 “ 流 ” 、形式的自相似性和体量的自循环性、 “ 分形 ” 、 “ 叠 ” 等2,展现了很鲜明的现代感和冲击力,我希望 利用三
28、角形“ 叠 ” 的效果, 将这种现代感和冲击力带入到我的作品中。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 通过线性的交织,既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交汇点,为交通增加更多的选择性和便捷性,满足这种体育公园对于人员集散功能的需要,又可以在形式上产生 “ 叠 ” 的效果, 达到 形式美 的要求。 7 设计解析 7.1 景观结构分析 从形式上来看,地块大致为矩形,正南正北 走向,面积不是很大,若设置轴线,则景观效果效果明 显,结构清晰,而轴线若南北走向,未免过于中规中矩,略显死板。可以借鉴埃森曼的作品中常常看到的解构主义的影子,将轴线斜置一定角度,改变原有结构形态。 从功能上讲,轴线有利于更好的组织节点和交通
29、 ,一级园路的设置可以更加简洁,主要节点沿轴线布置,游人不容易迷失 ,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 7.2 主路系统分析 从形式上看, 一方面,采用混沌理论和 “ 叠 ” 的概念,通过圆角三角形的无规律运动形成建筑外轮廓和主路的走势,活泼灵动,不拘于地块的矩形形态;另一方面, 酷似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甲骨文样的标志,有很强的文化代表意义,这 一方面 从朱建宁教授的第八届园博会安阳园的设计方案中受到很大启发。安阳园 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形式,同时通过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使其又能从功能上很好地划分空间,是一个十分精彩的设计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7 从
30、功能上讲,出入口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干道边上,且对于此体育公园,出入口一定不能只设置一个。该地块南北两边与公路相邻,是设置出入口的理想方位。主入口汇集了大量人流 ,需要设计外广场,缓冲人群,否则会对紧邻的公路造成交通障碍,并且游人不经缓冲直接冲进公路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外广场需要与一条足够宽敞、 景观性良好的主路 连接,将人群引导进入公园,然后设置内广场,供游人在此停留并选择自己的游览路线。 体育公园的 主路应该 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引导性,将节点或者到达节点的次级道路串联起来,方便比赛时期人流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准确引导人群向目标场地流动。 主路行至比赛场馆周围,需适时扩大为广场,再与场馆
31、出入口连接,确保比赛开场、散场以及应对紧急性突发性时间时人员的疏散功能。 主路设有马行道,马匹可绕整个公园场地热身,直接与主路相连的两处节点人马均可进入,为游人提供近距离接触赛马的机会。 7.3 人行步道 分析 从形式上来看, 人 行步道更加具备鲜明的 “ 叠 ” 效应,元素的表现更丰富更灵活,从功能上来看,这种灵活性又会带来更多的交接点、更多在路径上的选择,减轻人群集中分布的压力,同时,小路灵活的穿插,搭配由建筑和植被塑造的不同的空间形态,使得游人漫步其间,时而视野开阔,时而曲径通幽,时而阳光明媚,时而树影斑驳,移步换景,起伏跌宕,增加了趣味性。 7.4 比赛场馆分析 马术比赛作为奥运会的比
32、赛项目,对于比赛场地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场馆设计上首要考虑的就是正规马术比赛对于场地的硬性要求。盛装舞步比赛场地长 60 米,宽 20 米,四周有挡板,上面标注英 文字母,以指示参赛选手进行的位置;场地障碍的比赛场地至少需要在 2500 平方米以上,按照事先计划的路线摆放十多道障碍,障碍物的高度不得超过 1.6 米,伸展度不得超过 2 米,障碍物的外形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应引起骑手和马匹的惊奇和不愉快。 三日赛中的越野赛需要 50 多公里的越野赛道,因此在设计地块中无法设置越野赛场地,但是北京西北郊有广大的越野场地资源可供后期开发,在此暂不作讨论。目前对于场馆的设计分为一主一次,连接模式与国家体育场(鸟巢)相似,主场馆场地面积约 4000 平米,周围设置 可容纳 约 1 万人次的观众席 , 次场馆场地 面积约 1500 平米,周围设置可容纳约 3000 人的观众席。主场地主要举办障碍赛,次场地可以举办盛装舞步赛,或者作为供选手准备的热身场地。主场地西北部、东部、西南部,次场地北部设置出入口与广场相连接,供比赛时集散人群。 建筑的形式也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统一,外形更加随机和自由,多以流动的曲线代替规整的几何形。 7.5 节点分析 7.5.1 北 部、南 部内广场 参考 意向:圣马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