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提要 影视节奏是各种视听元素和内容元素运动变化的产物,它作用于人的情绪,是保持观众注意力、激发情感共鸣的重要环节。 作品整体节奏是叙事性内在节奏和造型性外在节奏的统一。内在节奏体现为叙述的观念和结构,决定着作品的整体风格。因此要把握好内在的节奏基调,在此基础上安排好内在节奏变化的轻重缓急。 节奏需要通过外在的造型手段来体现,要掌握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声音变化、镜头景别方式、光影色彩变化等因素,特别是镜头蒙太奇对节奏的影响。 动静相生 “是把握节奏规律的基本原理,节奏的变化方式基本可归为渐变和突变这两种基本方式。 节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我们总是不断地听到创作者在谈论节奏、评论者在谈论节奏
2、、观众在谈论节奏,节奏就象是无形的弹力线,时松时紧地串联着屏幕内 容,也时松时紧地维系在观众观看的情绪上。控制好节奏张力以有效影响观众视觉 心理感受,是电视创作中的重要问题。节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 期剪辑来实现 的。这一章中,我们来研究电视中的节奏在怎样起作用的? 第一节 节奏的产生及作用 一、节奏的产生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是生命本身的现象。 节奏源于运动,源于变化。 尽管形成节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节奏都离不开两种要素:一是时间因素,即运动过程;二是变化因素,即可比成分的交替更迭。 也就是说,影视的节奏既体现在时间流程里,又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既依附于活动的影像中,又渗透在变化
3、的声音里。 值得注意的是,节奏并不限于一成不变有规律的运动。 沉静是一种节奏, 紧张也是一种节奏,由沉静转为紧张再转为沉静,这是节奏的更替和人们身心感受的需要。生活中复杂的节奏体验是艺术中节奏变化的依据。 总之,艺术适应了人们身心感受变化的特点,以可控的方式创造了节奏,强化了人们对于节奏的审美感受。 影视在节奏表现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它可以把在自由的时空中运动着的活动影像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使人们直接感受到运动的速度和强度,这样就更有利于节奏的表现,也更有利于观众感受到节奏的存在。 二、节奏的作用点:观众的心理情绪 当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对人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 的心理感受会随之增强,
4、这是从视听感受到心理感受的过程。 节奏在这种状态下起了一种心理调节器的作用,它通过对运动世界快慢缓急变化的反应,不断破坏人们固有的心理程序,促使心理活动的增加,不断造成人的新鲜感,这种生理现象构成了节奏的物质因素。 影视导演、编辑就是通过对情节发展、影像造型、镜头组接与转换、光影色彩、语言音响等这些元素变化强度、幅度的控制,来使观众产生激动情绪或者平息激动。 节奏的安排都应当以吸引人们的兴趣、引发人们的情感同步振动为目的,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都应起到使屏幕形象与观众心理 情绪同化的作用。 总之,观众心理情绪既是节奏的作用点,也是编辑控制节奏的出发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要很好地考虑观众的心理
5、情绪需求,以此作为安排节奏、控制变化幅度与强度的依据。 第二节 节奏的统一与变化 镜头剪辑是要考虑叙述内容的情绪基调的,不能为内容服务的剪辑,即使镜头剪接得再流畅,也是无意义的。 节奏效果来自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形式上的变化受制于内在发展的基调。 很多时候,制作者往往关注镜头切换所创造的可感知的节奏效果,而忽略了内在叙述性节奏的存在。 如果把由镜头切换等电视表 现手段所形成的节奏视为是造型性的外部节奏,那么在电视片中,还存在着由作品内容所决定的内部节奏,也就是叙述性节奏。 一、叙述性节奏的安排依据 所谓叙述性节奏就是指电视片中事件、情节或内容情绪发展的强度和速度,它展示着整个节目的快慢缓急的进
6、展过程,是隐藏于可感受到的外部运动之中的内在运动的节奏因素。 叙述性节奏的安排首先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是以客观事物本身发展变化速度为依据的。 影视剪辑尽管是利用可控因素来艺术表现现实生活,但是,其创作的基础仍然必定是以现实生活及其体验为逻辑基础的 ,尤其是对于以纪实为本性的电视创作来 说。再者,节奏只有作用于观众的感情时,它才是有效的,当内容节奏契合了人们凭借现实体验所产生的情绪期待时,节奏才能有效地激发观众情感活动的变化发 展。 忽略了客观事物固有节奏的剪辑是难以作用于观众情绪的。 影视叙述性节奏的安排正是以人们的这种心理可变性为存在基础的,一方面力求通过事件发展、内容陈述上的详略轻
7、重的变化,创造张弛相生的节奏,另一方面,在节奏的确立上又融汇了创作者结合现实生活体验所赋予的情绪。 同一内容可能有不同的节奏效果,不同的节奏效果又对观众产生 不同的情绪影响,编辑任务之一在于根据节目内在的表达规律,作出最足以感染观众、引发观众情绪共鸣的节奏安排。 电视节目大多是通过不完整的事件片断组合,向人们展现一个主题,即使是在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也是和生活同步的。所有 的变化、情节都隐藏于日复一日的真实时间流程里,隐藏于跟踪拍摄的大量素材中,把这个主题或者这个故事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紧凑有力的整体贯穿线,就是叙 述性节奏因素。因此,对叙述性节奏的把握实质上就是
8、对作品总体叙述的快慢缓急的安排,它包括两方面内容:节奏基调的把握和 节奏曲线的设计。 二、叙述性节奏的统一性与变化性 在安排作品总体叙述的快慢缓急的节奏曲线之前,先需要确立叙述节奏的基调。 所谓节奏基调,就是电视作品主线节奏的叙述情绪。一般来说,任何一部作品都应该有一个节奏基调,主线节奏统一于基调上,这是构建统一的作品风格的重要方面。在一个节目或者一个大的主题段落编辑中,剪辑者应该考虑:它的节奏基调是什么? 节奏基调的把握,需要基于两方面的因素:内容因素和情绪因素。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容性质决定节奏基调的基础,而创作者所赋予的情绪性质则是影响节奏基调的主观 因素,它使内容的性质以一定的风格和意境
9、表现出来。 确立恰当的节奏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是节目的风格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 节奏基调的统一性并不等同于没有变化的单一性。 有效利用内容提供的节奏因素,巧妙安排好节奏的发展变化,是满足观欣赏心理的必然要求。 这种变化是通过代表节奏基调的主线节奏和代表变化的副线节奏的穿插搭配来实现的。即有吸引力的节奏线不是毫无变化的直线,而是上下起伏的曲线。在节奏曲线的设计上,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二是结构变化的因素。 事实本身的因素是指构成事实发 展的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情绪性质,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节奏感受。 单一节奏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观众的疲劳感,通过节奏结构的有所变化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10、在电视节目编辑中,要重视节奏的把握,既要重视确立整体节奏基调以形成统一的叙述风格,同时又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部分的内容性质和事实本身发展的快慢缓急,安排结构,调整节奏,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观众情绪。 第三节 节奏的处理技巧 叙述性节奏只是提供了电视片所表现内容的内在运动的节奏因素,尽管电视内容本身具有着不同的节奏性质,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确立 了节奏的效果,但是,最终要使这些节奏因素被感知,还需要借助作为造型手段的外部运动,并且使内外运动相协调,从而才能产生最有效的效果。 那么,在后期剪辑中,除了内容之外,究竟有那些元素影响到节奏的变化?有什么处理技巧呢? 一、 节奏与造型手段 节奏要成为人们可
11、直接感受的形态,需要借助造型的手段,由外部造型手段形成的节奏被称为是外部节奏或造型性节奏。一般来说,多种造型手段都能为节奏的形成服务。 、 运动主体对节奏的影响 主体运动速度、方向、幅度会对视觉节奏产生明显的影响。主体运动快,节奏快, 主体运动慢,节奏感慢;在主体动作中 “动接动 ”,节奏加快,在动作暂停处 “静接静 “,节奏放慢;同向主体动作的顺势而接,节奏相对流畅、平稳,反向主体动作交错连接,节奏变得活跃、视觉跳动。 、 摄像机运动对节奏的影响 摄像机的运动速度的快慢方向同样与主体运动一样,可以通过速度方向的改变来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受,而且,运动摄影能够给予静态物体以运动的效果,产生出节奏的
12、变化。 、 景别对节奏的影响 由于不同景别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可见速度是不同的,这就影响了节奏的发展速度及其含义。 可以利用景别的大小差 别来调节视觉节奏。 在一组小景别中插入大景别,或者在大景别后跳接小景别,这些都是打开视觉空间或改变视觉重音来转换节奏的常用方式。在带有叙事性的电视片中,利用前进式句型和后退式句型在景别及叙述效果上的对比,交替使用,也可以调节节奏。 色彩和光影变化对节奏影响 光、色、构图等都是影视画面中的重要视觉因素,而且是流动的视觉因素,这种流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比形成了视觉的节奏。 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见统一。 、 声音对节奏的影响 由于声音本身具有长短强弱的变化,因此,
13、声音造型是形成节奏的 重要手段。 ( 1)、各种不同性质的声音组合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 首先,一段音乐其本身的强弱变化就是节奏上的起承转合。一些以无解说词、音乐为主的电视片中,镜头转换的节奏往往依据音乐节拍形成的节奏,而且听觉节奏一般会比视觉节奏更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情绪。 其次,几种不同性质的声音之间的对比也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在一些以音乐旋律为基础的电视片中,适时地加入某些同期声或者音响效果,以反差来吸引关注或衬托情绪、调节节奏,这样的技巧在实践中已得到越来越巧妙地运用。 ( 2)、声音与画面的配合可以增加叙事的内 在节奏感 声音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它和画面的有机配合而形成的声画蒙太奇是影
14、视艺术的重要构成。 对于电视来说,声音不仅是蒙太奇效果的重要表现,而且,也是电视叙事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解说词、人物采访、现场声各自具有不同的节奏因素,通常,现 场具有较强的动感,而解说虽然可以有各种语速、情绪,但是,总体上仍然会显得比较单调,人物同期声又各具性格特征,所以在电视节目的编辑中,一般需要考虑 这几种声音的搭配运用,以避免单调。 、蒙太奇节奏 -剪辑节奏 通过镜头长度变化、镜头转换速度、镜头结构方式等剪 辑手段来形成节奏是影视节奏控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镜头长度及转换速度的关系体现为剪辑率 的变化,剪辑率高,节奏快,剪辑率低,节奏慢。镜头结构方式既体现为镜头连接顺序,又可以指
15、镜头连接的技术方式,比如,叠化、渐隐渐显、变焦、划像等都包 含有节奏因素,这需要根据具体作品的要求来考虑这些技巧的节奏功能。我们在 “镜头连接技巧 ”中已经涉及到这些技巧的视觉特点及节奏效果,这里着重想谈镜头 序列、剪辑率与节奏的关系。 不同的剪辑速度展现不同感情色彩,匀速剪辑(即匀速的镜头转换),显得从容稳定;慢速剪辑(包括采用 慢动作处理)多用于情绪的抒发,节奏舒缓;快速剪辑则易激发强烈的情绪。 以交替快切为例:交替快切是指平行交替地剪接两组甚至两组以上的镜头,往往用于表现矛盾、冲突、悬念、对比等情绪状态。在这样的剪辑中,第一个镜头和 最后一个镜头都应该保证有相当的长度,因为第一个镜头起到
16、交待作用,让观众明白发生了什么;最后的镜头代表结束,由中间快速剪辑所积累起来的情绪在这里得 到充分释放,在内容上也是对叙述结尾的交待;而中间段落的加速快切,节奏上呈不断递进态势,可以形成不断加剧的紧张感,从而来吸引观众。 值得注意的是,在 这种剪辑方式中,由于视觉暂留作用,后一镜头比前一镜头稍短的方式,较之同样长度的匀速剪辑会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一组相同景别的镜 头组接中,如果匀速剪辑,则越往后,镜头的剪辑节奏反而会越慢。如果想保持匀速效果,后一镜头应该相应少两帧,依次类推,这就是剪辑中的 “加速度 “规律。 镜头转换速度的快慢是与这一段落的节奏基调、镜头构成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编辑,要善于
17、判断每一个镜头内及其各种镜头组合所蕴涵的节奏因素,结合叙述内容,有机地安排镜头序列,从而结构最适宜的镜头转换节奏。 利用字幕的变化、利用构图变化等, 都可以形成节奏。只要有形式上某元素的变动,就有可能对视听节奏产生影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并寻找各种可能性,综合利用各种造型手段,为内外节奏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方式。 二、 节奏与动静关系 节奏的本质是运动的变化,无论是内在叙事性节奏的发展变化还是外在造型性节奏各元素的对比作用,其节奏实质上都是在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更替中形成,诸如叙事内容的紧张与松弛是动与静,镜头切换的快与慢是动与静,声音的强与弱也是动与静。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用 “动静相生 “来作
18、为把握节奏的一个原则。这种动静节奏既可以是由 叙事内容的丰富与简约、内容性质的紧张与舒缓等对比来安排,也可以利用声画关系、景别、动势等形式元素的巧妙组合来调节。 节奏的动静转换有两类方式: 一是渐变式,强调节奏的自然变化,也就是镜头动静关系的转换是建立在镜头逐步推进、内容不断铺垫的基础上的,节奏变化的界限不是很明显。 二是突变式,强调前后节奏的对比,以加大动静反差的方式,造成视觉心理的震惊感,节奏变化强烈。 这样的突变技巧在电视片中被常用于段落转场和制造强烈视觉效果的场合中。 渐变和突变是节奏转换的两种基本方式。一般来说,无论是渐变 还是突变,外在节奏都应该与内在节奏保持一致,比如,内在节奏慢,外在造型手段上也多采用 能够体现慢节奏的方式;但是,也有些时候,为了取得更好的叙事效果,内在的动静变化与外在的动静变化可以暂时分离,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上的内外融合与 统一。 事实上,精确的节奏是在剪辑台上实现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处理手段也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必须再次提醒注意的是,电视编辑在考虑节奏处理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电视收看方式和传播目的的影响,也就是说,大部分电视作品的节奏和镜头长度必须首先保证观众能够获得必要信息,看得清楚明白, 在这个前提下,才考虑节奏处理上的各种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