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提要 镜头的合理连接是以镜头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前提的,只有这样,镜头连接才会呈现出有目的的连贯性,这种内在关联就是镜头连接的逻辑性要求。具体而言,镜头连接要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符合观众观赏时思维的逻辑。 从镜头连接关系的角度,连续构成和对列构成是镜头连接的两种基本形态。 从镜头连接技术的角度,特技连接和直接切换是连接镜头也是段落转场的两类方式,分别被称为技巧性转场和无技巧性转场。 技巧性转场主要利用特技技巧和光学技巧连接镜头。 无技巧转场利用镜头内外在内容、造型上的关联和自然过渡来连接段落。 在实际剪辑过程中,在选择和组合镜头时,首先考虑的是镜头的内容意义,或者说是后续镜头与前一镜头之间的关系
2、,只有存在着能够让观众明白的逻辑关联,镜头之间的分解组合才可能有意义。 镜头的蒙太奇组合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所选择的镜头及其组合方式,符合人们心理感受和事物之间的逻 辑关系。 第一节 镜头之间的连接关系 一、镜头转换的逻辑性要求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生活逻辑 把动作或事件发展过程,通过镜头组接清楚地反映在屏幕上,是电视编辑最基础的工作。 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进程和认识过程,只要重视这一问题,镜头次序上的逻辑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难点在于,镜头重组合细微之处的差别会体现出与现实的逻辑关联。 当然,在现实逻辑中,事物的发展不仅在纵向上呈现出时空变化,而且在横向上也与其他事物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
3、是我们全面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镜头转换 的逻辑依据。所以,镜头连接也必然要符合事物之间的现实关联。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 任何作品的效果都是和观众的思维逻辑联系在一起的。 忘记了观众是第一次看到画面,忽略了观众理解程度,这常常导致在节目结构、镜头转换中出现省略过度、交代不清的问题。 电视编辑应该牢记,了解画面内容、了解事件的环境与进程是观众欣赏的最基础心理要求,观众完全是通过镜头的相互关联来建立对事物的认识的。镜头转换应该顺应观众的观赏心理需求。 无论哪一种目的,激发观众的共鸣是共同的,只有观众感受到了艺术表现的 效果,艺术的追求才有意义。 所以,在镜头剪辑过程中,编者应该时时跳出
4、自我认识的框框,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镜头的组合关系,检验艺术表达的实际效果。 二、连续构成和对列构成 所谓连续构成是指用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顺畅地表现同一个主体的动作或事物发展的流程。 镜头的连续构成侧重于外部画面的造型因素和主体动作的连续。 所谓对列构成是指相连镜头表现不同的主体时,由于画面上的主体在变化,所以相连镜头之间往往被视为存在着呼应、对比等某种逻辑关系,并且因此创造性的揭示出一种新的含义或者发展出 新的情绪效果,这就是镜头的对列作用。 一般来说,相连镜头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因果关系 呼应关系 平行关系 烘托关系 冲突(对比)关系 第二节 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 镜头之间的转
5、换方式以所使用的技巧特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特技转换,二是直接切换。 所谓转场镜头,特指在段落转换或场面变化时连接前后的镜头。 、 段落转换的视觉 心理要求 在影视作品中,分割层次、段落的任务,由镜头转换的方式来实施。 影视中的段落转换,一般有两层含义: 、 蒙太奇段落转换:一般来说,一组镜头的组合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这被视为是一个蒙太奇段落,蒙太奇段落的转换是镜头组之间的转换。所以镜头转换比较强调视觉的连续性,强调过渡自然流畅。 、情节段落或叙事段落的转换:叙事段落是若干蒙太奇段落构成的。其镜头转换强调差异性、变化性,以突出段落感。 所谓场面转换,有时是指情节段落的变化,有
6、时是指时空关系的变化,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依据: 时间转换 空间转换 情节转换 一个作品内容层次的区分是依据段落来表现的,所以段落的划分首先是内在叙述逻辑的要求,同时,它也需要外在形式上的体现。镜头形式只有与内在情节的起伏变化互为呼应,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视觉 心理要求。 在这里,场面之间与段落之间在转换的目的上也不尽相同。场面转换是为了告诉观众空间的变换,使观众能看出头绪,跟上叙述,并不强调大的心理隔断感,更侧重于镜头转换时内在连贯性,而段落之间则侧重明显的变化性。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段落转场时镜头关联的不同要求。 、 技巧性转场方式(特技连接) 渐隐、渐显(又称淡出、淡入) 渐显一般用于段落
7、或全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 渐隐常用于段落 或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 通常,渐隐、渐显连在一起使用,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这是最便利也是运用最普遍的段落转场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表现大幅度的空间变换,可以有效地省略中间过程,段落间断效果最为明显,主要用于大段落划分中,表示某一情节或内容结束,另一情节、内容开始。 巧妙利用渐隐、渐显转场,可以使段落叙事更精练,甚至产生戏剧效果。 、渐隐、渐显的速度影响表现效果。 、渐隐、渐显可以分别与切换一起使用。 、渐隐、渐显具有制造视觉节奏的功效。 、由于渐隐、渐显表现大的时空转 变和内容转换,视觉效果突出,因此,过多使用渐隐、渐显,会使整体布局显得比较琐碎,结
8、构拖沓。所以,不要把这种技巧当成是任何段落转换的灵丹妙药。 (二)叠化 、可以表现明显的空间转换和时间过渡,常用于不同段落或同一段落中不同场景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割,强调前后段落或镜头内容的关联性和自然过渡。 、在表示时间流逝感方面作用突出,这不仅体现在段落转场中,也体现在镜头连接后的情绪效果上。 如果利用前后镜头的相似性叠化,镜头连接的流畅性、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加强。 、表现丰富的视觉效果,尤其是 一组镜头的连续叠化,视觉流动感强,便于营造氛围、深化情绪。 、前后镜头长时间叠化可以强调重叠画面内容之间的对列关系。 、叠化速度不同,产生的情绪效果不同,叠化速度快慢实际上体现为镜头重合的时间长
9、度。 、叠化有时也称作 “软过渡 ”,因为当前后镜头组接不畅、镜头质量不佳时,比如镜头运动速度不均、起落幅不稳等,都可以借助叠化冲淡缺陷影响,同时避免了切换镜头的跳跃。 (三)定格(或称静帧) 定格具有强调作用,因此,采用定格转场的段落结尾镜头通常选择有强调必要、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 定格画 面还可以弥补由于镜头表现不足而造成的后期剪辑困难。所以,利用定格,转换镜头动静效果可以延长镜头长度,突出画面内容或者增加画面内的信息叙述时间,有时也是和谐连接镜头的一种手段。 (四)划像 划像可以造成时空的快速转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示多种内容,所以常用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事件的分隔呼应,节奏紧凑、明快。
10、 (五)翻转、翻页 一般来说,翻转比较适宜于对比性或对照性强的两个段落。 翻页是前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过,后一个画面随之显露,时空连接紧密。 (六)多画屏分割 在屏幕上同时出现多 幅同一影象或是多幅的不同影象,构成多画屏,产生空间并列、对比的艺术效果。 (七)虚实互换(又称变焦点) (八)甩出、甩入 这种技巧的特征是镜头突然从表现对象上甩出或者镜头突然从别处甩到表现对象上(甩入)。 甩 ”镜头常被用于明显的段落转换中来分离时间空间,或者表现同一时空中不同主体动作和事件,强化两者之间意义的关联。 甩 ”镜头具有快速、强指向的特点,因此,还适于表现紧张气氛和呼应关系,也常常被用于快节奏的表现上。
11、甩 ”镜头既可以是在原镜头尾部直接拍摄甩的流动影像,也可以是单独一个 影像模糊的甩画面,接在前后两个镜头之间。 (九)电脑特技 特技也是电视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无技巧转场方式(直接切换) 无技巧转场是利用无特技技术和光学技巧附加作用的直接切换,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内在关联来转换时空、连接场景,使镜头连接、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 从观众的视觉心理出发,无技巧转场手段的合理运用也是基于段落转场的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侧重于镜头转换时内在连贯性,不强调空间转换的心理隔断感;二是强调段落之间明显的变化性,加强心理隔断感。 无技巧连接 不是不要技巧,而是需要更具匠心的艺术考虑,在镜
12、头拍摄、安排上,不仅要有所设计,而且要精心选择。只有上下镜头具备了合理的过渡因素,直接切换才能起到承上启下、分割场次的作用。 常见的直接切换转换场景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相似性因素 (二)利用承接因素 (三)利用反差因素 (四)利用遮挡元素(或称挡黑镜头) (五)利用运动镜头或动势 (六)利用景物镜头(或称空镜) (七)利用声音 、利用声音过渡的和谐性自然转换到下一段落,其中,主要方式是声音的延续、声音的提前进入、前 后段落声音相似部分的叠化。利用声音的吸引作用,弱化了画面转换、段落变化时的视觉跳动。 、利用声音的呼应关系实现时空大幅度转换。 、利用前后声音的反差,加大段落间隔,加强节奏性。 (八)利用特写 (九)利用主观镜头 转场方式还有许多,比如利用字幕、利用情绪等,无论是使用技巧性转场(特技连接),还是无技巧性转场(直接切换),合理运用的前提都是依据各种技巧的表现特点,结合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掌握蒙太奇语言。 段落转场技巧是从形式上形成段落感的重要手段。 在电视片的编辑中,技巧的运用 只有在符合内容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应地,内容的完美表达离不开技巧的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