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文本分析:俄罗斯文论的当代追求 评文论读本 俄罗斯语文学 摘要 本文结合 俄罗斯文学理论的 最新 研究成果, 对文论读本俄罗斯语文学的特色作了评述,指出:文本分析和研究是当今俄罗斯文论 的主流特征。 文本分析和研究是当今俄罗斯文论 的主流特征。 本文结合 俄罗斯文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 弗彼涅罗兹纳克主编的 文论读本 俄罗斯语文学从语文学理论到文本结构(文选) 的特色作了评述,指出:该读本 较为全面反映出俄罗斯文论特色,这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 突显了俄罗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语文学传统 ; 通 过所选论著勾勒出俄罗斯文本理论研究,乃至整个文论研究的发展轨迹;注重选辑对世界文论产生过重
2、大影响的俄罗斯学者的论述;通过所选著述对当代俄罗斯文论研究现状也作了一定的交代。 关键词 俄罗斯语文学 当代 俄罗斯文论 文本分析 苏联时期的文学理论曾对我国的文论 发展进程 产生过 深远 影响 , 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列伊 季莫菲耶夫 编 撰 的 高校教材文学理论基础 ( 1940 年初版, 1976 年 第 五 版) 对我 国解放后的文艺理论教学 和研究工作 起过 相当大的作用。 最近 20 年,俄罗斯文论界 逐渐摆脱 前 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大量吸收西方文 论的养料, 对本国的传统理论作了重新审视,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这 具体 表现在 以下 四个方面:第一,
3、出版了多种新 视角 的学术论著,其标志性成果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所理论室撰写的四卷本 文学理论 ; 第 二 ,数种颇有分量的 文学理论 和 诗学辞典等 学术 工具书 相继 问世, 例 如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 纳达塔马尔钦科主编的诗学: 当代 重要 术语和概念辞典 ( 2008年版) ; 第 三 , 启用了 多部 供 高校 语文系 学生 使用的 新版 教材 ,其中最 具 权威 性的 当属 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 瓦叶哈利泽夫 主编 的文学理论 ( 1999 年初版, 2004 年第 四 版) ; 第四, 新编了 各种 文论 读本 ,以及 文论名家著作选读 。 令人欣喜的是,其中有些成果 已 经
4、 译介过来 ( 如哈利泽夫 所编 文学理论 的 中译本 已于 2006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并引起我国文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 就学术创新价值而言, 在以上四类成果中, 文论读本 的选编 工作 似乎显得 微不足道 。然而 编出 一部 具有俄罗斯学者独特视角的文论 读本 ,其学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 俄罗斯 近年 出版的 各种 文论读本 来看, 大致 可 以 区 分 出 两 种 类 别 。 一 类 是作为高校教科书 文学理论 、文学 学引论 配套教材 使用的文选 ,其中较 有代表性 的是莫斯科 国立 大 学教授彼阿尼古 拉耶夫主编的文学 学引论(文选读本)( 1979 年初版, 200
5、6 年 第 四 版)和 俄罗斯 国立人文大学 教授纳达塔马 尔钦科主编的理论诗学(实践课文选读本)( 2004 年)。 前者是 莫斯科 国立 大学教授根尼 波斯佩 洛夫主编的文学 学引论( 1976 年初版, 1988 年第三 版) 的配套教材,自 1979 年初 版以来,已修订过三次 。这本文 选 的内容编排与 其 配套使用的 教科书文学学引论基本保持一致, 分为 六编 :第一编:艺术的特点及其研究原则;第二编:作为艺术形式的文学及其类别;第三编:文学作品;第四编:文学体裁 ;第五编:文学作品的功能;第六编:作为现当代外国文学学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 与前三版相比,第四 版在所选篇目上 作了
6、较大调整:一方面 大幅 削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论述 篇幅 ( 同时 也保留了恩格斯、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文章 片断 ) ;另一方面, 吸纳了 当代文论名家(如 罗曼 巴特、 米 加斯帕罗夫 )的 重要 论述。 而 塔马尔钦科主编的理论诗学(实践课文选读本)是 高校 教科书 文学理论 (两卷本) ( 2004 年 版 )的配套教材。 该读本 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作为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的结构和 作品的类型。 此书按专题编排, 每个专题 的材料 分别取自 辞书 、 教材 和 专著 。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 既未选用 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论述, 已出版其中的 3 卷 , 第 2 卷尚在 撰 写
7、 中 。 其书名改译为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 此书的中译本文艺学引论(邱榆若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 社, 1987 年版 )根据 1983 年第 2 版译出。 2 亦未收录作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所谓经典言论。 在所选取的论者中, 以上两本文选有一个共同 点,即除了俄罗斯学者之外,还列有 一部分 外国 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巴特 等 ,但 在全书中俄国学者的论述占据主要篇幅 。 另一类 则 是 自成一体的 独立选 本 , 而且此类 读本 通常 专录 俄罗斯文论家的论述。 下面我们 就 列 举其中的三本。第一本是 鲍奥科尔 曼主编
8、的 俄罗斯学者 著述中 对文学作品文本的研究范例( 1974 年初版 , 1995 年 修增 版 ) 。 此书 分为 六个 部分: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之 前的方法;长篇小说的特点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类别诸 因素的相互关系;作者意识的表现形式;表现作者意识的修辞手段;叙事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作者和读者。 全书 内容仅限于 现当代文论家对文本的分析和研究 。 第二本是 季马穆汉默多娃和萨瑙布罗伊特曼合 编 的 艺术文本的分析(文选读本) ( 2005 年 版 ) 。 此书是 叙事、抒情、戏剧 系列 文论 读本之一,专 论 抒情作品 ,由四部分组成: 韵律和音韵分析;风格分析;结构分析;体裁构成
9、分析。 所选论者也都是 20 世纪以来的学者。此书 的 特色 是, 其 论 述多与具体的文本分析相结合,有些文章甚至就是对某一首经典诗歌的系统分析 。 第三本则是我们拟 在本文中 着重介绍的 弗彼涅罗兹纳 克主编 的 俄罗斯语文学从语文学理论到文本结构(文选)( 1997 年 版 ); 该书的篇目如下 :从辞章 术到语文学理论;从语文学理论到语文学方法;从语文学方法到形式方法;从语文学理论到诗语理论 ;从符号学到文本结构;从哲学到文本;文本的结构分析;语文学的观 念主义 。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 所选 用 的 内容 并不仅限于 20 世纪以来 的著述 ,而是 涵盖了从米瓦罗蒙诺索夫 时代直 至
10、20 世纪末 的 一系列 经典文 论,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 可以 说,该书展示出俄罗斯 文 本理论 250 年的发展历程。 从以上所介绍的 各书篇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一类读本,还是第二类读本,都 有一个明显的 共同点, 亦 即将 文本分析和研究 作为 选 篇 的 主要取向 ,只不过第一类 文选由于是文学理论和文学 学引论 教科书的配套教材, 因此 除了文本 之外,还必须涉及到 文学 方面的一些 基本 理论 问题。 既便如此,此类教学用书 也还是以文本 和作品 为核心内容加以编排的。这一点从新 旧版 本 的比照中 可以 看得更加清楚。 如 尼氏的 文学 学引论第 三版( 1988 年)的目次是
11、: 第一编:艺术的特点及其社会 意义 创作方法;第二编:作为艺术形式的文学及其类别;第三编:作为艺术整体的文学作品;第四编: 文学 作品的思想内容 激情及其种类;第五 编:艺术形式 风格;第六编:文学体裁;第七编:文学作品的功能。 而第 四 版 ( 2006年) 则 删 减了 “文学的社会意义和创作方法 ” , “文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 这一类在苏联时期 需要突出表现的 内容 ,增加了与文本的诗学分析相 关的 篇幅 。 而第二类读本 的选篇 则 全然以文本分析和研究为宗旨 。 那么, 为什么会产生 “ 文本分析最重要 ” ( 塔马尔钦科语 ) 这一 编写理念 的 呢? 仅仅 是因为 受到外部因
12、素 即外国文论 思潮 的影响吗 ? 关于这一 点 , 塔马尔钦科作 出了 如下解释 : “ 过去俄罗斯的文学理论教学与文本分析教学是分开的,其实,文学理论教学应该成为文本分析的一个工具,如果这样的话,就必须学会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过去的教材一直没有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文本分析的实践一直是分离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编写的教材中,有许多处列举了文本分析的实例的原因。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是如何使用每一个科学的概念,我们认为对于每一个希望学习文学的人,我们都可以教会他运用文学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这样就能消除过去文学理论的教条主义:在过去的文学理论看 来,作品仅仅是它的例证。世界上没有一
13、个诗人或作家,他的作品是用来给人们作例证的。文学理论应该有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应该成为分析的工具。 ” 1 ( 19) 由此看来, 这一新颖而务实的编写理念 主要还是产生于 俄罗斯 高校 自身的 文论 教学 需要。 必须 补充的是,在 过去的 苏联时期, 文论教材的编写大多是在官方 意识形态 的制控下进行的 , 因此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主流意识形态色彩,即大力 推崇 官方倡导的 某种权威 观 念 和方法(如 社会学批评方法 ) , 而 遮蔽、3 排斥 其他 理论和 方法。 显然 ,与内容分析法相对应的这种 文本分析 法 是无法传达出政治理念,而 直接 起到某种教 化作用的。 我们认为, 在上述五种读
14、本中,较为全面反映出俄罗斯文论特色的是 涅 氏 主编的俄罗斯语文学 ,这主要表现 以下 四 个方面 。 首先 ,该书 突显了俄罗斯文 学理 论 研究 中的语文学 传统 。这一点从其 书名 中即可看出 。不过 需要说明 的是, 俄文 书名中的 “语文学”一词是 ,而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 philology) 这两者的内涵不尽相同。 前者 作为术语首次出现在 俄国科学院辞典 ( 1789 1793 年)中, 其 主 要意思为 :与语言诸学科相关的知识; 后来逐渐形成一门科学,即语言诸学科的总和,因此在 19 世纪上半叶 俄国学者的笔下 , 该术语基本是( philology) 的同义词。 在苏联时
15、期,这一术语 则 很少使用 ; 1990 年代, 又重新进入了俄罗斯学者们的 研究 视野, 但 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与 后者相同的是, 它与 诸 如修辞学,文学学,诗学和语言学 等关于言语的学科紧密相连。 但与后者所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语言作品的文本研究 这应该 与其初始义“文学作品(指文字的和民间口头的创作)”有关 。因此可以说,它是研究语言艺术作品(包括书面作品和民间口头作品)的 一门 科学,具体 研究对象是 作品内容及其语言表达形式 的 有机 统一。 此 书的编者 在序文中 便开宗明义地对 一词的内涵作出了如下阐释 :“这一概念仅有一部分与现在称之为 的概念相吻合。既不可将它与语言学等量
16、齐观,也不能将它与文学学混为一谈,不过它也不是这两门学科的简单综合。大致可以将语文学理论界定为关于文本(包括口头和书面文本)的科学,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而言的 。 20 世纪 20-60 年代期间,这一意义上的语文学研究得较少,语言学和文学学实际上被分解开来,民间口头创作研究也被分离 了 出去。 ”“语文学理论是一门在一定条件下位于语言学和文学学结合 部的独特学科 。 ” 2 ( 5-7)可以看出,用在书名中的这个词语既 完全契合了 “ 文本分析最重要 ” 的编选理念,同时又彰显出俄罗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语文学传统。 其次,该读本通过所选 论著 勾勒出 俄罗斯文本理论研究 ,乃至整个文论研究
17、 的发展轨迹。编者为读者 清 理出 这样一条历史线索 : 辞章术流 派( 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初叶),比较学派(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中叶),语文学流 派( 1862-1923 年), 形式流 派( 1917-1929 年),语言学 -诗学流 派, 语文 学 -哲学 流 派, 结构符号学 流 派( 1960-1990 年代),观念 -文 化学 流 派, 2 ( 8) 并 将 25 位 经典 语文学家的论述 大致 按照这条历史线索进行分门别类: 米瓦罗蒙诺索夫, 伊 斯 里日斯基 , 伊 伊 达维多夫,康 彼 泽列涅茨基,费 伊 布斯拉耶夫 从辞章术到语文学理论 ;亚 阿 波捷布
18、尼亚 , 亚 尼 维谢洛夫斯基 从语文学理论到语文学方法 ;维 鲍 什克洛夫斯基 , 奥 马 布里克 , 罗 奥 雅各布森 , 维 马 日尔蒙斯基 , 尤 尼 迪尼亚诺夫 从语文学方法到形式方法 ;列 彼 雅库宾斯基 , 鲍 亚 拉林, 维弗维诺格拉多夫,格奥维诺库尔 从语文学理论到诗语理论 ;尤米 洛特曼,弗尼托 波罗夫 从符号学到文本结构 ; 米米巴赫金 从哲学到文本 ; 维弗伊凡诺夫,米列加斯帕罗夫 文本的结构分析 ;谢阿阿斯科 尔多夫,德谢利哈乔夫,尤谢斯捷潘诺夫,尼伊托尔斯泰 语文学的观念主义 。 不难发现, 从事这种语文学理论研究的既有文学理论家,也有语言学家 。 我们认为,该读本
19、所展示的俄罗斯文本理论的演进历程是客观而准确的, 编者 成功实现了在序文中所阐明 的编选宗旨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语文学理论文选是以研究性文本来展示语文学史的一次尝试,这些文本反映出这门科学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塑造出其别 具一格的形象,显示出俄罗斯语文学传统在两个半世纪的历程中的延续性。” 2 ( 8) 再次, 该读本注重选辑 对世界文论 产生 过 重大影响 的俄罗斯学者的论述。 例如 , 除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著述外 , 该读本还对 以洛特曼为代表的“塔尔图 -莫斯科学派”和 巴赫金的语文学 -哲学 流 派 给予了特别关注 。 而这两位学者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文艺理论4 家。 关于
20、苏联 文化 符号学派, 我国学者 刘宁 先生曾这样评价道:“六十年代在苏联崛起的以洛特曼为代表的 塔尔图 -莫斯科学派 ,别具一格地开拓着当代苏联文艺学和诗学理论的研究。洛特曼在他的 艺术文本的结构 ( 1970 年)、诗歌文本的分析( 1972)、俄国文化的符号学( 1984)等一系列论著中,首先把文学的文本看作一个完整的文化符号系统,然后再对这个文本的功能作结构层次上的、语义综合学的审视和阐释,力求把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的共时性研究同历史文化学的历时性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3 ( 35) 可以说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对世界文论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而 巴赫金 在该读本所选用的 语言学、语
21、文学和其他人文科学中的文本问题:哲学分析之尝试 (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一文中 则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那具有哲学 内涵 的文本观 , 即“ 将文本看作 是 任何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现实)和出发点 : 如果在文本之外,脱离文本来研究人,那这已不是人文学科。 这位学者将文本界定为具有 主体,作者 的话语,他所关注的对象是真正创造性的文本,是 个人自由的领悟 :文本的涵义 就在于关系到真理、真、善、美、历史的东西 。 ” 4 ( 302) 巴赫金所建构的这种文本理论 ,乃至他将语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引起了西方文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最后,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该 书通过所选著
22、述对当代俄罗斯文论 研究 现状 也作了 一定的 交代 。 我们这里具体指的是 书 末 所收录的有关“观念 -文化学流派”的三篇文章 (均写于1990 年代) 。 关于这一流派 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总体特征 , 编者在序 文中作了简要说明 :“观念 -文化学流派肇始于谢阿阿斯科尔多夫 -阿列克谢耶夫的观念和词语( 1928)一文,并在尤谢斯捷潘诺夫及其学派,以及德谢利哈乔夫的学术 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流派在发展语文学理论经典传统的过程中 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为它对词语的研究是在语言学、文艺学、逻辑学、哲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一系列人文知识领域的结合部而加以实现的。” 2 ( 8) 那么作为术语的
23、 “观念” 具有什么 内涵 ? 它对 文本分析 有何意义 呢 ? 文化总是与某些概念相伴相随的,这些概念可以 使同属 某一种文化 的人们 (有时甚至可以使 分属 不同文化的人们 ) 彼此间找到共同 的 语言。这种共有的概念也被称为“常量” , 在文学中有时被称作“母题” 。依照斯捷潘诺夫的理解, “ 观念 ” 就是文化的 缩 微模型和“凝结块”,因此它具有 超 语言的信息。 如果说词语是语言单位,那么观念则是富有文化内涵的单位。阿斯科尔多夫则认为, 观念可分为认识观念和艺术观念 , 认识观念 不涉及情感和意愿的成分,而 艺术观念 则 是概念 、认知 和感情、意愿 的 “综合体” 。 在俄罗斯
24、, 观念 作为 语言学(包 括 语言 文化学 ,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等) 的一个术语,由于文学理论家利哈乔夫院士将其引入文学文本的分析之中,因而便成了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化分析的一个新的基本范畴。 利哈乔夫 在 观念的 基础上进一步 提出 了 “观念圈” 的概念 这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观念总和 ,具有相对固定性 。观念圈 是 民族思维 特征、 民族文化和科学整体状况的反映 。 “ 由作家和民间口头创作所造就 的俄语观念圈非常丰富。 (俄罗斯) 语言观念圈其实就是俄罗斯文化观念圈。” 2( 248) “观念圈这一概念之所以显得特别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我 们 理 解语言为什么不仅仅是交际手段,而 且还
25、 是文化的 一 种浓缩物 它浓缩了 民族 的 文化 ,并在各阶层民众,乃至个人 那里 得以集中体现。 ” 2 ( 287) 因此我们便可以 借助于“观念” 和“观念圈” 对文本进行文化分析。 而文化分析恰恰是当今文本理论的一个显著 特征。 俄罗斯文论界也已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 如果缺乏 “ 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 ” , “ 就不可能深入到伟大作品的内涵 ”(巴赫金语)。巴赫金 早 在 1970 年代 就 阐明了文化要 素在文学研究和作品分析中的重要性 :“ 文学研究应该与文化史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文学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脱离该时代整个文化的大语境,那是无法理解的。 不可将文学与其余的文化
26、相分离,也不可像通常所做的那样,越过文化,径直把文学与社会经济因素加以关联。这些因素作用于作为整体的的文化,并只有通过文化,与文化一起作用于文学。 在我们的文学史论著中通常会对被研究的文学现象所属的时代进行一番描述,但这些描述大多雷同于通史中的描述,缺乏对文化领域及其与5 文学相互关系的精细分析。 ” 5 ( 348-349) 总之 ,这本 文论 “ 精品荟萃 ”为 我们展示了 俄罗斯文本研究的 250 年发展历程 :从最初对文本 内部机制 (如辞章术) 的探讨 到 与 其他学科 的结合 , 再 从 多种 学科 的融合 到 当今 与 整个时 代文化语境乃至民族整体文化 的沟通 。 参考文献 1
27、塔马尔钦科 , 金元浦 , 伊苏波夫 : 关于 “ 俄罗斯当代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论研究 ”的对话 J ,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10 月 27 日。 2 . . M , / . . , , , 1997. 3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 M ,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4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 M ,周启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 M , , , 1986. 6 M , / . . . , , , 1988. 7 : M , / . . . , , , 2006. 8 . . M , , , 1995. 9 . ., . . : M , , , 2005. 10 : Z , /. . . . , , ; Intrada, 2008. 11 . . -1 ( ) : M , , , 2004. 12 . . : - M , , , 2004. 13 . M , / . . . , , , 2004. 14 . M , , , 20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