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大纲 1.掌握 发热和过热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 2.掌握 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 3.掌握 发热时体温升高的机制及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 4.熟悉发热的时相及各期热代谢特点。 5.了解发热时的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和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 概述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正常人体温相当稳定,维持在 37C 左右 ,波动一般不会超过 1C 。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腋窝 36.2 37.2 C 舌下 36.5 37.5 C 直肠 36.9 37.9 C 第一节 概 述 产热 散热 调定点 (set point, SP)学说 正常体温调定点在
2、 37C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产热 散热 散热 产热 体温正常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 37C T降低 T升高 发热 (fever)的概念 当由于 致热原的作用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 调定点 (SP)上移 ,引起的 调节性 体温升高。 发热的特点 有致热原作用; 体温调节无障碍, 属于 调节性体温升高 ; 体温升高与调定点相适应。 癫痫大发作, 甲亢 中暑,皮肤鱼鳞病 下丘脑损伤 出血 产热过度 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 被动性体温升高 过热 由于 体温调节障碍、散热障碍或产热增加 ,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 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 过热 (hyperthermia) 体温升高分类 1.生理性体温升高 (月经前、剧烈运动、应激 ) 2.病理性体温升高 过热 发热 调 节 性 体 温 升 高 与 调 定 点 相 适 应 无致热原作用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超出调定点水平 无致热原作用 调节性体温升高 与调定点相适应 有致热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