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8128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 A) (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 A) (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 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

2、不同的。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 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 ,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 A) ( 1)位移是 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 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 (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 路径有关。 (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 2-1-1

3、中质点轨迹 ACB 的长度是路程, AB 是位移 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 O 点起走了 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m/s)米 /秒。 ( 2) 平均速度 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4、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 3)瞬时速度是指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A B C A B C 图 2-1-1 五、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相等 ,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等 ,质点的运动方向 不变 ,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 相等 。 六、匀速直线运动的 x t 图象和 v-t 图象( A) ( 1)

5、位移图象( s-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 2)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 2-4-1 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 大小和方向,如 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 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 10m/s 速度运动。 七、加速度( A) ( 1)加速度的定义 :加速度是 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 :a= 0tVVt ( 2)加速度是矢量 ,它的方向是

6、速度变化的方向 (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若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 若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 八、用电火花计时器 (或电磁 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A) 1、实验步骤: (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并接好电路 (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细绳跨过定滑轮 ,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 (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 4)拉住纸带 ,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 电源 ,后放开纸带 . ( 5)断开电源 ,取下纸带 ( 6)换上新的纸带,再

7、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 1) 2B AB BCT , 2C BC CDT ( 2)2CB C D B Ca TT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o+at(减速: vt=vo-at) 2. 2 ot vv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s=vot+at2/2(减速: s=vot-at2/2) 4 位移推论公式: 2202tS a (减速: 2202tS a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V/m.s-1 t/s O -10 10 20 V1 V2 1

8、5 10 5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49.62.07 77.40 图 2-5 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 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 t 图象和 v-t 图象( A) 十一、自由落体运动( A)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 (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 . (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 ,因此 ,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 地方略有不 ,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

9、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 H=gt2/2,vt2=2gh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或 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 摩擦力等。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二、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的物体

10、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 :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 3.重力的大小: G=mg 三、弹力 1.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 垂直 于它们的

11、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形变越大 ,弹力越大 . 1 2 3 4 6 5 0 V/ms-1 t/s 2 3 4 5 1 6 7 8 弹簧弹力: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K 为劲度系数 )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 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 ,不易觉察 ,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 四、摩擦力 (1 ) 滑动摩擦力 : NFf = 说明 : a、 F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

12、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FN 无关 . (2 ) 静摩擦力 :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与正压力无关 . 大小范围: Of 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

13、 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若 1F 和 2F 在同一条直线上 1F 、 2F 同向:合力 21 FFF 方向与 1F 、 2F 的方向一致 1F 、 2F 反向:合力21 FFF ,方向与 1F 、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1F 、 2F 互 成角 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14、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求 F1 、 F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公式: C O SFFFFF 212221 2-+= ( 为 F1、 F2 的夹角) 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 围: F1 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O F1 F2 F 图 1 5 1 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 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

15、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 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 F 合 =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 合 x= F1x+ F2x + + Fnx =0 F 合 y= F1y+ F2y

16、+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第三章 牛顿运动三定律 第四章 力学单位制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基本单位 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 导出单位 。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 长度、质量和时间 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牛顿运 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 合 = 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 4力的单位的定义:

17、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 1N 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 律 的应用 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 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 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

18、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 米( m) ,质量为 千克 (kg),时间为 秒( s) ,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第五章 机械能和能源 一 .功的公式 : cosFsW (用来计算恒力的功) ( 1)功的正负 当 90 时, 0W ,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这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 当 0 90时, 0W ,即力对物体做正功。动力 当 90 180时, 0W ,即力对物体做负功 。阻力 ( 2)功是标量 ( 3)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二 . 功率 ( 1)公式: tWP ,这是物体在 t 时间内的 平均功率

19、 ; P FV .当 v 是瞬时速度, P是 瞬时功率 ;当 V 是平均速度, P 是平均功率。 是 F 与 V 方向间的夹角。 ( 2) 发动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 ,指的是该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并不是任何时候发动机的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值之间取值 . 发动机的功率即是牵引力的功率, FVP .在 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力 F 跟运转速度成反比。 ( 3)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功率是标量。 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重力的功 -量度 -重力势能的变化; ( 电场力的功 -量度 -电势能的变化) 弹力的功 -量度 -弹性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 -量度 -动

20、能的变化 2、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221mV 重力势能: 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 3、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 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 合 = Ek = Ek2 一 Ek1 = 2122 2121 mVmV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 =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 公式 : mgh1 + 22221 2121 mVm g hmV +=或者 Ep 减 = Ek 增 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实验原理: 212mgh m 3、 实验步骤 将纸带

21、压在重锤上,从复写纸的下方穿过限位孔 用手提住纸带,并使纸带竖直,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打开电源开关,等打点稳定后,松手使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 换一条纸带重复 1、 2、 3 步骤 在打好的纸带中选用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 2mm 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运算 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 v2/2 为纵轴,以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v2/2 h 图线 是一条 过原点 直线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v2/2 h 图线的斜率等于 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 六、能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过程的方向性 : (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22、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2)人类利用能源大致 经历了三个时期: 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 煤和石油 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 ( 3)能量耗散: 人类使用的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不会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使用,这种现象叫 能量耗散 。能量的耗散现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现象的 方向性 。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 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21g t2 竖直分速度: vy= g

23、t tg = VVyoVy = Votg Vo =Vyctg V = 22 yo VV + Vo = Vcos Vy = Vsin 时间由 y= 221gt 得 t= gy2 (由下落的高度 y 决定) 2、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 V= R =R2 f = 2RT 角速度: = fTt 22 = 向心加速度: a = 442222 = RTRRv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 mRv =2 2 R= m RT224 注意:(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第七 章 经典力

24、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 万有引力定律( A) 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 其数学表达式是 _。( 对于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仍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 r 为球心之间的距离。) 3适用条件: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计算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 4历史知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正确性,并测定了引力常量 G。 二 、人超地球卫星( A)、宇宙速度( A) 1 人造地球卫星 ( 1)研究方法: 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25、。 即 22 22 2M m vG m m r m rr r T ( 2)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 ( 3)轨道半径越大,卫星的运行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2 宇宙速度( A) ( 1)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须达到的最小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1 7 .9 /GM g R k m sR ( 2)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 是飞行器 克服地球的引 力,离开地球束缚的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绕太阳运行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的飞行器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值为: _。( 3)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是 在地面附近发射一个物体,

26、使它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达到的速度。其值是 _。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 A) 1经典力学的局限 和任何理论一样,经典力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有它的适用范围。 ( 1)从低速到高速 狭义相对论: ( 2)从宏观到微观 量子力学: ( 3)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广义相对论: 2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适 用于宏观世界;适用于弱引力情况。对于高速运动、微观世界、强引力情况,经典力学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不再适用。 第八章 电场 1、 电荷、元电荷、电荷守恒( A) (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 _丝绸 _摩擦过的 _玻璃棒 _带正电荷,用 _毛皮 _摩擦过的_硬橡胶棒 _带负电荷

27、。同种电荷相互 _排斥 _,异种电荷相互 _吸引 _。电荷的多少叫做 电荷量_,用 _Q_表示,单位是 _库仑 ,简称 库 ,用符号 C 表示。 ( 2) 用 _摩擦 _和 _感应 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 _创造 _电荷,也不能 _消灭 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 间发生 _转移 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_不变 _,这就是 电荷守恒定律 。 2、 库仑 定律( A) ( 1)内容: 真空 中两个静止 点电荷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2)公式: 122QQFkr其中 k=9.0 109

28、 N m2/C2 3、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A) ( 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 _电场 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 _电场 _发生的。 ( 2)电场强度( 场强 )定义: 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 F 跟 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公式 : F q_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位为 牛每库 场强既有 大小 _,又有 方向 ,是 矢 量。方向规定: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 3)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 电场线的 疏密程度 反映电场的强弱; 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的 场强 方向 ,即电场方向。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 距离相等的

29、平行直线。 (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线分布) 4、静电的应用及防止 ( A) ( 1)静电的防止: 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等。 避雷针利用 _尖端放电 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 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 2)静电的应用: 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等。 5、电容器、电容、电阻器、电感器。( A) ( 1)两个正对的靠得很近的平行 金属板 间夹有一层绝缘材料,就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这层绝缘材料称为电介质。电容器是 容纳电荷 的装置。 ( 2)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大小用电容表示,其国际单位是 法拉( F) 。平行板

30、电容器的电容与 正对面积 、 两板间距离 和 电介质的性质 有关,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大,板间距离越大,电容越小。 ( 3)若把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它能起到 隔直流 和 通交流 作用。 ( 4)电阻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用电阻 R 来表示。工作时满足欧姆定律,电能全转化为内能。 ( 5)电感器“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其原理为“ 自感作用 ”。 6、匀强电场 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7、电势能 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电势能具

31、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 点。 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8、电势、电势差 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 q ,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 ,则比值 q 叫做该位置的电势 。 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

32、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特点: (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c)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计算公式: W qU ,此公式适用于任何

33、电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 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 U Ed ,公式中的 d 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9、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 E 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静电平衡: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面感应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一附加电场 E ,当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完全抵消时,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 (a)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处处为零,电场 线在导体的内部中断。 (b)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c)导体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d)导体断带的净电荷全部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10、电容 ( 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 ( 2)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a 定义式: C QU QU ( ) ,即电容 C 等于 Q 与 U 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 C 与 Q成正比,与 U 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