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硕士学位论文 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研究 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摘要 选择性发射极 (Selective Emitter, SE)太阳电池是高效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 来正逐步在光伏产业界中推广。本论文围绕 SE 电池及组件开展研究,主要涉及 HF/HNO3 体系湿化学返刻的基理和规律,返刻法制备 SE 电池及优化、 SE 电池的接触电阻表征以 及组件的性能研究等内容。 第一章简述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回顾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已成功商业化生产的高效电池和组件;综述了目前成功量产的 SE 技术,包括扩散掩模法、激光掺杂法、硅墨水法、返刻法和离子注入法等,
2、大部分 SE 技术均能在常规均与发射极 (Homogenous Emitter, HE) 电池的基础上提高大约 0.5%(绝对值)的转换效率,有的量产平均效率可达 19.0%。 第二章主要进行 HF/HNO3 体系对重掺杂硅片的湿化学返刻的研究。在实验前需加 入少量的 NaNO2 激活溶液,选用富 HNO3 体系进行返刻实验以避免气泡产生的不利影响; 返刻后方阻的大小和均匀性与生成的多孔硅颜色有直接的关系,可以通过监控 500 nm 波长处多孔硅的反射率来监控返刻方阻;返刻对金字塔绒面造成的破坏导致了返刻后绒 面反射率的升高;重掺杂的发射极经过返刻后钝化性能显著提高;用均匀返刻的方法制 备 5
3、0 /电池效率比一次扩散的提高了 0.18%(绝对值)。 第三章首先对湿化学返刻制备 SE 电池的方案进行准备,包括掩模的印刷和清洗以 及高精度对位的研究;制备的 SE 电池平均效率可以比常规 HE 电池提高 0.47%(绝对 值),短路电流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大大改善的短波光谱响应;对 SE 电池的烧结温度、 返刻方阻、扩散方阻和掩模栅线宽度进行了优化,最高一片电池效率达到 18.71%。 I 摘要 第四章搭建了传输线法则 (TLM)接触电阻测试平台,并应用于 SE 电池的表征,优 化了重掺杂方阻和烧结工艺,分析了 SE 电池的欧姆接触和二次对位效果,评价了硅墨 水法制备 SE 电池的金属化质量
4、。 第五章对比了 SE 电池和常规 HE 电池制备的组件性能。单片电池的小组件结果显 示 SE 电池相比常规电池封装造成的损失更大;对比了两种电池制作的 72 片标准商用组件, SE 的 CTM (Cell-to-Module)值与常规 HE 组件在同一水平;在经过一年的户外衰减后, SE 组件相比常规组件的发电功率优势从 5.23 W 降到 4.78 W。 最后是对本文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极,返刻,传输线法则,组件 II 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Selective emitter (S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high e
5、fficiency solar cells. Several S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omoted to mass produc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SE solar cell and modul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includs the theory and rules of emitter etch-back in HF/HNO3 system, fabrication an
6、d optimization of SE solar cell by etch-back proces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ntact resistance by TLM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method and the study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SE module. In chapter 1, the basic theory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and present status of PV (photovolatic) mar
7、ket are reviewed. Some representative commercialized advanced concepts of solar cell and module are introduced. The main approaches of SE technologies which have been promoted to mass production are demonstrated, including diffusion mask, laser doping, silicon ink, emitter etch-back, ion implantatio
8、n etc. Most of the approaches have achieved apromixmately 0.5% efficiency gai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omogenous emitter (HE) solar cell, and some of them can reach average efficiency of 19.0% in mass production. In chapter 2, the etch-back theory and rules of heavily doped emitter in HF/HNO3
9、 system is studied. NaNO2 is added into the solution before etching for activation, and rich HNO3 system is selected to avoid bubbles. The sheet resistance (Rsheet) and its uniformity after etching have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lor of porous silicon (PS) which is generated during etching, and m
10、easuring the reflectivity of PS at 500 nm can be applied to monitor Rsheet. Etch-back process causes some damage to the pyramids structure, which leads to the raise of reflectivity of textured surface. After etching, the passivation effect of emitter increases remarkably. Homogenous emitter etching
11、process can increase solar cell efficiency by 0.18% (abs.). III Abstract In chapter 3, some preparations are completed before SE solar cell fabrication, including screen printing and removal of acid resisting mask, as well as high-precision alignment.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SE cells as-prepared i
12、s 0.47% (abs.) higher than the HE baseline, and the gain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mainly comes from the much better IQE (internal quatum efficiency) in short wavelength. Afterwards, cofiring temperature, post-etch Rsheet, post-diffusion Rsheet and mask finger width of SE cell are optimized. The best
13、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SE solar cell reaches to 18.71%. In chapter 4, the contact resistance measuring platform by TLM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latform is applied to SE solar cell characterization. Rsheet in contact area and cofiring temperature are optimized. Metal contact misalignmen
14、t region in SE solar cell is detected. The metallization quality of SE cell using silicon ink is also analyzed. In chapter 5, th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SE and HE modules is investigated. The encapsulation experiment of one-cell module indicates that Jsc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 loss
15、of SE cell is more remarkable than HE, while the 72-cell PV modules present similar cell to module (CTM) power loss rate as the HE modules. After one years outdoor exposure, SE module still demonstrates 4.78 W higher outputs than HE modul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5.23 W before exposure. The chapte
16、r 6 is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s of this thesis.Key Words: Solar Cell, Selective Emitter, Etch Back, TLM, Module IV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 1 - 1.1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 - 1 - 1.2 高效晶体硅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 - 3 - 1.2.1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 3 - 1.2.2 高效晶体硅电池的产业化 . - 5 - 1.3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量产情况 . - 9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 19 - 第二章 重掺杂
17、发射极的湿化学返刻研究 . . - 21 - 2.1 HF/HN O3 体系对晶体硅的腐蚀机理 . - 21 - 2.2 返刻对发射极性质的影响 . - 23 - 2.2.1 返刻后方块电阻的变化 . - 24 - 2.2.2 多孔硅的反射率与方块电阻的关系 . - 26 - 2.2.3 多孔硅的形貌以及返刻对绒面光学性能的影响 . - 27 - 2.2.4 返刻后发射极钝化性能的表征 . - 33 - 2.3 返刻法制备均匀发射极电池 . - 37 - 2.4 本章小结 . - 39 - 第三章 SE 电池的制备和优化 . - 40 - 3.1 制备 SE 电池的准备工作 . - 40 -
18、3.1.1 丝网印刷掩模浆料的研究 . - 40 - 3.1.2 丝网印刷的二次精确对位 . - 42 - 3.2 SE 电池的制备和分析 . - 45 - 3.3 SE 电池的优化 . - 48 - 3.3.1 烧结温度的优化 . - 49 - 3.3.2 返刻方阻的优化 . - 50 - 3.3.3 扩散方阻的优化 . - 52 - 3.3.4 掩模宽度的优化 . - 54 - 3.4 本章小结 . - 55 - V 目录 第四章 SE 电池的接触电阻测试 . - 57 - 4.1 TLM 法接触电阻测试原理 . - 57 - 4.2 接触电阻测试平台的搭建和应用 . - 60 - 4.2
19、.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 60 - 4.2.2 TLM 法与四探针法测试方块电阻的对比 . - 60 - 4.2.3 接触电阻的测量 . - 63 - 4.2.4 接触电阻率的测量 . - 64 - 4.3 TLM 法在 SE 电池上的应用 . - 65 - 4.3.1 重掺杂方阻和烧结温度的优化 . - 65 - 4.3.2 不同扩散方阻 SE 电池的表征 . . - 67 - 4.3.3 硅墨水法 SE 电池的接触电阻测量 . - 69 - 4.4 本章小结和 TLM 测试技术展望 . - 71 - 第五章 SE 电池的封装和组件户外性能衰减 . - 73 - 5.1 实验背景 . -
20、 73 - 5.2 单片电池封装损失实验 . - 75 - 5.2 标准组件封装损失 . - 78 - 5.3 组件户外性能衰减 . - 79 - 5.4 本章小结 . - 81 - 第六章 总结 . - 82 - 参考文献 . - 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 88 - 致谢 . . - 89 - VI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太阳能光伏利用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半导体的光生伏 特效应 (Photovoltaic Effect)。光伏产业经过最近的飞速发展,已经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 重要地位。专家预计,到
21、本世纪中叶,太阳能发电将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 20 50%1。 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面积的二极管。图 1-1 是一个 典型的 p 型衬底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正面从上到下分别是正面金属电极、减 反射层、发射极、衬底和背面金属电极,发射极和衬底之间是空间电荷区。当太阳光照 射到电池时,能量大于或等于晶体硅禁带宽度 Eg( 1.12 eV)的光子可以激发 “电子 - 空穴对 ”(Electron-Hole Pair),产生在空间电荷区的电子 -空穴对(由吸收深度较小的短 波激发)在内建电场作用下分离,产生在衬底内部的电子 -空穴对(由吸收深度较大的 中长波激发)扩散到
22、空间电荷区后也被内建电场分离。 p 区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漂移到 n 区, n 区的空穴则漂移到 p 区,这使电子在电池的正面聚集,空穴在电池的背面聚集, 这些电荷通过电池两边的金属电极导出,如果电极连接上负载则可以同时产生电压和电 流,对外做功。 图 1-1 典型的 p 型衬底晶体硅太阳电池结构示意图 通常用电池的 IV 特性曲线来表征电池的发电性能, IV 特性测试要求在标准光照 ( AM 1.5 光谱,辐照强度 1000 W/m2,垂直入射,温度 25.0 C)下进行,通常用于描 述电池 IV 特性的三个参数是短路电流 Isc,开路电压 Voc 和填充因子 FF。典型的太阳电 - 1 -
23、第一章 绪论 池 IV 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 1-2 典型的太阳电池 IV 特性曲线 经典的电池 IV 特性可以表示为: * ( ) + (1-1) 其中 Is 为二极管饱和电流, q 为电子电量, k 为玻尔兹曼参数, T 是绝对温度。 IV 特性曲线与电压轴和电流轴的交点分别为开路电压 Voc 和短路电流 Isc, Voc 和 Isc 的乘积最大点即为最大输出功率点 (Maximum Power Point, mpp),填充因子 FF 定义为最大功率点的功率与 Voc Isc 的乘积的比值,电池的转换效率为: (1-2) 其中 Pin 表示入射光功率。 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在实验室的最高
24、效率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的 Martin Green 教授团队创造的 24.7%(后来修正为 25.0%) 2。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极 限一直是很多理论科学家们的一大难题 3,最早 Shockley 和 Queisser4计算了只有辐射 复合条件下的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上限,能量高于带隙宽度的光子只产生一个电子 -空穴 对,计算的转换效率极限为 30%; Werner5认为对于 Si 来说如果一个光子可以产生多 个电子 -空穴对,效率上限为 43%。造成太阳电池效率损失的因素主要有光学损失,复 合损失和电阻损失。 ( 1)光学损失。对于晶体硅电池而言,能量小于硅禁带宽度的光子不能
25、被吸收,这部 分占了入射光强的 30%左右;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多余的能量会转换成热量损失, - 2 - 硕士学位论文 这部分占大约 25%。电池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造成 5%左右的损失,栅线遮光面积大约 7 10%,此外电池背面的铝对长波段的光子也有吸收。 ( 2)复合损失。光子激发的电子和空穴需要经过扩散和漂移运动才能到达电极,期间 伴随各种不同机制的复合 (Recombination),这些复合包括光生载流子的逆过程 “辐射复 合 ”,复合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另外一个电子或空穴并以声子的形式释放的 “俄歇复合 ”, 晶体缺陷造成的 “SRH 复合 ”,以及表面缺陷造成的 “表面复合 ”,其中
26、俄歇复合是高 掺杂的发射极中主要的复合形式。 ( 3)电阻损失。电阻损失主要影响填充因子,包括串联电阻 (Series Resistance)和并联 电阻 (Shunt Resistance),其中并联电阻通常由 p-n 结漏电和边缘漏电引起,串联电阻则 比较复杂,包括金属电极体电阻、硅衬底体电阻、发射极电阻、金属和硅之间的接触电 阻。 1.2 高效晶体硅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1.2.1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光伏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根据 Solarbuzz 的调查报告, 2011 年的 全球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量为 27.4 GW,较 2010 年增长了 40%,而全球的太阳电池片 产出
27、为 29.5 GW,较 2010 年的 23 GW 增长了 28.3%,其中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产出占全 球电池片产量的 74%,高于 2010 年的 63%。全球前十大太阳电池厂商的排名如图 1-3, First Solar 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晶澳、尚德、英利、天合等公司紧随其后,这十大电 池厂商的产量占据了全球产量的 40%,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厂商在前十名中占了八席。 图 1-3 2011 年全球前十大太阳电池生产厂商 图片来源: Solarbuzz - 3 - 第一章 绪论 2011 年全球的光伏电池产量超过了安装量,行业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再 加上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造成制造的成本
28、大幅下降,近年来太阳电池和组件的价格 持续走低,太阳能产业去年经历了严重跌价过程。上半年的光伏组件出厂价格约下跌28,若以去年第 4 季和前年同期相比,价格跌幅则高达 46。到 2012 年 2 月底,太阳电池降到了 0.5 美元 /瓦,而组件的价格则低于 1 美元 /瓦。 过去几年,由于光伏市场的需求量巨大,电池和组件厂商基本上都致力于满足市场 对现有产品的旺盛需求,转换效率并不是首要问题。但是,随着太阳电池和组件价格的 持续下降,市场对组件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效或常规组件的市场越来越小,这就迫 使生产厂商开发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池和组件。 IHS iSuppli 公司的光伏研究报告指出,到
29、2011 年高效率太阳电池占晶体硅 (c-Si)电池和组件的 14%左右,而 2015 年这个比例将至 少为 30%。 Solarbuzz 的研究报告结果也类似,从图 1-4 可以看出, 2011 年,包括背发 射极电池、异质结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电池在内的各种高效电池已经占整个光伏市场(包括非晶硅组件)的大约 17%份额。 2011 年多数的高效率电池出货量来自美国的 SunPower 和日本的 Sanyo,但越来越多 的厂家也陆续推出自己的高效产品。 图 1-4 2011 年光伏市场各种产品所占比例 图片来源: Solarbuzz 从设备供应商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电池和组件的高效化趋势。下图是预期 2010 第 4 季度到 2012 年第 4 季度全球各大晶体硅电池设备供应商订单内容的变化趋势图。由于受到行业整体行情的影响, 2012 年的设备订单比 2011 年有明显的缩减,但是高效电池的生产设备仍然保持相当大的需求量,而且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2012 新增产能中,将有超过 75%可以在 2011 年的行业平均水平上提升 0.2% 0.5%的转化效率,这说明电池 和组件生厂商的战略明确地指向各种类型的高效电池,尤其是通过较少工艺调整就能明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