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好理论更加实用寇特列文(KurcLewin)就像一个没有六分仪的水手,一位精神科医师如果没有理论就启程航向无意识的暗潮,则很快就会迷航。精神分析理论是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基础,它为病人表面上浑沌的内心世界带来秩序、使精神科医生够填补并超越描述层次上的症状分类与诊断标签,并提供了一种进入与理解心灵深处的方法。理论不只引领临床工作者去诊断与了解病人,也提供关于如何治疗的信息。理论的理解帮助精神动力取向的精神科医师决定他要说些什么、在什么时候说、该如何说,以及哪些东西还是别说比较好。当代动力取向精神医学最少包含四个广泛的精神分析理论架构:一、从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衍生而来的自我心理学(egopsychology);二、从梅兰妮克莱茵与其他“英国学派”成员的著作所衍生而来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theory);三、源于汉斯寇哈特及其后许多贡献者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四、依附理论(attachmenttheory)。虽然已有许多著作讨论这些学派,这里我们将只检视这四个理论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