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4.1 简介4.2 的基本原理4.3 化学位移4.4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4.5 核磁共振波谱仪4.6 图谱解析碘代乙烷的NMR4.1 简介 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和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一同分享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迄今,已经有六位科学家因在核磁共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4年,泡利(Pauli)预见原子核具有自旋和核磁距;1946年,斯坦福大学布洛赫(Bloch)和 哈佛大学珀塞尔(Purcell)分别同时独立地观察到核磁共振现象;1952年,分享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1953年,第一台商品化核磁共振波谱仪问世;1965年,恩斯特(Ernst)发展出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和二维核磁共振;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2002年,NMR领域再一次获诺贝尔化学奖。核磁共振已成为最重要的仪器分析手段之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