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 我国新闻自由论文 关键词:新闻自由规制路径突破 摘要 : 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对我国新闻自由 30 年来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回顾。对两种新闻自由观即阶级斗争观和极端自由主义观给予了批判。作者认为我国的新闻自由 30 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有 5 方面的具体表现。但是,我国新闻自由的发展还有很多障碍,体制障碍、商业主义等现实的困境构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关于新闻自由的两种错误观念 自从 1644 年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出版自由以来,新闻自由 的理念已经走过了四个
2、世纪的历程,新闻自由成为度量一个国家自由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准,并且作为基本的人权理念写入联合国宪章。在我国,自清末民初新闻自由理念传入之后,也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作为一种斗争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将其作为奋斗的目标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文革之后,我国逐步打破附加在新闻自由身上的种种 “ 罪恶 ” 标签,新闻自由的理念不仅重获新生,而且基于我国现实国情,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自由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将新闻自由拓展为七种基本权利,即 “ 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晓权和采 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 ”1 尽管如此,目前对于新闻自由理念和
3、我国新闻自由概况仍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9 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错误倾向。 第一种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待新闻自由,认为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新闻自由是狼,它对社会稳定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新闻自由并不适合于现阶段的我国社会。持这类观点的在我国并不在少数,而往往这些人都是同过去极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看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资本主义的东西再好它是资本主义的,而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要完全抛弃资本主义那一套 ,另建立一套属于社会主义的“ 新闻自由理念 ” ,这就完全割裂了新闻自由的连续性,也否定了无产阶级在长期
4、的争取民主和自由权利过程中的价值目标,更没有看到新闻自由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现代民主和政治文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都不排斥新闻自由,而且将新闻自由作为社会群体共同努力的目标。马克思早在 1831 年英国工人报纸 穷人卫报的发刊词中写道,自由的新闻出版物是人类思想自由的体现,是一切自由的基础。若 “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 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 ”2 列宁在 1906 年指出,人民自由地创办报刊,自由地发表意见,是他们自由的基本保证之一。他说: “
5、人民的自由,只有在人民真正能够毫无阻碍地结社、集会、创办报刊,亲自颁布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9 法律、亲自选举和罢免一切负责执行法律并根据法律管理国家官员的时候,才能得到保障。 ”3 而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所奉允的真理,将新闻自由作为自己的武器和奋斗的目标之一,利用报刊等媒介开展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的斗争,才能够不断取得各种斗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极左思想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新闻自由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各种错误认识,甚至打压维护新闻自由的人士,新闻出版事业遭到了巨大破坏。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共产党人所信仰的
6、新闻自由理念遭到了抛弃,恰恰相反,它告诫我们 “ 如果没有新闻自由,一切公民的、政治的以至司法的保障都会变得虚幻不实 ” , “ 新闻自由是公民唯一的安全保障 ” 。 4要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向自由前进的道路是异常艰难的。 另外一种极端认识是认为我国根本没有新闻自由可言,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权保障的社会,中国政府是一个 极权专制的政府。持这种观点的人多数属于反华人士或者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 “ 中世纪时代 ” 。这类人士拘囿于自由的原教旨主义理念,无限扩大自由的外延,一般来讲,他们将新闻自由的理解只局限在媒介对政府的抨击和公民自由的办报权利阶段,他们将此作为新
7、闻自由的核心理念。而事实上,这一阶段也仅仅只在西方资产阶级刚刚掌权的初期出现过,那时由于对封建主义斗争的路径惯性仍然存在,无束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9 缚的谩骂与抨击占主体地位的新闻自由一度风起云涌,而后便烟消云散了。其主要原因在于无束缚的新闻自由不仅没有真正实现新闻自由和其他自由权利,而 且深深伤害了来之不易的民主和自由权利,而后以理性主义占主体地位的新闻自由慢慢发展起来。在我国,立足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监督政府公权力的舆论监督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今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允许不负责任的抨击行为存在。 新闻自由同社会责任之间存
8、在着密切的关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为了追逐商业利润或是政治上的私利,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普遍;同时新闻媒体出现了高度垄断化的趋势,广大公众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新闻工具,可是新闻工具的所有权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集团手里,公众的知情权受到 严重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责任新闻理论逐步发展起来,这也是西方媒体为了实现新闻自由而采取的一种自救行为。这种社会责任理论不仅强调了作为媒体的传播者的自由权利,更强调了作为知情者的受众的基本权利。它突破了原有新闻自由理论着重消极自由的基本范畴,更加注重积极自由的获取,努力寻求新闻自由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新闻自由将权利、义务、
9、责任整合统一起来,更加强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在我们谈论新闻自由之时往往忽略的,很多人往往就 “ 自由 ” 而论自由,忽视 “ 自由 ” 概念本身不断发展的内涵。 社会责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9 任理论在 强调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也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否定政府在促进新闻自由方面的积极意义,而是主张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保障新闻自由,促进积极自由的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政府逐渐成为市场行为规则的制定者,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新闻自由和保障公众基本媒介权利,政府对媒介进行系统化的规制。 因此,当下我们谈论新闻自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
10、自由概念,而是一种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媒介能够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自由同责任统一起来。 二、带着脚镣 跳舞:新闻自由的边缘突破 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新闻自由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政府主导的改革面前,新闻自由对政府有很强的 “ 人身依附 ” 关系,新闻自由度往往同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新闻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自 1979 年至今,新闻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1979 年到 1989 年,是我国新时期新闻政策的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者和媒介实践者对过去的新闻宣传政策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
11、“ 四人帮 ” 干扰新闻工作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改革者和媒介实践者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闻政策走向并不清晰 ,完全处于摸索阶段;同时对于诸多西方的自由思潮展开了大范围的讨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 党性和人民性 ” 的讨论。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9 准 ”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为这一阶段开启的不仅是一个媒体参政议政的大好局面,也重新打开了一扇启蒙的大门,一股自由思潮蜂拥而起,媒体呈现一种相对宽松的言论自由局面。 第二阶段是从 1989 年到 2003 年,新闻宣传适度从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新闻宣传政策最开始
12、受到 1989 年政治风波的影响,改革者和媒介实践者开始全面反思前一阶段的新闻宣传政策,特别是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反 思和清理,强化了党对新闻领域的绝对领导。这一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媒介在两个领域的分化:政治领域的强化规制与经济领域的放松规制。在这样的目标导引下,一方面媒体受到上级和同级相关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新闻宣传受到政治体制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保障新闻宣传的前提下,大批市场报兴起,媒介集团也纷纷成立,媒介的市场化、商业化进程加速。 第三阶段从 2003 年至今,新闻宣传外松内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内新闻宣传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仍然延续前一阶段的新闻政策。但在对外宣传上
13、,由于我国加入 WTO,全球化和一体化 进程加快,国际上要求我国放宽外国媒体在国内办媒体准入限制和提高采访自由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着政府执政能力逐渐加强和走向成熟,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逐步放松了外域媒体新闻采访方面的限制,并在外资对内媒体投资方面作出了种种开放性的举措。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9 自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对新闻自由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成熟、理性,新闻自由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媒介监督权的发展。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向来被认为是媒介最重要的权
14、力之一,这种权力同立法、行政、司法 三种权力不同,被称作第四种权力。也有人将舆论监督权看作是新闻自由最重要的部分,用此来衡量一个社会新闻自由度。 我国一直保有媒介批评政府的惯例,但是舆论监督权的首次提出却是在改革开放后的 1987 年 1989 年间关于舆论监督的大讨论。当时引起争论的主要观点和做法有:要求提高新闻报道的透明度,改变新闻报道 “ 报喜不报优 ” 的状况;要求突破某些批评禁区,改变批评报道 “ 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 的状况;要求坚持一个方向、多种声音,改变千报一调的状况;要求新闻媒介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要求加快新闻立法,以法律保障新闻媒介的 权利。 在 1987 年 10 月召
15、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会议报告首次提出了 “ 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 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舆论监督的概念,舆论监督也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在而后的几次重大会议当中,都多次强调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功能的提出,是对我国新闻媒介功能的拓展,同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9 也是新闻媒体寻求自主性和提升自己独立地位的一种尝试,也标志着我国新时期新闻自由向着健康的轨 道迈进,开启了我国新闻自由的
16、新时代。 如果说舆论监督的首次提出开启了我国第一次舆论监督高潮的话,那么 1994 年中央电视台 “ 焦点访谈 ” 的开播,则应视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进入全面发展,遍地开花的开端。它突破了第一次舆论监督报道中以篇幅为单位的零星报道,以专题栏目的方式首次将舆论监督作为节目的编辑方针予以固定化。此后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推出主打的新闻评论栏目,如吉林电视台的 “ 八点纪实 ” 、江电视台的 “ 今日话题 ” 、河北电视台的 “ 社横 ” 、福建东南电视台的 “ 东南纪实 ” 、浙江台的 “ 黄金时间 ” 等,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此后 ,南方周末等平面媒体也迅速在业内崛起,掀起一波新闻舆论监督的高潮,媒
17、体新闻舆论监督出现了遍地开花现象。 如今,舆论监督已经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扮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如在推进揭露广西南丹矿难、黑龙江 “ 宝马 ” 撞人事件、广东孙志刚案、陕西宝马假彩票案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廉政建设、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2、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扩大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新闻自由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新闻报道长期以来是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 中位于末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9 谓的新闻自由只成了媒体记者单
18、一的 “ 采访自由 ” ,而将公众排除在了新闻自由的范畴之内,记者履行的是一种 “ 代表权 ” 。 2002 年江苏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打破了这种局面,也开启了国内民生新闻的新时代。此后,民生新闻遍地开花。民生新闻的兴起,不仅为媒体带来了高收视率和丰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思想。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思想下,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强化了新闻的贴近性,受众话语权得到扩展,新闻自由也不再局限在 “ 记者 官方、商 家 ” 的二维空间。 2003 年 10 月,江苏卫视推出 1860 新闻眼,从而再次开启了国内公共新闻的时代。公共新闻出现在 1990年代的美国。公共新
19、闻概念的提出者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Rosen 教授认为 “ 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使让他们阅读或者观看这些问题。 ”5 与民生新闻不同的是,公共新闻更多地践行了公共空间的基本理 论,是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它的目的之一是促进舆论环境的改观。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报道方式,新闻自由的灵活度得到了提升,不仅民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甚至可以成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20、-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9 新闻报道的制造者。凭借现代的传播技术以及其普遍向民间的推广,民众直接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报道中来,改变了原来单独由记者掌握的报道话语权,媒介同民众的相互依存度得到了提升,受众不再仅仅是单一的 “ 受 ” 众,传统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改变。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发展,颠覆了传统印象中 对于新闻自由的狭隘理解,新闻报道从批判性报道向公共性报道转变,这种由 “ 破 ” 到 “ 立 ” 的转变,标志着国人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日趋成熟,也正因为此,新闻自由的空间得到拓展,促进了国内新闻自由的大发展。 3、时评兴起,扩大了参政议政的途径,拓展了新闻自由的主体。
21、 时评作为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起到 “ 画龙点睛 ” 的作用,它推古论今、借喻加谏、针砭时弊,因此也是实现新闻自由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国外报纸都将时评作为主打栏目,不仅有专栏,还设有几个时评版面。时评的议题也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 个领域,而且也见微知著,注重从微观的层面引发思考以及宏观形势。 但是在我国,时评曾一度荒漠,另外它也主要掌握在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手中。 1989 年,中国青年报创办 “ 冰点时评 ”为标志,我国报纸掀起了 “ 时评大跃进 ” 的热潮。 2002 年 3月,南方都市报更是开风气之先,在全国首开时评版,并在一个月后正式扩版,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社评版之外增设来论版。全国各地都市类报纸纷纷效仿。目前来看,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