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 产业化模式设计 完 成 人: 班 级 :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 ( 1) 1 南阳盆地地理概况 . ( 1) 1.1 地理位置 . ( 1) 1.2 自然、经济状况 . ( 1) 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 . ( 2) 2.1 什么是地域分异? . ( 2) 2.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及其成因 . ( 2) 2.2.1 构造地 貌 . ( 2) 2.2.2 地貌部位与小气候 . ( 3) 2.2.3 地方性气候背景 . ( 3)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
2、业模式的基本类型 . ( 4) 4 南阳市典型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 5) 4.1 宛城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城市周边地区) . ( 5) 4.2 淅川县农业的最新动向(丹江口水库区) . ( 5) 4.3 西峡县香菇的产业化发展(一般山地丘陵地区) . ( 6) 4.4 桐柏县茶产业培育的现状(桐柏山区) . ( 7) 5 透过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探讨南阳盆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 8) 5.1 生态景观模式借鉴 . ( 8) 5.2 立体农业和食物链模式的结合借鉴 . ( 9) 参 考 文 献 . ( 11) Abstract . ( 12) 第 1 页 (共 14 页) 南阳盆地
3、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摘要 :在对南阳盆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南阳盆地地域分异,以及分异出现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潜力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宜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力求经济、生态 、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展。 关键词: 南阳盆地 ;地域分异 ;生态农业 ;产业化 ;模式 1 南阳盆地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 南阳盆地,也叫南襄盆地(南阳襄阳盆地)。它位于河南省境西南部。南阳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
4、恰好把这块地方给 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这块地区位于中国地势上 “第二台阶 ”与 “第三台阶 ”的交汇处,第二台阶即除青藏高原(第一台阶)之外的高原与山地地区,而第三台阶则主要是东部的平原地区,从这里向东西两面伸展,有着无尽 的平原与山地资源。秦岭挡住了北方的沙尘与冷空气,而大巴则也隔离了南方的炎热与潮湿。 南阳盆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 1.2 自况然、经济状 南阳地处北纬 3217-3348,东经 11058-113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
5、河流众多, 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10 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 唐河 、 白河 、 淮河 、 湍河 、 刁河 、灌河 等,其中以唐河、白河流域面积较大。水资源总量 70.35 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南阳盆地中部为海拔80 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 第 2 页 (共 14 页) 全市林地面积 967333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34.3%,拥有植物资源 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 50多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是河南省商品粮、油、棉、烟基地之一。 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 2.1
6、 什么是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 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却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1 。常见的地域分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要包括 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和非地带性。 2.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及其成因 地带性地域分异主要是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而南阳盆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主要是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是大陆尺度的地域分异。引起这种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海陆分异、陆地干湿度分带性、构造 -地貌成因、地方气候 背景、垂直带性分异。 对于南阳盆地来说,地处中原且是典型的盆地大地形,海陆分异
7、对它来说不明显。而且其所跨纬度也不是很多,所以经度分带的影响也很微小。综上所述,引起南阳盆地出现地域分异的原因在于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要素。 2.2.1 构造地貌 由于构造及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与景观,例如,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由于发生学上的一致性,各个构造-地貌单元内部自然环境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各个构造 -地貌单元之间却有比较大的差异。如青藏高原内部的寒旱特征,与周围地区均不相同,构成了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 自然区划 中,单独划分为一个大区。由于构造 -地貌分异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叫做构造 -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 南阳盆地所处的秦巴山脉,在构造和构造运动的作用下,
8、呈现出第 3 页 (共 14 页)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均有分布的地貌特征。因此出现了南阳盆地广大范围内,在同一种地貌类型下呈现出地理特征的相似性,而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下,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样的地域分异规律。 在这种成因下形成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诸如桐柏等山区,山下缺乏名贵 药材生长的适宜环境,然而在山体上部,却生长着一些这些中药材。这为桐柏山区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特征,进行中药材以及茶树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2 地貌部位与小气候 地貌部位与小气候,同样可以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山顶与山坡、谷底与谷坡、阳坡与阴坡、阶地与漫滩、洞内与洞外、扇顶与扇缘,不同的地貌部位
9、具有不同的水分与热量条件,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与景观。在同一地貌部位,由于岩性、土质、排水条件的不同,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分异,只不过这是更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对于南阳盆地广大地区来说,由于地貌类型多样且多山 地,那么就出现了山地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下生物和土壤的明显地域分异。 正因为地域分异的存在,为南阳盆地广泛发展各种农业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韩营村的近千亩柑橘园,正是由于处于山地阳坡;山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使该地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再加上水库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出现了自然条件下橘生北方的独特现象。 如果抓住这一地域分异的特色,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走出一条农业产
10、业化发展的道路,无疑将是南阳市农业发展的巨大突破。 2.2.3地方性气候背景 地方性气候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 例如,湖泊及其周围气温变差比较小,湿度比较大;而向外围气温变差逐步增大,湿度降低。这种现象在干旱区更加明显。在沙漠区的绿洲,空气湿度比较大,风速比较小,温度变差也比较小;但随着离开绿洲距离的增加,空气湿度减小,风速增大,温度变差也增大。城市中心的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小,而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到郊区,温度逐步降低、湿度也逐渐第 4 页 (共 14 页) 增大。 正如前文所述南阳盆地内河流广布,这样以来河流无疑会起到调节局地气候的作用。从而使河流流经地区呈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致性,而在
11、其他水分相对不足的地区,则会表现出适应干旱气候的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例如,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靠近水库的地区适宜生长喜湿性植物;相反,随着距离水库越来越远,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就会出现耐旱的指示性特征。因此南阳盆地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兼有的多种气候类型,和河流及水域的调节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特征对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是十分有帮助的。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 生态农业 是按照 生态学 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 传统农业 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
12、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农业 产业 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 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 布局 ,依靠龙头带动,发展 规模 经营,实行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 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 产业组织 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有: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 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典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分别有按区域规模 或行政级别划分;按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划分;按主要产品类型划分;按所属农业类型划分;按资源利用方式划分等。这样的分
13、类虽然有针对性地细化了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但是分类显得复杂。而李新平等的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产品或主要产业三种分类标准的提出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生态农业的分类方法。另外,李金才等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状况,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分成四类,分别为:物质多层第 5 页 (共 14 页) 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 目前,有关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的认识还有待统一。骆世明所 归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有很多都值得借鉴 ,可以经过适当调整合理应用于南阳盆地的生态农业发展。例如:立体模式中的山地丘陵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品种搭配模式;食物链
14、模式;环境安全模式等 3。 4 南阳市典型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4 4.1 宛城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城市周边地区) 2012 年年终,国家南阳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示范园挂牌仪式在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的南阳豫花园举行,标志着南阳豫花园创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取得成功,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花卉示范园。 它所具备的特点是:科学规划,高标准定位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将南阳豫花园建设为豫、鄂、陕地区最具实力的现代化苗木花卉企业。 4.2 淅川县农业的最新动向(丹江口水库区) 近年来淅川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 首先,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组织
15、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工作, 333.3 公顷鲜桃基地、 330 公顷蔬菜基地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 64800 公顷,无公害基地的种类和规模居南阳市前列。 第二,努力抓好农业品牌建设。完成鲜桃 、蔬菜等 5 个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和南瓜、核桃、柑桔、丹江鱼 4 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开展对九重镇南瓜、毛堂乡茶叶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化管理,对提升该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做好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淅川县石臼辣椒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省丹水源绿色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等 12 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经营
16、指导,支持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茶产业及金银花产业发展意见,这些意见分别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印发。“ 意见”中把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第 6 页 (共 14 页) 之一,对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保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第四,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今年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33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56 家。引导合作社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协调合作社与产业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尽快形成利益共同体,不
17、断提高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4.3 西峡县香菇的产业化发展(一般山地丘陵地区) 2013 年 3 月初,西峡县中菇香菇专业合作社的光伏香菇产业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利用西峡香菇种植基地及优势,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光伏农业,全面提升西峡香菇产业发展水平。计划在三年内,把该合作社现有的 80公顷种植基地建设成为集 40 兆瓦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和 10000 万袋香菇高效种植基地为一体的光伏农业示范基地。 中菇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香菇科研、种植、加工、贸易的企业,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鲜菇出口资质的企业。西峡县是国内香菇主产区之一,已形成以香菇为主的全国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中心,拥有成熟的种植
18、技术、畅通 的销售渠道和庞大的产业集群,年产香菇亿多袋。西峡香菇以其菇体饱满、菇质密实、具有特殊香味和质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菇合作社依托优质、量大的西峡香菇优势,实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与农民形成各类联合体,年产标准化香菇 30000 万袋。同时,中菇合作社还先后在韩国群山、北京、青岛、昆山、承德等地建立了多个种植基地,积累了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香菇生产经验,也进一步拓展了海外销售渠道和菌材供给半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菌材供应、四季高效种植、鲜菇出口链条。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 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19、太阳能光伏发电要求尽可能多地覆盖阳光照射面,而香菇生产对光照要求不高,在光伏太阳能棚下种植香菇,将两个产业有机结合,可实现第 7 页 (共 14 页)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不干扰、共同发展。 在实施此项光伏新型农业过程中,中菇合作社已和河南中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玖坤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白银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还将积极与国内外光伏业开展技术、信息、场地、设备等多方面的灵活合作,共同探索两个产业结合发展新路子。 4.4 桐柏县茶产业培育的现状(桐柏山区) “好山好水育好茶 ,做大做强空间大”。据史料记载,桐柏县种茶历史悠久,唐朝时期已是闻名全国的茶区,宋朝时期成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目
20、前,该县有 70 多个村、 7000 余户从事茶叶生产,在今年全省首届“河南省茶叶十大品牌”系列推选评比活动中,该县被评为全省惟一的“ 河南省茶产业最具发展前景县”。该县在茶产业培育上有四个方面可资借鉴。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成立了高规格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高起点制定桐柏县茶产业十二五规划,出台支持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文件,从基地建设到市场营销都有具体 的政策措施。有领导、有规划、有政策、有投入,桐柏茶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仅去年该县新发展高标准茶园 1667 公顷,该县茶园面积达到 4333.3 公顷。预计到 2015 年,该县茶园面积可达10000 公顷
21、,为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老的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桐柏县决策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茶产业,培育市场主体是关键,强化龙头带动是抓手。一是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桐柏县茶种场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0 年以来,该县先后整合现代农业资金、农综开发资金 400 余万元,支持桐柏茶 种场发展,并组建了桐柏县茶叶研发中心,成为桐柏茶产业快速膨胀的苗木基地和技术中心。二是引进新型龙头企业。通过举办茶产业招商会、推介会等活动,先后与福建、浙江等 10 余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发展意向。外来企业成为桐柏茶产业发展新的主力军。三是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桐柏县按照农民专业
22、合作社法的规定,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 15家,带动茶农 50000 余户,其中家获省级示范社称号,两家获市级示范社称号。另外,桐柏在不断打造自己的第 8 页 (共 14 页) 茶品牌。如“桐柏玉叶”、“桐柏红”、 “玉兰红”、 “丹江红”等成为全省知名商标。 但是,桐柏 的茶产业培育也存在“短板”。如:规模小,总量严重不足;生产水平低,效益普遍不高;运作手段落后,销售半径较短。 5 透过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探讨南阳盆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骆世明等对生态农业基本类型的论述可以知道,目前基本的生态农业基本类型分为五种,分别是: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 3。 其中景观模式分别从生态、
23、资源、环境安全和产业优化角度设置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生态农业模式;循环模式主要以地域范围为设置对象,如农田循环模式、城乡循环模式、全球循环模式等;立体模式则是指针对不同的地表状况,充分 利用有利的农业资源,如光热水等,充分布局农业类型;食物链模式主要是以有效利用生物和微生物间的食物联系为主要手段,建立生态农业模式,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造福人类的目的;最后为品种搭配模式,分为抗逆性搭配模式和资源效率搭配模式。 鉴于南阳盆地独特的地域分异现象,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南阳盆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应遵循产品类型多元化,龙头产业带动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另外要遵循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一体化,产品绿色无公害,销售渠道多元化等原则 5。选择适合各地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的基础上建立龙头产业带动的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具体来讲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以借鉴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适宜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必要时适当调整模式。 5.1 生态景观模式借鉴 36 就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来讲,可以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如上文提及的宛城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进行旅游观光,医药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引进具有观赏、药用等价值的花卉品种。结合南阳市源远流长的仲景中医药文化,招商引资,关键是研发具有自主品牌的中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