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慧眼透视真实的孔子-高山仰止教学设计柴桥中学 徐姣琴【教学目标】1、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2、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3、结合选读中的其它章节,为子路画像,探讨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深入理解孔子的人才观。4、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文化内涵】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2、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学步骤:一、导入感知 上面一章我们了解感受了一个教育家的伟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山仰止。 从题目“高山仰止”导入,问其意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止”是语助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