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两岸农业产业的交流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海峡两岸在农业产业的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农业产业在交流合作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交流农业两岸交流 1 引言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起,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增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的增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人员往来在不断扩大。农业作为一大产业领域,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地位愈显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总数近 5000 家,投资总额近 40亿美元。从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直至生化科技的应
2、用,合作与交流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加入 WTO,海峡两岸将同时面临巨大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与交流更是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海峡两岸地缘相近、农业形态相似。台湾的品 种改良技术、种植养殖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较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很有特色,但成本高、资源少、市场有限、发展空间不足;祖国大陆土地、物种、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巨大,但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偏低,效率不高。因此,双方结合,前景十分广阔。两岸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是构成两地农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佳条件。 2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 两岸目前的农业交流与
3、合作虽然大多以民间、间接、小规模、低层次为主,但发展势头良好。 2.1 农渔产品贸易逐年增 加 两岸农牧渔产品在供需上存在很大互补性,两岸农渔产品贸易已有十多年历史,尽管在两岸总体贸易中的比例不大,但随着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项目的逐渐开放而扩大。据台湾一项调查表明,每年大陆水产品流入台湾的数量,约占台湾沿岸渔业产量的 65%。大陆经济作物与水果品种齐全,但需求量也大,一些产品供不应求(如甘蔗与热带水果等),一些产品可供大量出口(如苹果、茶叶、花卉等),这些条件促进了两岸农牧渔贸易逐年增加。从表 1中,我们看到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到台湾入世前,大陆对台湾农产品的出口金额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4、, 而台湾入世后,对大陆农产品的进口逐步放宽,进口增加。台湾从大陆的进口比重基本是在逐年增加的, 2004年占台湾农产品进口总额的 9.41%。大陆对台湾的进口比重相对小得多,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大陆从台湾进口的产品以乳制品、皮及其制品为主。到 20世纪 90年代末,大陆从台湾进口的产品品种逐渐增加,主要包括花卉及其种苗、活禽畜及肉类杂碎、皮及其制品、鱼类之外的水产品、木材及其制品以外的其他林产品等。 2005 年 3 月下旬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提出了有关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问题,得到了大陆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并表示愿意以实 际行动解决岛内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掀起了两岸水果产品及技术
5、合作交流的新高潮。 2.2 台商对农业投资范围扩大,档次提高 台商对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涉及种植、水产、林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方面。据台 “ 投审会 ” 统计 ,到 1999年底,台商大陆投资的农业项目约 2800 家,实际投资金额 20 亿美元。到 2004 年底,台商对大陆广义农业领域(包括食品饮料与木竹制造等)投资项目累计为 4709个,核准投资金额为 33.2亿美元,分别占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与投资总额的 13.3%与 8%。台商在大 陆的农业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与海南等少数沿海省市。 2.3 两岸农业科研人员与学术交流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
6、年,由国家农业部安排来大陆考察的台湾专家累计70 多批 ,人数超过 1300 人次,由大陆派往台湾访问的团组有 60 多个, 500多人次。学术交流涉及农作物改良、昆虫学、亚热带水果产销、农民组织等,探讨领域和内容也日益广泛、深入。双方农业专家已开始对开发性的农业资源进行可行性考察,筛选农业科技项目,建立项目库。 2.4 两岸开展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建设 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 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 1997 年以来,国务院 “ 两部一办 ” 已经批准福州、漳州为“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 准备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将来再加以示范与推广,并先后在海南省、山东平度市
7、、黑龙江多个县市与陕西杨凌等建立了 “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 ,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 2.5 种原、技术引进与展销活动增多 事实上,两岸种原引进方面的交流起步很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有台湾部分优良品种经第三地引进大陆。两岸政策开放后,随着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大陆从台湾引进的种原与优良品种范围和种类不断增大, 同时台湾也逐渐从大陆引进种原。两岸在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通过台商的投资与合作,大陆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速冻保鲜、包装技术、畜产品综合深加工、有机生物肥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两岸农产品交流项目的增多,农产品交流会、展销会也不断增多。从1
8、999 年开始漳州漳浦花卉博览园区已连续举办三届海峡两岸花卉展,每次都吸引海峡两岸与海外大批商人参加。去年以来,台湾也积极到香港、上海、山东等地进行展销,推销台湾的农产品。 2.6 两岸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虽然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但是政治上的分歧阻碍了两岸农业交往向纵深发展,未来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双边合作必然会受到海峡两岸局势、大陆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优劣消长所制约。因此,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也面临着压力与挑战。 ( 1)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成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障碍。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政策,岛内需求较大的大陆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
9、无法通过正常贸易进口。台湾农副产品进口的主要产品玉米、黄豆是大陆出口的大宗产品,但是由于台湾当局没有完全开放大陆大宗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仍从美国等地进 口,这影响了大陆农产品对台湾的出口,同时对于台湾农民销售困难较大的优质大米,也难于出口至大陆。 ( 2)两岸农产品竞争与利益冲突问题。两岸加入 WTO 后,农业合作与交流逐渐增加,并必然进一步加大。两岸农产品竞争与利益冲突问题突显。据统计,台湾在大陆生产的产品有 87%与台湾有关,完全相同的产品比例高达74%。因此,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和相互取代难以避免。由于大陆农产品生产成本偏低、品质不断提高,因此,对台出口上有相当大的竞争力与潜力,大陆农产品若大
10、量涌入岛内,必将对岛内市场以冲击。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因享受 政策优惠及技术品质等先进的优势,生产产品很具市场竞争力,入世后,内销比例增大,反过来也会对大陆农民及企业以冲击。 3 发展两岸农业产业交流合作的建议 3.1 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加快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 长期以来,虽然两岸农产品供需有较大的调节潜力,但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干扰而使得两岸农产品贸易停滞不前。在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合作要向更深层次发展,就必须在国外产品无阻挡地进入台湾与大陆之前使两岸的农产品互相在对方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台湾当局应尽早顺应民心,开放 “ 三通 ” ,两岸实现直航后可大幅度降低农产品运 输费用。大陆应成立中介
11、服务机构积极组织农产品货源加大对台出口,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增设对台小额贸易的通商口岸和贸易网点,继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对台自由贸易区或对台民间贸易区,并使其发展成为两岸农产品的集散点和中转站。 3.2 鼓励两岸农业交流学习互访 两岸农业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并且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有利条件。两岸的农民合作组织及有关方面应该积极携起手来,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组织这一组织平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岸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 通过安排,每年相互接待若干批次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之间的访问、培训和参观考察,不断加强两岸农民之间的沟通、加深两岸农民之间的感
12、情。开展两岸农民合作组织之间的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每年可以定期举办两岸农民合作社产品展示与贸易洽谈会,在投资、商品、技术、设备、品种引进与改良、农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在两岸农民合作组织之间直接开展广泛的贸易洽谈与合作。开展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制度创新与战略研讨活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农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应对世界农业的竞争与挑战,开展合作社组织制度的创新,促进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战略课题。 3.3 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大陆各地陆续创办一些对台农业试验区,既有中央批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也有各省市、地区自办的对台农业园区。但
13、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农业园区的功能并没有发挥,突出的问题是:管理体制模糊、多头领导;机构不健全、疏于管理;资金严重不足;规模、档次良莠不齐;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的计划。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是两地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窗口,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辐射源,对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须加强规范化管理。 3.4 整合两岸优势,发展 “ 大中华经济区 ” 两岸农产品竞争与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两岸在 WTO框架下共同规划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在两岸大农业的产业协作与区域分工下实现市场上的双赢,把两岸贸易切实纳入 “ 中华经济区 ” 同意的运营之中,通过系统内协调,共享市
14、场,减少内耗,可以考虑将茶叶、杂粮谷物、水产、家禽等在台湾失去发展优势,依赖进口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设在大陆,回销台湾,实现两岸产业与市场的双赢,大陆方面可以鼓励生产并向台湾出口其加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中药材等。台湾的 毛猪生产严重过剩,如果能向大陆大量出口毛猪,一方面,可以满足大陆市场对肉类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户的销路问题,同时台湾可以从大陆进口棉花、玉米等等大宗弄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两岸农产品同质性高而产生的竞争。 “ 大中华经济区 ”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大陆为迎合 “ 世界工厂 ” 的发展趋势,必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台湾农业更应该积极响应大陆农
15、业的发展,倡导发展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更高层面的精致农业,与大陆农业形成优势互补。对于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高,不具备竞争力的夕阳产业,台湾方面 应外移,并充分利用大陆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和两岸农业具有同质性的特点积极投资大陆农业。 参考文献 1 王健民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及合作发展现状 J.热点追踪, 2005( 3) 2 陈晓东 .21 世纪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构想 J.台湾农业探索, 2001( 1) 3 王金凤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发展及前景 J.两岸关系, 2005( 11) 4 林更生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渊源与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研究 J.台湾农业探索, 1997( 1) 5 牛若峰 .入世后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相互依存、交流与合作 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2) 6 陈彤 .入世后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展望 J.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