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蛭类与水蛭素蛭类动物在我国俗称蚂蟥、水蛭、马鳖等,全世界有六百余种,我国也有近百种。它们生活在淡水、潮湿的陆地以及海水里,作为暂时性体外寄生虫有的取食鱼、龟、鳖、蛙、水鸟以及像牛、马和人这样一些哺乳动物的血液,也有的取食蚯蚓、昆虫幼虫、虾、蟹和螺、蚌之类的无脊椎动物的体液、组织以致整个身体。我国对蛭类动物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朝初期的尔雅中已经出现,对水蛭的应用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述较为详细,谓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消积聚”。医圣张仲景(168-188)的金匮玉幽经里所谓“下血”即是抗凝血的“破血”作用,由此可见我国早在公元2世纪便已发现水蛭的抗凝血功能了,这比西方国家利用水蛭的历史要早千年以上。到15世纪我国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则对水蛭在内科方面的药效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列举出不少的民间处方,主要用来治疗女子月闭、跌打损伤、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古籍中还记载有把饥饿的蚂蟥装入竹筒扣在洗净的皮肤上,令其吸食脓血以治疗赤白丹肿以及将蚂蟥研成干粉末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跌打损伤等症。自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后历代的本草中都认为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