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稳步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汇制改革以来的贸易效应进行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 ,及我国高贸易顺差的根源进行了研究认为 :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度不高 ,中国的高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 “ 迁移效应 ” 等深层次根源的结果 ;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 ,但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最后提出了在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人民币汇率调节政策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制改革 人民币升值 贸易效应 自 2005年 7月 21日人民币汇制改革以来 ,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额以及外汇储备均不减反而大幅增加 ,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并未因人民币的升值
2、而改善 ,且再次掀起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风潮。因此 ,人民币汇改尤其是由此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效应 ,以及中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 ,值得深思。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1.基于弹性理论的分析 根据弹性 理论 ,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是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 :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 1,即当 EX+EM1 时 ,其货币贬 (升 )值可使出口收入的增加 (减少 ),进口支出的减少 (增加 ),贸易收支逆差 (顺差 )减少 ,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否则 ,当 EX+EM=1 或 1时 ,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但是 ,马歇尔 勒纳条
3、件通常对贸易小国适用 ,而对开放经济大国却未必适用 ,因为对于开放经济大国而言 ,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和政策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或者说其进出口贸易收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范金就认为马歇尔 勒纳条件不适用于中国。根据范金计算的我国中长期出口弹性为 -0.8579,绝对值小于 1,说明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价格的提高的幅度超过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 ,出口额反而提高了 ,假设人民币升值 10%,将会使我国的出口额增加 1.421%;而我国中长期进口弹性为-1.0774,说明人民币升值造成我国进口额的增加幅度不大 ,假设人民币升值10%将会使我国的进口额仅增加 0.774%,小于出口额增加幅度 ,贸易顺差
4、反而增加 0.647%,所以其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促使我国贸易顺差的进一步增加。 2.人民币稳步升值后我国贸易顺 差额与汇率变动的数据分析 以上单从理论上分析还不足以有说服力 ,所以收集了自汇改以来汇率随市场变动与我国贸易顺差额的半年度数据 ,以此说明我国汇率调整是否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额。 从 05 年 6 月开始到 12 月 , 贸易顺差额从 106.3 亿美元增长到 110.1 美元 ,除 9月有所降低外,每月的差额都出现增加的势头。但同一时间段 ,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从 827.65/100 美元一直下降到 807.59/100 美元 ,说明在2005 年的下半年 ,人民币保持稳
5、步升值的趋势 . 自 2006 年 1月到 11 以来贸 易顺差额从 96.1 亿美元增长到 229.2 美元 ,几乎每月的差额都出现增加的势头。但同一时间段 ,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从 826.6/100美元一直下降到 789/100美元 ,说明在 6年人民币保持稳步升值的趋势 ,到 2007 年 9月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下降到 758/100。但我国贸易顺差额仍稳步攀升 ,2006年的贸易顺差 1765亿美元 ,比上年增 73.2%.贸易顺差继续增高 ,由此 ,可得出结论 ,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顺差额并无显著影响。(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我国高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的辩证剖析 (
6、1)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 我国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方面 ,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2002 年 ,中国制造业工人周工资为 22135 元 ,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十分之一 ,美国的三十五分之一 ,总体上来说 ,我国劳动力价格廉价优势仍然可以保持 20 年 ,可见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很难抵消这种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对我国贸易顺差贡献较大 ,就 2006 年而言 ,成员国间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 ,是该年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 2)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 的 “ 迁移效应 ” 。由于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强比较优势和 巨大的国内
7、市场 ,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 .且近年加工贸易已占我国进出口的 50%左右 ,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一项因素 ,如 2006年下半年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贡献率分别是 150%和 64%。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 75%来自产生的 “ 迁移效应 ” 。 (3)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 经济学描述了储蓄与投资之差、出口与进口之差互为对偶关系(S-I=X-M),即储蓄过多会产生贸易顺差 ;反之 ,储蓄过少会产生贸易逆差 .中、美的储蓄率已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 ,中国近年的储蓄率高达 40%左右 (2006年为
8、42%),而美国的储蓄率通常在 5%以下 ,有时甚至为负储蓄率 (2005 年第三季度为 -1.6%).麦金农教授认为 ,中国的高储蓄率和欧美的低储蓄率是导致中国对欧美高顺差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要重视从储蓄率角度来观察失衡问题 .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我国的 “ 贫困化增长 ”, 即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已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海关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 ,1993 年 2003 年中国的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 12%(雷达 );陈飞翔认为 ,2004 年我国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比 1995 年下降了 17%.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升和进口价格下降 ,从而使贸易条件改善。
9、根据杨帆等的研究成果 :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条件下 ,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条件改善系数为 0.37。查贵勇通过对 1994年 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比 ,中国贸易条件将改善 0.353个百分比。关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应该是肯定的。长期以来 ,我国出口一直 走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路子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外币价上升 ,会对那些高成本、低效益的企业和产品具有挤出效应 ;同时 ,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 ,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人民币汇率调节政策几点建议 由
10、上文分析得出 ,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并不能很好的改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如果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在 “ 广场协议 ”后 ,日元持续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采取配套措施 ,避免单纯为了应付我国目前贸易收支持续 顺差状况 ,而采取不断调整汇率的做法 .为此 ,我建议如下: 1.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 ,为发挥汇率调节作用提供制度条件 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 ,稳定的汇率制度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让 “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名副其实 ,促进人民币汇率生
11、成机制的市场化、科学化 .最终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只有这样稳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才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 ,实现内部平衡目 标 ,才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汇率作用机制 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以汇改为契机,一方面,通过进、出口税率调整等措施实现出口产业层次的优化和加工贸易的深化,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借助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开放水平。同时 ,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关税、外贸权、融资及要素获得等方面的政策措
12、施,改变外资利用方式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这样既可以加强汇率机制对改善 贸易收支的作用效果 ,又可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单向预期。 3.持续扩大内需,配合汇率机制改革 目前国内储蓄率很高决定了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地位。内需的扩大 ,以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条件 .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才会改变目前国内储蓄偏高、消费偏低的现象 ,才会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问题。内需的扩大 ,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 ,来自人民群众议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议价水平 ,提高劳动力的价格 ,必须继续大力发展 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只有内需的持续扩大 ,才能增加有效供给 ,促进就业 ,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功能上作为以调节总量为主的汇率政策,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殷德生 :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 J.世界经济研究 ,2004,(11) 杨帆 :透视汇率 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71 84 雷达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 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