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 2004)的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2003 年 GDP 增长 9.1, GDP 总量达到 11.6 万多亿元,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 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 在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 “ 三农 ” 、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回顾经济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2、阶段 ,了解 “ 路径依赖 ” 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一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 (简称要素形成 )、经济资源 的优化配置 (简称要素优配 )、知识和技术创新 (简称要素创新 )三个层面
3、,大体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 20世纪 80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 20世纪末一 21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二 1952 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 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
4、备、以及能源、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 “ 贫困的恶性循环 ” 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 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在冷战的环境下,这样做在整体上有利于在稳定国内的同时强制建立和强化比较劣
5、势的部门和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阶段可能是难以回避的。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僵化,我国在实施单一公有制过程中走了弯路。在经济体制上放弃了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的探索。从“ 批反冒进 ” 、 “ 阶级斗争为纲 ” 直至 “ 文革 ” ,从经济体制到具体政策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失误 ,也导致 “ 要素的优化配置 ” 与 “ 要素形成 ” 两个本来可以同时并举的两个方面不能理想地楔合。 尽管如此,在 1953 1965年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和调整时期,我国在能源、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原子能利用等新兴产业方面填补了一系列空缺,成长起大批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为
6、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 20世纪 70年代,通过工业化的有效积累和外交领域的得力斡旋,我国的国际环境有了根本的好转,为引进先进技术和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在遭受了 “ 三年困难 ” 、 “ 文革 ” 等巨大的挫折之后,国内外的经验 教训驱使举国上下解放思想,奋发探索。为新时期的到来做了准备。 三 在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要素优化配置明确提上了议事日程。从 1978 年底开始,以思想解放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改革开放的先河。接着,我国对20 世纪 50 年代初起逐渐形成、曾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弊端的高
7、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渐进的、但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 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 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 20 年来,随着所有制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突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通过政策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和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正在逐步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大量生产要素经过市场配置,由资金、人力、物力转化为可以流动、增值的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包括外贸体制改革在内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扩
8、大,稳健开放市场、利用外资,从政策引导迈向制度保障。使我 国得以利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多方资源,加快了经济的进程。同时对外贸、外资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在世纪之交,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同时,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先进技术,流人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对的竞争 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
9、一系列突出面前,我们面临着进入 “ 黄金发展时期 ” 还是重蹈 “ 拉美现象 ” 的两种选择。可以说, 21 世纪,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进入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的新阶段。 四 在创新阶段,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 例如:面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状,如何对待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怎样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调控,努力缩小这三种差距,扫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障碍 ?面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卫生、文化、社会 事业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尤其是就业和失业问题突出等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现状,如何建立经济和社会协调机制
10、,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等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如何投入资金促进科技进步、发展教育、治理环境、改善生态 ?面对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改革等深层次攻坚性改革;特别面对是改革的社会基础发生分化,改革已不能普遍 增加各群体的利益,有些既得利益群体甚至要丧失已得到的部分利益,这些因素使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非经济的因素对改革的制约明显,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触及社会、文化、司法等非经济领域。在
11、这种状况下,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 ? 在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要素创新,首先是人的观念与制度的创新。观念与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树立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进政府管理制度,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包括科学和社会科学 )。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地方 政府还在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发展的思路还没有真正转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仍然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到这一点,理论和观念的创新仍然是前提条件。 第二是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
12、的创新。早在世纪之交, 1999 年 8 月 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 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 随着 2001 年加入WTO,创新与竞争力问题进一步凸现。 要素创新阶段所面临的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史的对象。有鉴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是昨天的。 21 世纪以来的经济已经成
13、为关注的对象。尽管这一阶段刚刚开始,但是认识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也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 从人均 GDPI;000 美元到 4000 美元,美国 花了整整 100 年,日本用了 70年,而韩国只用了 25 年。相比较而言,印尼、菲律宾比韩国起点要高,但速度却慢得多,一些拉美国家也长期徘徊在人均 GDPI;000 或 2;000 美元。 据张汉亚研究 .1958 2001 年我国投资项目失误率接近投资项目的50。 (经济报 )2004 年 7 月 27 日。 由国家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的课题成果 2003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认为:中国 2001 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约为 69。 2003 年 4 月 22 日光明日报。 所谓 “ 拉美 现象 ” ,即面对各种矛盾处理不当,就会走向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参见李光荣:中国经济如何避免重蹈 “ 拉丁化 ” 之辙,载中国经济时报 200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