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 FDI)的大量涌入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然而, FDI 并没有均衡的进入我国各地,地区间FDI 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业绩指数;潜力指数 1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 1.1 绝对差异 从表 1可以看出,河南明显落后于山东,在差距较大的年份 2003年达到了 20.1 倍;和四川相比,差距也较明显。 2004 年,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为
2、全国的 1.4%,同是中部,是江西的 42.7%,湖北的 50%,湖南的61.6%。这表明,河南利用外资的规模相比于全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需要而言还比较小,这种状况与其在中部地区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总体上来说还需要大力的吸引 外资。 1.2 增长率差异 从变动速度看(见表 2),三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从 2000年到 2005年,山东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基本上是一直增加的, 2003 年达到了最高点 72.7%,但 2004 年却跌到了最低点 -12.8%。而河南和四川的增长率都表现得不很稳定,特别是四川。总的来说,近两年河南出现引资增速较快的趋
3、势,这对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有一定推动作用。 从相对规模来看,三个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异更为明显。如表3 所示: “ 相对规模 ” 是衡量一个地区吸收 FDI 水平的重要指标,表示的是该地区 FDI 与当年 GDP 的比值。 2000 年, FDI/GDP 的全国平均水平为 2.41%,三个省份中只有山东超过了平均水平,河南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更大。此外,在全国来看, “ 相对规模 ” 最低的省市, FDI/GDP比例均低于 1%,河南就在其中,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表现出更大的差距,明显的表现为引资不足。 1.3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潜力差异 FDI 的业绩指数,
4、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个统计年度), 该地区FDI 流入量占全国 FDI 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 GDP 占全国 GDP 总量的比例。根据这种方法,选取 2000、 2005 年作为分析的样本,计算得出这两年河南省利用 FDI 的业绩指数分别为 0.245 和 0.166。由于样本年的业绩指数值都小于 1,可见河南省吸收的 FDI与其 GDP规模不相称,或者说,相对于其 GDP规模而言,河南省吸引了较少的 FDI。 FDI 的潜力指数,是指该地区未来吸引 FDI 的国际竞争力和潜力。依据UNCTAD所采用的方法,选择 7个主要变量,作为评价各省市吸引 FDI的潜力指标。 7 个变量分别 是
5、:( 1)人均 GDP。( 2)过去 10 年实际 GDP 的增长( 3)出口占 GDP 的比例。( 4)人均基础设施投入。( 5)人均商业能源消耗。( 6)RD 支出占 GDP 的比例。( 7)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通过计算得出,在 2000年和 2005年,河南省都属于落后省份,这表明在这期间,河南省在利用 FDI方面业绩变化不大,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河南省利用 FDI 的潜力逐渐增强,而业绩却是趋于下降的。 以上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在三个省份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反映在外资规模的绝对差距上 ,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增长速度,相对规模等方面。外商直接投资
6、在我国地域分布上的巨大差异,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轨迹。这种差异的形成有它的客观原因,是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政策性因素的差异 从全国各个区域来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简单地说,中央政府的渐进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分布的格局。最早得到这种政策的地区一旦获 得政策上的优势,对其发挥潜在的区位优势将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并且还会形成一种非均衡发展模式下的自我强化力量,这些都使外资倾斜政策的影响更加重要而且持久。 在此方面,东部的山东率先
7、享受到了国家优先开放沿海城市的优惠政策,对其大量的引进外资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这也是拉大和河南等内陆省份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处于西部的四川也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后,享受到了一些优惠政策,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对中部地区发展经济来说有一些政策方面的 优惠,具体对于河南省来说,可以利用这一政策上的有利因素,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大、更高质量的吸引外资,以弥补吸引外资方面的不足。 2.2 区位因素的差异 宏观意义上的区位因素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一般意义来说,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
8、地区分布的原因,差不多可以完全归结为区位差异这一因素。就是单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区位因素 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差异问题也和区位因素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比如:东南沿海的山东,区位优势可以被具体化为接近港口和对外联系的便捷运输条件。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集中,显然和该地区毗邻港、澳、台有利的地理位置有关。由于我国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的直接投资,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是在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的地区进行投资。而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在这个方面却不具有任何的优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是 “ 两头在外 ” 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正是这种区位因素的作用,
9、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注重一般性规律的前提下,表现出自身集聚与扩散的规律,并因此也导致了我国在地区分布上吸引外资的差异状况。 2.3 要素禀赋的差异 地区要素禀赋主要包含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呈现由东至西优势度递增的特点。如果对能源、矿产资源、耕地和气候资源进行综合的比较和测算,三个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排序应该是四川居于前列,其次是河南和山东。但是,从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状况来看,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 要素禀赋的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力资源。从效率工资的角度来看,全国最低的省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若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来考察,基本来说
10、东部地 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 2006 年数据,目前高于 5000 万人口以上的省区中河南位于第一位,其次是山东,四川居后;若从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而论,则山东居于全国的前列,河南和四川都较为落后。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是山东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反映技术资源优势度的各地区综合科技水平居于前列的地区有四川、山东,河南较为落后,可见从这方面来说居于东部地区的山东仍然是占据优势。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和我国外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4 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 要素禀赋反映了各地区 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的差别,是反映各地区静态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从动态的经济运行效率角度来看,不同地区
11、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必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与外商直接投资也有着相关性。因为,从任何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总是希望投资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区。具体就资金这一资源来说,东部地区的山东由于其在吸引投资过程中特别注重引进产业链条长的资金,其吸引的投资企业基本包含有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因此其投资效率相对较高;而河南省在这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据了解 ,其产业园区内吸引的投资企业关联性很小,产业链很短,在吸引投资之初,往往只考虑能吸引到资金而没有考虑投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投资企业之间不是同类产业,当然其中也很少考虑重复引资问题。这也
12、是造成地区之间引资差异的一个明显因素。 3 结论 通过分析三省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我们发现,不管是从绝对量、相对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业绩与潜力上来说,河南都落后于山东和四川。导致外资在三个省份区域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有政策方面的差异、区位差异、要素禀赋差异、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等等。 利用外资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为 FDI 不仅仅表现为资本变量,它更多的体现为知识、技术以及经验的载体。因此, FDI 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不是单纯的某个方面,它可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其中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 当前,正值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际,中部地区各省市
13、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在中部六省市中,河南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基础条件方面较好,但是,河南还有人均占有量少,改革滞后,经济开放度低,高层次人才缺乏 ,就业压力大等许多薄弱环节,因此,积极有效的引进 FDI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建议河南在今后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自身优势出发并为吸引外资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素萍 . 河南省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J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10): 43-45. 2 曾一军 .河南省利用外资:整体评估与比较分析 J .经济经纬,2004,( 2):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