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治理的声誉机制在我国资本市场失效的原因分析 摘要: 本文将声誉机制分为经理人声誉、独立董事声誉、控股股东声誉,分析了声誉机制在我国资本市场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声誉机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主要是指声誉机制可以促使注重声誉的经理人、独立董事、控股股东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尽量尽职尽责,还可能会促使他们改正不合理或者违规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Fama(1980)以及 Fama and Jensen(1983)的研究都表明,出于对未来就业机会和薪酬的考虑,经理人一般比较重视自身的声誉。然而由于各国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等不同,声誉机制在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
2、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西方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手 段。 Dyck et al.(2008)认为媒体通过影响经理人的声誉实现了公司的治理作用。李培功、沈艺峰( 2010)的研究却表明,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媒体监督并不是通过声誉机制在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引起行政机构的介入发挥了治理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的经济国家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声誉机制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思想汇报 关键词: 声誉机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主要是指声誉机制可以促使注重声誉的经理人、独立董事、控股股东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尽量尽职尽责 ,还可能会促使他们改正不
3、合理或者违规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Fama(1980)以及 Fama and Jensen(1983)的研究都表明,出于对未来就业机会和薪酬的考虑,经理人一般比较重视自身的声誉。然而由于各国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等不同,声誉机制在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西方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手段。 Dyck et al.(2008)认为媒体通过影响经理人的声誉实现了公司的治理作用。李培功、沈艺峰( 2010)的研究却表明,在 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媒体监督并不是通过声誉机制在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引起行政机构的介入发挥了治理作用。在我
4、国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的经济国家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声誉机制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 1.经理人声誉失效的原因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只有 17.63%公司的经理人是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的(沈艺峰等, 2009)。因此,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理人都是任命产生的,这会促使这些经理人危机感较低,当他们的声誉受到威胁时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比较小。特别是 在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中,经理人不但拥有相当的特权,而且不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受到行政处分的,即使出现了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调到其他的国有企业而保留行政级别(王珺, 2001)。并且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
5、的经理人很少会受到失业的威胁,很多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可以一直做到退休。缺乏失业的压力,声誉机制很难对国有企业的高管实施有效的威胁(李培功、沈艺峰, 2010)。因此,声誉机制很难约束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行为。另外在我国的 开题报告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 “ 企业管理 ” 建设项目( SZD0801-09-1) 民营企业里,相当一部经理人和控股股东有着亲缘关系,他们不会担心声誉受损影响他们在公司的职位和薪酬以及会使他们受到严重的处罚。由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特殊的经理人市场环境以及经理人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导致了经理人声誉机制失效。 2.独立董事声誉失效的原因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有
6、了 11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独董制度并没有起到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积极作用,也没有促进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独董的推荐 由大股东提名,薪酬由公司发放。因此,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往往会考虑公司的意见,而不会为了自己的声誉去监督大股东行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当他们的声誉受损时,他们最多会选择辞职,但这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到其他的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因此,声誉机制很难约束他们的行为。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使很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成了花瓶,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失去
7、了作用。 3.控股股东声誉失效的原因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 一股独大 ” 是普遍现 象,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权力控制上市公司,并且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来为其谋取私利,从而导致了控股股东具有以小股东为代价来掠夺公司强烈动机和能力,并且大部分控股股东是通过金字塔持股或者交叉持股来控制公司的,这样就更容易发生掠夺行为。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主要分为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两种,其中国有上市公司占大多数,国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主要为国资委,代表全民的利益,民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主要为自然人。人们对国资委政绩(税收、就业等)的重视超过了对其声誉的重视,当国资委的声誉受损时,并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Dia
8、mond ( 1989)和( Francis,2008)认为如果是民营企业的控股股东,则公司的经营时间越长,公司会越发的在乎声誉。但是在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公司的经营时间普遍比较短。因此,对于控股股东来说,相对于声誉,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当他们的声誉受到威胁时,并不能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影响,并且由于他们的控制权较高,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较弱,因此声誉机制也不能够影响他们对中小股东的掠夺。声誉机制此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结论及建议 由于我国新兴与转轨经济的特征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在我 国资本市场上声誉机制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经理人声誉机制、独立董事声
9、誉机制、控股股东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下面将提出一些促进声誉机制在我国发挥作用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减少任命形式产生的经理人,增加创业和职业经理人二者之间的转换成本,提高经理人的职业素质,完善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考核和监督,加大对国有企业声誉受损经理人的惩罚力度。 2.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制度为独立董事 “ 撑腰 ” ,另外加强对独立董事发挥监督作用的监管,使独立董事尽量减少同时 担任几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以便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专业技能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支持。同时要建立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 3.改变我国不合理的股权设置,适当减少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中小股东的持股比例,形成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 参考文献 Dyck, A., Volchkova, N. and Zingales, L., 2008,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 Evidence from Russia”, Journal of Finance, 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 2010 年第 4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