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2313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初探 摘 要:古籍记载中,有关传统鱼类生态知识的史料丰富而翔实。文章梳理和分析了我国传统鱼类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对鱼类的生殖发育和生活习性有了准确细致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生长发育、生殖索饵洄游以及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鱼类知识的积累反映了渔民对鱼类生活习性的认识,也促进了渔业的发展。 关键词:鱼类生态学;发育;洄游;生活习性 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和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而且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等相互作用。本文所论及的

2、鱼类生态学,相对于现代鱼类生态学而言,是处于萌芽阶段的传统鱼类生态学。我国渔业历史悠久,有关鱼类学知识的积累也比较深厚,明清时期已逐步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鱼类生态知识体系。 1 文献所载传统鱼类生态学知识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对鱼类的生殖发育和生活习性有了准确细致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生长发育、生殖索饵洄游以及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 1.1 生殖发育 关于鱼类生殖发育方式,古籍之中有较多记载。海生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也受到了古代学者的重视。早在西晋就有了记载:鲸 “ 一生万子,常以五六月就岸边生子,至七八月导从其子还大海中 ” 。估计这时可能已认识到鲸系胎生。时至明朝,不仅对鲸的胎生有了更明确记

3、载,而且还记载了产仔时的相关现象和条件。明嘉靖间( 1522-1566 年),在海南岛当官的顾 ?d 为使人 们风土物产有更多了解,曾据自己耳目所及写成海槎馀录。其中记载了鲸的产育及相关海洋环境: “ 梧川山界有海湾,上下五百里,横截海面,且极其深。当二月之交,海鳅来此生育,隐隐青云覆其上,人咸知其有在也。风日晴暖,则有小海鳅浮水面,眼未启,身赤色,随波荡漾而来 亦大哉。 ” 顾 ?d 的记载,表明了鲸产仔的地理条件,且更明确说明鲸是胎生动物。 明海槎馀录有翻车鱼雄雌 “ 交感生育 ” 的记载,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又有 鱼(海鲶)奇特产育的记述: “ 鱼放卵,雄者为雌者含卵口中,卵不分散,故类繁。

4、 ” 重修福建通志: “ 海鳙(作者按,即是海鲶),俗呼松鱼 闽书雌生卵,雄吞之成鱼而吐出。 ” 雌鱼所产的卵是由雄鱼吞入口中,在口腔内孵化。这里已精辟地指出了 这种产育方式在使它 “ 类繁 ”上的特殊意义,海洋鱼类产卵不易观察,以上对海鲶科生殖发育的科学阐述实属难得。 至于一般鱼类卵生方式,古代早有记载。尔雅: “ 鲲,鱼子也。 ”“?j ,小鱼也。 ” 段玉裁注 “ 鱼子未生者曰鲲。 ” 郭璞注:今江东呼鱼子未成者为 ?j。 ” 家语: “ 鱼之大者曰 ,吾大夫爱之,其小若曰 ?j,吾大夫欲长之。 ” 说文解字: “? ,鱼子已生者也。 ” 段注: “ 谓鱼卵生于草 间,初孵有鱼形者。 “

5、?b ,鱼子也,一曰鱼之美者,东海之 ?b。 ”段注: “ 鱼子谓成细鱼者。 ” 早在两千年前左右,就记载了鱼类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命名:鲲指卵子,鱼子,出生者; ?指仔鱼,初孵有鱼形者。 ?b指稚鱼,鳍褶已分化为细鱼者。 ?j 指幼鱼,已具有种的形态特征。明清时期也继续有所论述,指出雄鱼 “ 尿白以盖其子 ” 习性。此中白指精液,子指卵子。 1.2 鱼类洄游 古代对于鱼类回游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鱼类通过洄游变换栖息场所,扩大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种群存活、摄食和避开不良环境条件 的能力。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所呈现的洄游原因,主要是鱼类寻求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诸如适宜的繁殖、索饵和

6、温度等条件。 以石首鱼为例,三国时所记 “ 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 ” ,显然是知道此鱼至秋在近浅海稀少,亦即渔汛已过。至南宋,大概对它回游规律有所认识,但记载尚未明确化。至明清,对其洄游规律才有了较为科学的把握。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李时珍本草纲目、屠本 ?闽中海错疏及王士性广志绎等,关于石首鱼的洄游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西湖游览志载:石首鱼,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 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泼以谈水,皆国刚无力。初水来者甚佳,二水、三水来者,鱼渐小。 ”“ 初水 ” 、 “ 一二水 ” 、 “ 三水 ” ,是年内渔汛的内部分期,也是洄游规律的体现。对此,闽中海错

7、疏有具体时间的记载: “ 按黄鱼 四明海上以四月小满为头水,五月端午为二水,六月初为三水。 ” 广志绎又记载了每水的延续天数,且记载浙江台、宁、温州人所捕大黄鱼, “ 其鱼发于苏州之洋山 ” ,鱼 “ 以下子故浮水面 ” 。 诸如带鱼、墨鱼、青鱼(黄海鲱)、蓝点马鲛、鲐鱼等其它鱼类的洄游,明清文献记载也颇为丰富。 “ 鲳鱼,闽、浙、广南海中 ,四五月出之 ” ;“ 带鱼冬月最盛 ” ;或说 “ 北风严寒,其来尤盛 ” ; “ 鳘,出海颇多,小者重三四斤,四五月多 ” 等等。它们或为生殖洄游,或为索饵洄游。 1.3 生活习性 对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认识,需要掌握相关的鱼类学知识,更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

8、。从秦汉至明清,文献古籍记载了大量有关鱼类生活习性的方面的知识。下面选取鲎、真鲷、弹涂鱼、鲻鱼与河 ?等,从形状、行为、食性以及毒性等方面来分析古人对鱼类生活习性的认识。 1.3.1 鲎 唐刘恂岭表录异: “ 鲎鱼,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傲背, 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青黑色,腹两傍为六脚,有尾,长尺余,三棱如茎,雌常负雄而行,捕者必双得之,若摘去雄者,雌者即自止,背负之方行。 ” 明冯时可雨航杂录: “ 是物在海中群行,辄相积于背,高尺余,如帆乘风游,人呼为鲎帆,其众如 ?筏,名鲎 ?。 ” 由这几段记载可知,鲎在生殖季节,雌的常背负雄的一起行动;成大群运动时,尾部竖起如帆,好像大批的帆船顺风而

9、行。 1.3.2 嘉 ?(真鲷) 明屠本 ?闽中海错疏一书记载福建的许多海产,其中有记载真鲷(过猎鱼)的一段: “ 过腊头类鲫, 身类鳜,又类鲢鱼,肉微红,味美,尾端有肉,口中有牙如银,好食蚶蚌。以腊来春,故名过腊。 ” 1.3.3 弹涂鱼 陈衍重修福建通志: “ 弹涂鱼,生海岛泥涂中,大如指,善眺,故名,俗又名花 ?e 鱼 ” 。 道光胶州志: “ 长寸余,状如海狗,常乱跳 ” 。 这两段记载虽很简略,但将弹涂鱼的主要生活习性都刻划出来,第一、它生活在海滩泥洞里面,第二、它善于眺跃,能够迅速地跳上其他物体上面。 1.3.4 鲻鱼 陈衍重纂福建通志叙及 ?鱼时说: “ 莆阳迎仙镇有通应侯庙,前

10、水 曰通应澳,潮汐上下,咸淡水不相入。 ” 可知 ?鱼又能生活在半咸水中。 屠本 ?闽中海错硫: “? 鱼以至子月肥极,故云:其子尤佳。 ” 屠本 ?认识到了 ?鱼的生殖时期,目前福建莆田的 ?鱼在农历 1月左右产卵,有关鲻鱼生殖季节记载是令人信服的。 1.3.5 河 ? 民国二十四年沾化县志: “ 河豚,即 ?鲅鱼。其卵巢及肝脏含毒质,误食则死,食者宜注意 ” 。 河豚,即河 ?,并非指今天的河豚。古人已经认识到河 ?脏器和血液藏有剧毒,清代名医王士雄称: “ 其肝、子与血尤毒。或云去此三物,洗之极净 ,食之无害。 ” 说明古人对河 ?的毒性以及解毒之法,都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2 传统鱼类

11、生态学知识的利用 20 世纪初,我国鱼类生态学开启了向现代转变之路,传统鱼类学也逐渐让位,萌芽状态也告一段落。但是,终民国时期普通群众的认识水平基本停留在传统阶段,沿袭了古人对鱼类生殖发育、种群洄游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认识。 渔业的丰歉关乎着国计民生,古人已经懂得利用鱼类生态学知识进行捕捞和养殖,。 2.1 用光诱捕 明代郎瑛在其七修类稿 ?事物类中记载: “ 每见渔人贮藏渔火于 猪胞缚其 ?而置之网间,或以小灯笼置于网上,夜以取鱼,必多得矣,以鱼向明而来之故。 ” 2.2 利用渔汛捕鱼 万历七年即墨县志载孟家湾、董家湾 “ 俱在山南九十里。三月后,士人在此行船筏捕鱼,海岸葺庐舍,市鱼者车相辐

12、辏至五月终止 ” 道光二十年滦县志: “ 雨水捕面条鱼,惟柳尖铺为多。春分捕杂鱼。谷雨捕螃蟹及对虾。小暑至立冬,捕海 ?W,秋分后尤多。 ” 秋分所捕海 ?W为海蜇。 2.3 以异性诱捕 南宋罗愿尔雅翼: “ 渔人以所贯一雄置之溪畔,群雌来,齿曳之不舍,制而 取之,常得十数尾 ” 2.4 利用习性:捕蟹、捕河豚 宋 ?高似孙蟹略: “ 吴人夜执火于水滨,纷然而集,谓之蟹浪。 ” 沈括梦溪笔谈: “ 南人捕河豚,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力拔去栅,使顺流而下,日暮猥至,自相排蹙,或触栅,或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之 ” 2.5 促进水产养殖 随着对鱼类生殖发育、生活习性的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

13、水产养殖业发展显著,珠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最等蚕桑发达地区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人工生态农业 桑基鱼塘。食物链组成是鱼粪肥桑 桑叶饲蚕 蚕粪喂鱼。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鱼花载: “ 九江之地如棋抨,周围三十余里,其黑 ?者堤也,方 ?L 者池塘也。池塘之水,养鱼花者十之七,养大鱼者十之三。 地狭小而点占其半。池塘以养鱼,堤以树桑。 ” 3 结语 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典籍中,记载了大量有关鱼类生态学的知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尽管有类似 “ 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 ” ,鸟与海鱼相互转化等错误的观念。但总体上说,传统鱼类生态学是科学的,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鱼类繁育生殖、洄游规律、种群以及

14、生活习性的认识,我国古代渔 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成为了第一个淡水养殖的国家,实属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阮元撰广东通志卷 98物产 明顾 ?d海槎馀录 1 卷,国朝典故本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 22鳞语、鱼花 同治六年重修福建通志 .民国十年刊本 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A.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 4南山胜迹 明屠本 ?闽中海错疏卷上鳞部上 宋正海、郭永芳:中国古代海洋学史 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9年 唐刘恂岭表录异,引自太平御览卷 943鳞介 15 明冯时可撰雨航杂录卷下 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 14物产 民国二十四年沾化县志卷 1疆域志 ?物产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 42事物类: 明万历七年即墨县志卷 1物产 民国二十六年滦县志卷 15物产 南宋罗愿尔雅翼,引自文渊阁版四库全书经部十 宋 ?高似孙蟹略辑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沈括 .梦溪笔谈 .见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正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杨 ?玻 ?1990 )男,河南洛阳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