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的经验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直接来源于竞争力。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可用该地区输出产品占全国或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在产品市场上),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在要素市场上)来表示。 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特别是 “ 冷战 ” 结束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或保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 许多机构、学者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
2、开展了对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便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有关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 )有关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上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学者克莱恩提出了如下的 “ 国力方程 ” :P=(C+E+M)(S+W) 式中: P为综合国力; C 为基本实体(由人口与领土构成); E 为经济能力(由 GDP 和能源、矿产、农业、外贸等构成); M 为军事能力(由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军事力量构成); S和 W分别为战略意 图和国家意志。这个评价方案虽然是针对综合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了一国的经济能力),但其评价与思路给以后的国家竞争力
3、评价提供了启发。 60 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法莫和李曼提出了最早的一个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认为,国家竞争力由与企业活动有关、文化以及经济本身等四个要素所决定。方案在这些要素中选择了若干指标,构成了一个矩阵模型,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大小。这个方案包括的过于宽泛,许多指标与竞争力关系不大,性不高。 1980 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实用性和代 表性。 2002 年该方案由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大要素(此前为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体系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等八大要素)组
4、成,各要素又包含许多评价指标,共计 314 项。需要说明的是,评价的几大要素之说,主要是综合角度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历年根据具体的情况也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讲对评价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1995 年正式参与该评价体系,历年的排名是: 1994 年第 34 名、 1995 年第 31名、 1996年第 26名、 1997年第 27名、 1998年第 21名、 1999年第 29名、 2000 年第 30 名、 2001 年第 33 名。 2002 年按新的评价方法排名为第 31名。 (二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哈佛大学 Porter教授从微观企业
5、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包括企业经营与战略、微观经济环境等两大类,共 46项指标,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和专家问卷。该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微观竞争力评价。 (三 )有关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Porter 教授在创新产业群初步研究 San Diego中,根据其城市竞争力,又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方案。 Porter 认为,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高新产业区的繁荣,靠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又靠的是生产率,即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并非主要是数量)。保持一个地区或高新产业区长期持久的繁荣,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生产率,而且还要求生产率能得到不
6、断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率,关键在于培养地区持续的创新能力。其中,政府的作用不在于选择那些本地没有发展条件的所谓 “ 成功 ” 的产业,而在于为所有的行 业和企业创造公平一致的上佳的经营环境,谁能成功,则由市场的法则去决定。也就是说,政府应当鼓励所有的产业或产业群发展,而不是在其中进行某种选择,因为,地区或高新产业区的繁荣有赖于该地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根据以上, Porter 将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有关支持产业等四大方面,共 100多项指标,依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要素条件包括,高质量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条件、良好
7、的基础设施以及为特定产业服务的专门基金等。需求条件包括家庭、社 会以及政府需求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的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包括,法规体系、激励机制(如鼓励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等)、市场竞争压力等。有关支持产业主要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一系列配套产业,如良好的通信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灵活的销售体系以及便利的融资条件等等。 二、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国外竞争力评价方案都可以应用到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中来。因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城市和区域在竞争力评价上并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只有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处
8、理的不同。 (一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区域竞争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初始竞争力( P),指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二是潜在竞争力( Q),指由基础设施、法规体系、政府干预或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内外开放程度(外向度或外向依存度)、社会条件(如由水平、卫生保健等所决定的人力资本条件、科技水平)、保障体系、企业家精神等等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动态区域发展优势 。 三是现实的竞争力( N),指经济实际运行效果或效率:如 GDP、人均 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群、城镇化水平及体系、
9、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 RC),由以上三项分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后相加而得,即: RC=w1P+w2Q+w3N 式中: w1、 w2、 w3 为权重系数,三者之和为 1。 关于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考虑到这是一次关于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初步尝试,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为简便起见,本文拟以 2001 年中国统计中,可以得到的有关区域统计数据为主,适当补充一些手头可以获得的其它数据,来确定以上指标。依据本办法共选择了 100多项评价指标(见附表 1)。 (二 )典型区域的选择 拟选择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10、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核心区,作为评价对象。考虑到数据整理的方便,三大核心区的范围做以下选定: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广东全省;环渤海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 (三 )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从技术 上讲,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指标的量化。主要是针对非数量指标而言,数量指标不需此步骤。量化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模型计算和人为赋值等。 二是单项指标的评分。如百分制、五分制、十分制以及排序等。 三是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包括评分体系的选择、各级权重的确定(包括各指标及分指标的权重)、评价分级及描述或排序。 本文非数量指标的量化,将视具体情况而定;指标的评分均采用百分
11、制;各指标的权重在分指标内确定,并均赋予等值的权重;分指标的权重,按重现实和潜在因素为原则确定,初始竞争力( P)的权重为 0.2,潜在竞争力( Q)的权重为 0.3,现实的竞争力( N)的权重为 0.5。评价结果将见附表 2。 由附表 2 的评价结果可知:( 1)综合竞争力指数显示,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最后是环渤海地区,三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为 73.36、 72.76 和 69.42。这与现有的一些类似的有关评价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本评价方案所选择的区域较大一些,这样更能公平、客观地反映地区竞争力状态。( 2)从初始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三大核心区十分相近
12、,珠江三角洲稍高一些,其他依次是环渤 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初始竞争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缺乏,如人均金属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能源等等,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从潜在的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 4)从现实的竞争力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最大,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没有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包括在内。这两个地区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 2000 年,香港 GDP总量达 12667亿港元,超过了居全国内陆各省区第一位的广东的水平 ,人均 GDP 达 19.0 万港元,也远远
13、超过广东的水平;澳门 GDP 总量达497.4亿澳元,人均 GDP达 11.6万澳元。如果将香港和澳门也纳入评价的范围,那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地位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目前,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三、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途径 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决定于区域在全国的分工地位、优势产业群的建立、优势企业的规模以及技术创新等。培养区域竞争力,也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 )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经 济一体化,努力提高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 区域始于区域分工与交换,如果各地经济都一样或没有交换的联系(如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时期),那就无所谓区域经济
14、。区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区域分工与交换联系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越高,其区域竞争力就越强。区域分工的地位,不仅决定于产业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于产业加工的深度。从产业的起点来看,研发中心高于制造业中心,而制造业中心又高于原材料基地;从加工的深度,则可以说 “ 没有落 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 ” ,原材料基地仍然可以搞出高含量的 “ 纳米 ” 等新材料,一个没有特色的研发中心,有可能远远比不上一个前途光明的制造业中心。因此,培养区域竞争力不仅要在产业的起点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提高产业的加工
15、深度上下功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全国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较高的缘故。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不仅具有较高的重加工水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轻工业加工水平,这是以重工业加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和以轻工业加工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无法相比的。 此外,从总体上讲,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赖于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则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二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及产业
16、群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离不开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共同努力,但主要还是依赖于那些由区域先天和后天禀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面向区外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所谓优势产 业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化领域所建立的一系列和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由共性和互补关系连结在一起,可以共享共同基础设施带来的方便。拥有若干专业化优势产业群,是一个地区经济走向成熟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优势产业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终端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专为优势产业群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下游产业;相关配件生产厂商;特殊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政府及民间机构的专业
17、、培训机构、研发、信息咨询;等等。优势产业群对区域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方面:一 是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专业化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三是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创办和吸引其它地区大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因为产业群创造了合适的专业化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环境,便于新企业的开办或分支机构的设立。 从形式上看,所谓产业群,实质上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与为这些优势企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组织。一个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经济都有这样一个由大、中、小型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个主要产业群的大型龙头 企业的总
18、部,而与上海相邻的江浙一带,则分布着与上海龙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批充满无限活力的中小企业,构成了该地区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的区域经济格局。 (三 )扶持优势企业,加速优势企业的规模化,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 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经济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 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群中的优势企业中去,不仅能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
19、来的效率。 一个地区最终的优势将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地区竞争力,还要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开发。优势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 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企业和技术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该地区区域竞争力名列全国各地区之首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政策措施 (一 )加速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国际接
20、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 在加入 WTO 的背景下,加速市场化改革,关键在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合理分工关系。其次,要用符合市场经济的市场法规体系,来确保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清理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 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责:一是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完善的内外公平的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搞好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的能力。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要建立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诚实守信意识和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各经济主体建立和培养出良好的诚实守信的习惯。只有在一个规范的、法治的、透明的市场交易体系中
21、,整个社会才能真正获得交易带来的好处,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部资源的吸引能力。四是鼓励创业,建立合乎市场规律的企业优胜劣汰的 “ 新陈代谢 ” 机制。三是加强软硬环境 建设。等等。 (二 )确立合乎区情的区域产业群发展引导方向 传统的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是,根据地方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或支柱产业,并给予一些倾斜性的扶持政策。实践证明,这类产业发展规划是不太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孤立地选择一个产业,或一组产业(有时也叫产业群,但这个产业群只是一组没有相互关系的、并列的重点产业的名单,与本文前面所说的产业群显然
22、不是一个概念),作为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没有考虑与这些产业有关的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和 条件的共同发展和建设。也就是说,没有从资源开发、加工到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从相关要素和产业全面配套的角度,从研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规划一个产业体系或产业群。二是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非经过市场竞争洗礼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是不会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功能性的产业政策代替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为所有产业和企业提供公平一致的、硬软环境良好的竞争平台,让市场机制去决定重点产业或产业群。 为改变传统做法,就必须放弃制定区域产业规划,代之 以明确地方产业
23、群的发展方向,以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为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三 )建立和完善有关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鼓励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鼓励政策主要有: (1)改进企业发展必须的基本输入要素,如人力资本、有形的和无形的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融资环境等的质量。 (2)建立鼓励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有关法规。通过法规、税收政策、反垄断法以及政府政策调控企业的竞争环境。 (3)鼓励企业间、企业与社会其他机构间的有效合作,为产业群的建设创 造良好的氛围。 (4)开拓地方企业和市民的眼界,比如,帮助他们了解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则,展示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