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435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不确定性“观望与政策干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不确定性 “ 观望与政策干预 内容提要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经济现象的普遍特征,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变数都属于这种现象。不确定性会引发经济生活中的观望,当观望持续较长时间时,消费者的效用和厂商的利润进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此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干预的时机和方式也很重要。 关键词不确定性观望政策干预 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风险 (包括宏观、行业和企业风险 )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并不是很大。然而,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管理却是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管理越到位,发展前景就越好。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中,有两个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是

2、输入性风险,即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二是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这个命题的提出,不仅是依据当前楼市所处的困境,而且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本文并不分析金融危机和房地产,而是从此现象 H发,结合当前楼市中 的观望现象,对行业 (以房地产为例 )经济风险从纯理论上予以简明阐述。 一、不确定性与风险 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经济现象的重要特征,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对于 2007 年以来的人们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演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的楼市和股市下滑以及奶制品市场的变数,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研究引入不确定性,是对于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

3、理论的问世,不确定性自然观开始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呼应和借鉴。在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 1921 年出版的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是一 个重要标志。奈特区分了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能用随机变数的方差来表达;另一种则不然,它没有稳定概率,这意味着人们对一组可能的状态的收入分布是无知的。他把前者称为风险,把后者叫做真正的不确定性,并认为风险不可能产生利润,利润的真正来源在于不确定性,是对预期条件的偏离。凯恩斯接受了奈特的不确定性观点,尽管没有专门的关于不确定性的论着,但事实上正是他第一次确立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凯恩斯反对频率概率的观点,发展了逻辑概率的理论,主张概率

4、应体现不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逻辑关系。他把不确定性、预期 及不完全信息引入经济分析,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决策环境,使经济学更加贴近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有重要影响的凯恩斯革命。 目前,不确定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的定义,这不仅由于不确定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课题,每个学科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和诠释自然不同,而且仅从词义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给不确定性下一个 “ 不确定 ” 的即一般的定义,即人们对事件的状态及其后果是无知或半无知的,显然,这是从哲学上的本体 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意义上给出的不确

5、定性。如果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可视为随机事件的特征,而随机变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有界的 (离散的随机变数 ),也可以是无穷多的 (连续的随机变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与离散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可以度量,而与连续随机变数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一般不可以度量。 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不能确切知道当前事态的未来发展的变量及状态。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科学技术来降低,人工系统的不确定性可通过社会控制来降低。 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不确定性更为突出。 早期的经济学家们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但他们对此进行了 “ 确定性 ” 的处理,即理性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数学描述,这种处理在逻辑上是成

6、立的,但却牺牲了理论的现实性。 “ 市场失灵 ” 被揭示后,不仅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暴露出来,而且相应地,不确定性问题也逐渐凸显,因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能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戳穿了私人企业和市场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神话,主张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当政府也失灵了以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们又借助信息成本、契约等概念,寻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和最优化。看来, 迄今为止经济学仍然在追求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理性力量之间的某种 “ 满意均衡 ” 。 经济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由于人的理性不足和预期不准确产生的不确定性,后者则是事

7、物的客观特征,不确定性是客观对主观的关系。经济的不确定性还可划分为横向 (空间 )不确定性和纵向 (时间 )不确定性。所谓横向不确定性,是指经济当事人 (厂商、居民户甚至政府 )对当前的竞争对手、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近期效果等只具有有限的信息,从而不能确信自己的决策的后果如何。所谓纵向不确定性,是指他们无法肯 定这些变数在未来的状态,理论上说,也就是引入了时间因素的横向不确定性。事实上,一般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主要指纵向的不确定性。 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经济过程的时间展开的神秘性,不如说是由人的理性不足或 “ 无知 ” ,特别是人搜寻、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限造

8、成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足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不完全的产物。从厂商和居民户的角度说,无论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经济事态,本身是一个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复杂系统,且不说系统的信息本来就有别于系统自身,即便信息基本保真,也被众 多厂商和居民分别瓜分得 “ 不成系统 ” ,信息的联系性被人为割断,从而每个厂商和居民户获得的都只能是 “ 残缺 ”的信息。从政府的角度看,由于它掌握和处理的信息比较全面 (也即宏观方面 ),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 “ 碎片 ” 拼起来,部分复原信息。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使得它也只能搜寻到有限信息: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的局外人,高高在上来雾里看花,获得的是 “ 现

9、在 ” 经济信息的一般状态,在此状态下,抽象多于具体,信息本真被过滤掉不少。第二,至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测,由于变数的偶然性以及取值的不确定性,也只能限于大数描述。 二、观望的经济学分析:以 2008 年前后楼市为例 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旦显现化,成为经济当事人行为的确定信号,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观望。 2008 年年初,随着万科楼价下调,一直飙升的中国楼市开始动荡,于是一场心理战就在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展开,致使楼市暗潮涌动,风云变幻。据央行2008 年 8 月中下旬在全国 50 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

10、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未来 3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 13.3, 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降 1.8和 2.8,创 1999 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年初以来,各地商品房销售面积急剧下降, 2008年 1-2月,同比下降 4.2, 1-7月,同比下降已经达到 10.8,与 2007 年同期上涨 200-30的水平形成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供给方资金链紧张,新开工、施工面积增幅回落,需求方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国房价上涨幅度逐步放缓,由 2008 年 1月份同比上涨 11.3,到 8 月份同比上涨 5.3,涨幅下降了 6个百分点,同时, 2008年 8月

11、份,环比首次出现下降,下降 0.1。 以下就是结合上述现象对楼市进行的一个简单的观望经济学分析。 经济生活中,当某一时期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或虽然变化趋势能够预期但发展缓慢时,当事人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宁愿等待一段时间再下决策,这种现象就叫做观望。 观望不是纯粹的等待,而是包含着预期里面。预期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是感知和评判的心理活动,而更像是一种思维。其次,预期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向未来的。最后,预期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东西是不用预期的,它是人们 “ 知道 ” 的。 简言之,预期就是时间 +不确定性。 在复杂的经济现象的波面下。潜藏着人的复杂的心理之流。厂商和居民户基于预

12、期的微观决策,直接影响着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当众多的市场主体在某一经济事项 (诸如消费、储蓄、投资等 )上具有一致的预测时,此时的一致决策所形成的合力几如洪水出闸。然而,并非所有的一致预测和决策都是理性的,像抢购商品、挤兑现金、投资热等,一般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而如何判定某项 “ 大数 ” 决策是不是理性的,以及如何化解非理性的预测并引导其走向理性化,正是政府的任务。 观望分 为需求者观望和供给者观望。需求者 (居民户或消费者 )观望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价格平稳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比较平稳,既不会有意推迟购买,也不会去囤积,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观望,而是要及时满足消费

13、欲望而不是积累欲望,他们本能地懂得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当价格上涨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减少消费以尽量保持货币的边际效用,但当他们预期价格会继续上涨时,就将增加购买甚至囤积。而当价格下降时,他们一般倾向于增加消费,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期望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这时候,观望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供给者 (厂商 )观望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供给者的行为遵循供求规律,价格高供给多,价格低供给少,那么,何来供给者观望呢 ?供给者的观望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即他预期价格过一段时间会上涨,或在降价预期中期望不会降价。在前者,他是惜售心理,待价而沽;在后者,则是与需求者的博弈,看谁能抗过谁 (“ 死抗 ”)

14、 。在前者,价格没变化但供给已经减少;在后者,价格似乎要下降但他还不甘心马上出货。总之,价格处于胶着状态,供给量基本不动;若降价已成定势,供给量就开始增加以避免更大损失。 观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与正常的需求曲线恰恰 相反,倒与正常的供给曲线同向。而供给曲线也因观望发生了变化,即几乎成为一条垂线(而不是像正常的供给曲线那样右上方倾斜 )。原因是,由于此时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者自己主导的,因而供给不再是价格的函数,而是供给者观望成本的函数,即依存于他们为观望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高,实际供给就倾向于越大。 于是,观望下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可以相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价格的变化取决于需

15、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增大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暂时性均衡价格可以形成。观望的均衡模型如图 l 所示。 开发商和购房人的预期属 于适应性预期。他们一方面观望,同时也对观望本身存有疑虑,不知这样做是否明智,于是,他们也在做着自己的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他们预期价格和产量变化的趋势能发展成现实,他们将继续观望;如果难以确定预期,他们也将观望;只有当作出价格和产量将逆转的预期时,或部分观望者 (开发商和购房人 )“ 背叛 ” 本阵营观望的心理协议时,他们才会停止观望。 三、对观望的干预 观望本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持币待购,将本来的现期消费推向未来,影响了经济周

16、期的自然演进。交易量的减少,不 仅使厂商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使相关产业的市场萎缩。 就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观望尽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结果,但往往会出现劣等均衡。以楼市为例,购房者和开发商博弈的支付矩阵如图 2所示。 先看开发商的策略选择。降价意味着利润损失 (15-10=5),且降价能否带来签约或带来多少签约,他对此并不乐观,何况率先降价对于他来说还存在一个 “ 枪打出头鸟 ” 的损失,于是在不考虑观望成本的条件下,他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降价。再看购房者, “ 不降就不买 ” 是他的基本原则,而且有降价还期待再降价。假如房价逆市而上即不降反 涨,购房者一般也还是观望,因为他认定这是开发商的阴谋。

17、这样,购房者也有一个占优策略即不购买。博弈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 (不降价,不购买 )。这样一个 “ 双损 ” 结局 (0, 0),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消极现象。 观望也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小的网难。当价格和产量出现某种变化的趋势,而公众 (厂商和居民户 )对这种趋势能否发展成现实又不好确认时,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就会形成一种对立。政府立足于宏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认为应当采取措施来抑制这种趋势;而公众则从利益最大化出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预期或期望,不服从政策的调 动。例如,当前房地产价格具有下行的趋势,政府或担心房地产滑坡,或担心波及银行,总是倾向于减小价格下行的速率和幅度,同时也希望开发商

18、能减价让利以促销。然而,开发商的 “ 割肉 ” 决策实在难下,而需求者总是希望价格继续下行,不赞同政府的主张,因而对于政府促进房屋销售的各种推动和刺激 “ 不领情 ” ,这就使得政府的政策大打折扣。 当观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的适度干预就成为必要。对于观望现象,政府可以采取 “ 三步走 ” 的对策。 第一,在观望初期采取被动性经济政策,宜 “ 无为而治 ” 。 这是基于短期观 望的设想。在这种观望中,供求法则还在发挥作用,但观望使得这种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供求规律的内容与其作用形式看起来是矛盾的,此时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和正常的曲线几乎完全相反。但是,观望是暂时的,供求法则则是永久的

19、。在一过高价格或过低价格的水平上,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是相克 (矛盾 )的,于是引发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而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又引发价格下降或上涨,如此反复下去,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亦即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就形成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 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当前的楼市价格肯定高于均衡价格,通过开发商适当降价,促进交易活跃起来,直到市场出清,那时的房价才是均衡价格。 第二,在观望持续不止时,政府需要及时进行劝导和主持谈判。 如果观望在短期内不停止,而是继续发展,则从此时开始,观

20、望就可能有一个新的因素与之伴随,这就是谈判,即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谈判。这种谈判当然不是双方的代表坐下来谈判,而是双方作为两个阵营在市场上进行的心里谈判,或者说一种心理战。以楼市为例,开发商的筹 码是购房者急于 “ 有其屋 ” ,而购房者的筹码则是开发商的存货管理困难及资金周转。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政府就要出面主持谈判,或作为中间人组织谈判。 政府主持谈判的策略之一是劝导。劝导的重点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如供给方 ),劝其不要忽视客观的价值规律和供求法则,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薄利促销,打破僵局,以 “ 短亏 ” 换取 “ 长赢 ” 。策略之二是政策支持,包括对购买的支持和对销售的支持。比如, 2008 年 10 月,政府决定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而对于开发商,政府不妨以降低土地税来推动其缩小利润空间,降低房价。 策略之三是政策干预甚至价格干预,比如以限制价格推动开发商脱手存量,当然这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政策,应当慎用。 第三,政府要尽量避免观望的频繁发生或长期存在。 观望形成的市场疲软和交易停滞,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不良的影响,要避免观望的频繁发生或长期存在,从根本上说,必须健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监管制度,建立各行业的预警体系,以降低观望出现的几率,缩短观望持续的时间,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