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经济主体关系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4739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从经济主体关系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从经济主体关系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从经济主体关系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从经济主体关系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产能过剩;委托代理;政府博弈;区域 GDP 论文提要: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的问题,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正是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导致了本轮产能过剩。针对这种利益关系,本文建议推出区域 GDP 考核标准。 进入 2008年的核心问题通货膨胀,而本轮通胀表现出来的是过快带来的产能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钢铁、水泥等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同时汽车、纺织等行业也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对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宏观微观经济的运行主体中央政府、地方

2、政府、企业,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 一、国内家关于产生产能过剩的原因综述 国内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梁金修认为,我国目前主要 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短期内的结构性过剩。其直接原因是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和即期消费乏力;深层次原因: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和投资体制不完善。王相林认为,我国的本轮产能过剩是以重化为主,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特殊的产业组织现象。周枝田认为,对于那些固定投入巨大的核心产业来说,由于大部分的生产力的资产具有不可移动性及不可还原性,所以大多数厂商即使在产能过剩最严重的时期,都不愿意

3、承受原有资本支出损失而退出,这是长期性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罗蓉认为,中央政府对某些体制机制改 革滞后,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投资,是产能过剩的主要诱因。上证研究院认为,我国产能过剩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资金过剩及其低,造成的投资冲动和对货币需求过旺。 综上,国内的经济学家认为导致本轮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为:生产企业的逐利性,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银行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的体制及机制改革的滞后。但是缺乏对宏微经济主体的个体利益行为的研究,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 二、从分析经济主体行为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 亚当 斯密将所有的人

4、类都假设为 “ 理性经济人 ” 。他认为, “ 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 ” 。毫无疑问,企业同样适用于 “ 经济人 ” 的范畴。 “ 理性经济人 ” 对于私营投资者是适应的(汪安佑)。同时,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进行,它也越来越能解释国有企业的行为。 林毅夫认为,在现有的宏观中,不管是新古典理论还是凯恩斯理论,均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即在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是不可预知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对于 新的投资方向都有不同的看法,同时政府也不可能掌握比企业更多的信息,最终那些在新的投资中获益

5、的企业的投资方向就是新的投资方向。 但这只适用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高端,这些国家的企业确实无法预知新的产业方向。但对于发展国家来说,由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所以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产业已经存在,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投资方向产生共识,从而产生投资上的 “ 潮涌现象 ” ,即许多企业像波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地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 的后果。而且,即使现有产业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新的产业投资的 “ 潮涌现象 ”也可能继续发生。 而在我国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电石这六个行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铜、水泥

6、、煤炭、纺织这些行业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本次产业过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其中钢铁、水泥、电力这些行业长期供应不足,他们对于这些行业有非常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扎堆投资。像钢铁、电解铝、汽车、电力、煤炭这些行业过去是民间资本无法进入的领域,现在只要行业还是垄断行业,民营资本就可以借定价之便搭 “ 顺风车 ” (袁钢明)。所以 ,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良好的投资收益的预期下,民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竞相进入这些行业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很多学家都认为本次产能过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出于自身政绩的考虑,片面地追求 GDP,鼓励本地企业进入能带来

7、高 GDP值的行业,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给予外地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更多的优惠条件到本地。地方政府更关注局部利益、本地利益。中央政府考虑总体利益,这是两个政府存在的最大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李军杰)。正是委托与代理之 间信息传递的扭曲导致了两个政府利益上的不一致。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 在目前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实际上面对的是多任务的委托,例如经济增长、保护、社会稳定就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等等。中央政府作为委托人去监督代理的情况,显然对一些数字和数量指标的监控相比

8、于实地去检查,要小得多。所以,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中央政府经常会把总量 GDP、增长率、就业率等作为评价和奖惩地方官员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政绩地方政府有足够 的动力利用信息传递链条过长这一优势对上级政府隐蔽信息。 总之,尽管中央政府出于全局利益的考虑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实行紧缩政策,但各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并不能坚决执行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甚至反其道而行,从而加剧了产能的过剩。中央政府只凭借如总量 GDP的值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这样就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 假定社会中存在十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以总量 GDP 的值来考察十个地方政府的政绩,同时如果政绩排在前三位的政府官员将会有升

9、迁的机会。中央政府定期会选择一个地方政府来实地考察 该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情况。如果被发现没有执行调控政策将失去升迁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地方政府如果干预经济,主抓生产将会有 30%的机会升迁,而只有 10%的可能被发现没有执行调控生产的政策,同时即便被发现也只是丢掉了升迁的机会。对于每个政府来讲这是一个与其他政府博弈的过程。如果其他政府选择不执行调控政策,则对于本政府最好的选择将是选择干预经济,因为将有 90%的机会获得升迁;如果其他政府都选择干预经济,则本政府最好的选择将是选择干预经济,因为如果不干预经济,他获得升迁的机会将为 0。以两个政府为例:甲 政府、乙政府。干预经济的行

10、为为 A 行为;执行调控政策的行为为 B 行为。 最终每个政府都会选择 A 行为,每个政府都有 30%升迁的机会,实际上与都选择 B行为的结果一致,但每个政府都认为其他政府有不选择 A行为的可能。最终,这种选择导致了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宏观调控政策不力,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地方政府干预经济,一方面为各类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另一方面就是凭借其与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企业提供便利。 中行、建行、工行三大国有银行陆续上市,农行上市也在筹划中,银行的经营开始向真 正企业的方向发展,更多地考虑营利性。但是由于各地方银行与各地方政府由地缘引发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银行往往会按地方

11、政府的意志为企业融资,甚至提供融资上的优惠。从银行目前的经营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以存款与贷款的差额进行盈利,将更多的存款贷放出去,也是它盈利的要求,而且目前银行系统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存贷差过大,过多的存款找不到投资的出路。因此,银行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其实也是顺水推舟的事。 三、政策建议 第一,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时,企业可以有相当准确的信息和判断,而中 央政府对于整个经济中的投资、信贷总量、国内外的需求等信息比个别的企业和机构有优势,所以政府应该利用这种总量信息上的优势,形成产业政策,对市场准入和银行信贷制定标准,监督检查这些标准的实施(林毅夫)。 第二,对于企业的逐利性,政府可以适时提高企业进入行业的门槛,提高银行在某些行业的贷款标准,从而增加企业投资的成本。 第三,在推出产业政策时,优先考虑地域的概念,立足于各地域资源的优势,完成产业布局。同时,为了避免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推出区域 GDP总量的考核标准,从而 使政府之间的竞争由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化。使区域内的政府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可以合理地根据区域内的需要布局本地区内的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