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如何认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答:工作性定义: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观点不一,归结起来有三种观点: 第一 侧重于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传统代表人物有孔德 、 斯宾塞,这也形成了实证主义路线。 第二 侧重于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有传统的马克思,韦伯等人,在中国以孙本文为代表,形成了反实证主义路线。 第三 中国大多数学者赞成第一种观点,但又试图将二者综合,因此形成了 第三种观点。 孙本文观点: ( 1)社会现象;( 2)社会形式;
2、( 3)社会组织;( 4)人类文化;( 5)社会进步; ( 6)社会关系;( 7)社会过程; (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 9)社会行为的科学。 美国人观点( 1)社会互动;( 2)社会关系;( 3)群体结构; ( 4)社会行为;( 5)社会生活;( 6)社会过程; ( 7)社会现象;( 8)社会中的人。 总体来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社会的 结构以及运行过程,尤其要研究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规律性,以便服务社会。 b 2.简述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从整体出发 ,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运行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 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1) 整体性: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
3、与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调整。 2) 综合性:在研究一个现象时。总是联系多种相关的因素加以分析。 3) 实证性:其研究的范式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 4) 除此之外,还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宏观性 等特征。 3.社会学有哪些基本功能? 社会学如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基本功能: 1)、描述功能(认识社会是什么?) 2)、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 2 3)、预测功能 (将来社会是 什么样的?) 4)、 规范性功能(进一步回答社会“应该怎样”) 5)、 教育功能 或导向功能 第二章 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2.在西方社会学的产生与形成时期,社会学的主
4、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其社会主要思想是什么?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19 世纪 30 年代 19 世纪末 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1. 最先提出社会学一词,并认为社会学是对以往科学的知识综合,是最高的科学知识体系。 2. 提出社会研究的实证方法 3. 试图把社会理论系统化,关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的基本认识。 19 世纪 30 年代 19 世纪末 斯宾塞 社会学原理 1. 热衷于创立进化论的社会学,试图建立宏大的的社会学体系。组装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结构和制度的社会变化 2. 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是从单一状态向复杂状态发展的 3. 把进化论的社会
5、分为两种: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迪尔凯姆 社会分工论等 1. 社会事实论:将社会学与心理学严格区分 2. 社会学方法论:给与社会学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3. 社会团结论:将社会分为两种类型: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韦伯 1. 理解社会学 3 新教伦理与资 本主义精神 2. 政治社会学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齐美尔 货币哲学 1. 形式社会学 2. 文化社会学 3. “货币哲学”理论 19 世纪上半叶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1. 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 2. 特别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 3. 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对
6、策,通过工人阶级的革命来达到人类的解放。 4. 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4. 论述西方社会学发展时期主要理论流派的主张 理论 形成时间 代表 主张 结构功能主义 20 世纪 30 年代 塔尔科特帕森斯 社会运动的结构 1. 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单元行动 2. 提出了一般 系统理论,建立了功能分析模式 3. 侧重于对社会的整合和均衡研究 4. 试图从高度抽象的社会系统分析中找到统一的完整的社会行动理论 默顿 科学社会学 1. 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得很好的系统; 2. 任何社会都有一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价值标准; 3.
7、 社会有一种趋于均衡或平衡的基4 本倾向 . 社会冲突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 L 科塞 社会冲突的功能 1. 他认为社会冲突是“由于争夺地位权利和资源以及价值观不同而引起 的斗争 2. 强调冲突的社会功能,认为冲突也是 社会现实的重要方面。 达伦多夫 社会冲突理论探讨 1. 认为功能主义的社会观是一种乌托邦,应远离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 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特定的社会结构。 社会交换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 G霍曼斯 人类群体 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与观点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他的理论目标“把社会行动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的或无形
8、的交换行为 布劳 科层制的动力 1. 研究重点在社会结构,中心思想是把社会交换看做社会生活的一条重要原则 2. 提出了社会交换就是报酬的交换的基本 观点 符号互动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布鲁默 1. 人的活动是根据环境中的客体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2.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调整主要以来其自我观念,社会与自我是分不开的 5 3. 社会的制度和结构是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的产物。 4. 人们的互动与自我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存在 乔治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 1. 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2. 意义产生在社会互动之中 3. 事物的意义可以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改。 欧文戈夫曼 日常
9、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他自己创立了角色互动理论,又称为“拟剧论” 第三章 社 会 1 什么是社会 ?它有哪些特征与功能? 含义: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特征: 1) 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2) 社会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 社会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 4)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功能: 1) 满足需要的功能:生活 、 享受与发展 2) 整合的功能:整合矛盾,冲突,文化 3) 导向的功能:指导思想和行为 4) 交流的功能:社会提供了场所 2 什么是社会结构?它的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含义: 是指
10、用来作为描述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 式的概念。 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结构指的是群体或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陆学艺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 6 基本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界定: 广义: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状态。 狭义: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类地位群体包括阶层,阶级,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 简要概括: 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结构,文化结构, 阶级结构, 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
11、。 4. 什么是社会运行?简述它的基本内容? 含义: 是反映 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概念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基本内容: 纵向运行,即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主要表现为 3 种基本关系: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子系统的交互影响与功能发挥。表现为:交叉与渗透的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的关系,转化的关系。 第四章 社会构成要素 1.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分别有哪 些功能? 许多社会学家所倾向于三种基本要素构成: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功能: 自然环境: 1) 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
12、资料的来源; 2) 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4)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那里的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习惯 人口: 1) 人口状况影响人口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 2)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产 3)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活 4) 人口状况对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文化: 1) 认识与改造的功能 2) 整合与导向的功能 3) 培养与教化的功能 7 4) 推进与发展的功 能 5) 区分与标志的功能 3. 环境 、 人口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彼此相关的。 (一)
13、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于发展,主要表现为: 1) 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 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4)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那里的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习惯 其次,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 1) 人口数量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 2) 人类的各项活动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 3)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 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4) 社会制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改造有重要影响 (二) 人口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4、1) 人口状况影响人口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 2)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产 3)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活 4) 人口状况对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社会因素也会对人口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经济因素是制约人口过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2) 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程度影响人口过程 3) 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口过程 4)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关系 5) 文化因素影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 6) 人 口政策是影响人口过程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因素 4. 简述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内涵 : 广义的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总和;狭义的文化单指精神文明
15、的内容。 特征: (一)从抽象层面上看 : 1文化的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传递性 3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 (二)从具体层面上看: 1) 地域性 2) 历史性 3) 多样性 4) 共同性 5) 象征性 6) 累积性 8 6 试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同: 1) 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 2) 文明和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他们包含 着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3)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异: 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 1) 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是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就的综合;而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 2
16、)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是文明的基础,而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式。 3) 文明往往代表进步,而文化则有进步与落后之分 7试分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分析: 类型 含义 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正确的文化评价态度 文化中心主义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其他人的 排斥,具有偏颇的一面 善于汲取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除其糟粕,创造适合自己的文化模式 文化相对主义 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的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没有优劣之分 宽容,但否认了事物的绝对的一面,也有缺陷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1.简述 人
17、的社会化及其基本特点 含义: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基本特点: 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 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 9 3)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4) 正向性与反向 性的统一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 基本生活技能社会化:日常生活技能与自谋生活技能 2) 行为规范社会化 3) 生活目标社会化 4) 角色社会化 5) 政治社会化 6) 个性社会化:此处的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 3. 试述人的社会化的各种内外条件 内在条件: 人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有语言
18、能力 人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外部条件: 家庭: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被抚育和感情需要的条件;使儿童获得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儿童开始接受和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与价值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 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性格特征。 学校: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学习机构和组织机构;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内容;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来遵守。 同龄群体:容易产生认同感;可以无拘无束的交谈;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极少有强制性 工作单位: 大众传媒:开放性:没有强制性 ;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4. 试述人的社会化各阶段的特征,目标与意义 阶段 特征 目标 意义 儿童社会化 场所在家庭和 幼儿园;
19、父母,老师和其他监护人有重 要影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发展心智;掌握基本知识和规范 社会化的初步阶段:个人的生 理机能迅速完善与快速成长;萌10 响;学龄初期是重要转折期 发心理活动;有助于积累和初步运用个人生活经验 少年社会化 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我意识进一 步发展,独立性增强,但心里与生理发展不成熟,世界关于人生观未定型,是社会化的危险期 学习文化与社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学会并运用社会规范,逐步完善自我观念 是社会化的关 键阶段,也是“危险期”:是培养心智,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培养良好道德的关键时期 青年社会化 个体的生理,心理基本成熟,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与谋 生技能,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扮演
20、更多的角色,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自我观念深化,人 生观大体形成,采用了新的社会化方式 尽快确定人生的价值标准与道德标准,实现自身的真正独立,担负起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完成基本社会化,有助于使自己从尚未完全具备社会成员资格的人过渡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为成年人的社会化打下基础 中年社会化 思想比较定型,有成熟的生活经历,既定的生活方向和固定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红担任重要角色 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向年青一代传递优秀的社会文化;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 有助于适应新的角色转换,为社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和新的文化 老年社会化 身体机能衰退;自我认同弱化,思想保守;出现角色变化 学习适应新的角色;学会适应人生 的变化;为年青一代传授经验和知识 继续社会化直到终结 5. 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 少年时期:有强烈的自主要求,试图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自己支配自己,但是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并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知识与经验缺乏,自我控制力薄弱,兴趣多变,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定型,各方面尚未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青年:还不乏稚嫩,缺少现实生活的锻炼,所以青年人的社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6什么是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 ?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