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16480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6 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扫描 历史热点问题通常包括短效热点、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考查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2016 年周年大事记: 一、中国史部分: 1 1856 2016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京变乱 150 周年 2 1936 2016 西安事变爆发 80 周年 3 1946 2016 内战爆发 70 周年 4 1956 2016 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 农业合作化 60 周年 5 1966-1976 2016 文革爆发 50 周年和结束

2、40 周年 6.1996 年 上海五国机制建立 20 周年 二、世界史部分: 1. 1776 2016 年美国建立 240 周年;自由主义思想提出 240 周年 2. 1871 2016 年巴黎公社革命 145 周年 3. 1886 2016 年芝加哥工人罢工 230 周年 4. 1946 2016 年铁幕演说 70 周年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古今中外“民本”思 想和“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

3、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或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等),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这一主张最终未 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历史2 作用。 4中国共产党关

4、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 ( 1)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具体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 2)新中国的 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 20 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

5、,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 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 4)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意义。 ( 5)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的措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科技、文艺、制定教育方针,发展各级各类人民教育事业,加强教育立法,改革 教育体制,发展广播影视、报业、互联网。 ( 6)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中美关系 的发展演变 核心考点:美国 1787 年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

7、取侵华特权。 19 世纪 60 年 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3 (2) 19 世纪末 “ 门户开放 ” ,独立侵华。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 一战 ” 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 20 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 (20 余年 )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 (1931 年 )跃居第一位。 (4)“ 二战 ” 期间,中美合作。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 入 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 战场上对日

8、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50 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1949 年新 中 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0 世纪 70 年代 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 1972 年尼克松总

9、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 20 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 “断交、撤军、废约 “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 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 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中日关系 的发展演变 核心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1 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

10、时期) 2 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4 3 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 洲的强国; (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 “ 征韩侵华 ” 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 1874 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 1895 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19

11、0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1904 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 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1915 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 “ 二十一条 ” ; 1931 年发动 “ 九一八 ” 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 “ 一二八 ” 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1937 年发动 “ 九一八 ” 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1945年 8 月 15 日,

12、日本无条件投降。 4 23 年的冷战对立:( 1949-1972 年) 二 战后美军以 “ 盟军 ” 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 国 。 5 30 多年友好和平交往:( 1972 年 以来 ) 1972 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 1972 年 1992 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 1998 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 “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 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

13、 “ 政冷经热 ” 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6. 中日关系严重恶化 ( 近年来 ) 2015 年 9 月 3 日,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这里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 15次大阅兵,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的首次大型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天安门阅兵,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如此重大的事件,必然是 2016 年高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那么,从常规角度看,相关学科会从哪些角度来命题呢? 5 历史学科

14、 1.重要史实 1931 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 避免冲突扩大。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 年 12月 7 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年 12月 9 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在美国 “ 密苏里 ” 号战列舰上,日本政府代表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 ( 1)背景

15、日本:从大陆政策到 “ 国策基准 ” 的既定国策,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 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中国:国共十年内战。 国际:世界大国、大国集团和国际组织多采取 “ 不干涉 ” 的绥靖政策,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放纵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作用。 (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 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 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

16、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中俄关系 的发展演变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6 的一个支部。 1924 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20 世纪 30 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 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 “ 围剿 ” 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

17、 二战 ” 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的外蒙古。 ( 2)新中国成立后, 10 月 2 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 “ 一边倒 ” 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0 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 30 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 到 80 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古今中外“三农”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政治制度、统治政策、社会环境,经济

18、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税收制度等,重农抑商政策和思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等等。 2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3近代与“三农”相关的思想、政策和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要求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愿望。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孙中山民生主义对土地问题的设想。 中共在革命时期对三农问题 的探索: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 4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内容和结果):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当前的税费改革(几千年的农业税最终废除)。 5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

19、向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 1)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掠夺以及建立资产阶级大农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 2)法国革命中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历程(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拿破仑),当时调动革命积极性的积极作用,工业革命后的消极作用。 ( 3)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度改革的两大措施。 ( 4)美国南北战争中宅地法在开发西部、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大纲7 版高考要求掌握) ( 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法令(历史选修 1 要求掌握)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政策 ( 1)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政策以及20 世纪 20

20、、 30 年代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 2) 20 世纪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原因和负面影响。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 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 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

21、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 两宋:儒学的极端化。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 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

22、儒学滑向主观唯 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 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8 新 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

23、变。 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相关问题 1古代中国的 文化 (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

24、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2.现代中国的文化 (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3.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 1)了解 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 响。 ( 2)欣赏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 3)列举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

25、、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 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9 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题目出现于高考历史

26、试题之中,绝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现:首先,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我国已将生态文 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再次,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最后,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 把握生态史观有一定难度,要经历一个较长的

27、过程。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可采用以下的便捷方法:借助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生态史题目(含“参考答案”)中的理论性陈述 来了解和把握生态史观的精髓。为便于大家利用这一资源,现将重要内容摘抄如下: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

28、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 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 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

29、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摘自 2008 年文综四10 川卷 I 第 39 题参考答案)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摘自 2005 年文综全国卷 III 第 39 题参考答案) 简略梳理人与 自然关系史 (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

30、,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 2)横向梳理 从人 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生态史现、环境问题(一)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

31、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 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知识链接:一、农耕文明时代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 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 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