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013 高考夺分法宝之 生物 【 2011 高考真题 新课标卷】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 2011 高考真题 广东 卷】 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 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 和 II-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2 D.III-9 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答案: B 解析: A 错误,根据 5、 6、 11 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 Y
2、 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 II-5 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 正确。 C 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8,若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 1/4。 D 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 27.( 16 分)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 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 1)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
3、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 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和 。 (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 AABB)。 A、 B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 或 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 AABB)与野生型雌蚊( aabb)交配, F1 群体中 A 基因频 率是 , F2 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 ( 3)将 S 基因分别插入到 A、 B 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 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
4、答案:( 1)受精卵 S 基因、由 S 基因转录的 mRNA S 蛋白 ( 2) 50% 60% ( 3)减少 S 基因表达的 S 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 28.( 16 分)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
5、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 1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 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 NaCl、 H2O 和琼脂。 答案:( 1)繁殖功能下降 失去细胞
6、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 食物链 ( 2)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 ( 3)群落 ( 4)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三丁基锡 【 2011 高考真题 江苏 卷】 2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B -3 的 致病基因均来自于 I-2 C -2 有一种基因型, 一 8 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 一 4 与 一 5 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 【解析】:考前,原以为会考遗传系谱的非选综合题,没想到只是以多选题的形式呈现在考卷上了。不过,这道题涉及的问题可不少,首先分
7、析系谱图,确认遗传方式,另 有基因型的判定和概率的计算。这样的图谱题,你做得顺手吗?其实,还是要掌握一个基本的解题套路,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可以变复杂为简单, “化腐朽为神奇 ”哈。 第一步,自然是遗传方式的判定啦。先看甲病,图中 II-4 和 II-5 均患甲病,而他们的女儿III-7 表现正常,根据 “双亲有病,女儿正常 ”的口诀,可直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 A、正常基因为 a);再看乙病,图中 II-4 和 II-5 均不得乙病,但其两个儿子 III-5和 III-6 得乙病,根据 “无中生有为隐性 ”,可判定乙病为隐性遗传
8、病,而题干中说到 “其中一种是伴性 遗传病 ”,因此可判断乙为伴 X 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 b、正常基因为 B),因此可判断 A 正确,同时为后面的问题分析提供平台。 II-3 甲、乙两病兼得,据其双亲表现型分析,其甲病显性致病基因来得 I-2,而乙病隐性致病基因应该来自 I-1, B 项错误。 II-2 不得甲病,相关基因型为 aa,她也不患乙病,但她的女儿 III-2 患乙病,相关基因型为XBXb ,所以 II-2 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为 aa XBXb 。 III-8 患甲病,但她有一个姐姐表现正常,而其双亲均患甲病,所以她在甲病方面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乙病方 面, III-
9、8 不得乙病,但其两个哥哥患乙病,故其母亲为乙病基因携带者,她的相关基因型为 XBXB 或 XBXb, 因此 III-8 的基因型应有四种可能, C 正确。 若 一 4 与 一 5 结婚,据系谱图分析, III-4 的基因型为 Aa XBXb, III-5 的基因型为: ( 1/3) AAXbY 或( 2/3) AaXbY,采取 “先分后合 ”的解题思路,他们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5/6,患乙病的概率为 1/2,所以生一患两病孩子的概率为 5/12, D 正确。 33( 8 分)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 (1)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 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10、)。 图中引物为单链 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 A 的 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 在第 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 片段。 (2)设计引物是 PCR 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第 1 组: ; 第 2 组: 。 (3) PCR 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 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 映 DNA聚合酶的 功能,这是因为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4)用限制酶 EcoRV、 Mbol 单独或联合切割同
11、一种质粒,得到的 DNA 片段长度如下图 (1 kb 即 1000 个碱基对 ),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质粒上 EcoRV、 Mbol 的切割位点。 【 解析】:本人 感 觉 这 题 很 那个 2011 版 考试说明明确删除了 PCR 这一考点,但整个考题从头到尾都是考查 PCR 的,不知道高考命题组是否学习了考试说明? 下图为人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查图可知,第二轮中含引物 II(或考题中的引物 A)比例为3/4,第三轮中占 7/8,即所有 DNA 片段中,只有一个片段不含引物 II,故推测在第四轮中,含引物 II(或引物 A)的比例为 15/16。 由于题图中的引物 A 和引物 B 均不在该
12、片段的端点,因此第一轮循环后,得到的两 DNA片段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不等长,通过自行绘图可推知,第二轮中亦不会出现等长的,需到第三轮(试试看吧,这就不画出了)。 (2)这一问,对考生而言,完全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没有哪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有关于引物选择方面的介绍,唯高校网络资源中有不多的介绍:引物是 PCR 特异性反应的关键, 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 引物与模板 DNA 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 DNA 序列,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 PCR 就可将模板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 20bp 左右
13、。 2、引物扩增跨度: 以 200-500bp 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 10kb 的片段。 3、引物碱基: G+C 含量以 40-60%为宜, G+C 太少扩增效果不佳, G+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 最好随机分布,避免 5 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4、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 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 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5、引物 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 PCR 失败。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6、引物中有或能加上合适的酶切位
14、点,被扩增的靶序列最好有适宜的酶切位点,这对酶切分析或分子克隆很有好处。 如果能了解上述信息,或许可以分析题图中的碱基组成,查出如下不合理之处: 引物 I 和引物 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引物 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 据人教版教材相关介绍 , DNA 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 DNA,而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 DNA 片段的引物链上(但这一内容苏教版并非有只言片语)。 (4)据两种酶单独和联合切割的结果分析, EcoRV 在质粒上有一个切点, Mbol 在该质粒上有两个切点,以上三个切点不存在重叠现象,故可标注如下图: 【 2011 高考真题 山东 卷】
15、 基因型为 AaXBY 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型配子。等位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2 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B. C. D. 解析: 2 号染色体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则产生的配子应是 Aa 型配子,或不含 A 和a 的配子,不可能产生 AA 型的配子,只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才能产生 AA 型的配子,对错;性染色体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则产生的配子可能是含
16、 2 个 X(或者2 个 Y)染色体的,和不含性染色体的,对。中“一定”应该为“可能”。 答案: A 27.(18 分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和 B、 b 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_。根据 F2 表现 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循 _。 F1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 F1 和 F2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 ( 2)图中 F2 三角形果实荠菜中
17、,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 F2 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_。 ( 3)荠 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 a、 b 分别由基因 A、 B 突变形成,基因 A、 B 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_,导致生物进化。 ( 4)现有 3 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 AaBB、和 aaBB 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
18、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_; _; _。 结果预测: 如果 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 如果 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 如果 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aaBB。 解析:( 1) F1 表型一致, F2 表型比是 15:1,为 9: 3: 3:1 的变式,可见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与课本豌豆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圆纯种绿皱)类比,可知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AABB(三角形果实)、 aabb(卵圆形果实), F1为 AaBb(三角形果实), F2 为 9A_B_(三角形果实): 3 A_bb(三角形果实): 3aaB_(三角形果实)
19、: 1aabb(卵圆形果实)。 F1 测交: AaBb aabb 1AaBb(三角形果实) :1aaBb(三角形果实) :1Aabb(三角形果实) :1aabb(卵圆形果实),即 F1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3:1。 F1 和 F2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的亲本杂交组合还有: AAbb(三角形果实) aaBB(三角形果实)。( 2)只有能产生 ab 型配子 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才可能分离出卵圆形果实( aabb)。在 F2 三角形果实荠菜( 9A_B_: 3 A_bb: 3aaB_)中,( 2 2)AaBb、( 1 2) aaBb、( 2 1) Aabb 三
20、种基因型(比例合计为( 4+2+2) /15=8/15)符合此要求,其他基因型的个体(比例合计为 1-8/15=7/15)都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三角形果实。( 3)略。( 4)三角形果实基因型有多种,因此在实验中不能用它作为鉴定 3 包荠菜种子基因型的材料。而卵圆形基因型为 aabb,是确定的,因此可以用它与每包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进行 3 组实 验,然后每组子一代自交,观察各组子二代表型及其分离比的不同(各组实验子一代表型均为三角形),据此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 3 组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如下: P: AABB aabb F1: AaBb 自交 F2: 1 卵 (aabb) : 15 角
21、(非 aabb) P: AaBB aabb F1: 1/2AaBb 1/2aaBb 自交 自交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F2: 1/2 1/16+1/2 1/4=5/32 卵 (aabb) :1-5/32=27/32 角 (非 aabb) P: aaBB aabb F1: aaBb 自交 F2: 1/4 卵 (aabb) :1-1/4-=3/4 角 (非 aabb) 每组得到子一代后,也可采用分别与卵圆形测交,根据测交后代表型比的不同也可判断 3 包种子的基因型,不再详述。 答案: F2 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均为 3: 1 F2 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
22、株的比例均为 5: 3 F2 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均为 1: 1 35.( 8 分)【生物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 ( 1)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采集外,还可以从已处死的雌鼠 _中获取。 ( 4)在上述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是 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解析:第( 3)题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是“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因此要答“检测到体内有相关蛋白”而不能答“检测到体内有相关基因或是 mRNA”。其余略。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
23、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答案: 【 2011 高考真题 四川 卷】 II( 14 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 42 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I、 II 表示染色体, A 为矮杆基因, B 为抗矮黄病基因, E 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 F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 A 与 a 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 F 自交所得 F 中有 种基因型,其 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 F 自交,减数分裂 中 甲 与 丙 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 4)让( 2)中 F 与( 3)中 F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