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4125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原因 摘 要: “ 亚洲新安全观 ” 是中国领导人面对目前风云突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针对亚洲的具体发展状况提出的指导亚洲安全走向的新理念。建立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树立 “ 新安全观 ” 是基础,建立安全机制是保障。从近年来的世界安全形势出发,探讨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基本内涵,以及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中国将在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亚洲的和平发展进程。 关键词:亚洲新安全观;安全机制;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D5 文献标志 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5)0

2、1-0288-02 一、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亚洲新安全观 ” 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4年 3月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 亚洲新安全观 ” 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等共同提出的 “ 和平共处 ” 原则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领导人面对目前风云突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针对亚洲的具体发展状况提出的指导亚洲安全走向的新理念。建立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树立 “ 新安全观 ” 是基础,建立安全机制是保障。 “ 机制化生 存 ” 即建立一个能够得到地区内各国普遍认可的安全机制已成为亚洲地区各国面临的紧迫课题,同时, “ 机制化生存

3、 ” 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抉择的必由之路。 亚洲新安全观是以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安全理念,主张在亚洲地区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安 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 “ 总钥匙 ” 。 国际安全机制被认为是一种作用于安全领域的国际机制,国际安全机制是 “ 关于特定国际安全领域,为达成某一共同的安全目标而建立的,容许国家相信

4、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的行为上保持克制的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的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的一种合作形式。 ” 国际安全机制的基本形式是国家与国家或者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服务于长远利益的安全对话与合作,而实现的关键在于国际安全领域的相互透明、充分信任与良好交流。 “ 国际机制应用于安全问题领域具 有特殊的重要性。 ” 按照安全机制的属性区分,一般将国际安全机制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前者的安全目标针对外在力量或安全威胁,可进一步分为针对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安全机制和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安全机制。如北约、欧盟和东盟等均属于这种类型。后者的安全目标针

5、对内部各成员国,可进一步划分为寻求和平共处的国际安全机制和旨在建立共同体的国际安全机制。 二、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从新自由制度主义角度看,制度的存在可以帮助国家确定利益和规范国家行为,从而有助于克服国际无政府的状态 。如果某种制度的建立能够使各相关国家获得比单独行动所得更多利益,这种制度就能得到维持和巩固。在亚洲地区建立一种安全机制来保障地区安全,这对于维护亚洲区域安全与稳定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国际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安全合作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 “ 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可能的合作要少。 ” 首先,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变化要求构建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总体上,

6、当前亚洲形势是稳定的,和平、合作、发展仍是主流。但与此同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亚洲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 安全领域的挑战与威胁交织。历史遗留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亚洲仍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地区热点、难点问题集中, “ 三股势力 ” 、制毒贩毒、跨国犯罪活跃,海洋环境、能源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一些亚洲国家在发展转型期面临安全困境,建立各国互信,实现亚洲地区安全秩序仍任重道远。 其次,现有的安全机制难以摆脱 “ 安全困境 ” 。目前为止,亚洲地区的安全机制难以解决亚洲地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大国还是中小国家,安全困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两个

7、国家之间,由于各国奉行不同的安全政策,或牵制、或防范、或联盟,致 使亚洲众多的安全之间形成某种连动的复杂关系。如朝鲜半岛的安全困境不仅发生在南北双方之间,而且美国甚至日本也深深介入了,一旦半岛南北双方之间的安全困境失控,无疑会对朝日以及朝美之间的安全困境造成影响;中美之间的安全困境一旦失控必然引起中日之间安全困境形势的变化。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亚洲地区至今没有形成为各方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安全制度或体制,缺乏制度约束的众多行为体之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安全关系;同时,地区热点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解决,热点升温甚至失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再次, “ 危险平衡 ” 的安全隐患要求区 域安全机制予以规范。与

8、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亚洲是具有世界影响力大国的集中地带。目前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的四个国家 俄罗斯、日本、中国和美国都处于该地区或在该地区拥有重大的安全利益,导致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十分复杂。而且,作为地区安全的主角,四大力量之间安全关系以及它们对地区安全的态度和政策取向,还会对亚洲的整体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除上述大国外,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东盟内部各国之间也有相互矛盾的安全利益。 三、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从当前亚洲各国的认识和需求看,构建亚洲区域的 新安全机制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推进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亚洲地区的主流。各国强调通过和平手段实现亚洲

9、安全战略,为亚洲国家进行安全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希望保持亚洲局势的稳定是各国共识。虽然各国的安全战略有所区别,既有追求建立地区公正合理新秩序的,也有谋求单独或联合主导亚洲的,还有寻求恢复或扩大在本地区影响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希望保持亚洲局势的稳定,都把接触与交流作为发展国家间关系,实现亚洲战略的手段。还有,多数亚洲国家已建立了旨在消除对抗、寻求合作、不针对第三 者的新型双边关系。这些寻求对话与合作,谋求共识与共赢的双边关系,为发展多边合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有关各国已提出各自对多边安全合作看法,为建立亚洲安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亚洲各国出于不同的动机,都主张加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意

10、在构筑于己有利的多边安全架构,影响、主导地区安全事务之意。俄罗斯对亚洲多边安全合作持积极态度,先后提出建立多边磋商机制和六国集体安全体制方案,希望保持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以恢复经济,重振其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韩国提出东北亚安全机制要采取 “ 双轨制 ” 结构,以韩美同盟安全合作关系为首要, 同时推动建立非同盟性质的东北亚多边安全协商机制,试图扮演大国关系调停人的角色,发挥韩国的影响力。日本主张 “ 双轨制 ” ,即以日美安保条约为基础,确立与欧安会相似的多边安全机制,强调参加合作机制的国家公开对安全保障问题的看法和防务政策,增加军事透明度,力图增强其在亚洲地区的发言权,以此在国际后台上发挥更大的

11、作用。尽管各国对如何建立亚洲安全机制的看法尚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在客观上为相互之间增加了解和信任,加强联系与合作,进而为建立区域安全机制提供了契机。 再次,区内各国的快速发展为构建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提出 了必要的基础。市场经济已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各种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亚洲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且有天然的地理便利条件和庞大的经济总量,使区域内经济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互利性。亚洲各国积极促进双边或多边经贸往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强化了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使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使各国都处在 “ 一荣俱

12、荣,一损俱损 ” 的联动之中。各国通过谈判和协商,按照公平、合理、互利的原则处理经济矛盾和争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有助于 各方培育合作意识,改善各国之间的安全关系,进而为发展多边安全合作提供良好氛围。 四、小结 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是亚洲国家的共同事业。中国是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重要力量,中国保持自身稳定和持续发展,促进睦邻友好合作,这将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中国要积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在地区事务中贡献更多的智慧,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促进地区国家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把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与安全机制作为共同目标和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李大光 .国际机制与区域安全 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3. 习近平主席 2014 年 5 月 21 日在上海亚信会议上的演讲 EB/唐永胜,徐弃郁 .寻求复杂的平衡 国际安全机制与主权国家的参与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6. 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62. 王杰 .国际机制论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240. 罗伯特 ?基欧汉 .霸权之后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79. 责任编辑 陈 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