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5804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中国企业走向欧盟市场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壮大成熟,实施企业“ 走出去 ” 战略成了我国经济向高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多年以来,我国 理论界对 “ 引进来 ” 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对企业 “ 走出去 ” 关注的相对较少,而这正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鉴于越来越紧密的中欧经贸关系,本文对中国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欧盟市场开展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走出去 欧盟 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在实践上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能的成功经验屈指可数。本文结合中国企业目前的国际化进程及欧盟市场的特点,从市场进入地、市场进入模式、市场拓展方式三方面对中国跨国企业如何进入欧盟

2、市场开展初步的实践研究。 一、市场进入地 1.中国企业可按产业的区别选择进入地 欧盟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欧盟内部各国、各地区的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其发展水平参次不齐,产业发展也各有特点和偏重,如刚加入欧盟不久的东欧各国同欧盟 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等无论在企业规模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等都是没法比较的。所以为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摩擦,不同产业的中国企业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当选择不同的进入地。 比如高科技产业,就可以选择以英国为进入地。英国的科技产业化程度比其他一些技术大国要低,获取技术转移的空间大,技术转让的成本比较低。多年来,英政府实施鼓励高技术企业到英国发展的政策,中国

3、高技术企业进入英国创新园、科学园,面临的障碍比较少。而且英国在经济和科技上与欧盟大陆和美国联系密切,中国企业在英国站稳脚跟后,可以英国为跳板,继 续向欧盟和美国市场挺进。 而对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家用电器等行业的企业来说,则可以以东欧为跳板,再全面进入欧盟市场。 经过将近 10年的调整之后,东欧经济已经出现全面恢复态势。尽管他们国内市场化的程度不如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也不如中国,但东欧各国的工业基础、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不比中国差,在轻工业、纺织工业、家用电器等行业上和中国的差距也不显着。 中国产品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东欧和中亚市场。中国企业的运行规律和东欧各国企业更为相近,更有利于企

4、业之间的合作。中国企业在这 些国家中更容易得到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东欧各国正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竞争不完全规范,法规制度不健全,这些状况和中国很相似。西方企业很难适应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而中国企业则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中国和东欧各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轻工业、纺织工业、家用电器等行业以东欧作为中国资本输出的前进基地和跳板,可以有效地回避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壁垒。 随着欧盟东扩之势,东欧将和整个欧洲市场连成一体。这为中国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又一次良好契机。中国的跨国企业可以利用这次契机,以东盟市场作为资本输出 的切入点,从而更顺利地进入欧盟市场。 总之,不论对于高科技产业还是传

5、统产业中的企业,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当选择恰当的进入地,在当地壮大发展后再逐步向欧洲市场全面推进。 引力模型对进入地选择的指导 程惠芳,阮翔( 2004)曾经用引力模型对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投资区位做了大量研究。笔者试图用该模型对中国企业在直接投资欧盟市场选择进入地时进行理论指导。 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万有引力概念认为两种物质之间有引力,而引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之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这一物理学中的引力模型给了 Thinbergen很大的启发 ,他开始借助引力模型来解释两个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问题。他用 GDP 这一经济总量来替代引力模型中的质量,用国家间的距离来替代物质之间的质心距离

6、。在建模之后得出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动主要取决于引力系数 Ki: Ki = GDPj/Dij ,式中 GDPj 为东道国经济总量, Dij 为两国间的地理距离。 在假设投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两个变量对投资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两个变量的权数问题。根据综合评价理论,考虑到上面两因素属于异量纲数据,不能进行 直接的加权平均,要将其标准化,采用直线无量纲化方法。标准化公式选为: ,式中 i 1,2,325( 即目前欧盟国家数目 ), j 1, 2; xij是指标实际值, Yij为指标评价值, j为第 j组样本平均值, sj为第 j组样本标准差: , , n为欧盟国家总数,目前为 25。

7、然后采用变异系数为权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权数: , j=1, 2 权数 , j=1, 2; m=2。 将欧盟各国的 GDP(可取将要投资年份前 3 5年该国 GDP的算术平均值)及与中国的距离 D(考虑到对外直 接投资的特点 :机器 ,设备等运输更多的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本文采用两国间的海运距离更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该数据可通过中的 距离计算器 来完成)代入 Ki = GDPj/Dij 即可求得投资引力系数 Ki 并可用本节理论推算出 GDP 与距离 D分别对投资的贡献权数w,程惠芳,阮翔在上文中推算出 wGDP =0.78,wD=0.22。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在选择切入地时,可按照自

8、己所属产业并参考投资引力系数来综合考虑,引力系数越大的国家越是适合直接投资。 二 .市场进入模式 2003年,着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显示, 48%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新建的方式进入;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 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 13%。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上偏重于新建的合资方式,这是因为相对资本运作,中国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而国外企业较多运用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虽然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还较少被中国领先企业采用。尽管并购的方式有利于企业加快其海外经营的进程,但是对中国领先企业来说,要一次拿出巨额的并购资金并非易事,加之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

9、还不十分畅通 ,利用外部资金实现并购较为困难。此外,获得收购外资许可的漫长审批过程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欧盟各发达国家是有区别的。欧盟各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资本过剩的产物,是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 “ 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 ” 。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的,不仅不存在资本过剩的问题,而且国内建设资金短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整体产业素质仍然偏低,产业结构改造的任务还很艰巨。所以,我国目前的这种 “ 非资本过剩型的跨国投资 ”除了为企业自身利润增长之外, 还在于通过技术传递和市场扩展来重组和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 鉴于中国 “

10、 非资本过剩型的跨国投资 ” 情况,与东道国以合资方式建厂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其优势体现在可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资本支出,迅速扩大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可以直接占有被兼并企业原有市场,并利用其销售系统;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等。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在 “ 合资 ” 的基础上强调 “ 控股 ” 。 “ 控股 ”方式可以掌握关键技术并使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以我国的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以保证该品牌的质量及其产品信誉。在既能掌握关键技术以保证 产品的品牌质量下,通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使品牌与规模经济的互动效应显现出来。 比如海尔集团的海外子公司所采取的投资方式就是 “ 合资与控

11、股结合 ” 。在合作过程中,海尔始终强调合资必须以我为主,海尔集团必须占大部分股权。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生产的是海尔产品,技术是海尔的技术,那么,如果海尔集团不是采取控股的形式,一旦生产产品的质量或者服务出现问题,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就会受到影响。 我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跨国企业,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跨国企业参与 国际竞争和交流还显得势单力薄,在国外投资规模小、营业额不大、活动范围有限,还缺乏挤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克服这一障碍的思路是进行海外融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除了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外,最主要的筹资手段是利用国外资本市场筹资,

12、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利用融资租赁手段筹集资金。特别是在企业跨国并购中以股票方式支付并购资金已日益普遍,这其实质是利用被并购方企业所在国的资本市场筹集并购资金。面对发达的欧洲金融市场,海外融资将是中国跨国企业最为有效的资本获得方式。 三 .市场拓展方式 在这方面,欧盟企业 的经验很值得我国企业借鉴。这种经验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企业放弃全行业的全面出击,选择某一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或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做足文章,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进入跨国经营的快车道。二是利用目前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给予的市场保护,迅速壮大国内市场上的经营规模,开发出核心技术

13、,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谋求对外拓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时抗衡外国产品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并进行跨国竞争。 目前我国在欧盟建立的公司相当分散,规 模较小,不适应欧元实施以来欧盟国家经济界限消失、形成统一大市场的新形式。要改变目前这种在欧盟市场各国散兵作战的局面,政府和商会应出面引导,有重点地选择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将中国杂乱的、针对欧盟市场的各类企业组成 “ 联合舰队 ” ,增强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整体实力,最后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将跨国公司发展为集生产、科研、金融、贸易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这样通过统一作战,利用欧元大市场内贸易壁垒消失的机遇,中国企业可以在欧元区国家的重要口岸设立分拨仓库或商品分销机构,同时建立以某一国家为中心的欧盟国家商情信息系 统,及时向国内反馈信息,以便能尽快重新构件对欧盟国家的销售网络,使我国商品能更顺利地在欧盟市场上站稳脚跟。对于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可以从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出发,与国内外企业结成动态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联手开拓海外市场,以降低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 程惠芳 ,阮翔 .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J.世界经济, 2004;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