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在实际的大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尤其是社会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认识的偏差等一系列因素都相互交织地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基于此,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得出一套适应当前局面、符合大学生现状的可行性较高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7)18-0126-02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 本
2、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储备科技后备人才,从而形成必要的社会竞争力打好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形成,促使学生实现从个体向社会化的转变。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于,通过学科教学来体现创新能力。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科实际,通过营造教学气氛、加强实操教学、开展探究学习方式等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 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3、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的事业必须要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指出: “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团结、凝聚人才。 ”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 “ 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
4、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育层面上的资源问题和学生主观上的认识问题,这两大层面的问题深刻体现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现阶段大学 生创新活动意识,辽宁师范大学以研究出一套适应当前局面的、可行性较高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培养方案为目标,组建专门的研究实践团队带动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步提升创新实 ?的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高校针对这一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得创新活动未能达到普遍参与的状态。针对教育管理层面的问题和学生主观认知存在偏差这些现状,
5、课题的着力点在于研究出以一套适应当前局面的、符合大学生现状的可行性较高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培养方案,突出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创新性地成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为 “ 中心 ” )。它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逐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响应 “ 万众创新 ” 的号召,为共建共享 “ 中国梦 ” 做出积极贡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课题内容做初步的了解,采用问卷法、调查法收集前期所需数据,采用实验法、统计法、分析法对成果进行评估、分析与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第一,前期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收集相关
6、资料,划定课题范围并 对文献中的内容、模式、现状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初步的讨论、研究与汇总,制订初步计划。第二,对大学生关于创新活动认识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了解现今大学生对创新活动认识的现状。第三,基于数据与往年开始创新活动的实况进行讨论商定基本 “ 带帮机制 ” 等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以 “ 挑战杯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载体进行方案的实施。 3.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根据活动成果对方案进行讨论评估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后期的修正。 (二)课题研 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前期实行分工制,小组成员一部分收集现今创新实践研究的相关
7、文献的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整理,另一部分组员收集往年创新实践活动的相关数据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待资料收集完毕,对双方资料进行汇总,讨论并商定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回来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研究分析,对大学生现今创新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基于对创新能力的现状,讨论过去活动中的问题与确立 “ 带帮机制 ” 等方案和团队组建后面向学生可提供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方案确立后,以 “ 挑战杯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等系列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作为载体进行方案的实施。中心邀请高年级以及优秀的 “ 挑战杯 ” 获奖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用朋辈智慧解决学生创新难题,吸引广大
8、学生参与。根据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挖掘一批创业大学生,组建一支导师队伍、形成一套帮带机制,整合一批创投资金,构建一个 “ 孵化 ” 平台,打造一个创业论坛和树立一批创业典型为目标,不断对适用于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方案边实施边修正。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理论成果方面,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创新实践我们形成了实践创新的 “ 带帮机制 ” ,基本 思路是已经参加过并有一定经验和能力学生(简称 “ 经验学生 ” )由教师直接指导,然后由这一部分的经验学生带领未参与过或能力相对还要培养的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进行初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
9、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平均的重要因素。而导师队伍的日益壮大也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了稳固的保障经验学生在带帮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把积极的氛围带动给周围的同学,实现了学生群体对创新实践从观望状态转为参与其中的转变中心,搭建了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创设了大学生创新 “ 实践沙龙 ” , 打造了创新交流分享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集体的实践效果,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中心在全方位上支持和鼓励学生们参与创新系列活动,积极举办培训、研讨、交流、竞赛、论坛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参加,帮助其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素质。中心一方面在学院内部大力发掘、培育、推荐、宣传优秀创业大学生典型,营造创业
10、成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大学生创业者与外部相关机构的沟通联系合作,如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工商企业、孵化基地、金融投资等。中心全方位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及时的相关政策、法律、信息、技术、资金、阵地等方面 的服务。除此之外,中心还高效率地反映大学生创业者的意愿和诉求,维护大学生创业者合法权益,加强大学生创业者与各类大学生、青年创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心取得了相当丰厚的实践成果,成果涉及所属领域: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 参考文献: 习近平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EB/OL.中国青年网, 2016-04-17.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