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支付工具的历史 摘要: 关键词: 一、 支付工具的演变过程 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金融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商品交换和贸易发展的产物,支付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 1、 支付工具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商品生产开始萌芽,这时候人类开始了相互交易劳动产品,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此时人们开始了物物交换 一种物品或劳务交换另一个物品或劳务 来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例如 1只绵羊和 2把斧子相交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分工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一
2、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1只绵羊 =50斤谷子或者 2把斧子或者 40尺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工具的雏形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参加交换的品种日益增多,客观上就要求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或白银上。 思想汇报 2、 支付工具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学现象 1473 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意大利的威尼斯问世,是支付系统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成为现代金融经济体系的核心
3、,所经营的 “ 产品 ” 货币,更是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黄金、白银)、信 用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支付工具也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一) 实物支付阶段 从实物交换到货币交换的转变是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一次重要变革,贵金属黄金或白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并具有支付工具的职能,这是实物货币阶段。马克思指出: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它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 (二) 信用支付阶段 纸币的出现时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纸币是在信用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由国家印制、强行发行并代替金属货 币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不仅可与金属货
4、币混合流通,而且与金属货币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 现金支付是现今社会货币支付最普遍的形式,它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小额交易,并且不留下交易痕迹。自动取款机的出现也是现今一直成为主要支付工具的因素之一, ATM 的使用使得纸币易于获取。 (三) 电子支付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开始向电子货币方向发展。 3、支付工具的发展趋势 支付工具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地发展,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催 生了支付工具更加地多元化。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购物,而这种网上购物大多数人是使用网上支付,也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
5、用是最低的,而且其伪造难度大。同时电子货币的使用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加快整个社会的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的运用效率。 二、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发展 电子支付系统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因此传统的电子支付系统在封闭性网络下采用集中清算方式相对安全,但交易成本也较高。开放性网络上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在线上实时完成,若支付采用离线交易 (例如 e mail、传真告知 卡号 ),不但手续烦琐,交易成本高,而且隐私外泄、伪造仍可能存在。所以新型的电子支付工具开始发展。 ( 1) 电子信用卡:电子信用卡是指使用者在开放性网络上购物,直接将信用卡号输入,实时完成付款的电子支付系统。由于信用卡属先消费后付款,银行
6、有信用风险、认证、利率等成本支出,手续费无法降低,小额的买卖可能被商家拒绝,而电子信用卡可弥补一般信用卡支付清算的缺点。 ( 2) 电子钱包:电子钱包实际上是基于银行卡发展而来的一种电子货币。目前所指的电子钱包通常为包含智能芯片的多用途预付卡。电子钱包与传统信用卡 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多用途性、无时效性和匿名性。它像钱包一样存有现金,无需授信和授权,可以在任何装有 POS终端的场合用来购物和消费,消费金额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内存现金的数量,而且在内存现金用完后,可自动将银行账户上的钱转入该电子钱包。 ( 3) 网络货币是用一串经过加密处理的数字来代替现金。比起电子钱包,基于卡片形式的电子钱包使货币以
7、卡为载体,而数字现金则连卡的形式也没有了,货币仅仅表现为计算机中的一串数字流,支付表现为二进制数字流从一个计算机转移到另一个计算机中,其运行的基础自然是在因特网。网络货币的处理原 则和电子钱包相同。 三、电子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和其他政府部门提出了若干政策难题,中央银行主宰的权利地位也会受到侵蚀。货币政策的运行体系,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还有其他的政策如消费者保护、竞争法规等等,对于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使用电子货币的目的就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因此会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另一个影响是对银行储备金或中
8、央银行储备的影响,这将会使中央银行对于市场利率的操作变得更加复杂。电子 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取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的程度。 支付工具的发展史是伴随着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经历了实物支付阶段、信用支付阶段、电子支付阶段的发展过程,而电子支付是目前使用相当广泛也是最流行的支付方式。这种新型的货币形态,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改革,而且从货币本质上对现代金融理论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提供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周虹 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蕾 网上支付与结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8 3殷孟波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2 4、曼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8 5、李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