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声波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4637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超声波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超声波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超声波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桩基,是一个工程的地下结构之一,因为位于地下,所以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必须使用一些现代化的、专业的仪器和设备才能进行检测工作。目前,超声波法是检测桩基使用频率最多的方法之一,其检测准确率较高,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试对超声波法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就其在桩基检测中的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 超声波;桩基;检测;应用 1 引言 近些年来,各类超声波测试技术发展迅猛,作为弹性波测试方法之一,超声波透射法的发展尤为突出。随着我国桩基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也越成熟,在今后的桩基检测中将会得到

2、更广泛的应用。 2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方法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的工作原理是经发射换能器向诸如混凝土的固体介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中经过物理特性调制,再经接收换能器接收超声波,声波仪接受 到超声波信号,再经过分析研究,来确定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混凝土是一种多相非均匀的复杂的多孔结构,其内部有许多不同声阻抗的声学界面,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众多复杂的声学现象,比如反射、折射、散射、波形发生畸变或多种现象杂揉在一起。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质量情况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仪器中的声学参数:声速、波幅、频率等,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现场检测示意图 ( 1)将

3、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如图 1 所示。 ( 2)平测时,声波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始终保持相同深度,斜测时,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始终保持固定高差,且两个换能器中点连接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 30 。 ( 3)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从桩底向上同步提升,声测线间距不应大于100mm;提升过程中,应校核换能器的深度和校正换能器的高差,并确保测试波形的稳定性,提升速度不宜大于 0.5m/s。 ( 4)通过发出和接收声波信号,可以检测出两跨孔间介质的声时参数,当发现读数异常时,加密测点间距进行详测。声测管编号以正北方向顺时针开始第一根管为 A,如图 2 所示。

4、 3 工程实例分析 某 ?验段主要工程量:路基开挖土方 161.1万方,填筑土方 235万方;防护工程 3.54 万方,排水工程 2.09 万方;互通式立交 2 处,特大桥 2117m/3座,大桥 1288.5m/6座,中桥 479m/6座,天桥 522m/6座,桥式通道 175m/7道,盖板暗涵 13 道,通道涵 18 道。 本工作任务主要是试桩 9#桩:设计桩径: 2.5m:设计桩长: 76m 进行超声波检测,综合利用声速判断法、 CT 成像、钻芯取样分别确定桩体完整性、缺陷发生位置及质量类别。 3.1 超声波检测 3.2 超声波 CT 成像 图 4 中上部 5 米,由于部分声测管水量减少

5、,导致桩头数据异常。在 20米附件有部分小缺陷残留,由于缺陷较小,桩直径大,跨距大。此类小缺陷,在声测波形中表现并不明显。 从图 5CT 成像图可以看出,在 34 米附近整桩有明显的声速变化。在40-50m 处无明显异常。 从图 6CT 成像图可以看出, 50-60m 间和 60-76m 间桩基无明显异常。 3.3 钻芯检测 3.4 波形、芯样对比分析说明 ( 1)超声波、超声波 CT 成像集中表现,在 34 米附 件有层状缺陷(靠近34 面较轻微)。同时对比取芯芯样,在 34 米附件完整。分析说明:大直径灌注桩,取芯芯样并不一定可以完全代表桩身内部的情况,受取芯数量的影响。最终判断此桩在 3

6、3.8m 34.2m 缺陷严重。后分析原因,造成这个情况是由于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清孔不彻底,沉渣过厚,在灌注到此深度时未能连续,长时间停顿造成。 ( 2)通过对在 2、 3 号管之间的钻芯孔的芯样的观察,在 21m 23m 之间桩身存在严重离析。对比发现,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波形,在此处并未发现明显变化。然而通过运用超声波 CT 对整桩的成像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在次深度桩身确实有部分异常区域,但也只是局部缺陷。对桩身整体使用影响有限。分析说明:基于超声波的原理,随着桩身直径、跨距的增大,超声波波形,对局部小缺陷的反应灵敏度下降,所以在传图超声波波形上,没有明显异常。针对在 21m-23m之间桩身存在严重离析情况,通过现场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提供的信息分析,该部位应该存在裂隙,导致混凝土浆液流失,造成混凝土离析。 4 结论 该试验桩 9#为 类桩,桩身在 33.4m-34.2m 范围内有缺陷。 5 意见及建议 在后期的施 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加大对成孔质量的把控,关注孔径及倾斜度是否合格。 ( 2)加强成孔护壁厚度,确保不踏孔。 ( 3)声测管在钢筋笼上的固定要好,控制声测管接缝处的质量,规范操作。 ( 4)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大直径桩,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灌注混凝土速度,从而保证灌注的连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